正文

倒推式提綱設計法

打破堅冰的深度訪談 作者:袁岳


倒推式提綱設計法

倒推式提綱設計法也稱“從主題到探詢”方法,是指考慮未來報告寫作時的邏輯模式然后來確定目前提綱中的問題設計。有一個很有參考價值的事例,關于父母對子女成長焦慮的研究案例,報告的基本思路包括:

1.父母在孩子從出生到后來每一階段對孩子的想法及感情投資;

2.父母目前對孩子的想法,包括恐懼、焦慮、希望與成就感;

3.父母圍繞親子關系設計的活動與計劃;

4.在父母的自我形象與自我表現(xiàn)中,孩子所處的地位;

5.當親子分離的時候父母的思想與感受。

轉換成提綱設計則如下所示:

1.過去的想法與感受。當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受訪人有何想法和感受?(例如可以這樣問,“你還記得孩子是何時生的嗎?你能和我分享下生孩子前后你當時的想法嗎?當時你自己感到了什么?跟其他人說了什么?和其他父母說過什么?你還記得自己第一次抱起孩子的情形嗎?你心中當時有怎樣的感覺?)受訪者感到自己為人父母時的感受是怎樣的?怎么會形成這樣的感覺?

2.現(xiàn)在的想法與感受。詢問受訪者與孩子在一起的情形。在這樣的時候,什么樣的東西會浮現(xiàn)在受訪者的腦海中?接著受訪者感到了什么?探詢在最近的時候受訪者擔心孩子的情形。關于什么事?什么樣的擔心?有什么與孩子有關的可怕的事情么?什么時候產生的?受訪者擔心的是什么?受訪者有怎樣的期望么?探詢最近時候受訪者在孩子身上得到的成就感。這是什么樣的事例?得到的是怎樣的成就感?探詢這樣的場景:為孩子的事感到沒有面子、尷尬、生氣、負擔重、驕傲。

3.孩子與父母的計劃。受訪者的日常行程是圍繞著孩子的需要與活動安排的么?探詢受訪者最近一個工作日與周末的行程安排。在受訪者工作的時候,多大程度上能想到孩子?其他時候呢?受訪者為此而打電話么?電話里都說了什么?在最近一次電話中,說了什么?受訪者會為孩子的生日、校園標志性的日子做特殊安排么?探詢最近一次這樣場景安排的前前后后。

4.受訪者的自我形象與自我表現(xiàn)。向受訪者探詢在哪些事項上他們最像自己的父母。探詢最近一次受訪者與朋友家人談及自己為人父母或關于孩子情況時候的談話內容。過去一兩天有過這樣的談話么?這樣的談話在過去一段時間達到怎樣的程度?

5.親子分離。探詢受訪人與孩子分離的情形。為什么有與孩子分離的情形?受訪者感到了什么?受訪人會在分離的時候保持與孩子的電話聯(lián)系么?當與孩子重聚時,受訪者有什么的感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