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回憶王力先生(2)

季羨林自選集:悼念憶 作者:季羨林


談到了一先生的學術成就,說老實話,我實在沒有資格來說三道四。雖然我們同屬語言學界,但是研究的具體對象卻懸殊很大。了一先生治語音學、漢語音韻學、漢語史、中國古文法、中國語言學史、漢語詩律學、中國語法理論、中國現(xiàn)代語法、同源字等等。我自己搞的則是印度佛教梵文以及新疆古代語言文字、吐火羅文之類。二者搭界的地方微乎其微。了一先生學富五車,著作等身。我確實讀過不少他的著作,但是并沒有讀完他所有的著作。以這樣一個水平來發(fā)表意見,只能算是管窺蠡測而已??墒俏矣钟X得非發(fā)表一點意見不行。所以我現(xiàn)在只能從低水平上說一點個人的意見,至于是否膚淺甚至謬誤,就無法過多地考慮了。

我想用八個字來概括了一先生的學風或者學術成就:中西融會,龍蟲并雕。

什么叫中西融會呢?我舉一個比較明顯的例子。了一先生治中國音韻學用力甚勤,建樹甚多。原因何在呢?在中國音韻學史上,從明末清初起,直至20世紀二三十年代,大師輩出,成就遠邁前古。顧炎武、戴東原等啟其端。到了乾嘉時代,錢大昕、段玉裁、王念孫、王引之諸大師出,輝煌如日中天。清末以后,章太炎、黃季剛、王靜安等,追蹤前賢,多所創(chuàng)獲。這些大師審音之功極勤,又師承傳授,漢語古音體系基本上弄清楚了。但是,他們也有不足之處,他們對于發(fā)音部位、發(fā)音方法缺乏科學的審析方法,因而間或有模糊之處。而這一點正是西方漢學家的拿手好戲。瑞典高本漢研究中國漢語古音,自成體系,成績斐然,受到中國學者如胡適、林語堂等的尊崇,嘆為得未曾有。實際上歐洲學者的成就正是中國學者的不足之處。了一先生一方面繼承了中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特別是乾嘉大師的衣缽,另一方面又精通西方學者的近代的科學方法,因而在漢語音韻學的研究中走出了一條新路。所以我說他是中西融會。至于他在漢語史等方面的研究上也表現(xiàn)出融會中西兩方的優(yōu)點的本領,并且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什么叫龍蟲并雕呢?了一先生把自己的書齋命名為龍蟲并雕齋。意思十分清楚:既雕龍,又雕蟲,二者同樣重要,無法軒輊,或者用不著軒輊。他的著作中有《龍蟲并雕齋詩集》、《龍蟲并雕齋文集》、《龍蟲并雕齋瑣語》等。可見了一先生志向之所在。這一件事情,看似微末,實則不然。從中國學術史上來看,學者們大致分為兩類。一類專門從事鉆研探討,青箱傳世,白首窮經,篳路藍縷,獨辟蹊徑,因而名標青史,舉世景仰。一類專門編寫通俗文章,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就是做普及工作。二者之間是有矛盾的,前者往往瞧不起后者,古人說:“雕蟲小技,壯夫不為?!笨梢猿浞滞嘎镀渲邢ⅰ嶋H上,前者不樂意、不屑于做后者的工作,往往是不善于做。能兼此二者之長的學者異常地少,了一先生是其中之一。在前者中,他是巨人;對于后者,他不但樂意做,而且善于做。他那許多通俗的文章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的著作《江浙人怎樣學習普通話》、《廣東人怎樣學習普通話》,對于普及普通話工作所起的推動作用,是難以估量的。從這里也可以看出了一先生的遠大的眼光和廣闊的胸懷。我認為,這是非常非常難得的,是值得我們大家都去學習的?!瓣柎喊籽保覀兘哒\擁護,這是不可缺少的。難道說“國中和者數千人”的“下里巴人”就不重要,就是可以缺少的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