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下半年開始的金融危機成為粵海敗落的導火索。在金融風暴的沖擊下,香港股市大幅縮水,地產也隨之下挫,和香港咫尺之遙的廣東開始感受到陣陣寒意。隨著香港金融市場險情不斷升級,與之有密切業(yè)務往來的兩家中資企業(yè)廣信和粵海最終不可避免被卷入進來。
與粵海在香港注冊不同,廣信是廣東省政府在內地注冊成立的另外一家“窗口公司”。
1998年11月,廣信首先支撐不住,旗下兩家香港子公司因資不抵債分別宣告清盤。隨后,廣信正式進入破產程序,在全球金融市場掀起軒然大波。國際資本成為驚弓之鳥,紛紛收緊對中資企業(yè)信貸,甚至迫令借債人提前還款。
彼時,已經負債累累的粵海集團首當其沖。
隨著港澳兩地分公司相繼告急,粵海出現(xiàn)現(xiàn)金流困難。畢馬威對其進行重點審計,發(fā)布的報告令人大吃一驚。這家信譽優(yōu)良的中資企業(yè)居然資不抵債,欠款高達46億美元外債,負債率高達74%。
實際上,從1998年夏末開始,債權人急切追討債務,粵海集團度日如年。
鑒于廣信事件上的慘痛教訓,國際債權人開始最大限度地爭取自己的利益。他們堅持認為,既然粵海是廣東省政府的公司,擁有政府“擔保函”,就不能按照市場方式辦事,而是必須按貸款額全額還款。
這一度把粵海公司逼到絕境。公司山窮水盡,只能靠廣東省政府的短期資助支付需要緊急償還的債務。因為所欠債務著實龐大,政府有心無力,拆拆補補,很快黔驢技窮,難以為繼。
考慮到粵海涉及政府信譽和國家形象,還有兩家關系香港股市穩(wěn)定的主力企業(yè),無論從哪方面衡量,都不能倒閉。無奈之下,廣東省政府決定挽救粵海。官方宣布: 粵海債務將通過重組解決。
事后看來,廣東省政府作此決定一定是下了極大的決心。當時的粵海債務之復雜,牽涉面之廣泛,均是前所未有的。據說,粵海集團參與重組的債務近60億美元,涉及200多家銀行、500多家企業(yè)、1000多位貿易債權人。規(guī)模之龐大,在全球企業(yè)重組史上亦屬罕見。[6]
因為重組涉及財務和法律問題過于龐大,單是債務人和債權人雙方聘請的中介機構就超過100家,其中包括畢馬威、謝爾曼、標準普爾等,無一不是國際大牌。各方利益交織如犬牙交錯,交割之復雜繁瑣可想而知。
粵海并不是唯一一家陷入困境的企業(yè),實際上它只是金融危機中“窗口公司”遭遇的一個典型代表。
就在粵海陷入困頓之際,廣東省各級政府的40多家國投和上千家“窗口公司”爆發(fā)信任危機。一時間,廣東金融危急。面對大面積的追債狂潮,政府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此時至關重要,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fā)燎原大火,推倒中國金融體系的多米諾骨牌。
關鍵時刻,金融危機中有出色表現(xiàn)的王岐山充當了“救火隊長”的角色。
王岐山對改革開放后的許多經濟問題都有深刻見解。他曾一度主持中國農村信托投資公司工作,后來擔任建設銀行副行長、行長,并在建行行長任上主導成立了日后聲名顯赫的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也就是前文曾提到過的中金公司。
擔任中金公司董事長期間,王岐山開始展現(xiàn)出戰(zhàn)略家的精準眼光以及金融與談判方面的出色才能,他主導的多個投行項目引起國際金融界密切關注,同時也積累了豐富的操作經驗,進而被政府高層所賞識。
1998年,廣東告急,朱镕基總理點將,委任王岐山為廣東省常務副省長,處理蔓延全省的金融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