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佛教對士大夫的影響

第三節(jié) 佛教對士大夫詩歌活動的影響(二)

唐代士大夫與佛教 作者:郭紹林


  二、 佛教對士大夫詩歌活動的影響

 ?。ㄒ唬?nbsp;佛教對詩歌活動的廣泛影響

  據(jù)筆者粗略的統(tǒng)計,《全唐詩》所收唐代士大夫游覽佛寺、研讀佛典、交接僧人的詩,約二千七百首,唐代僧人的詩約二千五百首(這個數(shù)字不包括寒山的三百多首詩。傳統(tǒng)說法以為寒山是唐初僧人,近人余嘉錫先生《四庫提要辨證》卷20集部一指出:寒山是唐末"隱逸之流","為僧為道不可知","為仙為佛,總屬寄托"),共五千二百多首。《全唐詩》共收詩四萬八千九百多首,反映著廣泛的社會生活,而僅此一宗,就占了一成以上,再加上五代時期和系年無從稽考的有關(guān)佛教的詩歌,比重就更大了。即此一項,就可顯示佛教對社會生活和詩歌創(chuàng)作,影響多么深廣。

  既然佛教對詩歌活動有影響,人們也就喜歡用一些佛教說法來看待詩人和詩歌。唐末張為作《詩人主客圖》評論詩人的成就,認(rèn)為白居易是"廣大教化主",而其他眾多詩人,不過登堂、入室或及門而已。(《唐詩紀(jì)事》卷65《張為》)南宋嚴(yán)羽說:"禪家者流,乘有小大,宗有南北,道有邪正。學(xué)者須從最上乘,具正法眼,悟第一義。若小乘禪,聲聞、辟支果,皆非正也。論詩如論禪,漢魏晉與盛唐之詩,則第一義也。[唐代宗]大歷以還之詩,則小乘禪也,已落第二義矣。晚唐之詩,則聲聞、辟支果也。學(xué)漢魏晉與盛唐詩者,臨濟下也。學(xué)大歷以還之詩者,曹洞下也。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南宋嚴(yán)羽《滄浪詩話》)清人王士禎論唐人詩說:"王維佛語,孟浩然菩薩語,劉慎虛、韋應(yīng)物祖師語,柳宗元聲聞、辟支語。"(清王士禎《帶經(jīng)堂詩話》卷1,《品藻·居易錄》)賈島是僧人還俗,明人陸時庸認(rèn)為賈島為僧的經(jīng)歷對其詩歌有很大影響,說:"賈島衲氣,終身不除,語雖佳,其氣韻自枯寂耳。……賈島詩如寒齏,味雖不和,時有馀酸薦齒。"(明陸時庸《詩鏡總論》)論及王維的說法稍多些,為了行文方便,將在下面介紹。

 ?。ǘ?nbsp;佛教對詩歌創(chuàng)作的作用

  劉禹錫《秋日過鴻舉法師寺院便送歸江陵》一詩的引言說:"梵言沙門,猶華言去欲也。能離欲,則方寸地虛,虛而萬象入,入乃有所泄,乃形為詞,詞妙而深者,必依于聲律。故自近古而降,釋子以詩聞于世者相踵焉。因定而得境,故翛然以清;由慧而遣詞,故粹然以麗。信禪林之花萼,而戒河之珠璣耳。"(《全唐詩》卷357)這在唐代是士大夫普遍具有的見解。上引權(quán)德輿論詩僧靈澈的話,也說靈澈"心不待境靜而靜","靜得佳句,然后深入空寂,萬慮洗然,則向之境物,又其稊稗也"。明人楊慎《升庵詩話》卷1《止觀之義》條,也用同樣的思想解釋唐代的詩歌現(xiàn)象,說:"杜詩'白首重聞止觀經(jīng)'。佛經(jīng)云:'止能舍樂,觀能離苦。'又云:'止能修心,能斷貪愛;觀能修慧,能斷無明。'止如定而后能靜,觀則慮而后能得也。"這里提到了佛教的三學(xué)問題。三學(xué)即戒、定、慧,是佛教宣揚的由此岸世界到達彼岸凈土的途徑。戒是三學(xué)的基礎(chǔ),是初學(xué)修持者的入手法門,其作用在于純潔身心,莊嚴(yán)操守,防范過失。定是調(diào)整思慮、專注于一境的手段,進入禪定狀態(tài),即可生起佛教智慧。三學(xué)是一個整體,缺一不可,其中慧是根本,戒、定是方便(靈活做法)。三學(xué)互相依賴,心依止于戒才能定,依止于定才能生起智慧。由于戒是最基本的條件,學(xué)佛者必須遵行,毋庸多言,不待討論,所以劉禹錫、楊慎都只標(biāo)出定(止)和慧(觀),實際是包含著戒的。依照他們的這一說法,人若不離欲望,不斷貪愛,就不能修心,心就不能呈現(xiàn)空虛廣大的狀態(tài),宇宙萬象就不能乘虛而入,人就不能有所得。也就是說,客觀存在反映到人的頭腦中,必須以主觀的"虛"為前提,主觀對于客觀,有著嚴(yán)格的排斥性的選擇;意境只能納入"定"的軌道內(nèi),造詞遣句必須受"慧"的制約。這樣,他們把三學(xué)作為文學(xué)創(chuàng)造的根源、動力和出發(fā)點,便完全顛倒了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guān)系,割斷了社會生活和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源流聯(lián)系,因而是唯心主義的見解。照此推理,佛教與詩歌中的花萼珠璣同時問世,那豈不是說,佛教產(chǎn)生之前或消亡之后,詩壇上一片荒涼,根本不可能再出現(xiàn)清詞麗句。顯然,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詩僧皎然著《詩式》,探討詩歌創(chuàng)作的規(guī)律,免不了使用一些佛教的行話。他認(rèn)為自己的十世祖、東晉詩人謝靈運,"早歲能文,性穎神澈,及通內(nèi)典(佛教典籍),心地更精,故所作詩,發(fā)皆造極,得非空王之道(佛教)助邪?"(唐釋皎然《詩式》卷1,《文章宗旨》)在討論詩歌的言外之意時,他認(rèn)為詩的文外之旨,"但見情性,不睹文字,蓋詩道之極也。向使此道尊之于儒,則冠六經(jīng)之首;貴之于道,則居眾妙之門;崇之于釋,則徹空王之奧"。(《詩式》卷1,《重意詩例》)他認(rèn)為詩歌形式不應(yīng)陳陳相因,而應(yīng)不斷變革、翻新,稱之為復(fù)、變。"反古曰復(fù),不滯曰變。"但"復(fù)變二門,復(fù)忌太過。詩人呼為膏肓之疾,安可治也。如釋氏頓教學(xué)者,有沈性之失,殊不知性起之法,萬象皆真。夫變?nèi)粼煳ⅲ患商^,茍不失正,亦何咎哉!""復(fù)變之道,豈惟文章乎?在儒為權(quán),在文為變,在道(這里說的是空王之道)為方便。"(《詩式》卷5,《復(fù)古通變體》)

  皎然還有一些說法,雖然沒有運用佛教行話,卻體現(xiàn)了佛教的思想方法。他追求詩歌的意境,認(rèn)為取得意境應(yīng)當(dāng)苦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取境之時,須至難至險,始見奇句。成篇之后,觀其氣貌,有似等閑,不思而得,此高手也。有時意靜神王,佳句縱橫,若不可遏,宛如神助。不然,蓋由先積神思,因神王而得乎?"(《詩式》卷1,《取境》)皎然這里和劉禹錫"因定而得境"的見解,都同悟禪的說法一致,不過說得還比較朦朧。后人則直截了當(dāng)?shù)亟页?quot;學(xué)詩渾似學(xué)參禪"之旨,北宋人蘇軾、吳可、曾幾、趙蕃,南宋人楊萬里、葛天民、嚴(yán)羽,明人都穆,清人徐增,都有詩文論及此旨。不過,作詩和悟禪畢竟是兩碼事,何況禪宗標(biāo)榜不立文字,而作詩卻是要形諸紙墨的,所謂"似",僅僅指路子相似而已。

  在討論對偶問題時,皎然指出:"上句偶然孤發(fā),其意未全,更資下句引之方了。其對語一句便顯,不假下句,此少相敵,功夫稍深。請試論之:夫?qū)φ撸缣熳?、地卑,君臣、父子,蓋天地自然之?dāng)?shù)。若斤斧跡存,不合自然,則非作者之意。又詩語二句相須,如鳥有翅,若惟擅工一句,雖奇且麗,何異于鴛鴦五色只翼而飛者哉?"(《詩式》卷1,《對句不對句》)

  佛教中有豐富的辯證法因素?;勰軐Υ?,有所領(lǐng)悟,總結(jié)出三十六組對立的范疇,即:天與地,日與月,明與暗,陰與陽,水與火,語與法,有與無,有色與無色,有相與無相,有漏與無漏,色與空,動與靜,清與濁,凡與圣,僧與俗,老與少,大與小,長與短,邪與正,癡與慧,愚與智,亂與定,慈與毒,戒與非,直與曲,實與虛,險與平,煩惱與菩提,常與無常,悲與害,喜與瞋,舍與慳,進與退,生與滅,法身與色身,化身與報身。他告誡門人說:"動用三十六對,出沒即離兩邊,說一切法,莫離自性。忽有人問汝法,出語盡雙,皆取對法,來去相因,究竟二法盡除,更無去處。"比如說:"若有人問汝義,問有將無對,問無將有對,問凡以圣對,問圣以凡對,二道相因,生中道義。如一問一對,馀問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設(shè)有人問何名為暗,答曰:明是因,暗是緣,明沒則暗,以明顯暗,以暗顯明,來去相因,成中道義。馀問悉皆如此。"(宗寶本《壇經(jīng)·付囑品第四》。敦煌本關(guān)于三十六對的文字,不如宗寶本通順)佛教的這一做法,引進到詩歌創(chuàng)作中,則如清人徐增所說:"釋迦說法,妙在兩輪,故無死句。作詩有對,須要互旋,方不死于句下也。"(清徐增《而庵詩話》)

  唐代近體詩崛起,成為一代文體,其中律詩的成就也極高,技巧極為嫻熟。律詩中的對偶部分,能體現(xiàn)作者的邏輯思維能力。近人陳寅恪先生說:"凡上等之對子,必具正反合之三階段。"他認(rèn)為這符合黑格爾的辯證法思想。比如合掌為詩家之大忌,就因為上下兩句意思一樣,有正而無反。"若正及反前后二階段之詞類聲調(diào),不但能相當(dāng)對,而且所表現(xiàn)之意義,復(fù)能互相貫通,因得綜合組織,別產(chǎn)生一新意義。此新意義,雖不似前之正及反二階段之意義,顯著于字句之上,但確可以想像而得之,所謂言外之意是也。此類對子,既能備具第三階段之合,即對子中最上等者。"他總結(jié)道:"凡能對上等對子者,其人之思想必通貫而有條理,決非僅知配擬字句者所能企及。"(近人陳寅恪《與劉叔雅論國文試題書》,《金明館叢稿二編》第226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皎然工近體詩,為韋應(yīng)物所激賞,被北宋僧贊寧評價為"合律乎清壯,亦一代偉才焉"。(《宋高僧傳》卷29《唐湖州杼山皎然傳》)無疑,他是深知寫作對偶句子的甘苦的,因而才能上升為理論。

  辯證法思想在佛教傳入之前,就在中國本土出現(xiàn),并由老子加以總結(jié)。對偶句式在近體詩產(chǎn)生之前,也已出現(xiàn)于文學(xué)作品和士大夫的日常閑談中。但佛教有意識地總結(jié)、宣傳、提倡,和僅僅由文學(xué)現(xiàn)象自發(fā)地發(fā)展相比,卻有著規(guī)范化、成熟化、多樣化、可變化的積極后果。初唐時期,近體詩還很幼稚,而盛唐、中唐、晚唐時期,以對偶典雅工整名世的大家層出不窮,其中不少是奉佛的士大夫,這和佛教創(chuàng)宗后的發(fā)展時期,特別是禪宗倡導(dǎo)、運用三十六對的時期,正好相符,這便不能簡單地歸結(jié)為文學(xué)自身的發(fā)展結(jié)果。比如杜甫的對句"水流心不競,云在意俱遲"(《全唐詩》卷226,杜甫《江亭》),在思想上明顯地帶著佛教的痕跡。杜甫的很多對句都合乎陳寅恪先生的正反合三個標(biāo)準(zhǔn),都是對偶句中的上乘之作。比如:《月夜憶舍弟》詩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全唐詩》卷225);《春望》詩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全唐詩》卷224);《登樓》詩句:"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全唐詩》卷228);《秋興》之一詩句:"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全唐詩》卷230)剛才介紹楊慎的一段議論,其中引杜詩"白首重聞止觀經(jīng)",字句不確。這是杜甫《別李秘書始興寺所居》詩中的句子。該詩后四句是:"重聞西方止觀經(jīng),老身古寺風(fēng)泠泠。妻兒待我(一作來)且歸去,他日杖藜來細(xì)聽。"(《全唐詩》卷222)止觀是天臺宗的法門,天臺宗以《妙法蓮華經(jīng)》作為立宗依據(jù),因而"西方止觀經(jīng)"當(dāng)指《妙法蓮華經(jīng)》。天臺宗的主張有一心三觀、圓融三諦,其即空即假即中的思想方法具有對立統(tǒng)一的因素,本書第四章第一節(jié)論述李翱《復(fù)性書》時已說到這一點。天臺宗人在宣講《妙法蓮華經(jīng)》時,無疑要宣傳本宗的主張。杜甫不是初聞、再聞,而是"重聞",當(dāng)然是多次接受天臺宗人的理論熏陶,對句能運用自如地達到正反合三階段的和諧統(tǒng)一,與天臺宗的辯證法思想影響不無關(guān)系。柳宗元是天臺宗的信徒。他的詩歌被王士禎稱為聲聞、辟支語,即佛教中覺悟程度最低的羅漢,僅僅入室,地位不高。但他《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詩句:"直以慵疏招物議,休將文字占時名"(《全唐詩》卷351);《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詩句:"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全唐詩》卷351),就不能不說是極好的對句。劉禹錫作的律詩不少,對偶技巧相當(dāng)成熟。這些都可以看作佛教的思想方法對詩歌的構(gòu)思和表達所起的積極作用。

 ?。ㄈ?nbsp;宗教類詩

  正當(dāng)劉禹錫議論佛教使詩歌創(chuàng)作繁榮昌盛,出現(xiàn)了"禪林之花萼","戒河之珠璣";詩僧皎然為眾多士大夫所交接,"京師則公相敦重,諸郡則邦伯所欽"(《宋高僧傳》卷29《唐湖州杼山皎然傳》)的時候,白居易卻唱出了反調(diào)。白居易《題道宗上人十韻》一詩的序言指出:"予始知上人之文為義作,為法作,為方便智作,為解脫性作,不為詩而作也。……恐不知上人者,謂為護國、法振、靈一、皎然之徒歟!"詩里有道宗律師"以詩為佛事","人多愛師句,我獨知師意,不似休上人,空有碧云思"(《全唐詩》卷444)的句子。白居易一向重視文學(xué)的美刺作用,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白居易集》卷45,《與元九書》),對道宗作詩的這一番評論,卻和自己的一貫主張背道而馳。但他這里明確指出關(guān)于佛教的詩,分作兩類:一類是宗教詩,即正面闡述佛教義理和運用佛教術(shù)語典故的詩;一類是非宗教詩,即區(qū)別于宗教詩,為詩而作的一般詩歌。他和劉禹錫分別側(cè)重一類加以強調(diào)。

  宗教類的詩,大多寫得很糟糕,讀來興味索然。比如白居易的詩,《贈草堂宗密上人》云:"吾師道與佛相應(yīng),念念(念即剎那,極小的時間單位)無為法法能??诓匦麄魇浚ǚ鸾?jīng)共分十二部,參看本書第六章第二節(jié)),心臺照耀百千燈。盡離文字非中道(宗密出家,先從禪宗,后從華嚴(yán)宗,這里不同意禪宗不立文字的主張,意在調(diào)和禪、教差異,參看本書第六章第二節(jié)),長住虛中是小乘。少有人知菩薩行,世間只是重高僧。"(《全唐詩》卷454)《讀禪經(jīng)》云:"須知諸相皆非相,若住無馀卻有馀。言下忘言一時了,夢中說夢兩重虛。空花豈得兼求果,陽(一作物)焰如何更覓魚?攝動是禪禪是動,不禪不動即如如。"(《全唐詩》卷455)迷信佛教極深的在家居士龐蘊,留下的七首詩全是佛理詩,比如:"萬法從心起,心生萬法生。法生同日了,來去在虛行。寄語修道人,空生慎無生。如能達此理,不動出深坑。"又如:"神識茍能無掛礙,廓周法界等虛空。不假坐禪持戒律,超然解脫豈勞功。"(《全唐詩》卷810,龐蘊《雜詩》)這些詩完全是堆砌佛教術(shù)語,毫無哲理的美感和藝術(shù)的明快,不僅讓人覺得味同嚼蠟,簡直要惡心了。

  大量的詩中,不過運用一些繩床、錫杖、真如、因緣、實相、虛心、蓮花、貝葉、朝梵、夜禪、解脫、方便、須彌、恒沙、色、空、染、凈、寂、滅、輪、塔、衲、唄、香、燈……之類的佛教語匯。劉長卿《送靈澈上人歸嵩陽蘭若》詩云:"南地隨緣久,東林幾歲空。暮山門獨掩,春草路難通。作梵連松韻,焚香入桂叢。唯將舊瓶缽,卻寄白云中。"(《全唐詩》卷147)詩味很薄,只不過把緣、空、梵、香、瓶、缽、東林、白云等佛教字眼,硬嵌進詩里而已。就是描寫風(fēng)光的詩,也不單純是自然現(xiàn)象的摹寫,而有著佛教的寓意。劉長卿與佛教有關(guān)的57首詩中,有十來首寫到云、水。略舉幾句如下:《送道標(biāo)上人歸南岳》詩云:"白云留不住,淥水去無心。"(《全唐詩》卷148)《秋夜雨中諸公過靈光寺所居》詩云:"流水從他事,孤云任此心。"(《全唐詩》卷148)惠福寺與陳留諸官茶會》詩云:"到此機事遣,自嫌塵網(wǎng)迷。因知萬法幻,盡與浮云齊。"(《全唐詩》卷149)《齊一和尚影堂》詩云:"一公住世忘世紛,暫來復(fù)去誰能分。身寄虛空如過客,心將生滅是浮云。"(《全唐詩》卷151)有趣的是,士大夫?qū)懺娨簧婕胺鸾?,總免不了寫上云、水之類。劉禹錫《送景玄師東歸》詩云:"山下偶隨流水出,秋來卻赴白云期。"(《全唐詩》卷359)劉商《題道濟上人房》詩云:"何處營求出世間?心中無事即身閑。門外水流風(fēng)葉落,唯將定性對前山。"(《全唐詩》卷304)這并不一定是由于佛寺多在山林中,云、水是眼前景物,寫景免不了要提到它們;而是由于佛教借云、水闡述義理,寫詩提到云、水,有所寄托。白居易《病中詩十五首·罷炙》說:"病身佛說將何喻?變滅須臾豈不聞。莫遣凈名(一作浮名,誤,凈名即維摩詰居士)知(一作和)我笑,休將火艾炙浮云。"他自注說:"《維摩經(jīng)》云:是身如浮云,須臾變滅也。"(《全唐詩》卷458)至于水,湛然就曾在《十不二門》里以"濁水清水,波濕無殊"來解釋"染體即凈"。

  還有很多詩,不過羅列一些佛教人物和典故。前代僧人支公(支遁,又名支道林)、遠(yuǎn)公(慧遠(yuǎn))、生公(竺道生)的稱謂,屢屢用來稱頌當(dāng)時的僧人。一些典故也頻繁地出現(xiàn)在詩歌中。盧綸《同崔峒補闕慈恩寺避暑》詩有"始悟塵居者,應(yīng)將火宅同"(《全唐詩》卷279)的句子,用的是《妙法蓮華經(jīng)》中"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的典故。該經(jīng)把人間比作四周著火的險境,警告道:"汝等莫得樂住三界火宅,勿貪粗弊色聲香味觸。若貪著生愛,則為所燒。汝速出火宅。"張謂《送僧》詩有"殷勤結(jié)香火,來世上牛車"(《全唐詩》卷197)的句子,用的是《妙法蓮華經(jīng)》中大白牛車的典故。該經(jīng)借長者使諸子逃離火宅,用大白牛車、牛車、鹿車、羊車把他們接走作比喻,說明各車功能有別,用以區(qū)分大、中、小乘。天臺宗人因而把自己的教義比作大白牛車,認(rèn)為高于其馀所有各車。白居易《病中詩十五首·答閑上人來問因何風(fēng)疾》詩,有"欲界凡夫何足道,四禪天始免風(fēng)災(zāi)"的句子。他自注說:"色界四天,初禪具三災(zāi),二禪無火災(zāi),三禪無水災(zāi),四禪無風(fēng)災(zāi)。"(《全唐詩》卷458)《與果上人歿時題此訣別,兼簡二林僧社》詩,有"本(一作愿)結(jié)菩提香火社,為嫌煩惱電泡身"(《全唐詩》卷440)的句子,典出《金剛經(jīng)》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士大夫作詩運用佛教典故,有時并不拘泥于原意,只不過隨興之所至,信手拈來而已。王維《登辨(一作新)覺寺》詩說:"竹徑從(一作連)初地,蓮峰出化城。"(《全唐詩》卷126)清人趙殿成箋注說:"琢崖嘗說:此詩'初地',即菩薩十地中之第一地,所謂歡喜地也,本是圣境中所造階級之名,今借作寺外路徑用。'化城'用《法華經(jīng)》中化城事,本是方便小乘止息之喻,今借作寺中殿宇用。工則工矣,然右丞(王維)是學(xué)佛者,奈犯綺語戒何!"趙殿成同意這種看法,認(rèn)為這樣用典,"雖于文無害,然不究其原而僅襲其步,恐有邯鄲匍匐之患耳。"(《王右丞集箋注》卷8)

  宗教類的詩,有的是佛教教義的濃縮韻文,有的是佛教術(shù)語典故的堆砌或與其它語匯的攙和。這類詩,語言貧乏,思想枯竭,缺少藝術(shù)的美感和魅力,是詩歌中的糟粕。

 ?。ㄋ模?nbsp;非宗教類詩

  在一般詩歌中,有一些不是專門為了闡釋佛理,也不大量運用佛教術(shù)語、典故,而是在禪宗的影響下,構(gòu)成禪機理趣,這類詩,我把它劃為受佛教影響的非宗教類詩。這類詩以王維的成就最高,為古人所重視。王維的《辛夷塢》詩云:"木末芙蓉花,山中發(fā)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鳥鳴澗》詩云:"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鹿柴(寨)》詩云:"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反景(影)入深林,復(fù)照青苔上。"《木蘭柴(寨)》詩云:"秋山斂馀照,飛鳥逐前侶。彩翠時分明,夕嵐無處所。"(《全唐詩》卷128)明人胡應(yīng)麟認(rèn)為《辛夷塢》是"五言絕之入禪者";《鳥鳴澗》一詩,"讀之身世兩忘,萬念皆寂。不謂聲律之中,有此妙詮"。(明胡應(yīng)麟《詩藪》內(nèi)編卷6)明人謝榛引孔文谷的話說:王維和孟浩然、韋應(yīng)物的詩,"典雅沖穆,入妙通玄,觀寶玉于東序,聽廣樂于鈞天"。(明謝榛《四溟詩話》卷4)清人王士禎認(rèn)為:"內(nèi)典所云不即不離,不黏不脫,曹洞宗所云參活句是也。"有人提問:"《鹿柴》、《木蘭柴》諸絕,自極淡遠(yuǎn),不知移向他處亦可用否?"王士禎回答道:"摩詰(王維)詩如參曹洞禪,不犯正位,須參活句。然鈍根人學(xué)渠不得。"(清王士禎《師友詩傳續(xù)錄》)清人徐增更是推崇備至,說:"夫作詩必須師承,若無師承,必須妙悟。雖然,即有師承,亦須妙悟。蓋妙悟、師承,不可偏舉者也。是故由師承得者,堂構(gòu)宛然;由妙悟得者,性靈獨至。詩固非聊爾事也,騷人墨客從而小之則小,菩薩丈夫從而大之則大。故作詩而無關(guān)于內(nèi)圣,勿作也;作詩而無關(guān)于外王,亦無作也。有唐三百年間,詩人若王摩詰之字字精微,杜子美(杜甫)之言言忠孝,此其選也。雖然,吾猶有撼焉。以摩詰天子,不能統(tǒng)杜陵(杜甫)宰相;杜陵宰相,不能攝摩詰天子。豈妙悟、師承,詣有偏至?又豈內(nèi)圣、外王,道難兼至歟?竊見今之詩家,俎豆杜陵者比比,而皈依摩詰者甚鮮。蓋杜陵嚴(yán)于師承,尚有尺寸可尋;摩詰純乎妙悟,絕無跡象可即。"他還認(rèn)為李白是天才,以氣韻取勝;杜甫是地才,以格律取勝;王維是人才,以理趣取勝。李白千秋逸調(diào),杜甫一代規(guī)模,而王維,"精大雄氏之學(xué)(佛教),篇章字句,皆合圣教"。人們可以宗尚李白,師法杜甫,至于王維,"而人鮮有窺其際者"。(清徐增《而庵詩話》)

  胡應(yīng)麟所說的"讀之身世兩忘,萬念皆寂",是從讀者欣賞的角度來說的。讀者欣賞的效果,又是建立在詩歌原意的基礎(chǔ)之上的。所謂"身世兩忘,萬念皆寂",就是佛教所說破除了我執(zhí)法執(zhí),達到身心解脫,圓滿而寂凈的最高境界。把這種境界引入詩中,就構(gòu)成了禪機理趣,成為空靈幽靜的境界。

  佛教對非宗教類詩歌的影響,古人僅僅看到空寂這一個方面。我們?nèi)绻胍幌攵U宗的特殊風(fēng)格,以及士大夫崇奉禪宗的原因(參看本書第一章第五節(jié)第三段落),便會發(fā)現(xiàn),佛教對非宗教類詩歌的影響,還體現(xiàn)在很多方面。下面先援引一些完整的詩歌作為例子。

  張說《山夜聞鐘》詩云:"夜臥聞夜鐘,夜靜山更響。霜風(fēng)吹寒月,窈窕虛中上。前聲既舂容,后聲復(fù)晃蕩。聽之如可見,尋之定無像。信知本際空,徒掛生滅想。"(《全唐詩》卷86)

  李嘉祐《題道虔上人竹房》詩云:"詩思禪心共竹閑,任他流水向(一作到)人間。手持如意高窗里,斜日沿江千萬山。"(《全唐詩》卷207)

  柳宗元認(rèn)為天臺宗的主張最符合佛教原意,禪宗完全走樣,但他和禪僧來往頻繁,作詩時會不知不覺地受到禪宗風(fēng)格的影響。他的《江雪》詩云:"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全唐詩》卷352)《漁翁》詩云:"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乜刺祀H下中流,巖上無心云相逐。"(《全唐詩》卷353)

  元稹《嘉陵水》詩云:"爾是無心水,東流有恨無?我心無說處,也共爾何殊?"(《全唐詩》卷410)《杏園》詩云:"浩浩長安車馬塵,狂風(fēng)吹送每年春。門前本是虛空(一作空虛)界,何事栽花誤世人?"(《全唐詩》卷411)《尋西明寺僧不在》詩云:"春來日日到西林,飛錫經(jīng)行不可尋。蓮池舊是無波水,莫逐狂風(fēng)起浪心。"(《全唐詩》卷411)《晚春》詩云:"晝靜檐疏燕語頻,雙雙斗雀動階塵。柴扉日暮隨風(fēng)掩,落盡閑花不見人。"(《全唐詩》卷411)《靖安窮居》詩云:"喧靜不由居遠(yuǎn)近,大都車馬就權(quán)門。野人住處無名利,草滿空階樹滿園。"(《全唐詩》卷412)《贈樂天》詩云:"等閑相見銷長日,也有閑時更學(xué)琴。不是眼前無外物,不關(guān)心事不經(jīng)心。"(《全唐詩》卷412)

  溫庭筠《早秋山居》詩云:"山近覺寒早,草堂霜氣晴。樹凋窗有日,池滿水無聲。果落見猿過,葉干聞鹿行。素琴機慮靜(一作息),空伴夜泉清。"(《全唐詩》卷581)

  李洞《贈僧》詩云:"不羨王侯與貴人,唯將云鶴自相親。閑來石上觀流水,欲洗禪衣未有塵。"(《全唐詩》卷723)

  一些零星的句子如:

  杜甫《江亭》詩句:"水流心不競,云在意俱遲。"(《全唐詩》卷226)柳宗元《南澗中題》詩句:"秋氣集南澗,獨游亭午時?;仫L(fēng)一蕭瑟,林影久參差。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羈禽響幽谷,寒藻舞淪漪。……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全唐詩》卷352)又《溪居》詩句:"曉耕翻露草,夜榜響溪石。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全唐詩》卷352)劉禹錫《蒙池》詩句:"風(fēng)起不成文,月來同一色。"(《全唐詩》卷355)溫庭筠《商山早行》詩句:"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全唐詩》卷581)

  通過這些例子,我們可以體會到典雅蘊藉,機智雋永,自然明快,灑脫奔放,恬淡無爭,這正是禪宗的風(fēng)格。

  我們也不必否認(rèn),受佛教影響的山水詩,那意境和情趣是沁人心脾的幽冷孤獨,和那些氣象雄渾的山水詩相比,明顯地給人一種纖細(xì)低沉的感覺,但它是一種自然美,一種豪放風(fēng)格無法代替的婉約風(fēng)格。既然大自然是多樣性的,為什么一定要強求對它的表現(xiàn)單一化呢?一瀉千里的江河,震撼山岳的颶風(fēng),可以構(gòu)成大自然的氣勢;如絲如縷的涓涓細(xì)流,和煦溫馨的微風(fēng),不是更使多元化的大自然顯得寧靜和諧嗎?動與靜,大與小,多與少,雄渾與細(xì)膩,豪放與婉約,是相輔相成的。作者的氣質(zhì)有別,欣賞者的情趣也不同,這是天下之通義。因此,我們應(yīng)該珍視詩歌中的這份寶貴遺產(chǎn),不應(yīng)簡單地以"消極"二字加以抹煞。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