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他談了兩件事情:我先圈了他作業(yè)上的幾個字,告訴他這幾個寫得很好,我喜歡,今天的作業(yè)也爭取都寫到這么漂亮好不好?他答應了。另外,告訴他不會的可以問我,我不會批評他。
他開始做了,還挺認真。我大聲吆喝那幾個玩游戲的孩子:哎,你們小點聲,去別的屋玩,人家陶然要做作業(yè)了,看人家這字,比三年級孩子寫的都漂亮。他做的過程中,我看了他兩三次,每次都夸他一兩句,看得出來,他心里美著呢!那股認真勁兒,確實讓人喜歡。遇到他寫的不好的字,我會這樣說他:哎喲,這個“趙”字的腿也太長了,把鄰居家的門都踢壞了,咱還是重寫一遍吧!他咯咯笑,很高興地把字改了。
問他要不要休息,他說不累,做到一多半,我讓他休息了一次。他剛要往外跑,我把他叫了回來,讓他猜猜我為什么叫他,他猜了幾個,終于猜對了:作業(yè)和筆亂扔。我對他講這樣做的危害:作業(yè)亂扔,要是被哪個孩子扯去折飛機,看你拿什么給老師交差?再說了,字寫得這么好,老師都沒機會看了,多可惜呀!他自己將作業(yè)和筆整理好,放在一個角落里,我趁機和他約定,讓他每次記得這樣做,我不再提醒。
他玩一會,就主動回來做作業(yè)。上午的作業(yè)做完后,我拿著他的作業(yè)到處展覽,每個人都夸他做的全對,字又漂亮,他收獲了滿滿的成就感。
之后,我就不太操心了,不會的時候幫幫他,最后把把關,每天找他的優(yōu)點夸幾句。他做的好極了。最后,我特意讓他媽媽看作業(yè),誰說我們不愛做作業(yè)?你得給陶然“平反”哦!他媽媽也承認,作業(yè)確實做得很好。
陶然做作業(yè)的那天上午,妹妹擠眉弄眼地打趣我:你行啊,三言兩語就把陶然給忽悠住了,讓干啥干啥!其實她只說對了一半。因為:
一、從細節(jié)了解孩子的心理。我從他的表情和肢體語言,猜出了他的心理狀態(tài),這才是最重要的。
二、讓孩子自己認識到利害關系。之所以繞那么大個彎子,就是想讓他親口說出“作業(yè)是我的”,這比直接給他講道理有效得多。
三、從孩子的利益出發(fā)。讓他認識到,認認真真地做作業(yè),是對他最有利的事情,不但沒人打他,還有人夸他,做的過程還可以收獲很多成就感,這樣他就會為了自己的利益主動去做。
4.讓孩子體會真實的后果
琳琳是一個朋友家的孩子,13歲,他小時候父母爭吵不斷,后來終于離異,他、母親、外婆、舅舅一起住,聽說外婆經(jīng)常嘮叨他。他喜歡養(yǎng)熱帶魚,有時候一個小時靜靜地看魚游來游去。有一次他為一點小事和外婆發(fā)生了爭吵,他竟然動手打了外婆。媽媽嚇壞了,怕出什么事情,就搬回自己的房子住。
我有段時間住在這個朋友的家里,他們母子幾乎天天吵架,都是小事情,比如為了早晨要不要吃雞蛋,或者為了穿長袖還是短袖的衣服,孩子會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媽媽被他折磨的一點辦法都沒有。
有一次我從外面回來,媽媽告訴我兩個人剛吵完。琳琳躲進了衛(wèi)生間,在里面亂打亂敲,用淋浴的噴頭到處噴水。原來是有一瓶沙拉醬,琳琳打開吃了一點,就放在了那里,那天他發(fā)現(xiàn)沙拉醬已經(jīng)發(fā)霉了,就和媽媽說了這件事情。媽媽只是感嘆了一句“哎呀,可惜了,才吃了一點點”,琳琳把這句話理解成對他的責備,大聲對媽媽吼道:我又不是故意的!媽媽趕緊向他解釋,但他堅信媽媽是在責備他,他堅決認為自己沒有錯。沒想到這么一句話就引發(fā)了一場“戰(zhàn)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