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群眾的情感和道德觀(5)

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 作者:(法)古斯塔夫·勒龐


   第二章:群眾的情感和道德觀(5)
  
 ?。?)群體的謊言(下)
  
  就在此書寫作的同時,巴黎正在被女童的溺水事件攪擾得沸反盈天。事情的起因是兩個女童從家里走失,不久后在巴黎的塞納河中發(fā)現(xiàn)了兩具尸體。五六個目擊證人言之鑿鑿地證明了一點——這兩具尸體毫無疑問就是那兩個可憐孩子的。
  
  所有的證詞如出一轍,即使是嚴謹?shù)念A審法官也沒辦法不相信。于是他簽署了死亡證明。但就在為這兩個孩子舉行葬禮時,一件驚人的事情發(fā)生了,兩個孩子完好無損地又出現(xiàn)在大家面前。
  
  事實上,一些細節(jié)要比事件本身更能引起我們的興趣,那就是這兩個孩子與溺水而死的人沒有多少相似之處,這一點是顯而易見的,即便是最缺乏觀察能力的人也可以看得出來,但是它卻實實在在地蒙騙了大多數(shù)人的眼睛。
  
  假如我們對整個事件進行復盤還原,就會發(fā)現(xiàn)謊言的傳播會經(jīng)歷如下的一套機制。
  
  第一個階段是謊言的制造階段。
  
  它產(chǎn)生于第一個目擊者,這個人被心理暗示所影響,成為了幻覺的犧牲品,他相信自己的眼睛,也相信自己已經(jīng)辨認出的尸體,一些微不足道的相似處——譬如一塊傷疤、或是一些讓其他人產(chǎn)生同感的裝束上的細節(jié),逐漸地演變成一個肯定過程的核心。
  
  個人的錯誤是可以理解的,但當他開始把這種暗示傳播給其他人的時候,就必然會引起群體內(nèi)部的大范圍傳染,證詞便開始對其他目擊者產(chǎn)生影響,從而產(chǎn)生不可原諒的后果,關于這一后果,我們還會在后面的分析中繼續(xù)討論。
  
  第二個階段是謊言的被肯定階段。
  
  在這一階段,說謊者的數(shù)量會更多,我們會發(fā)現(xiàn),總有那么少數(shù)幾個人會當即附和謊言,有的人和第一個人一樣,犧牲于自己的心理暗示,但更多的則是完全沒有主見的糊涂蟲。
  
  第三個階段是全幅度的謊言擴散,這時整個群體都將會成為說謊者。
  
  當?shù)谝粋€目擊者依靠模糊記憶所產(chǎn)生的幻覺得到了肯定后,大多數(shù)人的理解力就在一瞬間被征服了,所有的判斷力都被窒息。觀察者這時看到的不再是客體本身,而是他頭腦中產(chǎn)生的幻象。
  
  于是,消息被以訛傳訛地擴散開來,越來越多的證人加入了說謊的行列之中,說謊者終于被成批量地制造出來,所有人都無比堅信第一份證詞,更加堅信自己的觀察力,這兩種觀察結果互相作用,最終演變成了一套徹頭徹尾的群體謊言。
  
 ?。?)婦孺言論不可輕信
  
  這樣的例子絕不僅僅是偶然,幾乎完全相同的事件也曾見諸報端。與女童溺水事件相比,它對于我們的分析更具典型意義,同時也能夠為我們揭示出一個新的結論。
  
  這個結論就是,婦女和兒童是群體謊言的最有力堅持者,他們的話往往不可輕信。
  
  曾經(jīng)在法國的拉弗萊特發(fā)現(xiàn)過一具男童的尸體,一個孩子憑借著自己的模糊記憶,認出了他是自己的同學。于是一場缺乏根據(jù)的辨認過程開始了。
  
  在這個孩子辨認后的第二天,一個姓夏凡德雷的婦女出現(xiàn)在尸體所在地,情緒激動地認定這是她的兒子;當她走近尸體,觀察他的衣服,又查看了他額頭上的傷疤后,這個結論被她堅信不疑,這個住在福爾街、以看門為業(yè)的女人最終還信誓旦旦地聲稱這個男孩于前一年的七月失蹤,并自行認定男孩死于拐賣后的他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