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武則天與姚崇

武則天與神都洛陽 作者:王雙懷,郭紹林 主編


  姚學謀

 ?。?72400,河南澠池縣人大常委會)

  武則天善于發(fā)現(xiàn)人才,大膽啟用人才,"挾刑賞之柄以駕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斷,故當時英賢亦競為之用"。(《資治通鑒》卷二百〇五,長壽元年春一月。岳麓書社,1989年,689頁)唐代大政治家姚崇就是被武則天啟用的英賢之一。姚崇后來成為開元名相,與武則天的發(fā)現(xiàn)、重用和培養(yǎng)不無關系。

  一、武則天拔擢姚崇,委以重任

  姚崇(651-721),本名元崇,字元之。陜州硤石(今河南陜縣)人。其父姚懿,早年佐唐有功,高宗龍朔初年任嶲州都督,樹功于邊疆。后沒于任所時,姚崇方12歲。他少習武功,長攻儒學。高宗上元二年(675),被舉薦為孝敬挽郎,但他并不滿足以這種方式入仕,而是繼續(xù)刻苦攻讀,27歲又參加制舉應試,中下筆成章科,先后任濮州(治今山東鄄城北)、鄭州(治今河南鄭州市)司倉參軍達13年。

  天授年間,武則天改朝換代,她一方面殘酷地打擊、鎮(zhèn)壓了有反抗言行的李唐宗室和元舊大臣,一方面又選拔了一批有才華的新人到新朝任職。就在這種背景下,姚崇來到神都洛陽擔任了司刑寺的司刑丞,"執(zhí)法無頗,全活者眾"。(《全唐文》卷二百三十,張說《故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贈揚州刺史大都督梁國公姚文貞公神道碑銘》。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028頁)后又擔任夏官員外郎、夏官郎中。

  萬歲通天元年(695)五月,契丹首領松漠都督李盡忠與其內兄歸誠州刺史孫萬榮以武周政府不賑災撫恤為由,起兵造反,攻破了營州(今遼寧朝陽市),殺了節(jié)制契丹人的營州都督趙文翙,又連連擊敗了朝廷派來的圍剿大軍,揮師南下,進逼檀州(今北京密云一帶)。十月,攻入幽州(今北京市西南部)。河北各州縣紛紛告急,平息契丹叛亂成了武周朝廷的頭等要務。夏官衙門是軍事的參謀中心,事務特別繁劇。這使參與平叛謀劃47歲的夏官郎中姚崇才能得以充分施展。許多繁雜的事務,到了姚崇的手中,"剖析如流,皆有條貫"。(《新唐書》卷一百二十四《姚崇傳》。中華書局,1997年,4383頁)武則天發(fā)現(xiàn)姚崇才干超群,就破格提拔他做了夏官侍郎(正四品下)。姚崇得到重用,更加勤勉用事,他參謀中樞,運籌帷幄,協(xié)助武則天調兵遣將,終于神功元年(679)七月徹底平息了契丹叛亂。

  姚崇的忠直和干練,得到了武則天的信任和賞識,因此,他的職位不斷得到提升。圣歷元年(698)十月,在內史狄仁杰的推薦下,姚崇被任命為夏官侍郎加同鳳閣鸞臺平章事,第一次進入宰相之列。大足元年(701)三月,被任命為鳳閣侍郎(即中書侍郎),入值中書;六月,又升任為夏官尚書(即兵部尚書)同鳳閣鸞臺三品。

  二、姚崇竭盡忠誠,敢言直諫,改革弊政,整頓邊防

 ?。ㄒ唬┮园倏诒0俟伲ㄑ詮U除酷吏政治。自垂拱(684-688)以來,武則天利用酷吏殘酷地鎮(zhèn)壓了政治上的反對派,保障她順利登上了皇帝寶座,并鞏固了自己的統(tǒng)治;另一方面,也冤殺了不少無辜者,使得朝臣人人自危,影響了政治穩(wěn)定。神功元年(697)九月,武則天對侍臣們說:"往者周興,來俊臣等推勘詔獄,朝臣遞相牽引,咸承反逆,國家有法,朕豈能違。中間疑有枉濫,更使近臣就獄親問,皆得手狀,承引不虛,朕不以為疑,即可其奏。近日周興、來俊臣死后,更無聞有反逆者,然則以前就戮者,不有冤濫耶?"姚崇審時度勢,利用武則天詢問朝臣有關"謀反案"真相的機會,果敢地向武則天反映了所謂謀反案的真相,他說:"自垂拱已后,被告身死破家者,皆是枉酷自誣而死。告者特以為功,天下號為羅織,甚于漢之黨錮。陛下令近臣就獄問者,近臣亦不自保,何敢輒有動搖?被問者若翻,又懼遭其毒手,將軍張虔勖、李安靜等皆是也。賴上天降靈,圣情發(fā)寤,誅鋤兇豎,朝廷乂安。"他還大膽向女皇建議說:"今日已后,臣以微軀及一門百口保見在內外官更無反逆者。乞陛下得告狀,但收掌,不須推問,若后有征驗,反逆有實,臣請受知而不告之罪。"姚崇披肝瀝膽,敢講真話,武則天大悅,說:"以前宰相皆順成其事,陷朕為淫刑之主。聞卿所說,甚合朕心。"(《舊唐書》卷九十六《姚崇傳》。中華書局,1997年,3021頁)當天遣中使送銀千兩以賜姚崇,接受他的建議,廢除了酷吏政治。

  (二)整頓國防,抵御突厥、吐蕃等入侵。武則天時期的邊患,主要有兩個強敵,一是北方的突厥默啜興起,經(jīng)常侵擾中原王朝;二是西南強大的吐蕃,一直是武周(唐)王朝的心腹之患。姚崇經(jīng)常深入邊防前線去視察防務,了解情況,慰問軍民。史稱:姚崇"為宰相,常兼兵部,故屯戍斥候,士馬儲誡,無不諳記"。(《新唐書》卷一百二十四《姚崇傳》。4383頁)他以夏官侍郎的身份協(xié)助武則天制定抵御外族入侵的策略并身體力行。

  當時,河東鎮(zhèn)的并州(今山西太原)和朔方鎮(zhèn)的靈州(今寧夏靈武)互為犄角,是抗擊突厥入侵的前沿軍事重鎮(zhèn)。大足元年(701)四月,姚崇受命,以檢校諸軍大使名義到并州以北視察各軍州兵馬和防務情況。(《新唐書》卷四《則天皇后傳》。102頁)長安四年(704)十月,以靈武道安撫大使權檢校左臺大夫的身份,到抗擊突厥入侵的重鎮(zhèn)靈州視察、慰問軍民,以穩(wěn)定人心,加強戰(zhàn)備。(《資治通鑒》卷二百〇七,長安四年九月。727頁)

  長安元年(701)十一月,姚崇以夏官尚書兼相王府長史,協(xié)助相王李旦防守并州抵御突厥進犯。長安二年正月到三月,突厥默啜可汗不斷興兵侵犯并州。五月,朝廷任命相王李旦為并州牧,擔任安北道行軍元帥,率軍抵御突厥入侵。姚崇后來給武則天上表書時說:"臣自受北征,綿歷旬月。"(《全唐文》卷二百三十八,盧藏用《為姚大夫請致仕歸侍表》。第1060頁)可見姚崇參加了這次軍事行動。七月以后,突厥兵再犯代州,九月十七日,武則天又一次任命相王李旦為并州道元帥,武三思、武攸宜與魏元忠為副元帥,姚崇為長史,司禮少卿鄭杲為司馬,集結軍隊,迎擊突厥進犯。由于大周軍民積極防御,突厥于長安三年十一月,派使者來求和。

  這一期間,郭元振任涼州都督后,"收合馀眾,繕修城堡,施法令屯田"。權臣宗楚客上書,誣陷郭元振心懷異志,武則天心有疑慮。姚崇等上表支持郭元振整軍備戰(zhàn),取得女皇的諒解。郭元振"治涼五歲,善撫御,夷夏畏慕,令行禁止,道不舉遺"。(《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三,張說《兵部尚書代國公贈少保郭公行狀》。1039頁)有效地抵御了吐蕃和突厥的侵擾,鞏固了邊防。

  (三)整理鹽務,發(fā)展生產。長安二年正月,蒲州"兩池"之鹽產量下降,影響了長安、洛陽等十五州鹽供。有人乘機散布流言蜚語,說是"女主當政,過蒲州則鹽政敗"。京城人心不安。正月十六,武則天姚崇"馳驲按決,暫下三臺,親紆駟馬。……龍泉克斷,虎疑俱螫"。姚崇率領僚吏一行按察了蒲州鹽池,還詳細詢問了"兩池"榷鹽史的官吏、畦戶、鹽販,制定了修復鹽池工程計劃。開工后,姚崇親自深入工地,檢查開拓鹽源、疏決水道、整修鹽池的工程進度,"稽其繩具之準,較其繁省之機"。工程竣工后,恢復了鹽池的生產,緩解了鹽供困難。(《續(xù)修四庫全書》第907冊,清胡聘之《山右石刻叢編》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94頁)

 ?。ㄋ模┡e薦人才。姚崇非常重視薦舉人才。長安四年十月,姚崇赴靈武道安撫使之任拜別武則天時,"太后令舉外司堪為宰相者"。姚崇說:"張柬之沈厚有謀,能斷大事,且其人已老,惟陛下急用之。"(《資治通鑒》卷二百〇七,長安四年九月。727頁)十月二十二日,女皇下制書,任命秋官侍郎張柬之加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張柬之擔任了宰相后,誅殺了"二張",為恢復李唐社稷起了重要作用。武則天時期,姚崇舉薦的人才還有魏知古、韓思復、盧藏用、韋湊等人。他們中間,有的人后來官居中樞,成為名相;有的人成為治世能臣,而揚名天下。

  三、武則天與姚崇賦詩唱和,儼然詩友

  久視元年(700)四月二十九日,武則天從神都出發(fā),到洛州告成縣三陽宮(在今河南登封市告成鎮(zhèn)西)避暑。五月二十九日下午,武則天在石淙河平樂澗的巨石上大宴群臣,席間賦詩一首,還撰寫了224字的長序,詩云:"三山十洞光玄箓,玉嶠金巒鎮(zhèn)紫微。均霜均露標勝壤,交風交雨列皇畿。萬仞高巖藏月色,千尋幽澗浴云衣。且駐歡筵賞仁智,雕鞍薄晚雜塵飛。"女皇命群臣"人題彩翰,各寫瓊篇。庶無滯于幽棲,冀不孤于泉石。各題四韻,咸賦七言"。姚崇當即詠《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七律一首,云:"二室三涂光地險,均霜揆日處天中。石泉石鏡恒留月,山鳥山花競逐風。周王久謝瑤池賞,漢主懸慚玉樹宮。別有祥煙伴佳氣,能隨輕輦共蔥蔥。"(《全唐詩》卷六十四《姚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411頁)不久,武則天令刻自題《宴石淙詩及序》和群臣奉和紀勝詩于石淙北崖。南崖刻制張易之撰寫的《秋日宴石淙序》。北崖詩和南崖序均為奉宸大夫薛曜手書。摩刻書法巧妙運用藏鋒、中鋒、裹鋒,結構方嚴整齊,莊重正大;布局嚴謹茂密,大小兼施?,F(xiàn)仍完整地存于石淙摩崖。

  長安二年(702)正月,姚崇按察蒲州鹽池事務之后,回長安向武則天匯報。武則天聽了非常滿意,對姚崇公而忘私、勤勞為國的精神大加贊賞,當即賦詩一首,賜予姚崇,詩云:"依依柳色變,處處春風起。借問向鹽池,何如浐水游?"姚崇當即奉和唱詠:"歸來朝帝京,忽疑鈞天響。懸知浐水游,絕勝汾川賞。"君臣一唱一和,高雅融洽。后來,蒲州刺史李千里聽到君臣唱和事,感到也是蒲州的榮光,就寫了一篇《六絕記文》,把姚崇整理鹽池、武則天與姚崇的詩作都鐫刻于碑,樹于蒲州棲巖寺。(《續(xù)修四庫全書》第907冊,清胡聘之《山右石刻叢編》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94頁)

  現(xiàn)在,從收集到的九首姚崇詩作中,和武則天唱和的就有四首。另外兩首,其一為《故洛陽城侍宴應制》,云:"游豫停仙蹕,登臨對晚晴。川鳧連倒影,巖鳥應虛聲。野奏風成曲,山居云作纓。今朝丘壑上,高興小蓬瀛。"其二為《春日洛陽城侍宴》,云:"南山開寶歷,北渚對芳蹊。的歷風梅度,參差露草低。堯樽臨上席,舜樂下前溪。任重由來醉,乘酣志轉迷。"(《全唐詩》卷六十四《姚崇》。411頁)

  四,姚崇參與誅殺"二張"活動,但對于退位的武則天深表同情

  姚崇雖然盡心輔佐武則天,但對女皇的作為并不完全贊同。長安四年(704)六月,姚崇以母老多病,請求辭職,回家奉養(yǎng)母親。武則天同姚母劉氏一樣,同是81歲的老人,非常理解姚崇的孝心,同意了他的請求。但僅過了二十多天,又下詔以"家有令弟,足慰母心;國有棟臣,安可暫缺"(《全唐文》卷二百三十,張說《故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贈揚州刺史大都督梁國公姚文貞公神道碑銘》。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028頁)為由,重新召他回朝繼續(xù)擔任夏官尚書同鳳閣鸞臺三品。一個多月后,明智的姚崇考慮到宮廷斗爭的殘酷性,向女皇建言:"臣事相王,不宜典兵馬。臣不敢愛死,恐不益于王。"于是八月七日,免去夏官尚書之職,又被任命為春官尚書(即禮部尚書)同鳳閣鸞臺三品。(《資治通鑒》卷二百〇七,長安四年九月。727頁)

  后來,武則天患病臥床不起,她的兩個"男寵"張易之、張昌宗,日夜侍奉在側,乘機把持朝政。"二張"欲長保富貴,決計私自在故鄉(xiāng)定州造一佛寺,指名要神都洛陽十名高僧去主持此事。十名高僧到春官衙門哭訴,姚崇,斷然拒絕了"二張"的無理要求。"[姚]元之斷停,[張易之]屢以為言,元之終不納。由是為易之所譖。"八月二十九日,姚崇被免去春官尚書,改任司仆卿(掌管國家的輿馬和馬政),"知政事如故"。后又被貶為靈武道安撫大使、權檢校左臺大夫之職到靈武赴任。(《舊唐書》卷九十六《姚崇傳》。3021頁)

  神龍元年(705)正月,一場以誅殺女皇男寵"二張",逼武則天退位、復興唐室大業(yè)的政變,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為首的正是姚崇赴靈武前推薦而進職宰相的張柬之等五大臣。此時恰好姚崇自靈武回到洛陽,張柬之、桓彥范相謂曰:"事濟矣!""遂以其謀告之"。(《資治通鑒》卷二百〇七,神龍元年元月。729頁)姚崇謀略超群,又久掌軍國,經(jīng)驗豐富,有他的參與、周密策劃,無疑是給政變加大了成功砝碼。

  姚崇雖然同意誅殺"二張",恢復中宗李顯的帝位,但并不贊成立即讓女皇退位,更不愿意直接出面參加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武則天逼宮。正月二十二日夜,張柬之、崔玄暐、桓彥范等擁太子李顯起事,同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率左右羽林兵500余人,攻克洛陽宮北門玄武門,直趨武則天所居長生殿,斬張易之、張宗昌于殿廡之下,以武力勸女皇退位。武則天一見太子,說:"乃汝邪?小子既誅,可還東宮。"桓彥范對武則天說:"昔天皇以愛子托陛下,今年齒已長,久居東宮,天意人心,久思李氏。群臣不忘太宗、天皇之德,故奉太子誅賊臣。愿陛下傳位太子,以順天人之望。"李義府的兒子李湛也參與政變,武則天對他說:"汝亦為誅易之之將軍邪?我于汝父子不薄,乃有今日!"李湛慚愧,不能對答。武則天又對崔玄暐說:"他人皆因人以進,惟卿朕所自擢,亦在此邪!"崔玄暐答道:"此所報陛下之大德。"(《資治通鑒》卷二百〇七,神龍元年元月。729頁)姚崇若在場,恐亦難逃則天數(shù)落而蒙受其羞。二十五日,中宗李顯即位于通天宮。姚崇任太仆卿同鳳閣鸞臺三品,繼續(xù)留任宰相。加封梁縣侯,賜食邑二百戶。

  姚崇非但沒有參加逼宮行動,而且,武則天退位后,他不忘舊恩,還公開哭泣以表示對武則天的同情。二月初五,中宗率百官到上陽宮向武則天請安。眾官喜慶雀躍,拜見武則天,只是象征性地略盡其禮。惟獨姚崇見到蒼老憔悴、身體多病的武則天時,竟然傷心得"嗚咽流涕"。眾官皆驚。張柬之、桓彥范責備他說:"今日豈公涕泣時邪?恐公禍由此始。"姚崇坦然答道:"元之事則天皇帝久,乍此辭違,悲不能忍。且元之前日從公誅奸逆,人臣之義也;今日別舊君,亦人臣之義。雖獲罪,實所甘心。"中宗知道后,很不高興,當日就下制誥,把姚崇外貶為亳州(今安徽亳州市)刺史。(《舊唐書》卷九十六《姚崇傳》。3021頁)

  后人對姚崇辭別武則天時表現(xiàn)出來的悲泣有多種評價。宋元之際的胡三省在《資治通鑒》中批注道:"此姚元之所以多智也"。明清之際的史學家王夫之在《讀通鑒論》卷二十一中評論道:"武后廢,二張誅,而諸武安于磐石;中宗淫昏,得之性成,疢疾而不悟;其不能長此清晏也,眾人不知,而智者先見之矣。元之之智,垂死而可以制張說,方在圖功濟險之日,百憂千慮,周覽微察,早知五王之命懸于諸武之手,固不欲以身試其戈矛,以一涕謝諸武而遠引以出,故其后五王駢戮而元之安。"對于姚崇的悲泣,我們首先應當肯定是發(fā)自內心的,表現(xiàn)了對武則天的忠心和留戀。十年前,契丹造反侵擾河北,兵機填委,夏官郎中姚崇"剖析若流,皆有條理","則天甚奇之,超遷夏官侍部,又尋同鳳閣鸞臺平章事"。(《舊唐書》卷九十六《姚崇傳》。3021頁)姚崇遵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的道理,歷來尊崇忠直之士,反對投機鉆營之輩。武則天皇帝的知遇之恩,他怎能忘記?其次,當然也不排除作為一個有遠見、有頭腦的政治家的韜晦之計,姚崇看到武則天雖已遜位,但諸武集團沒觸動一根毫毛,為不至于陷入更深的旋渦,悲泣正好是脫身之計。果然,第二年這些政變有功、復興李唐江山的以張柬之為首的五大臣,被武三思等貶職流放,由功臣變?yōu)樽锍?,一個一個家破身亡。而姚崇因外放地方做州刺史而免于大禍。

  武則天時期,姚崇擔任宰相時間為六年零三個月。在武則天當政時期,能夠擔任宰相這么長時間,實為罕見,除了武則天后期政局比較穩(wěn)定的因素之外,最重要的是武則天對姚崇的忠誠和才華充分認可。因而,姚崇的治國才能得到了展示,理政經(jīng)驗得以積累和豐富,這一切都為姚崇日后成功地輔佐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父子開創(chuàng)開元之治奠定了基礎。在某種意義上說,武則天也為開元盛世培養(yǎng)了像姚崇、宋璟、張說等一批杰出的政治家。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