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軍人第十一 吳佩孚(5)

中國男 作者:余世存


  無論外力是否可借,他也不稍加利用,英美、蘇聯(lián)、日本都曾想支持他,他都拒絕了。當吳在最潦倒落魄的時候,日本第一遣外艦隊總司令荒城二郎少將,海軍駐滬特務機關長佐藤秀大佐率將佐十五六人由宜昌乘小型艦到白帝城,專誠拜訪落魄的吳大帥,表示:一、愿供給私人借款一百萬;二、愿贈步槍十萬支,小炮五百門,機關槍二千挺連同彈藥,由小型艦艇運來白帝城。這對于有意東山再起的人自然是一個大誘惑。可是對吳佩孚這位硬漢,則毫不起作用。吳義正詞嚴地對日本人說:“過去我有槍不止十萬,有錢不止百萬,尚且一敗涂地,可見成敗是不在于槍炮和金錢,我如果愿意借外債,引外援,何必待到今日?中國事應該由中國人自了。貴國貴官的盛意我是不會承受的。”
  
  這個一根筋式的儒將呼吁過“國民大會”。他初登政壇就主張,立即舉行“國民大會”——今后所有國事,悉由國民大會定奪!國民大會的代表由農(nóng)、工、商、學四界組成,自下而上推選,由省至中央,這便是國家最高權(quán)力機構(gòu)。似乎吳佩孚把民眾的福祉放在心頭,但他對蕓蕓眾生的命運不屑一顧。1921年與湘軍打仗時竟下令掘開簰州的長江大堤,致使許多無辜百姓葬身魚腹;1923年 2月,京漢鐵路工人為了爭取自由、人權(quán)舉行大罷工,他殘酷地鎮(zhèn)壓,制造了著名的“二?七”大慘案。
  
  吳的失勢使得墻倒眾人推。他與南方為敵,北方的軍閥無他容身之地。只好帶部下入川,那個過程九死一生。尤其是張其锽之死以及偷渡襄河的槍戰(zhàn),使得跟隨他的夫人張氏印象恐怖,當時有投襄河自盡之意,經(jīng)吳佩孚百般勸阻,其意始解。此后跋涉窮鄉(xiāng)僻壤,吳雖泰然,但有內(nèi)顧之憂。據(jù)說,張氏夫人曾一再向吳表示,受不了這種擔驚受怕的日子,縱不求死,但愿削發(fā)為尼。且勸吳從此下野,不問世事,入名山為僧以保余年,淚隨聲下,吳亦為之動容。吳的感慨可從他兩句詩中道出:“生死兩難悲末路,夫妻垂老泣牛衣。”
  
  但他的個性絲毫不改。1927年 5月 27日,他率衛(wèi)隊逃去四川經(jīng)河南鄧縣構(gòu)林關時,受到當?shù)仡^面人物的熱情款待。面對滿桌酒肉,他卻說:“免了吧,戰(zhàn)火連綿,百姓不得溫飽,我們還要這么多菜干什么?”只留下四個小菜,其余全叫人撤下。地方士紳紛紛前來求字求詩,他即席撰寫了多首(副)詩聯(lián)。在贈給鄉(xiāng)紳楊星如的詩中,有“天落淚時人落淚,哭聲高處歌聲高。世人漫道民生苦,苦害生民是爾曹”之句,仿佛他跟軍閥屬于兩類人似的。在土匪軍閥的圍追堵截中,吳佩孚的親信衛(wèi)隊死傷慘重。他只能從鄂北的小路入川。當時楊森部已由宜昌退巴東,吳乃選擇取道???、秭歸、興山入川,這是一條荒僻山路,除了土匪,人跡罕到,有時無路可走,須從這座山頭翻到那座山頭,仰攀俯爬,艱難有如三國時鄧艾偷渡陰平,有時以草根樹皮果腹。蜀道難于上青天,吳佩孚這時可說是已經(jīng)親身經(jīng)歷了。他到四川發(fā)表了不問世事、表明心跡的通電:“萬縣楊惠弟鑒:舉世滔滔,亂靡有屆,欲資游憩,名勝為宜。因念蜀中山水,半屬舊游,而蜀中將士又皆舊雨,業(yè)于號日間道抵夔,暫憩此間,專事徜徉,不聞理亂。甫澄、積之、晉康、自干、德祥、頌堯諸兄處及各師旅長等,乞弟為之道意。一俟秋涼,溯江而上,再續(xù)舊歡。特電奉達,即希注察。小兄吳佩孚。號。印?!庇纱碎_始了他和部下在川康甘青等地的寄食生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