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如何改變他人的態(tài)度(5)

掌控他人的力量:人人都要讀的心理操縱術(shù) 作者:苗一梅


短缺原理

有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暢銷書作家都會間隔一兩年才推出一部新作?

一般人的回答是:因為寫作的過程很艱難,短時間內(nèi)不可能寫出來。其實,真正的情況是,有很多暢銷書作家早就寫好了多部作品,但還是要間隔一段時間才推出來。

原因就是為了吊足讀者的胃口,讓讀者在漫長的等待中越來越期待。短缺效應就是這樣被制造出來的。因此,一旦新貨上市,就會出現(xiàn)搶購的現(xiàn)象,而搶購又會影響其他人參與到購買的隊伍中來。

這就是他們的精明之處,利用短缺原理來掌控人們的態(tài)度,以至于造成瘋狂追捧的現(xiàn)象。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利用稀缺原理的著名“方子”,里邊有七種方法,用了這些方法,不管什么時候,遇見怎么樣的人,都能說服他們改變態(tài)度,換成你的思路:

縮小選擇范圍,避免過分的深思熟慮

選擇余地小一些,意味著對方可以快點兒作決定,并且事后也不大會反復思考自己是否作了正確的決定。

常識建議我們多給對方選擇的余地,因為若是多給他選擇余地,他就一定能找到自己最喜歡的;而一旦找到了自己最喜歡的,他就一定會采取行動的。然而事實卻恰恰相反!如果你讓對方有無數(shù)的選擇機會,他反倒一個也挑不上了。因為沒人喜歡回味那種“自己犯錯”的感覺,我們可不喜歡事后再琢磨自己當初有沒有選錯!選擇余地小一些,意味著可以快點兒作決定,并且選好以后也不大會思前想后的,一個勁兒在那兒窮琢磨“哎呀,自己的決定是不是對呢”。

有家著名的家具連鎖店,他們就堅持在顧客訂貨72小時之后才把家具送到總公司。為什么要這么干呢?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超過60%的顧客,在大采購過后的三天以內(nèi),都會回到家具店,要求更換家具的顏色、布料或者是家具上面的圖案。太多的選擇只會讓人眼花繚亂、無所適從;就算他們作了決定,心里也還是會七上八下地琢磨:“嗨,我剛剛選對了嗎?”所以,除非商品的零售競爭力必須仰仗其選擇余地的大小,否則別提供超過三種的選擇余地,兩種是最理想的!是的,沒得挑,也許會讓人覺得自己的自由受到了限制,他們或許會縮手縮腳。但只要有得挑,哪怕只有一種選擇的機會,都會讓他們有一種被授權(quán)、被許可的感覺。讓他相信,一切盡在掌握中,這就已經(jīng)足夠了。

設定行動的最后期限

設定最后期限可以激勵人們采取行動。

因為我們不喜歡自己的自由受到限制。無論什么時候,只要有人告訴我們,我們不能擁有某個東西(或不能做某件事)了,結(jié)果我們得到這個東西(或做這件事)的愿望反而更強烈。所以,讓對方知道:他今后可能再也沒機會采取行動了。這樣做會讓他獲得更大的繼續(xù)前進的動力,從而立即采取行動。

執(zhí)行“慣性定律”

先讓對方答應一個較小的請求,假如你能撥動(不管是生理層面還是心理層面的)一個人,讓他朝某個正確的方向邁進的話——當然,你可以先從簡單、有趣的事物開始——那么,他就很可能會一直按照這個方向“運行”下去。

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人類有“行為一致性”的強烈需求。當某人答應了一個小的請求,幫了趟小忙之后,極有可能再答應一個更大的請求。這個更大的忙,才是我們真正想讓他幫的。

用你的行動執(zhí)行“期望”原則

你能運用的,不僅僅是語言文字,你還可以用你的行動激發(fā)對方的行動。舉例來說,如果你想讓某人跟著你(僅指字面意思),那么你就大踏步往前,別回頭去確定“他有沒有跟上來”。就是說,你的一言一行必須傳達出你的自信和期望,這樣,對方才會跟著你走。

告訴他一切都很簡單

如果你想讓某人立即有所行動的話,那么你得讓他知道,你請他做的那件事簡單方便。

若是想阻止某人做某件事,那么你只需把做這件事所需的每個步驟都攤開,讓整件事的過程顯得冗長、沒勁,并且充滿了艱難險阻??纯?,即使是相同的任務,也會讓人有截然不同的感覺。那么究竟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感覺呢?這取決于該任務在被我們大腦內(nèi)化時采取了什么樣的方式。

你得把“差事”簡化為方便易行的步驟,這樣對方才會按照你期望的正確方向“開動”。

提供小的額外的利益,促使對方立即采取行動

“且慢……,還有……”,類似這樣的句子,你已耳熟能詳。因為在廣告結(jié)束或者是夜間的電視購物節(jié)目中,你已不曉得聽到過多少回!不管是電視、電話銷售還是面對面銷售,這個“附加的零頭”,都是刺激消費行為的一種高效工具。

制造短缺,給自己一個金貴的身份

在第1章中,我們談到,如果想讓某人喜歡你的話,你應該讓自己容易接近,因為這樣會增加喜愛的程度。如果真是這樣,不是與“物?稀為貴”的法則相矛盾嗎?誤解常常會在這里產(chǎn)生。是的,如果要討某人的歡心,你的確該“常在他面前晃悠”,這是事實。但你也需記?。合矚g是任何關(guān)系的基礎,一旦你們超越了喜歡的階段(就是說,對方已經(jīng)喜歡上你),彼此的關(guān)系顯出更認真的跡象時,你就要限制自己的“可得性”,顯得矜持些了。

要知道,生活中,幾乎每一件事都是主觀的。也就是說,大多數(shù)新情況下,并沒有什么絕對的真理。而所謂的“主觀評價”,倒是很容易變成“事實”。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