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醫(yī)外治七法,將頸椎病化于無形

大國醫(yī)2 作者:王耀堂


大師手記

本 證(頸椎?。┮灶i椎骨增生為病之本,腦髓 、心、脾、肝為病之標 ,經(jīng)絡為病邪傳導之路,筋脈、神機、神經(jīng)為病象反應之樞……本病除內治藥物療法而外,必須采用外治法,其療法分藥物貼敷,按摩方法,內外結合方能取得較為滿意的療效。

——任繼學 摘自《任繼學經(jīng)驗集》

健康攻略

頸椎病,全稱為“頸椎骨關節(jié)肥大性脊髓病”,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yōu)榛A的疾患。主要由于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jīng)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xiàn)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頸椎病的癥狀非常復雜,而且輕重懸殊。輕者頸、肩、上肢麻酸疼痛或頸背僵硬,胸悶氣短,或心悸,或心絞痛,或眩暈、惡心等;重者以步履蹣跚,甚則癱瘓,出現(xiàn)知覺障礙為主。

任繼學教授認為,頸椎病的發(fā)病多由強力負重或房勞太過傷腎,致使精虛髓虛而不能充養(yǎng)于骨,導致骨質退化而成。除此之外,也有因風寒濕三邪相互作用,乘虛侵入人體,使經(jīng)絡氣滯而不行,進而生淤致痰,毒傷脊椎而發(fā)。過食咸味,也能傷腎入骨,引發(fā)頸椎病變。對于本病的治療,鄧老主張內外兼治,尤其對外治法頗有心得。在《任繼學經(jīng)驗集》這部作品中,他共總結了10種頸椎病的外治法,我們擇其要者推薦給大家。

1.熏洗法

【處方】獨活9克,秦艽9克,防風9克,艾葉9克,透骨草9克,劉寄奴9克,蘇木9克,赤芍9克,紅花9克,穿山甲珠9克,威靈仙9克,烏梅9克,木瓜9克。

【用法】上藥水煎,趁熱熏洗患處,每次30~40分鐘,每天2~3次,10天為一個療程。

【功效】適用于氣滯血淤型及痹證型頸椎病。

2.薄貼法

【處方】三七10克,川芎15克,血竭15克,乳香15克,姜黃15克,沒藥15克,杜仲15克,天麻15克,白芷15克,川椒5克,麝香2克。

【用法】前10味藥共研細粉,放入150毫升白酒微火煎成糊狀,或用米醋拌成糊狀,攤在紗布上,并將麝香搽在上面,敷于患處。藥干后可重新調成糊狀再用,每劑藥可連用3~5次,15次為一個療程。

【功效】適用于各型頸椎病。

3.藥枕法

【處方】當歸300克,羌活300克,藁本300克,制川烏300克,黑附片300克,川芎300克,赤芍300克,紅花30克,地龍300克,血竭300克,菖蒲300克,燈心草300克,細辛300克,桂枝300克,紫丹參300克,防風300克,萊菔子300克,威靈仙300克,乳香200克,沒藥200克,冰片20克。

【用法】將上藥除冰片外共研細末,和入冰片,裝入枕芯,令患者枕墊于頭項下,每日使用6小時以上,3個月為一個療程。

【功效】適用于各型頸椎病。

4.隔姜灸法

【處方】棗核大艾炷18~36壯。

【用法】選用夾脊穴(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旁開寸,一側17個穴,左右共34穴)及阿是穴為主,配合大椎、肩井、風池、肩貞、合谷、足三里等,按艾炷隔姜灸法,每次灸3~6個穴位,每穴3~6壯,每日1次,10次為一個療程。

5.藥包熱敷法

【處方】伸筋草、透骨草、荊芥、防風、防己、附子、千年健、威靈仙、桂枝、路路通、秦艽、羌活、獨活、麻黃、紅花各30克。

【用法】上述藥物研成粗末,裝入長15厘米、寬10厘米的布袋內,每袋150克。用時將藥袋加水煎煮20~30分鐘,稍涼后將藥袋置于患處熱敷,每次30分鐘,1日1次,2個月為1療程。熱敷時以皮膚耐受為度,每袋藥用2~3天。

【功效】適用于各型頸椎病。

6.浴療法

【處方】伸筋草、五加皮、乳香、沒藥各12克,秦艽、當歸、紅花、土鱉蟲、路路通、桑葉、桂枝、骨碎補、炙川烏、炙草烏各9克。

【用法】上藥加水煎煮20分鐘,過濾取藥液溫浴患部,每日1次,每次20分鐘,7次為一個療程。

【功效】適用于各型頸椎病。

7.耳穴壓豆法

【處方】王不留行籽

【用法】選擇頸椎耳穴相應部前后對稱貼壓,3天換貼1次,治療間酌情進行耳穴局部按摩。雙耳貼壓10次為一療程。

【功效】主治各型頸椎病。

養(yǎng)生無極限

運動療法對于頸椎病的治療也大有幫助,我們再為大家介紹一套頸椎病自我康復操,每天堅持做下去,可改善患者頸部的血液循環(huán),松解粘連和痙攣的軟組織。無頸椎病者可起到預防作用。

起勢: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臂自然下垂,全身放松,兩眼平視,均勻呼吸,站坐均可。

1.左顧右盼:頭先向左后向右轉動,幅度宜大,以自覺酸脹為好,30次。

2.前后點頭:頭先前再后,前俯時頸項盡量前伸拉長,30次。

3.旋肩舒頸:雙手置兩側肩部,掌心向下,兩臂先由后向前旋轉20~30次,再由前向后旋轉20~30次。

4.搖頭晃腦: 頭向左—前—右—后旋轉5次,再反方向旋轉5次。

5.頭手相抗:雙手交叉緊貼后頸部,用力頂頭頸,頭頸則向后用力,互相抵抗5次。

6.雙手托天:雙手上舉過頭,掌心向上,仰視手背5秒鐘,注意腰椎不要用力。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