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人對士大夫的選擇
在士大夫階層中,有的鐘鳴鼎食,有的位居要津,有的學富五車,有的詩名飛揚,有的卓犖昂藏,有的瀟灑倜儻,有的溫柔敦厚,有的高逸恬淡;當然也有相當一批人窮困潦倒,郁郁不得志。同士大夫?qū)τ谏擞凶约旱娜∩針藴氏喾路穑藢τ谑看蠓?,也是有選擇的。
白居易《唐故撫州景云寺律大德上弘和尚石塔碑銘》指出:"佛法屬王臣",因而律僧上弘"與姜相國公輔、太師顏真卿,暨本道廉使楊君憑、韋丹四君子友善"。(《白居易集》卷41)另外,文以人傳,人以文傳,對于作者來說是這樣,對于文字涉及的人來說也是這樣。楊炯在《送并州旻上人詩序》中寫道:"旻上人天骨多奇,神情獨王。法門梁棟,豈非龍象之雄?晉國英靈,即是河汾之寶。道尊德貴,所以名稱并聞;盡性窮神,所以身心不動。遍觀天下,暫游城闕。劉真長之遠致,雅契高風;習鑿齒之宏才,深期上德。"(《楊炯集》卷3)柳宗元《送元暠詩序》說:"元暠,陶氏子,其上為通侯,為高士,為儒先。資其儒,故不敢忘孝;跡其高,故為釋;承其侯,故能與達者游。"(《柳宗元集》卷25)很多士大夫的詩文,都把僧人稱為開士、大士,或者比作前代的高僧遠公(慧遠)、支公(支遁,即支道林)、生公(竺道生)。士大夫的這類文字,可以看作是給僧人寫的操行評語和政治鑒定,無疑可以抬高僧人的身價,傳播開來,僧人的名聲便不脛而走。皎然寫信給以文章風韻為世宗的中丞包佶,盛贊靈澈的詩作,說:"伏冀中丞高鑒深量,其進諸乎,其舍諸乎?"并且?guī)е`澈去拜見包佶,包佶"禮遇非輕"。(《宋高僧傳》卷15《唐會稽云門寺靈澈傳》)右庶子李益在京師極力夸獎道標,道標因而"身價軼于公卿間"。(《宋高僧傳》卷15《唐杭州靈隱山道標傳》)因此,那些達官貴人、一代文宗和著名詩人,便首先成為僧人攀附的對象。
攀附這一類士大夫,廣宣可以稱得上是最活躍的。他和劉禹錫、白居易、韓愈、楊巨源、韋皋、李益、雍陶、王起、鄭絪、段文昌等人過從頻繁,彼此有詩歌酬唱傳世。就連名妓薛濤,也有一首題為《宣上人見示與諸公唱和》(《全唐詩》卷803)的詩。韓愈有詩題為《廣宣上人頻見過》,從標題可以看出,廣宣交接士大夫極為主動,以至于使得以反佛為己任的韓愈也不得不曲為應酬,寫上幾句客套話:"久為(一作慚)朝士無裨補,空愧高僧數(shù)往來。"(《全唐詩》卷344)廣宣是個不安分守己的僧人,有時候手伸得太長,什么都想干預。唐武宗會昌年間(841-846),王起主持科舉考試,廣宣寫詩恭維,王起答詩吹捧他為"彌天上士"。(五代王定?!短妻浴肪?)但有時候,廣宣不但不能受到稱許,反而自討沒趣。他曾跑到尚書右丞韋貫之家,對韋貫之說:"竊聞閣下不久拜相。"士大夫?qū)@一類涉及自己在朝廷上地位的問題,本來就是極力避嫌的,何況是由供奉僧透露出來的小道消息。于是韋貫之呵斥道:"安得不軌之言!"還草擬奏折,準備匯報,廣宣嚇得連忙走開。(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中)
士大夫中那些被僧人認定有潛在力量而暫時不得意的人,也會受到僧人懷著期待的尊重。韋昭度出身于破落士族,年青時窮困潦倒,經(jīng)常投靠京師左街僧錄凈光,隨僧吃粥,維持生活。凈光善于鑒別人,斷定韋昭度一定會有脫穎而出的機會,"常器重之"。(《唐摭言》卷7)果然,韋昭度于唐懿宗咸通八年(867)進士擢第,唐僖宗時期,累遷尚書郎、知制誥、中書舍人、戶部侍郎,后來還當上宰相。據(jù)五代人孫光憲《北夢瑣言》卷6記載:韋昭度當宰相,是依靠一位名澈的承恩僧人在禁中周旋所致。這位僧澈,應該就是僧徹,即由唐懿宗賜號凈光大師的那位僧人。
而對于那些前途未卜的士大夫,僧人們卻舍不得那碗飯。王播年青時,孤貧無援,曾客居揚州惠昭寺木蘭院,隨僧吃飯。僧眾非常討厭他,為了把他趕走,就把敲鐘開飯改為飯后敲鐘。王播按慣例聽到鐘響前去吃飯,卻撲了空。但僧人們做事也留有馀地,王播在寺中的題詩并沒有銷毀。一旦事情出了轉(zhuǎn)機,僧人們馬上就把拉長了的臉調(diào)整成笑容可掬的神色。二十多年后,王播自重位出鎮(zhèn)揚州,舊地重游,發(fā)現(xiàn)自己當年的題詩已被僧人用碧紗籠罩,刻意保護,不禁感慨萬端,寫下兩首七絕:"二十年前此院游,木蘭花發(fā)院新修。而今再到經(jīng)行處,樹老無花僧白頭。""上堂已了各西東,慚愧闍黎飯后鐘。二十年來塵撲面,如今始得碧紗籠。"(《唐摭言》卷7?!度圃姟肪?66"二十"皆作"三十",個別字不同?!短普Z林》卷6作段文昌。)可見,空門中并不缺乏世態(tài)炎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