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專題論文

《新唐書·志》的兩則錯誤及致誤原因

隋唐歷史文化續(xù)編 作者:郭紹林 著


  摘要:在《新唐書》的《志》中,有唐玄宗夏季幸驪山為楊貴妃慶生辰和唐朝全國共有26座關的說法,都不符合歷史實際。前者誤信了唐人小說、詩歌的說法,而未考察唐玄宗幸驪山的具體時間。后者把一個階段設置官吏的關津的統(tǒng)計數(shù)字誤作整個唐代恒長不變的數(shù)字。其實,《新唐書》的作者們修志時,只要與該書其余記載統(tǒng)籌對勘,即可避免這兩則錯誤。

  《新唐書》中的《志》,被古今學人認為其成就高于同書的本紀、列傳和表,最有史學價值,但其中也存在不少錯誤和弄不清的地方。北宋吳縝的《新唐書糾謬》,清朝錢大昕的《廿二史考異》,都是對《新唐書》下過大功夫的學術(shù)專著,雖然都辟出相當篇幅對該書的《志》所存在的錯誤予以羅列、辨析,但并沒有窮盡所有的錯誤。其余學者也偶有零星的提及。筆者又發(fā)現(xiàn)一些錯誤,這里揀擇其中兩則予以辨析,并推論其致誤的原因。

  一、關于唐玄宗夏季幸驪山為楊貴妃慶生辰事

  《新唐書》卷22《禮樂志十二》記載:"帝幸驪山,楊貴妃生日,命小部張樂長生殿,因奏新曲,未有名,會南方進荔枝,因名曰《荔枝香》。"這段文字沒有交代所謂唐玄宗夏季幸驪山是在哪個年份,也沒有交代楊貴妃的生日是哪月哪天,為了弄清問題,需要做一些考證。

  文中提到"會南方進荔枝",唐代南方產(chǎn)荔枝并向朝廷進奉的地點有兩處,一是南海地區(qū),即今兩廣地區(qū),一是巴蜀地區(qū),特別是巴山三峽一帶,即今重慶市。關于這兩處荔枝的成熟時期,唐人明確指出是在夏季?!度莆摹肪?83張九齡《荔枝賦》的序文說:"南海郡出荔枝焉,每至季夏,其實乃熟。"《白居易集》卷28《荔枝圖序》說:"荔枝生巴峽間,……實如丹,夏熟。……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當時沒有現(xiàn)在這樣的保鮮技術(shù),荔枝成熟摘下來,易于變質(zhì),不能存放,須飛速運送京城。那么,如果真的是荔枝成熟時楊貴妃慶生辰,她的生日只能在夏歷六月份。

  楊貴妃原本是唐玄宗的兒媳,即壽王的妃子?!缎绿茣肪?6《后妃傳上》對于她所以被唐玄宗霸占及其周旋過程,這樣記載道:"開元二十四年,武惠妃薨,后廷無當?shù)垡庹??;蜓藻Y質(zhì)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入禁中,異之,即為自出妃意者,丐籍女官,號'太真',更為壽王聘韋昭訓女,而太真得幸。……天寶初,進冊貴妃。"這里把年份或交代錯了或不確切,參考《舊唐書》卷9《玄宗本紀下》的說法,可知《新唐書》卷5《玄宗本紀》的說法準確:"[開元]二十五年……十二月丙午,惠妃武氏薨。……二十八年……十月甲子,幸溫泉宮。以壽王妃楊氏為道士。……[天寶]四載……八月壬寅,立太真為貴妃。"天寶十五載六月,長安的東部門戶潼關被安史叛軍占領,唐玄宗匆忙離開長安,外出逃難,途經(jīng)陜西興平縣馬嵬驛,從行將士殺掉導致國家動亂的楊貴妃的堂兄宰相楊國忠,唐玄宗不得已,下令縊殺楊貴妃。我們姑且就從開元二十五年開始考察,看唐玄宗是否有盛夏幸驪山的經(jīng)歷。《新唐書·玄宗本紀》是這樣記載的:

  開元年間:"二十五年(737)……十一月壬申,幸溫泉宮,乙酉,至自溫泉宮。""二十六年……十月戊寅,幸溫泉宮,壬辰,至自溫泉宮。""二十七年……十月丙戌,幸溫泉宮;十一月辛丑,至自溫泉宮。""二十八年正月癸巳,幸溫泉宮,庚子,至自溫泉宮。……十月甲子,幸溫泉宮,……辛巳,至自溫泉宮。""二十九年正月癸巳,幸溫泉宮,……庚子,至自溫泉宮。(按:這里弄錯了,把上個年份正月的事復述了一遍。)……十月丙申,幸溫泉宮;……十一月辛酉,至自溫泉宮。"次年改元天寶,天寶年間:"元年(742)……十月丁酉,幸溫泉宮;十一月己巳,至自溫泉宮。""二年……十月戊寅,幸溫泉宮;十一月乙卯,至自溫泉宮。""三載正月……辛丑,幸溫泉宮;……二月庚午,至自溫泉宮。……十月甲午,幸溫泉宮;十一月丁卯,至自溫泉宮。""四載……十月戊戌,幸溫泉宮;十二月戊戌,至自溫泉宮。""五載……十月戊戌,幸溫泉宮;十一月乙巳,至自溫泉宮。""六載……十月戊申,幸華清宮(溫泉宮改名);……十二月癸丑,至自華清宮。""七載……十月庚戌,幸華清宮;十二月辛酉,至自華清宮。""八載……十月乙丑,幸華清宮;……九載正月己亥,至自華清宮。……[九載]十月庚申,幸華清宮;……十二月乙亥,至自華清宮。""十載……十月壬子,幸華清宮;……十一載正月丁亥,至自華清宮。""十二載……十月戊寅,幸華清宮;十三載正月丙午,至自華清宮。……十月乙酉,幸華清宮;十二月戊午,至自華清宮。""十四載……十月庚寅,幸華清宮;……丙子,至自華清宮。"此時,安史之亂爆發(fā),次年唐玄宗逃出長安,楊貴妃死。

  從以上19年的情況來看,唐玄宗幸驪山,絕大多數(shù)年份是一年去一次,時當冬季,或當月返回京城,或駐蹕一兩個月,或到次年春初返回。只有兩個年份一年去兩次,另一次在春季。總之,他絕沒有夏季在驪山的經(jīng)歷,原因很簡單,是為了利用驪山的溫泉和地氣度過寒冷的冬天。那么,《新唐書·禮樂志十二》所謂唐玄宗盛夏在驪山為楊貴妃過生日的說法,只能是子虛烏有。

  楊貴妃愛吃荔枝,官方專門為她設置飛騎長途運輸。中唐人李肇《唐國史補》卷上說:"楊貴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勝蜀者,故每歲飛馳以進。然方暑而熟,經(jīng)宿則敗,后人皆不知之。"和李肇時代相同的詩人杜牧,《樊川詩集注》卷2有其《過華清宮絕句三首》,第一首云:"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全詩是說:從京師長安城向東面望去,華清宮所在的驪山花木蔥蘢,如同錦繡一般。依山而建的殿閣高高低低,門戶逐層開啟。只見驛路上一匹馬狂奔不已,騰起飛塵,人們弄不清馬背上裝載著什么東西。只有楊貴妃從驪山上遠遠望見,知道是保質(zhì)保鮮的荔枝送到了,不禁會心一笑。到了晚唐,袁郊作《甘澤謠》,其中有一則題為《許云封》的故事,便演繹成這樣的情節(jié):"梨園法部置小部音聲凡三十馀人,皆十五[歲]以下。"許云封少年有成,選入其中吹笛子。"天寶十四載六月日(北宋樂史《楊太真外傳》卷下作'六月一日'),侍驪山駐蹕,是貴妃誕辰,上命小部音聲集長生殿,仍奏新曲,未有名,會嶺南進荔枝,因以曲名《荔枝香》。左右歡呼,聲震山谷。"這樣,我們便弄清了《新唐書·禮樂志十二》上述說法的來龍去脈。關于這一點,清人馮集梧《樊川詩集注》給杜牧這首詩做注,已經(jīng)提到"謂荔枝孰(熟)時明皇未嘗在驪山,說見《遁齋閑覽》";"《甘澤謠》以荔枝名曲,則《新書·禮樂志》已取之矣"。雖然只有這幾句話,沒來得及展開搜尋資料加以研究,但畢竟指出了思索的線索。筆者則依據(jù)《新唐書·玄宗本紀》的記載予以具體考察,并且還需要進一步分析《新唐書·禮樂志十二》何以會弄錯。這一方面由于幾位作者編纂志文時,沒有同本紀仔細對勘;另一方面由于他們忽略了詩歌、小說的性質(zhì),把它們等同于實錄。實際上,詩人作詩,有時只是憑一時的意興隨手涂抹,寄托一種想法,營造一種意境,在追求藝術(shù)真實時允許違背歷史真實。讀者讀詩,心領神會即可,如果硬要將詩中的說法一一坐實,那便是呆讀。例如《白居易集》卷12《長恨歌》,同樣是寫唐玄宗楊貴妃的題材,而所說多與史實不符。有句云:"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準上,唐玄宗沒有夏秋兩季幸驪山的經(jīng)歷,當然不可能有同楊貴妃七夕在長生殿說悄悄話的事情。白居易這樣寫,是為了利用牛郎織女的典故來烘托唐玄宗楊貴妃的纏綿私情。說到唐玄宗逃難,有句云:"峨眉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峨眉山在四川的西南部,唐玄宗只逃到成都,不經(jīng)過峨眉山。白居易這樣寫,是為了利用峨眉山這一張四川的名片,讓讀者一看便知道在說什么地方的事。因此,史家對待詩歌的說法,一定要有通達的態(tài)度。南宋計有功《唐詩記事》卷56《李遠》條記錄了唐人的兩種態(tài)度,說:唐宣宗時期,令狐綯推薦李遠擔任杭州刺史。宣宗說:"我聞遠有詩云:'長日唯銷一局棋。'豈可以臨郡哉?"令狐說:"詩人之言,非有實也。"至于小說的情節(jié),本是可以虛構(gòu)的,史家采集時,需要認真審視,避免誤以為真。

  二、關于唐朝全國共有二十六座關的說法

  《新唐書》卷46《百官志一》記載:"天下關二十六,有上中下之差。度者,本司給過所;出塞逾月者,給行牒;獵手所過,給長籍,三月一易。蕃客往來,閱其裝重,入一關者,馀關不譏。"《新唐書》卷49下《百官志四下》又記載:"上關,令一人,從八品下;丞二人,正九品下。中關,令一人,正九品下;丞一人,從九品下。下關,令一人,亦從九品下。掌禁末游,察奸慝。凡行人車馬出入,據(jù)過所為往來之節(jié)。凡關二十有六,京四面關有驛道者為上關,無驛道者為中關,馀為下關。"《新唐書》這兩處記載口徑一致,認為唐朝全國共有26座關,但都沒有指出它們的具體名稱和處所?!杜f唐書》卷43《職官志二》記載大致相同,說:"凡關二十有六,為上中下之差。京城四面關有驛道者為上關,馀關有驛道及四面無驛道者為中關,他皆為下關。關所以限中外、隔華夷、設險作固、閑邪正禁者也。凡關呵而不征,司貨賄之出入,其犯禁者,舉其貨罰其人。凡度關者,先經(jīng)本部本司請過所,在京則省給之,在外則州給之。而雖非所部,有來文者,所在亦給。"同樣,《舊唐書》也沒有指出這26座關的具體名稱和處所。

  倒是《唐六典》卷6《尚書刑部》的說法具體,說:"凡關二十有六,而為上中下之差。京城四面關有驛道者為上關。上關六:京兆府藍田關,華州潼關,同州蒲津關,岐州散關,隴州大震關,原州隴山關。馀關有驛道及四面關無驛道者為中關。中關一十三:京兆府子午、路(駱)谷、庫谷,同州龍門,會州會寧,原州木峽,石州孟門,嵐州合河,雅州邛萊,彭州蠶崖,安西鐵門,興州興城、[華州]渭津也。他皆為下關焉。下關七,涼州(按:應作梁州)甘亭、百牢,河州鳳林,利州石門,延州永和,綿州松嶺,龍州涪水。"無疑,《唐六典》的這則資料是《新唐書·百官志》兩處說法的來源。

  《唐六典》纂成于開元二十七年(739)。此前,據(jù)《新唐書》卷2《太宗紀》記載,武德九年(626),唐太宗宣布"廢潼關以東瀕河諸關"。又據(jù)《唐會要》卷86《關市》記載,天授二年(691),武則天又下敕"廢省洛州南北面各置關",可見唐太宗的指示并未認真執(zhí)行?!短茣肪?6《關市》還記載《唐六典》編纂之后的事,唐宣宗大中三年(849)收復被吐蕃占領的原州城及諸關,諸關指石門、驛藏、制勝、六盤、石峽、蕭關,除石門外,其余不見于上述26關名單。三年后,隴州新置定戎關。唐人詩歌常提到今甘肅省西部絲綢之路孔道上的陽關和玉門關。《王右丞集箋注》卷14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詩說:"西出陽關無故人。"《全唐詩》卷143王昌齡《從軍行》之四說:"孤城遙望玉門關。"而它們卻不見于26關名單中。因此,《新唐書·百官志》的這兩處記載,肯定不符合唐代實際情況。

  實際上,《新唐書·地理志》各卷所記載的具體情況,已經(jīng)包含著糾正《百官志》這兩處錯誤說法的詳細資料。下面不妨予以羅列和統(tǒng)計。

  《新唐書》卷37《地理志一》記載:關內(nèi)道有長安縣子午關,好畤縣大橫關,藍田縣藍田關、庫谷關以及峣關故關,華陰縣潼關、渭津關,韓城縣龍門山關,商洛縣武關,寶雞縣大散關,盩厔縣駱谷關,汧源縣安戎關(原名大震關),吳山縣安夷關,原州平高等縣的木峽關、石門關、驛藏關、制勝關、石峽關、木崝關以及瓦亭故關,平?jīng)隹h六盤關,蕭關縣蕭關,安定縣安定故關,汾川縣烏仁關,豐林縣合領關,延昌縣蘆子關,會寧縣會寧關,烏蘭縣烏蘭關,城平縣魏平關,榆林縣榆林關,河濱縣河濱關,金河縣云伽關。關內(nèi)道一共有關29座,故關3座。

  《新唐書》卷38《地理志二》記載:河南道有偃師縣河陽故關,緱氏縣轘轅故關,陸渾縣漢故關,伊闕縣伊闕故關,長水縣高門關以及松陽故關、鵜鶘故關,潁陽縣大谷故關,魯山縣漢故關,陜縣大陽故關(又名茅津、陜津),靈寶縣有函谷故關,閿鄉(xiāng)縣潼關、大谷關(武德二年[619]廢)、鳳陵關(貞觀元年[627]廢),盧氏縣朱陽關(武德八年[625]廢),鉅野縣碻磝津故關,臨邑縣鹿角故關,長清縣四口關(武德年間廢),鄄城縣靈津關,沂水縣穆陵關。河南道一共有關8座(其中4座短暫設置),故關12座。

  《新唐書》卷39《地理志三》記載:河東道有河東縣風陵關,河西縣蒲津關,龍門縣龍門關,岳陽縣府城關,正平縣武平故關,太平縣太平關,大寧縣馬斗關,永和縣永和關,盂縣白馬故關,廣陽縣井陘故關、盤石故關、葦澤故關,陽曲縣赤塘關、天門關,靈石縣陰地關、長寧關,沁源縣柴店關,靜樂縣樓煩關,合和縣合和關、蔚汾關,天池縣雁門關,定胡縣孟門關,定襄縣石領關,雁門縣東陘關、西陘關,崞縣石門關,云中縣牛皮關,靈丘縣直谷關、孔嶺關,襄垣縣井谷故關,離城縣壺口故關,武鄉(xiāng)縣昂車關,晉城縣天井關(又名太行關),高平縣昌平關。河東道一共有關27座,故關5座。

  《新唐書》卷39《地理志三》記載:河北道有河陽縣河陽關,汜水縣虎牢關以及成皋故關、旋門故關,濟源縣故軹關,武德縣大斛故關,聊城縣四口故關,新鄉(xiāng)縣故臨清關、故延津關,黎陽縣黎陽關,臨黃縣盧津關,平山縣白馬關,獲鹿縣故井陘關(又名土門關),長河縣張公故關,北平縣安陽故關,唐縣八度故關、倒馬故關、委粟故關,昌平縣納款關(原居庸關,又名軍都關),平州明垤關、臨渝關(又名臨閭關)、大海關,媯州永定關、窯子關、鐵門關。河北道一共有關12座,故關13座。

  《新唐書》卷40《地理志四》記載:山南東道有向城縣魯陽關,漢陰縣方山關。山南西道有褒城縣甘寧關,西縣百牢關,景谷縣石門關,順政縣興城關。隴右道有清水縣大震關,枹罕縣可藍關,鳳林縣鳳林關,五泉縣金城關,壽昌縣陽關、玉門關。山南東道、山南西道、隴右道一共有關12座。

  《新唐書》卷41《地理志五》記載:淮南道有巢縣故東關,光山縣木陵故關,殷城縣定城故關,應山縣武陽關、百雁關、平靖關以及故黃峴關,黃陂縣大活關、白沙關,義陽縣故平靖關,麻城縣木陵關、陰山關。江南西道有大庾縣橫浦關?;茨系?、江南西道一共有關7座,故關5座。

  《新唐書》卷42《地理志六》記載:劍南道有彭州靜塞關,導江縣蠶崖關,德陽縣鹿頭關,平羌縣關,嶲州清溪關,會川縣瀘津關,盧山縣靈關,名山縣雞棟關,榮經(jīng)縣邛崍關,汶川縣古桃關,羅江縣白馬關,龍安縣松嶺關(開元十八年[730]廢),江油縣涪水關。劍南道一共有關12座,故關1座。

  《新唐書》卷43《地理志七》記載:嶺南道有湞陽縣洭浦故關,馮乘縣荔平關,陽山縣故秦湟溪關,北流縣鬼門關。黔州都督府所管羈縻州有莊州桂嶺關。安西西有柘厥關。焉耆西有鐵門關。這四處一共有關5座,故關2座。

  此外,《新唐書》卷99《崔仁師附崔湜傳》說:唐中宗時在商州"開大昌關";卷192《賈循傳》提到河北北部的"榆關";卷222中《南蠻傳中》提到成都附近的玉壘關;卷225中《逆臣傳中》提到寧州驛馬關。《柳宗元集》卷26《館驛使壁記》說:洋州,"其關曰華陽"。那么,僅僅根據(jù)以上這些統(tǒng)計數(shù)字,唐朝全國即有關117座、故關41座。

  《新唐書·百官志》沿襲《唐六典》的說法而致誤,是把《唐六典》成書年份設置關津官員的上中下26個關,誤以為是貫穿于唐代三百年間的恒長不變的數(shù)字。其實,《新唐書》卷4《則天皇后本紀》已經(jīng)指出:"[長安]三年(703)十二月丙戌,天下置關三十。"可見唐代置關是根據(jù)實際需要而隨時調(diào)整的,當然數(shù)字不斷在變。歐陽修等人只消把《百官志》同《地理志》統(tǒng)籌對照一番,就可避免這個錯誤。

  《新唐書》的志是記載唐代典章制度、天文現(xiàn)象、自然災變、圖書總目、經(jīng)濟現(xiàn)象的文書,客觀全面地反映這些內(nèi)容,對于后人認識和研究當時的歷史,會提供翔實精確的資料。《新唐書》的作者們做了大量的工作,功不可沒。假如他們能夠進一步以審慎態(tài)度、準確目光及辨別能力從事撰寫,就會使這一部分文書更有價值。我們今天研究史學史,揭示出其中存在的問題,不但在于批判地承繼這一份遺產(chǎn),更在于吸取其失誤的教訓,做好新時代的史書編纂工作。

 ?。ㄔd《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06年第4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