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作家生活經(jīng)驗的某些側(cè)面,什么時候被他自己有意識地提起,做怎樣的敘述,其實和他一定時期思考與創(chuàng)作的焦點集中于何處密切相關(guān)。東京大學教授藤井省三敏銳注意到了大江在北京講述自己和中國文學關(guān)系的重要性,他甚至認為:"《北京講演二○○○》和《個人的體驗》、《愁容童子》等代表作一樣,是日本人應(yīng)該閱讀的大江文學的重要作品"。(《中國見聞一○五年·大江健三郎》)而在大江新近出版的小說中,中國人的形象以及與中國相關(guān)的事物開始登場,為大江文學以前罕見的新因素。由此而言,本書把大江先后兩次在中國的演講和訪談匯為一輯,是非常必要的。這些文字,應(yīng)該是中國讀者所樂于閱讀的。
大江健三郎和他的作品,如今已經(jīng)頗為中國讀者熟悉了,這和十幾年前的情形大為不同。似乎有人把這稱之為"諾獎效應(yīng)",自然不無根據(jù),在1994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前,中國對這位作家的譯介確實很少,而在1994年以后,則掀起了翻譯介紹的熱潮。對此,大江本人也有所了解,2000年,他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發(fā)表演講的時候曾經(jīng)幽默地說,自己之所以能獲得如此隆重邀請,自己的作品之所以被大量譯介到中國,"是得益于那位發(fā)明了炸藥的人。"(《北京講演二○○○》)不過我們也可以提出反證,諾貝爾文學獎每年都頒發(fā),且不說很遠,僅看大江獲獎后的十余年間,雖然每位獲獎作家都被譯介到了漢語世界,但并不是每位都引起了反響,多數(shù)猶如輕輕掠過的風。大江健三郎和他的作品之所以成為眾多中國讀者持久的話題和深刻的記憶,原因應(yīng)該有很多,而這位日本作家對中國以及中國文學誠摯而善意的關(guān)心,肯定是讓中國讀者感到親近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否可以把這稱為大江健三郎的"中國情結(jié)"?我以為應(yīng)該慎重。因為我擔心那樣的解讀,會使我們忽略大江思想與文學的廣博豐富,忽略大江對亞洲其他國家以及世界文化-文學的廣泛關(guān)心,甚至會助長我們這片土壤上容易生長的盲目自尊。我希望我的擔心完全多余,我更愿意相信,本書的讀者,在讀到大江稱引中國文學的文字的時候,也同樣會注意到他對韓國文學、拉美文學以及歐美文學的贊賞;讀到他對日本極端國家主義批判的文字,不把他所批判的意義僅僅限定為日本的范圍之內(nèi)。這樣,我們就能夠理解大江為何既直面現(xiàn)存的民族國家的現(xiàn)實,又積極尋求超越國家界限的途徑。盡管他對普遍意義的文化價值、"世界普遍的共有之物"的憧憬和渴求,可能只是一種具有悲劇色彩的烏托邦式的祈望,但誰能說我們可以放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