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即教育
孩子是父母和環(huán)境共同的作品。對孩子的教育,在孩子越小的時候,效果越是明顯。隨著孩子的長大,孩子的自我塑造開始顯現(xiàn),但是孩子的自我選擇仍然是以父母最初的教育為基礎的。
記得我做客百靈網(wǎng)時,有一位網(wǎng)友問我:“你是留學歸國學者,又是教授,你教育孩子的方法我們能學來嗎?”
我當時的回答是:“我也是一個普通的母親,當年既曾有過對養(yǎng)育孩子的無知和困惑,也曾有過經(jīng)濟的拮據(jù)。是對兒子的愛和責任,讓我在學習和奮斗中不斷增強了一個母親愛的能力。這份愛中有知識、有經(jīng)濟投入的因素,但更重要的還是一種意識。這種意識就是你在生活中,隨時隨地都捕捉和利用教育的機會……”
這就是我認同的教育觀――生活即教育。
美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約翰?杜威認為:教育就是兒童現(xiàn)在生活的過程。最好的教育就是“從生活中學習,從經(jīng)驗中學習”。他說:“一切教育都是個人參與人類的社會意識而進行的。這個過程幾乎是在出生時就在無意識中開始了。它不斷發(fā)展個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識,形成他的習慣,鍛煉他的思想,并激發(fā)他的感情和情緒?!?/p>
在夏楊出生前,我有幸接觸到了杜威的教育觀,這對我教育孩子的觀念影響很大。一個母親愛的能力,包括有能力捕捉到生活中的一次次教育機會,把轉瞬即逝的具有教育價值的事情,融會貫通到對孩子的教育中。
夏楊小時候,每次我和他一起逛商店,見到一些新鮮的產(chǎn)品,我會引導夏楊去了解這些產(chǎn)品的性能和特點。比如,他六歲時我?guī)ゼ译娚虉?,告訴他“這是冰柜,那是冰箱”。他就對這兩者的不同感興趣,我和他一起查找冷凍冷藏的科學原理。他還對為什么彩電有三原色,而黑白電視只是靠層次來表現(xiàn)色彩感興趣。我和他爸爸就幫他找資料,并告訴他在哪里可以查到資料。他對科學的興趣和探究精神,就是在這樣的日常生活中培養(yǎng)起來的。
有一次,四歲的夏楊回家對我說,他在小朋友家玩,發(fā)現(xiàn)他家的狗生了五只小狗。他問我:“媽媽為什么不能一次生五個夏楊?”我和他爸爸都笑了,但我們在笑過之后,就給孩子查找一些有關人類生育、動物繁殖的知識,用他能夠接受的角度和方式,講給他聽。大一點以后,夏楊就對動物、生物的基因等特別感興趣。現(xiàn)在他從事生命科學的研究,不知道是不是和我們從小對他的興趣引導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