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隨想(6)

給沒有收信人的信 作者:陳樂民


對于“物”,即外界,西方從古希臘時起就很重視,如“原子論”、“元素論”,等等。這個傳統(tǒng)傳下來發(fā)展成為科學。中世紀神學的世界,希臘精神受到抑制,然而這一千年經(jīng)濟發(fā)展了,市鎮(zhèn)發(fā)展了,民族國家在中世紀的后期出現(xiàn)了。天主教建立了神學的精神統(tǒng)治,但同時也重視教育和學術,歐洲許多名牌大學都始見于中世紀。伽利略、哥白尼、布魯諾等固然都受到宗教迫害,卻也表明自然科學到中世紀后期的發(fā)展達到了可觀的地步。利瑪竇是在歐洲正跨出中世紀的大門的時候來到中國的,他帶來的天文、氣象等知識都足以使中國人矚目,數(shù)學、水利等顯然已遠遠走在中國的前面。宗教改革對立面的耶穌會恰恰以其博學多識吸引了東方。西方在神道設教的同時沒有拋棄重視外界的傳統(tǒng)。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則更釋放了人的能量,使社會擺脫了神的束縛,大踏步地把對外界的認識推向前進。

顯然,中國沒有走這樣的路。墨子是注重對外界的觀察和研究的,但其道未傳。歷史上間有對物的研究者,出了些如張橫、沈括之類的科學家,但形不成“傳統(tǒng)”。至晚明,徐光啟是一位有開拓精神的科學家,然而在那樣的制度下,他孤掌難鳴,絕不可能開啟科學的傳統(tǒng)。

儒家也是講“人性”的?!吨杏埂返诙拢骸拔┨煜轮琳\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彼稳謇^承的也是這個。問題是沒有把何謂“盡人之性”想得透徹,并且問題剛一提出就拐了彎兒,跟“圣人之德”、“無人欲之私”掛起鉤來,把“人性”同“人欲”不僅割離,而且對立起來了。

傳北京大學學報有文批評某些教授“坐而論道”,“不干實事”。這類批評語不中的。夫學者之“道”必當“坐而論之”,或用口論,或用筆論;該受批評的,是那些坐而不論道的。

不學無術而空有學者之名者。至于“實事”,則要看何謂“實事”,和干什么樣的“實事”。若把凡與現(xiàn)實無關聯(lián)的學問都視為非實事,則無疑是一種功利主義或實用主義的偏執(zhí)之論,是不足為訓的。

凡大學者,其思想多成熟于盛年,其后雖屢經(jīng)曲折,或增益或刪減或改易,盛年時所形成之思想仍最根深蒂固,其間縱有揚棄,到頭來本色仍不可易。此之謂思想的延續(xù)性。其所揚棄,或思想活動中產(chǎn)生之否定,而否定之否定,便又“回到”原來的思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