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老部下指點左宗棠怎么送禮(5)

左宗棠發(fā)跡史(下) 作者:汪衍振


處亂不驚

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十月十六日,左宗棠收到福建浙舊時官員的來信,講述吳棠受小人慫恿,極力排擠各員,各員不得不辭缺另投之事。左宗棠雖反復函致吳棠,吳棠仍我行我素。

在各路清軍的層層壓迫下,陜西一帶的回民義軍陸續(xù)撤往甘肅、寧夏等地;西捻軍張宗禹、張禹爵及邱遠才各部約六萬余眾,轉向陜北,幾日光景便攻占綏德、安寨、延川等縣。劉松山提軍追擊,劉錦棠、劉典、高連升等各路將官,率部陸續(xù)跟進。

這時,左宗棠收到圣諭,卻原來是各國即將與總理衙門換約,旨令沿江通商口岸的將軍、督、撫陳述意見。左宗棠雖然是陜甘總督,但因船政局的關系,自然也在被詢行列。

顯然,朝廷想知道的是各將軍、督撫對換約的看法,而左宗棠卻想借機,把憋在心里許久的話說出來,通過此折告吳棠一狀。

在折中,左宗棠所陳吳棠的罪狀是:更改我定的章程,專聽劣員慫恿,導致船局上下人心不穩(wěn)。

此折拜發(fā)的當日,劉松山親率中軍十二營抵達洛河岸邊。當時,中路郭寶昌十營,尚距劉松山有三十里的路程;郭寶昌之后三十里,則是安徽壽春鎮(zhèn)總兵李祥和率所部三營。劉松山見天色尚早,決定先期過河,到洛州縣城等待郭寶昌、李祥和的兩路人馬。

傍晚時分,劉松山率部到達洛州。劉松山一面令軍兵安營扎寨,一面派出報馬去打探郭寶昌、李祥和兩路的進止情況。

當時正值深冬,陜北又極其寒冷,洛河結冰甚厚,光滑如鏡,大軍一轟即過,形如平地。但劉松山在洛州等來的并不是大隊人馬,而是郭寶昌派快馬送到的一封救援文書。

劉松山展信一讀,得知郭寶昌即將過洛河時,忽聽后隊傳來槍炮聲,他便知道一定是李祥和遇到了敵情,便馬上命令后隊變前鋒,開回原路去接應李祥和,哪知就中了捻軍預先設好的埋伏。他一面緊急給前路送信,一面和大隊捻軍交戰(zhàn)。

劉松山不敢耽擱,隨即傳令拔營回援,但還是晚了一步。劉松山趕到時,大隊捻軍經(jīng)郭寶昌等力戰(zhàn)已經(jīng)撤走,只留了一地的湘軍傷亡將士。這一戰(zhàn),記名提督、安徽壽春鎮(zhèn)總兵李祥和戰(zhàn)死,記名總兵劉蕓桂身受數(shù)槍,命亦難保。

劉松山詳加統(tǒng)計傷亡兵勇,計傷三十八人,亡八十八人,大量糧食輜重被席掠殆盡。

劉松山氣得哇哇一頓亂罵,他卻是如何也想不明白,明明是他劉松山在追擊捻軍,捻軍如何又從后面殺出來了呢?

左宗棠收到劉松山的通報,當即便斷定是劉松山孤軍冒進,讓捻軍鉆了空子,于是就飛檄劉松山、劉錦棠、劉典等各路人馬,只準互相策應齊頭推進,嚴防單軍冒進。

左宗棠當晚拜折向朝廷通報追剿失利的情況,并為陣亡將弁請恤、為出力將弁請獎。

劉松山等各路人馬,接到左宗棠緊急發(fā)來的軍命,不敢稍存大意,開始步步為營,互相策應著向前推進,終于在一個月后,將六萬余捻軍包圍在綏德、安寨、延州等地。

陜西官軍在完成對西捻軍包圍的同時,東捻軍賴文光、任化邦約十萬余眾,也被李鴻章以長墻之工事,圍困于黃河南岸、六塘河北岸、膠萊河西岸、運河東岸地區(qū)內。賴文光率部左沖右突,卻連遭敗績,兵馬損失慘重,形勢極其危急。

為解救被圍的東捻軍,在陜西綏德一帶受困的張宗禹,經(jīng)與張禹爵、邱遠才等將領商議后,決定出奇兵救之,來個圍京救賴。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