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吳咸中(2)

大國醫(yī) 作者:王耀堂


  治療急性闌尾炎,吳咸中大師有秘方
  
  大師手記
  
  急性闌尾炎的基本病機是氣血郁滯,郁久化熱,熱腐成膿,故其治則基本是活血化淤、清熱解毒、通里攻下、排膿消腫。根據(jù)這個原則,對各類型闌尾炎可以采用通用的基本處方,然后根據(jù)病情隨證加減。
  
  ——摘自《急腹癥方藥詮釋》
  
  國醫(yī)釋讀
  
  吳咸中教授在《急腹癥方藥詮釋》一書中指出:“急性闌尾炎的基本病機是氣血郁滯,郁久化熱,熱腐成膿,故其治則基本是活血化淤、清熱解毒、通里攻下、排膿消腫?!币馑际钦f,急性闌尾炎主要是由氣血在腹中郁滯,時間長了就會經(jīng)熱腐化膿,因此,治療方法應以活血化淤、清熱解毒、通里攻下、排膿消腫為主。根據(jù)這個原則,吳咸中教授推薦了自己臨床常用的兩則急性闌尾炎經(jīng)驗方,對于一般的闌尾炎患者療效顯著。
  
  1.復方紅藤郁李仁煎劑
  
  【組成】紅藤30克,金銀花30克,冬瓜仁30克,薏苡仁30克,紫花地丁15克,敗醬草15克,郁李仁12克,桃仁9克,牡丹皮9克,皂角刺6克,菖蒲6克。
  
  【用法】水煎服,輕癥每日1劑,重癥每日2劑,每劑2煎。
  
  【功效】清熱解毒,排膿消腫,化淤散結。
  
  【主治】適用于急性闌尾炎的郁滯期、蘊熱期、毒熱期,不包括急性闌尾炎穿孔并發(fā)彌漫性腹膜炎者。
  
  【方解】本方以清熱解毒、排膿消腫為重點,但散結與一般方劑不同,用郁李仁而不用大黃。方中以紅藤、金銀花、紫花地丁、牡丹皮來清熱解毒涼血。重用冬瓜仁、薏苡仁、敗醬草、皂角排膿消腫。佐桃仁活血化淤,并以菖蒲的辛溫開郁止痛。
  
  2.大黃牡丹皮湯
  
  【組成】大黃10~20克,牡丹皮6~10克,桃仁10~15克,冬瓜仁15~30克,芒硝10克(沖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每劑2煎。
  
  【功效】通里攻下,清熱涼血,活血化淤。
  
  【主治】急性單純性或化膿性闌尾炎。
  
  【方解】闌尾炎為腸中氣血郁滯,淤血不散,壅結化熱。本方中大黃善攻下散結,清胃腸積熱。牡丹皮清熱、涼血散淤。芒硝軟堅,助大黃瀉下。桃仁助牡丹皮活血破淤,冬瓜仁排膿。
  
  注意:以上兩劑藥方可以作為治療急性闌尾炎的基本方,在臨床上可根據(jù)不同的癥狀及病情作適當調整,如果出現(xiàn)不適反應,須立即停止使用。
  
  健康回音壁
  
  闌尾炎是腹部的常見病、多發(fā)病,大多數(shù)闌尾炎病人能及時就醫(yī),獲得良好治療。但是,有時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或處理不當,則會出現(xiàn)一些嚴重的并發(fā)癥。到目前為止,急性闌尾炎仍有~的死亡率。
  
  闌尾炎可發(fā)生在任何年齡,但以青壯年為多見,20~30歲為發(fā)病高峰。典型的闌尾炎有這樣一些癥狀:右下腹疼痛,惡心、嘔吐,便秘或腹瀉,低燒,食欲不振和腹脹等。闌尾炎的腹痛開始的部位多在上腹部、劍突(心口)下或肚臍周圍,約經(jīng)6~8小時后,腹痛部位逐漸下移,最后固定于右下腹部??人?、打噴嚏或按壓時,右下腹都會疼痛。有上述癥狀,應該立即看醫(yī)生,不要掉以輕心。
  
  患了膽結石不用怕,國醫(yī)大家有方法
  
  大師手記
  
  從中醫(yī)的病機來分析,膽石的形成多因長期肝氣郁結,進而化濕蘊熱,濕熱交阻,致使膽液蒸熬凝結成石。從中醫(yī)辨證分型上看,與膽道感染相似。若膽石處于靜止狀態(tài),可表現(xiàn)為“有病無證”,在膽絞痛發(fā)作時表現(xiàn)為肝郁氣滯。如并發(fā)感染,則表現(xiàn)為濕熱或毒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