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瑪嘎爾尼讓中國地動山搖的一句話(1)

激蕩中國海:最后的海洋與遲到的覺醒 作者:王佩云


但瑪嘎爾尼還是不虛此行。他沒有達到通過談判讓英國進入中國的目的,卻窺探到了大清國的虛實,為英國用另一種方式進入中國做好了鋪墊。這其實也是該國國務(wù)大臣鄭重交待的另一項使命。

瑪嘎爾尼1792年從英國樸次茅斯港口出發(fā),1793年8月抵達大沽,旋由清國接待大員陪著經(jīng)北京至熱河,一路上都在留意大清國的國情和民情。他的助手斯當東兼著書記官,專門負責(zé)搜集整理大清國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各類情報,向國務(wù)大臣寫出了專門的報告。他的那本《 英使謁見乾隆紀實 》,便是一本為日后英軍進入中國精心準備的"指南",字里行間暗藏玄機。瑪嘎爾尼本人在談判之余,也花了不少心思仔細觀察研究中國,備了專門的記事本,在歸途中埋頭撰寫中國之行的《 紀事 》,點滴在心頭。

應(yīng)當說這位英國特使的眼光很毒,盡管逗留中國時間不長,卻能見人之所未見,幾乎將大清王朝一碗清水看到底。他在熱河僅與乾隆爺見過兩次面,且是外交場合,你來我往都在打官腔。他卻從這位東方老人的心態(tài)舉止,看出了這位滿清皇帝及其整個努爾哈赤家族的狹隘,心里一直在把本部落以外的人當成異類,是個名副其實的"孤家寡人",尤其對漢人心存戒備,即使親近大臣,也貌合神離。他由此得出一個結(jié)論:這些滿族人盡管在中國已經(jīng)執(zhí)政百余年,卻沒能真正融入中國社會,其間還存在很大裂縫?,敻聽柲岬摹?紀事 》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們的許多書本里都把漢族和韃靼族混淆了,好像他們是一個民族??墒乔寰齾s在時刻關(guān)注著這個權(quán)力的誕生地。"他還調(diào)侃道:"在熱河,韃靼皇帝從他們祖先的傳統(tǒng)中汲取營養(yǎng)。這時他們并不是完全在中國,也不僅僅只是在中國......兩個世紀過去了,換了8個或10個君主,但蒙古人還是沒有變成印度人;過去的一個半世紀也沒有把乾隆變成一個中國人。"在瑪嘎爾尼看來,這無疑是滿清政府一個致命的弱點。一個只把視野局限在自己狹窄出生部落的皇族,如何能在一個已經(jīng)需要國際視野的大環(huán)境里生存下去?一個連本國的漢族臣民都容納不下的偏執(zhí)皇帝,怎能與具有全球胸懷的"日不落帝國"攖其鋒?

我們乾隆爺從瑪嘎爾尼的"妄自驕矜"看出的是一個新興帝國的野心,瑪嘎爾尼從其"目空一切"看出的是一個封閉國家喪失活力而不自知的虛妄。他在《 紀事 》中還得出這樣一個結(jié)論:"清政府的政策跟自負有關(guān),它很想凌駕各國,但目光如豆,只知道防止人民智力進步。滿洲韃靼征服整個中國以來,至少在過去150年里,沒有改善,沒有前進,或者更確切地說反而倒退了。當我們每天都在藝術(shù)和科學(xué)領(lǐng)域前進時,他們實際上正在變成半野蠻人。一個專制帝國,幾百年都沒有什么進步,一個國家不進則退,最終它將重新墮落到野蠻和貧困狀態(tài)。'清朝'不過是一個泥足巨人,只要輕輕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這些話很刻薄,掃盡中國人的面子,卻句句擊中大清國要害,使"乾隆盛世"在世界面前變得黯淡無光。

瑪嘎爾尼船隊一路走過來,又一路走回去。來時從舟山、定海轉(zhuǎn)道天津,見識了中國地方官府的人浮于事,辦事的相互推諉,敲別人竹杠時顯得既狡詐又愚笨。英國使團沿著運河北上,映入眼簾的是纏出一雙小腳還行走如飛的中國女人,因營養(yǎng)不良鼓著大肚子的中國小孩,光著脊梁、拖著長辮子的中國男人,還有所有這些人原本目光呆滯,見到英國船隊立刻驚詫莫名的古怪神情。在被迎入熱河大清國避暑行宮以后,又讓他們體驗了中國皇宮生活的窮奢極侈,朝廷大臣的奸詐弄權(quán),以及招待外國人的鋪張浪費,整天在笙簫歌舞中的醉生夢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