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組建跨國溝通平臺,使事在人為

開放你的人生 作者:王輝耀 著


    組建跨國溝通平臺,使事在人為

    在中國三峽工程啟動之后,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曾成立跨部門專題小組,建議“不要支持這個項目”。由于美國反對,西方國家都不愿公開支持,世界銀行也不敢批準貸款。加拿大政府由于過去投入贈款支持三峽搞可行性研究,還在國內遇到輿論的壓力。當時,我正在加拿大的AMEC-AGRA公司做副總裁,加拿大有全世界第二大的水電站,水力發(fā)電占主導地位,有非常豐富的電站建設和管理經驗,也非常注重環(huán)保和移民。為了三峽項目這樣的百年大計,為了項目的環(huán)保和高質量,我覺得應該要有國際專家參與到這一舉世矚目的項目中來。

    許多人都建議放棄努力,但我堅信事在人為,建議公司組建并充當跨國溝通交流的聯(lián)合平臺,把加拿大最好的水電水力專家和企業(yè)組織起來成為一個聯(lián)營平臺。這個無形“平臺”建好之后,我們開始進行信息傳遞——為了說服加拿大政府支持三峽工程,我們先邀請三峽總公司和國務院“三建委”負責人組成代表團去加拿大訪問。接著,我們又不斷給加拿大政府和其政府貸款部門提供信息,使他們正確了解三峽工程。最后,在加拿大總理克雷蒂安訪華前,我建議AMEC-AGRA公司提前簽訂與三峽總公司的合作備忘錄,以便抓住這個決定性的機會。

    1994年11月,我隨同加拿大總理克雷蒂安訪華,因為我們幫助雙方傳遞正確的信息,使加拿大政府終于在會上簽署了國際公司在三峽工程介入的第一個也是最大的一個項目,這也是中國第一次在特大型項目上引進國外現(xiàn)代化的工程管理系統(tǒng)。在簽字儀式后的記者招待會上,加拿大總理打破西方的沉默表示愿意支持和幫助中國建設高質量的三峽工程。這個項目的成功引起了連鎖反應,德國、法國、日本、俄羅斯等國紛紛表態(tài)愿意提供政府信貸來支持三峽工程。

    作為民族驕傲的海爾集團,20多年來從“品牌國際化”到“國際化品牌”的發(fā)展歷程,也正是中國經濟逐步與全球經濟融合的一個縮影。成為一個全球化的企業(yè),當然需要全球化的平臺。海爾因此提出“三個三分之一”的目標:三分之一國內生產國內銷售;三分之一國內生產國外銷售;三分之一國外生產國外銷售。

    要使平臺國際化,當然最關鍵的還是那句老話,要有開放兼容的心態(tài)、視野、價值觀,看得到“共贏”的空間。張瑞敏接受記者采訪就說:“同跨國公司比,我們沒有資本優(yōu)勢,沒有技術優(yōu)勢,也沒有國際市場優(yōu)勢,我們唯一高于他們的是在中國本土市場上的銷售和服務網絡。但我不會用這個網絡去封殺外國企業(yè),而是利用這個優(yōu)勢與他們合作,我允許他們利用我們的網絡賣他們的東西,以此來換取在國外我們利用他們的網絡來賣我們的東西。”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