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尖叫。我不是遇事會尖叫的那種人。我是一個冷靜、已被同化的淺粽色皮膚的英國人。我要比同化我的英國人還要內(nèi)斂得多。我輕輕地放下話筒,想也不想就把雞排、乳酪跟去了皮的土豆扔進垃圾處理器,手指按到“沖洗”按鈕上,一直按著,我也說不清自己到底按了多久,但即使那只雞還會反抗都沒必要那么久。我清醒過來時,意識到自己正輕快地沿著威爾士王子大道往西走去,夾克口袋里就塞著那本《克倫威爾,我們的領袖》。
貝拉?維斯特餐廳的那張大橢圓餐桌上坐著三對夫婦。男的長得都很健壯,穿著運動夾克,妻子們也一樣壯,顯然,他們過慣了好日子。有意無意間,我很快就了解到,他們來自小鎮(zhèn)里克曼沃斯,他們稱之為“里基”。他們來巴特西公園參加一場名為“天皇”的日場演唱會。他們中說話最大聲的是一個女的,她覺得這場演出不怎么樣。她說她從不喜歡日本人,在她看來,日本人并不會因為唱歌而變好。她一個人狂侃,想到什么話題就說上一番。有時候,她得停下來想一下要說什么,就“呃”幾聲再接著說。但她其實不必擔心,因為其他人沒那個膽子打斷她。她氣不喘,調(diào)不變,一口氣從“天皇”演唱會說到她最近做的手術上。給她做手術的那個婦科醫(yī)生把手術搞砸了,但沒關系,對方是她的密友,她已經(jīng)決定不起訴他了。她又馬不停蹄地從手術說到她的女婿,一個藝術家,那人讓她很不滿意,是她所認識的人中最懶的一個。她還發(fā)表了其他看法,意見都很強烈,她的那些觀點對于我并不陌生。她說這些時就像是扯著喉嚨在喊一樣。那位鞋子擦得锃亮的小個子紳士本來在看《每日電訊報》,猛地把攤開的報紙合了起來,縱向?qū)φ?,用它拍起桌子,啪,砰,啪,然后又多拍一下想看看別人有無反應。
“我有話要說?!彼麑χ諝馓翎吽频匦嫉?,“骨鯁在喉,不吐不快。”--他這是在闡述其個人原則,向他自己而不是別人。
說完,他走向那三個健壯男人中個子最大的一個。貝拉?維斯特餐廳是一家意大利式餐廳,地板是水磨石的,沒有窗簾,抹灰頂棚又矮又亮。那桌人即使沒聽見他的聲明,至少也應當聽見他走路時那雙锃亮的鞋子踩在地板上發(fā)出的“砰砰”聲,但那個唱主角的婦女正向大家大講她對現(xiàn)代雕塑的看法,在她眼里,它們毫無價值。那個小個子紳士連喊了好幾聲“先生!”才讓那桌人注意到他。
“先生!”他又叫了一聲,禮貌而又嚴厲地對那位“桌長”說道,“我來這里是要用餐讀報的,”--他像舉起狗咬膠之類的法庭證據(jù)似的舉起報紙--“但事與愿違,我居然飽受洪浪般的對話噪音侵擾,這么吵鬧、瑣碎、刺耳,結果我--嗯--”--他用“嗯”對那桌人開始注意他講話表示感謝--“而且這其中還有一個聲音,先生,比其他聲音都要吵。我不想指責你們,我是紳士。但是,先生,我請求你們好自為之?!?/p>
這樣講完之后,小個子紳士并未就此離開“戰(zhàn)場”。相反,他站在那桌人面前,就像一位面對著不停開火的敵人仍舊堅守陣地的自由斗士,抬頭挺胸,兩腳合攏,鞋子锃亮,報紙整齊地放置一旁。三個壯漢盯著他,一臉狐疑,那個被惹惱的婦女則盯著她丈夫。
“親愛的,”她咕噥道,“做點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