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場邊境戰(zhàn)爭解決以前,斯大林于1939年8月23日與他的死敵希特勒簽訂一項條約,把中國和日本都弄得慌亂一團。在一月間繼近衛(wèi)公爵擔任首相的平昭騏一郎為了就簽訂三國條約取得一致意見曾開了七十多次內(nèi)閣會議未獲結果,他被斯大林此舉弄得狼狽不堪,驚愕不止,以致宣布:“因近來歐洲局勢變化復雜,無法逆科,內(nèi)閣為此提出辭職?!?/p>
希特勒和斯大林兩人都向全世界大吹大擂他們所簽訂的歷史性的條約的內(nèi)容—除了那個瓜分東歐的秘密議定書。九天之后,9月1日,一百五十萬德軍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開始了。夾在兩股巨大力量之間的波蘭雖然不到幾個星期就被肢解,但西線卻仍然非常平靜,以致一些新聞記者諷刺稱這次沖突是“假的戰(zhàn)爭”。
隨著對華戰(zhàn)爭進入1940年,日本陸軍參謀本部秘密決定,除非在年內(nèi)取得全面勝利,否則就逐步撤兵,只留下華北駐屯軍以防共產(chǎn)主義。然而,六個星期后,希特勒5月10日在西線發(fā)動閃電戰(zhàn),又一次改變了日本的方針。四天后的黃昏,荷蘭總司令投降。次日早晨七時三十分,剛上任的英國首相丘吉爾從夢中被來自巴黎的電話吵醒。“我們戰(zhàn)敗了!”
法國總理保羅?雷諾驚呼道,“我們打敗了!”兩星期后,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三世不顧他的政府的勸告,宣布投降,并拒絕到英國避難?!拔覜Q定留下,”他說,“盟國的事業(yè)已經(jīng)失敗。”不到一個月,法國投降,英國也危在旦夕。
日本軍部首腦們?yōu)橄L乩蛰p而易舉地取得的勝利所陶醉,他們改變了關于對華戰(zhàn)爭的原來的想法,提出了一個口號:“勿誤良機!”法國已敗北,英國也在為存亡而戰(zhàn),此時不進兵東南亞奪取石油和其他急需的([1]這可不單純是偏執(zhí)的想法。就在諾門坎事件前不久,斯大林曾致函蔣介石:“如果我們與歐洲國家的談判能產(chǎn)生滿意的效果—這不是不可能的—這可能是朝著在遠東也建立起一個愛好和平集團的方向邁出的重要的一步,時間有利于建立這樣一個集團。兩年對華戰(zhàn)爭的結果,使日本慌了手腳,開始坐臥不安,亂了陣勢,忽而反對英國,忽而反對蘇聯(lián)和外蒙古共和國。現(xiàn)在已可看到說明日本虛弱的跡象,而它的行徑可能促使其他國家團結起來反對它。日本已從蘇聯(lián)那里得到了應有的反擊。英美則在等候時機打擊日本。我們毫不懷疑,用不了多久,日本也將受到中國百倍強大的反擊?!保?/p>
原料,更待何時。6月22日上午,陸軍參謀本部與陸軍省舉行聯(lián)席會議。會上,那些曾主張從中國撤軍的人,此時卻建議立即向新加坡發(fā)動突然襲擊。保守派挫敗了這一計劃,但僥幸的幽靈和機會主義的病毒卻一天一天在擴大。幾個月前還甘心于對華戰(zhàn)爭失敗的日本人,眼看希特勒在歐洲突然走運,不禁垂涎欲滴,一心也想拿到東南亞的資源。
7月底,近衛(wèi)公爵在人們的勸說下重新參政,第二次組閣。內(nèi)閣中兩個要職由兩位剛露頭角的人物充任。一位是能言善辯的外交家松岡洋右,他是一位精明能干、堂吉訶德式的人物,由他當外相;另一位是軍人,東條英機中將,由他出任陸軍大臣。東條工作勤奮,頭腦清醒,克己奉公,故有“剃刀”之稱。他的思想不像近衛(wèi)那樣復雜,比較單純,由于他出色地完成了一系列困難任務,包括擔任關東軍內(nèi)的憲兵隊司令官,他在陸軍中威望很高。他為官不貪,嚴于律己,要求并使部下絕對遵守紀律;他任用部屬以能力和經(jīng)驗為標準。在“二?二六”事件中,東條與其他那些搖擺不定的將領們不同,他立即通電宣布滿洲處于緊急狀態(tài),從而粉碎了任何同情性叛亂。他從法治觀念出發(fā),認為“下克上”“絕對不可饒恕”,是不能容忍的。因此,他贏得軍方保守派和害怕再次發(fā)生流血叛亂的文官的尊敬。毫無疑問,這就是近衛(wèi)會選中他的主要原因。
外相松岡曾任南滿鐵路的總裁,又是東條在關東軍內(nèi)任職期間的親密同事。他幾乎與東條恰恰相反。他雖然也頭腦清醒,但才華浮夸外露得多,好冒險,辦事憑直覺。他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有外號叫“五萬言先生”和“講話機器”。他自己卻心平氣和地否認他過于健談?!罢f話嗦意味著出爾反爾。我從來不這樣。所以,我說話一點也不嗦。”英國大使克雷吉評論道:
“我從來沒見過像他那樣說話這么多卻沒有幾句真話的人?!彼J為松岡固執(zhí)、堅決,頭腦敏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