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貧窮就是罪惡(3)

說好做好 作者:星云大師


幾十年來,我陸陸續(xù)續(xù)地看到,幼年的一些同道在生活艱難的壓力下,紛紛另作打算,有些人則被金錢名利埋葬,失去了自己的方向。在惋惜之余,我不禁為自己感到慶幸,如果當年在困苦的環(huán)境下,自憐自艾,不能在心內(nèi)挖掘?qū)毑?,成為自己的動力,或者短視近利,只貪圖眼前現(xiàn)實的利益,又怎能堅守佛教的生活與心中的抱負呢?直到現(xiàn)在,我一直認為,物質(zhì)上的空無,正是生命歷程中的試金石。

金錢固然是煩惱禍患的根源,但凈財也是學佛修道的資糧,是弘法事業(yè)的基礎(chǔ)。人間的佛陀其實正是富貴人生的提倡者,他固然以毒蛇來比喻黃金,但也主張賺取凈財,擁有適當?shù)奈镔|(zhì)生活。在《六方禮經(jīng)》中,他指導善生如何運用金錢;在《彌陀經(jīng)》、《藥師經(jīng)》等寶典中,他描繪諸佛的凈土都是黃金鋪地、七寶樓閣,可見佛教并不排斥清凈的富有。

秉持著佛陀的遺教,我倡導“儲財于信徒”的理念,對于十方的供養(yǎng),我取之有道,我不敢受太大的信施,而要求信眾在不自苦、不自惱的情況下量力布施,因為我覺得正信佛法的弟子要重視自己家庭以及事業(yè)的需要。我也興建現(xiàn)代化的各種硬件設(shè)備,使佛弟子們都能在清凈舒適的環(huán)境里修行學道,事半功倍。我認為對于財富珍寶,乃至其他五欲,能做到不貪不拒,才是佛陀所說的“中道”生活。

我在大陸曾經(jīng)游走大江南北,參訪過各個名山古剎;到了臺灣寶島,我又與臺灣佛教共同成長。多年來的閱歷,使我深深感慨,佛教界和任何團體一樣,財產(chǎn)不在患寡,而患不均;對于錢財?shù)奶幚磉\用,不在有無多少,而在概念的正不正確,以及會不會用錢。有錢而不會用錢,和貧窮一樣匱乏。所以有錢是福報,會用錢才是智慧。因此,當我創(chuàng)建佛光山時,便首先確立佛教處理錢財?shù)姆椒?。我告訴佛光山的徒眾,佛教振興之道,在于佛教有人才、有凈財、有道業(yè)、有事業(y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缺乏凈財,無法成事。此外,我手擬佛光人守則,明定佛光人不能私自化緣、私建道場、私置產(chǎn)業(yè)、私蓄錢財,而且申令管錢的人,不可掌權(quán);掌權(quán)的人,則不能管錢;大職事有權(quán),小職事管錢。

有錢,要為佛教和社會用了,不可儲存。很多人看到佛光山一棟棟金碧輝煌的建筑,但很少有人知道佛光山經(jīng)常無隔宿之糧,甚至一直舉債度日。我最高興的倒不是將十方信施凈財用于建設(shè)道場,我最歡喜的事是將錢財培養(yǎng)了人才。一千多個僧寶,他們弘教說法,長于解除信徒疑難;他們主持道場,善于行政法務(wù);他們在世界各地參學,通曉各國語言;他們把佛教帶向人間化、現(xiàn)代化、生活化、國際化,這是對信徒布施凈財?shù)淖畲蟮幕仞?。此外他們還編印佛教大藏經(jīng)、佛學詞典,發(fā)行雜志書刊,其他興辦養(yǎng)老育幼、施診醫(yī)療等種種公益慈善事業(yè),就更不在話下了。

社會上有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他們無視于佛光山對佛教發(fā)展以及社會教化的貢獻,批評佛光山商業(yè)化,指佛光山很有錢。其實,佛光山不是很有錢,而是很會用錢,今年的錢用出去了,明年乃至后年的錢也用出去了。在日日難過日日過的生活下,我們將每一分凈財都用在培養(yǎng)人才、弘法利生的佛教事業(yè)上。佛光山不矯情,視金錢為罪惡,也不濫用金錢,積聚金錢,使金錢成為罪惡的淵源。我們的信念是要借著佛教的力量,把苦難的娑婆世界建設(shè)成富樂的人間凈土。

有人曾對我說:“真可惜你出家了!要不然你會和王永慶一樣有錢?!蓖跤缿c先生是杰出的大企業(yè)家,他的財富,我怎能比?所以,對于這些話,我始終不以為意,但是我們出家人,出家無家,只要我們安于八正道、六波羅蜜,無住而住,正可以處處無家,處處為家;三千大千世界,宇宙萬物都在我的心中。我富有三千,王永慶先生又何能與我相比?出家無子,只要我們擁有天下父母心,天下人都是我們的兒女;出家無財,只要我們運用般若智慧,秉持慈心悲愿,到處都是自家的寶藏。因此,我深深感謝有這份福德因緣得以出家為僧。

一九九三年初,我返鄉(xiāng)探親,中國佛教協(xié)會趙樸初會長贈我一偈,其中的一句是:“富有三千界,貴為人天師?!边@可說是我出家半甲子以來,心境上自我期許的寫照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