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僧侶地主階級有自己的經(jīng)濟實力。這種經(jīng)濟實力的形成,除了同世俗地主階級一樣采取赤裸裸的剝削方式以外,還廣泛接受世俗各階層人士的施舍。施舍單從形式上來看,似乎是各階層人士對佛教的自愿饋贈,然而撥開涂于其上的神秘朦朧的宗教油彩,就會清楚地看到,這實際上也是一種剝削。廣大勞動人民對佛教的施舍,是佛教對他們的直接剝削。剝削階級對佛教的施舍,來源是他們剝削來的民脂民膏,因而是佛教經(jīng)過剝削階級對勞動人民的間接剝削。僧侶地主階級和世俗地主階級二者,在經(jīng)濟利益的分割方面,難免存在矛盾。從實質(zhì)上看,這不過是把剝削來的財富,從這一個口袋轉(zhuǎn)移到那一個口袋的問題。因此,就士大夫的多數(shù)來說,在圍繞著佛教的問題上,存在著經(jīng)濟上的利害關(guān)系。
唐代宗時的宰相王縉,晚年奉佛尤甚。他和杜鴻漸都"舍財造寺無限極"。他的妻子死后,就舍道政里宅院造寺,度僧三十人住持。在地方官員入朝時,王縉請他們到寺中,"諷令施財,助己修繕","又令弟妹女尼等廣納財賄,貪猥之跡如市賈焉"。(《舊唐書》卷118《王縉傳》)這是唐代士大夫中奉佛最為貪婪卑鄙的典型。不難看出,以舍財為出發(fā)點,以斂財為終極目的,這是一個完整的過程。這個過程的總精神是欲取故棄。在這里,佛教僅僅是打出來的一塊堂而皇之的招牌。因此,與其說這是崇奉佛教,毋寧說是褻瀆和玩弄佛教。那種"里陌動有經(jīng)坊,阛阓亦立精舍"(《舊唐書》卷89《狄仁傑傳》)的情況,不能說就不是出于這種目的才形成的。
另外有一種人,敲佛教的竹杠,從中獲利。會昌毀佛時,朝廷責成監(jiān)察御史在全國各地檢查廢寺情況,并收集金銀佛像。一個姓蘇的監(jiān)察在巡檢長安東西兩街各寺的時候,見到便于攜帶的小型銀佛像,就順手牽羊,裝進袖袋,拿回自己家中,被人們譏諷地叫做"蘇扛佛"。(《太平廣記》卷174,《溫庭筠》條引《尚書故實》)洛陽一個僧人有幾粒所謂舍利,貯放在玻璃瓶中,供人參觀。于是每天都有很多人前來瞻仰、施錢,僧人因而獲得大利。一個士子,饑寒交迫,就打佛教的主意,請求僧人允許他把舍利拿在手中仔細觀看。僧人同意后,這個窮措大急忙將舍利吞咽入肚。僧人"惶駭如狂",擔心情況張揚出去。士子趁機講條件,說:"與吾幾錢,當服藥出之。"僧人給了他二百緡錢,他只花了極少數(shù)量的錢買了瀉藥巴豆,剩下的錢都落入自己的腰包。舍利瀉出后,僧人用水洗凈,又虔誠地貯放起來。(《太平廣記》卷263,《士子吞舍利》條引《尚書故實》)雙方的丑態(tài),都是基于經(jīng)濟利益而表現(xiàn)出來的。
士大夫有時也把自己的一部分財富(其中相當成分是剝削來的)奉獻給佛教,其目的是通過做功德而得到佛教的保佑。楊慎矜兄弟既富且貴,心里很不踏實,每天清晨"禮佛像,默祈冥衛(wèi)"(《酉陽雜俎》前集卷4),就反映了這種心理。唐玄宗時,宰相李林甫每次慶生辰,總要請僧人就宅設(shè)齋。一次,一個僧人贊佛,李林甫施給他一具馬鞍,他拿去賣掉,得錢七萬。另一個僧人贊佛時,為了獲得大利,就極口稱頌李林甫的功德。李林甫給了他一節(jié)數(shù)寸長如同朽釘一樣的東西。這個僧人極為失望。后來他拿到西市上出售,被胡商鑒定為寶骨,竟以一千萬錢買走。(《酉陽雜俎》續(xù)集卷5)士大夫這樣做,主要的不是炫耀自己的富有,而是用一定數(shù)量的錢財,買下一種神秘的力量,作為自己財富的監(jiān)護者。本章第三節(jié)說到楊慎矜被告發(fā)為私藏讖書,妄說國家休咎,和還俗僧來往,因而被唐玄宗下令逮捕審訊,結(jié)果楊氏兄弟并賜自盡,莊宅沒收歸官,男女流配嶺南??梢姡砬筅ばl(wèi)、監(jiān)護,完全是徒勞無益的。然而當時的人們對此缺乏覺悟,這類活動照樣層出不窮,一些高級知識分子也不能例外。
王維的母親奉佛甚深,"樂住山林,志求寂靜",王維就在京師南面的藍田縣特地為她營造山居一所。母親去世后,王維"當即發(fā)愿心,愿為伽藍,永劫追福"。這成了王維多年的一樁心事。他后來專門上表朝廷,說:"伏乞施此莊為一小寺,兼望抽諸寺名行僧七人,精勤禪誦,齋戒住持,上報圣恩,下酬慈愛。"(《王右丞集箋注》卷17,《請施莊為寺表》)王維比起其弟王縉,要清白多了。
最清白的,要算是白居易。白居易在江州司馬任上時,廬山東林寺僧道深等人,拿著十萬錢作為酬金,請他為已故律僧上弘撰寫碑銘。白居易完稿后,不要報酬,"錢反寺府"。(《白居易集》卷41,《唐故撫州景云寺律大德上弘和尚石塔碑銘(并序)》)白居易的摯友元稹去世前,曾以墓志文相托,并以"價當六七十萬"的財物作為酬金。白居易《修香山寺記》一文說:"予念平生分,文不當辭,贄不當納。自秦抵洛,往返再三,訖不得已,乃回施茲寺。"這筆錢作為佛教建設(shè)的社會資助,使香山寺增加了房舍亭橋。白居易把這看作是元稹所做的功德。(《白居易集》卷68)白居易還舍俸錢三萬,命工人杜宗敬按照《阿彌陀經(jīng)》、《無量壽經(jīng)》故事,畫出高九尺、廣一丈三尺的西方極樂世界圖一幅。畫成后,白居易"焚香稽首,跪于佛前,起慈悲心,發(fā)弘誓愿:愿此功德,回施一切眾生"。(《白居易集》卷71,《畫西方幀記》)雖然非常庸俗,但還想到一切眾生都得到好報,那用意無疑是善良的。不過,白居易有時候破費錢財反倒招致不愉快的后果。安史叛亂時,洛陽圣善寺的銀佛像被叛將截走一只耳朵。后來,白居易用自己的白銀三鋌進行添補,但佛像太大,新補的銀耳比原件少數(shù)十兩。會昌毀佛時,宦官奉命毀佛像,將金銀送交內(nèi)庫。宦官看到圣善寺銀佛的耳朵不是原件,打聽到是白居易添鑄的,以為是他搗鬼,從中漁利,就找他追索馀銀。(《唐語林》卷7)
士大夫有時也被迫破費一些錢財。宦官高力士在京師來庭坊造寶壽佛寺,鐘鑄成后,高力士設(shè)齋慶賀,滿朝的袞袞諸公都去捧場。凡擊鐘者,擊一下施錢十萬。"有規(guī)其意者,擊至二十杵,少尚十杵。"(《舊唐書》卷184《高力士傳》)士大夫破費錢財,雖然是迫于高力士的權(quán)勢或礙于情面,而高力士所打的佛教招牌,也是不容忽視的因素。
從宦官找白居易追索馀銀一事可以看出,一旦朝廷懷疑士大夫關(guān)于佛教的經(jīng)濟利害關(guān)系影響到國家的利益,就要加以干涉。這種種樣式的財產(chǎn)分割,有一個浮動的度作為界限,超過了這個度,士大夫無論奉佛抑或反佛,都會向朝廷上疏,陳述自己的憂慮,朝廷也會下達一些限制佛教聚斂錢財?shù)脑t令,甚至采取自上而下的打擊行動,來重新調(diào)整這個度。但在中央和地方財政困難時,佛教也會被用來作為手段(設(shè)壇度僧收取度牒錢),大肆斂財。這時,佛教的工具性質(zhì)就顯露無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