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癡迷于貝多芬的故事。1804年,《英雄交響曲》完成,貝多芬在曲譜的上款寫的是獻給拿破侖·波拿巴,下款寫的是路德維希·凡·貝多芬,此時,他已準備將這些曲譜轉(zhuǎn)交給拿破侖。然而,得知拿破侖稱帝后,貝多芬痛斥拿破侖只是個凡夫俗子,同時憤怒地將《英雄交響曲》的封面撕破,去掉了拿破侖的名字,將標題改成:“為紀念一位偉大的人物而寫的英雄交響曲”。這個故事,讓我看到了音樂背后與時代息息相關的歷史。
在哥大的日子,音樂老師鼓勵我們深入了解每一個作曲家的心靈故事,鼓勵我們走出課堂,去城市尋找“現(xiàn)場音樂”。我們經(jīng)常去林肯中心(Lincoln Center)小音樂廳聽音樂,也經(jīng)常買便宜的學生票(大概20美元),坐在卡內(nèi)基音樂廳(Carnegie Hall)最便宜的位置聽音樂會。實在沒錢的時候,我們就站在學校的禮堂外面聽學校交響樂隊演奏。哥大的音樂課程,使我培養(yǎng)了一種滋養(yǎng)心靈的習慣,從此之后,對音樂的愛,就一直伴隨著我。無論是工作中愁云慘霧的日子,還是商業(yè)競爭中劍拔弩張的時刻,音樂都成為我舒緩心靈的一劑良方。
大學時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