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東都的建筑布局
東都由城區(qū)的宮城、皇城、含嘉倉城、東城、圓璧城、曜儀城、外郭城,以及城西的上陽宮、東都苑幾部分組成。城區(qū)北據(jù)邙山,南臨龍門,西至穀水(澗河),東跨瀍河,洛河橫貫城中,有河漢(銀河)氣象。隋代外城只有短垣,武周長壽二年(693)改修外郭城墻的定鼎、上東諸門,由宰相李昭德設(shè)計、規(guī)劃,受到輿論的推許。史載改修后的城墻高一丈八尺,東西長十五里二百一十步,南面十五里七十步,西面十二里一百二十步,北面七里二十步,周圍總長六十九里二百一十步。據(jù)考古實測,城的東北角在今唐寺門,東南角在今城角村,西南角在今古城村,西北角在今苗溝村西南,周長合今制55華里。
東都城周圍共有十座城門。南城墻有三座門:中間是定鼎門,由隋代的建國門改稱,位于今趙村西南同水磨村正南交匯的地方。定鼎門有三個門道,中門寬八米,東西兩側(cè)三米外分別開設(shè)一門,各寬七米。定鼎門的東面有長夏門;西面有厚載門,由白虎門改稱。東城墻有三座門:中間是建春門,由建陽門改稱;南面是永通門;北面是上東門,由上春門改稱。西城墻即皇城墻,有兩座門:南面是麗景門,北面是宣輝門,由西太陽門、西明門改稱。北城墻有兩座門:東面是安喜門,由喜寧門改稱;西面是徽安門。
宮城又名紫微城、洛陽宮、太初宮,在城區(qū)的西北隅。史載宮城墻高四丈八尺,南北長二里八十五步,東西長四里一百八十八步??脊艑崪y東西墻各長1270米,北墻1400米,南墻1710米,系外包磚內(nèi)夯土結(jié)構(gòu),厚16米左右,最厚處達(dá)20米。周圍共開九個城門。南墻四門:中為應(yīng)天門,由則天門改稱;東為明德門,由興教門改稱;西為長樂門,由光政門改稱;西南隅為雒城南門。東墻一門,即重光北門。西墻二門:北為嘉豫門,由寶城門改稱;南為雒城西門。北墻二門:西為玄武門,東為安寧門。
宮城是皇帝辦公和生活的處所,有別殿、臺、館數(shù)十所,街衢縱橫,池渠交錯,花木掩映,鳥喧魚游。宮城的正殿是含元殿,用以舉行大典和接見外國使節(jié)。含元殿的前身是隋朝的乾陽殿,李世民破王世充后付之一炬。顯慶元年(656),高宗詔令在舊址修建新殿,到麟德二年(665),由司農(nóng)少卿田仁汪主持竣工,高一百二十尺,東西三百四十五尺,南北一百七十六尺,改稱為乾元殿。垂拱四年(688),武則天指使拆毀乾元殿,就地改造為明堂,號為萬象神宮。這座下方上圓的建筑物一共三層,高二百九十四尺,方三百尺。下層四面,象征四季,各隨時色。中間象征十二時辰。上層為九龍捧持的圓蓋,蓋上安裝高一丈的鐵鳳,飾以黃金。同時,在明堂北修建天堂,規(guī)模又大于明堂,五層,以貯夾纻大佛像,號為功德堂。延載二年(695),天堂、明堂都被薛懷義泄憤燒毀,武則天命重新修建。萬歲通天元年(696),新明堂建成,規(guī)模略小于舊,改稱為通天宮。次年,鑄成九州鼎,放在通天宮內(nèi)。天堂不復(fù)修造,在其地建為佛光寺。開元五年(717),玄宗以明堂不合古制,改稱為乾元殿。開元二十五年(737),他命毀掉明堂,官員認(rèn)為這會勞民傷財,不如去掉上層,高度縮減95尺,仍舊為乾元殿,他同意。開元二十七年(739),改修完成,次年改稱為含元殿。
在含元殿的四周,還有貞觀殿、輝猷殿、宣政殿(武成殿)、仁壽殿、觀文殿、安福殿、集賢(仙)殿、億歲殿、仙居殿、雒城殿、飲羽殿、德昌殿、大儀殿、流杯殿、弘徽殿、文思殿、莊敬殿、飛香殿、延祥殿、延壽殿、六合殿、崇福殿、含章殿等等。此外,還有中書省、史館、集賢殿書院、門下省、弘文館、百戲臺、映日臺、望景臺、上清觀,以及陶光園、同心閣、臨波閣、登春閣、花光院、神居園等等。
1973年以來,在宮城遺址發(fā)掘出一處基址。其中有一所直徑為64.8米的圓形建筑,中心部分為青石砌成帶二層臺的圓坑,直徑14.8米??拥诪榘私切?,中心是用三塊青石拼成的柱礎(chǔ)??油猸h(huán)繞兩圈柱基,里圈12個,外圈20個。臺基周長194.68米。出土銅質(zhì)鎏金造像題記說:"維大唐神龍元年歲次己巳,四月庚午朔,八日丁巳,奉為皇帝皇后敬造釋迦牟尼佛一鋪。用此功德,滋助皇帝皇后圣化無窮,永久供養(yǎng)。"那么,這處基址應(yīng)是天堂遺址。天堂毀后,就地建為佛光寺。唐中宗系武則天難產(chǎn)而生。武則天曾祈求佛教佑護(hù),提出孩子出生后將皈依三寶,請釋玄奘屆時為孩子授戒。玄奘啟奏她必定平安,順利生下一個男嬰。男嬰生出后,皇室不違所許,由玄奘收作徒兒,號為"佛光王"。神龍元年(705)正月,洛陽爆發(fā)了張柬之等人的政變,中宗被翊戴復(fù)位。四月八日是佛誕節(jié)。造像能安放于宮城中,必定是皇親貴戚所作功德,為中宗及皇后韋氏祈求佛的佑護(hù),明堂是布政之所,不能安放佛像,只能安放在佛光寺中。
宮城的北面是曜儀城。曜儀城的北面是圓璧城。宮城的東面是東城,司農(nóng)寺、光祿寺、太常寺、尚書省、少府監(jiān)、軍器監(jiān)、大理寺等中央機(jī)構(gòu)設(shè)在其中。東城的北面是含嘉倉城,詳情上一章已做敘述。
宮城的南面是皇城?;食怯置⒊?、寶城。史載皇城墻高三丈七尺,東西長五里一十七步,南北三里二百九十八步,周圍共長十三里二百五十步。皇城墻共有六個城門。南面三門:正南是端門,北與宮城應(yīng)天門遙相對應(yīng),南與外郭城定鼎門一線貫通;端門東是左掖門,西是右掖門。東面一門,即賓耀門,由東太陽門、東明門改稱。西面二門,即上文所說都城的西門,南是麗景門,北是宣輝門。武三思曾動員四夷酋長和國內(nèi)耆老,一并奏請鑄造天樞,以歌頌武則天黜唐興周的功業(yè)。天冊萬歲元年(695),天樞造成,立于端門之外。天樞上刻有武三思所撰文,羅列有百官和四夷酋長名字,以及武則天親筆題簽"大周萬國頌德天樞"字樣。開元二年(714),天樞被玄宗毀掉,以清除武周政權(quán)給唐朝帶來的恥辱。
皇城是中央衙署所在地。城內(nèi)南北四街,東西四街,列置文武百司的辦公機(jī)構(gòu)。北起第一排,中間是東朝堂、西朝堂。東朝堂以東依次為:門下外省、殿中省、左監(jiān)門衛(wèi)、左衛(wèi)、左衛(wèi)率府、尚輦局。西朝堂以西依次為:中書外省、四方館、右衛(wèi)率府、右監(jiān)門衛(wèi)、右衛(wèi)。北起第二排的機(jī)構(gòu)從東向西依次為:左司御率府、左領(lǐng)軍衛(wèi)、左監(jiān)門率府、左威衛(wèi)、左武衛(wèi)、家令寺、左千牛衛(wèi)、左驍衛(wèi)、右春坊、右司御率府、右驍衛(wèi)、右千牛衛(wèi)、右武衛(wèi)、右監(jiān)門、知匭使、右威衛(wèi)、內(nèi)侍省、右領(lǐng)軍、內(nèi)坊。北起第三排的機(jī)構(gòu)從東向西依次為:太府寺、衛(wèi)尉寺、鴻臚寺、御史臺、秘書省、尚舍局、太仆寺。
外郭城有113個坊里和三個市場,三分之一分布在洛河以北,其余在洛河以南。坊里是居民宅院、各宗教寺廟以及中央或當(dāng)?shù)匦姓C(jī)構(gòu)的所在地。在洛河以北,大抵貧寒人家居多。這里的北市由隋代的通遠(yuǎn)市移至臨德坊而設(shè)置,張仁亶(愿)早年貧乏,曾在這里寓居。賀知章見附近多住貧民,目之為糠市。洛河以南多是達(dá)官貴人的邸宅,不少被精心營建為園林。一些紈绔子弟,傅粉施朱,熏衣剃面,出沒于街衢。兵部侍郎許欽明和中書令郝處俊的子弟,其貌不揚,卻喜歡盛飾車馬,優(yōu)游里巷,當(dāng)時有順口溜諷刺他們,云:"衣裳好,儀觀惡,不姓許,即姓郝。"這里有南市和西市。南市即隋代的東市(豐都市),但規(guī)模縮小一半。西市在隋代的南市西南邊設(shè)置。
為了解決兩岸的交通問題,在流經(jīng)城區(qū)的洛河上,自西向東相繼修建了天津橋、中橋和利涉橋。北自皇城端門,南到外郭城定鼎門,有一條七里多長的大街,稱為天門街、天街、天津街或定鼎街,天津橋即在這條街的北端。該橋臨近端門,不僅都市南北兩部分的來往主要依靠它來維系,而且還是抵達(dá)長安的必經(jīng)之地,因而至為重要。天津橋是隋煬帝大業(yè)元年(605)營建東京時開始修建的。最初,它是一座浮橋,由鐵鎖鉤連大船而成,跨水長一百三十步。這是我國關(guān)于鐵鏈連接船只架成浮橋的首次記載。橋的南北兩端,還修建了對稱的四所重樓,為日月表勝之象。但這座浮橋耐用程度不夠,大業(yè)十三年(617)曾被瓦崗軍燒毀,遇到洛河漲水也會沖壞。唐朝建立后,官府對天津橋不斷加以改建。貞觀十四年(640),官府組織石工壘方石為腳,改建成石礎(chǔ)橋。為了疏通天津橋地段的洛河,官府曾開渠分做三股,因而分設(shè)三橋,天津橋居中,北邊是黃道橋,南邊是皇津橋(文獻(xiàn)又作星津橋、重津橋,字型相似,不知孰是)。開元二十年(732),拆除皇津橋,與天津橋合為一橋。
利涉橋原來也是隋代的一座浮橋,正對著南北二市,唐初曾經(jīng)廢壞。天津橋和利涉橋之間,隋代設(shè)置了立德橋,唐初稱為中橋,東臨斗門亭,北對徽安門,曾毀于洪水。顯慶三年(658)修建東都時,中橋和利涉橋同時修復(fù)。咸亨三年(672),司農(nóng)卿韋機(jī)負(fù)責(zé)規(guī)劃、營建東都宮室,把中橋新址確定在原中橋的東邊,南對外郭城長夏門,北通漕渠。這樣,就有了新舊中橋的稱謂。新中橋長三百步,利涉橋因相距太近而被廢棄。新中橋常被洛水沖毀,永昌元年(689),武則天命將作監(jiān)少匠劉仁景加以修繕,宰相李昭德統(tǒng)領(lǐng),修成后改稱永昌橋,不久恢復(fù)舊稱。李昭德創(chuàng)造性地改建成可以減弱水流沖擊力的龜背形石頭橋基,但仍不能避免沖毀的結(jié)局,因而時壞時修。
天津橋地處交通樞紐,與周圍景物配合協(xié)調(diào),風(fēng)光優(yōu)美,因而不僅平素車馬行人川流不息,而且經(jīng)常有人駐足眺望,盤游娛樂,送別迎來,占卜算命,甚至一些官方活動和政治事件也出現(xiàn)在這里。白居易《天津橋》詩說:"津橋東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詩思迷。眉月晚生神女浦,臉波春傍窈娘堤。柳絲裊裊風(fēng)繅出,草縷茸茸雨剪齊。報道前驅(qū)少呼喝,恐驚黃鳥不成啼。"天津橋的東北,洛河分出一條渠,設(shè)置斗門控制水流量,斗門旁修造了一個亭子,稱為北斗亭或斗門亭。東邊望去,是洛陽漢魏故城,曹植《洛神賦》所描繪的洛神凌波微步的地方,一彎新月就從那里冉冉升起。橋的近旁,有窈娘堤。春回大地,柔軟的柳絲開始泛黃,在輕風(fēng)中搖曳,像是由輕風(fēng)"浸泡"抽出的金絲。綠茸茸的細(xì)草剛剛長齊,像是由春雨"剪"成的一樣。柳枝還未達(dá)到藏鶯的地步,白居易深怕驚動黃鶯不再啼囀,就吩咐自己的儀仗警衛(wèi)人員:不要大聲清道。這是一幅美麗的春光游賞圖,有聲有色,怪不得白居易要說"到此令人詩思迷"了。至于官方活動和政治事件,上文曾經(jīng)提到張柬之政變中,將張易之、張昌宗兄弟首級掛到天津橋南示眾;玄宗挑選源光裕等十一位有聲望的京官到地方上去擔(dān)任刺史職務(wù),就是在天津橋旁舉行餞別活動的。其它諸多內(nèi)容,不再舉例。中橋沒有天津橋那么熱鬧,但也是送別、游玩和出現(xiàn)政治事件的場所。最悲壯的事件是上文所述顏杲卿被捆在中橋的柱子上,大罵安祿山,被節(jié)解處死。中橋與國家的命運緊緊相連,李郢《故洛陽城》詩說:"胡兵一動朔方塵,不使鑾輿此重巡。清洛但流嗚咽水,上陽深鎖寂寥春。云收少室初晴雨,柳拂中橋晚渡津。欲問升平無故老,鳳樓回首落花頻。"這里描繪的是安史亂后的情況,皇帝不再東幸,洛陽一派衰敗景象。
上陽宮在城外,南臨洛河,西至穀水,北連西苑,東接皇城。其遺址在今七里河、瞿家屯之間,有大型石雕蟾蜍出土,可能是殿階石欄下的泄水裝置,還有方磚出土。高宗曾登臨洛河高岸,遠(yuǎn)眺山川風(fēng)光,感到很愜意,于是命韋機(jī)就地修造上陽宮。調(diào)露元年(679),上陽宮修成,制度壯麗,高宗移入其中辦公。上陽宮周圍共設(shè)七門。東面二門:北為星躔門,南為宮的正衙門提象門。南面二門:東為仙雒門,西為通仙門。北面一門為芬芳門。南面二門佚名。宮內(nèi)的正殿是觀風(fēng)殿,東向。其余宮殿有麗春殿、麟趾殿、甘露殿、仙居殿、芬芳殿等,還有亭閣多處。在上陽宮的西南,修有西上陽宮,在西苑中。兩宮夾洛水相對,架設(shè)虹橋以通往來。
都城的西邊是東都苑,又名西苑、會通苑、上林苑、芳華苑、神都苑。隋代西苑周圍長二百二十九里一百三十八步,唐太宗嫌其廣闊,毀之以賜居民,周圍縮小到126里。具體情況是:東面17里,南面39里,西面50里,北面20里,墻高一丈九尺。圍墻共開17道門。東面四門,從北至南依次為嘉豫門、上陽門、新開門、望春門。南面三門,從東至西依次為興善門(由清夏門改稱)、興安門、靈光門(由昭仁門改稱)。西面五門,從南至北依次為迎秋門、游義門、籠煙門、靈溪門、風(fēng)和門。北面五門,從西至東依次為朝陽門、靈囿門、玄圃門、御冬門、膺福門。東都苑中,穀水、洛河交匯,時常泛濫成災(zāi)。開元十九年(731),玄宗命疏浚苑中洛河,兩個月完工。開元二十四年(736),玄宗又以內(nèi)庫資財雇人修了積翠、月陂、上陽三道堤岸,以保障離宮亭館免遭洪水沖淹。苑中有十多所離宮,即合璧宮(由八關(guān)宮改稱)、龍麟宮、明德宮(由顯仁宮改稱)、黃女宮、高山宮、宿羽宮、望春宮、冷泉宮、翠微宮(由積翠宮改稱)、青城宮、凌波宮、朝陽宮、棲云宮、景華宮等。此外,還有一些殿堂亭閣。
在東都城的周圍,還修造了一些避暑行宮。汝州西山有襄城宮,因煩熱多蛇,半年后即拆毀。澠池縣西有紫桂宮。告成縣(今登封南)石淙有三陽宮,后來毀掉,以其材料在嵩岳萬安山建興泰宮。邙山翠云峰有避暑宮,今為上清宮。
二、 私人宅院
都城內(nèi)外,不少官僚士大夫把宅院精心營造為園林,白居易、裴度、李德裕的宅院最負(fù)盛名。
長慶四年(824),白居易罷杭州刺史,再次移居洛陽,買到已故散騎常侍楊憑在履道里的宅院,遺址在今獅子橋村。白居易在這里住了二十年,一直不斷地營建園林。河南府尹王起資助他修造池橋,府僚三人幫助他植樹。這所院落占地十七畝,三分之一是房舍,五分之一是渠池,九分之一是竹林,其間有島、橋、道路,或隔或連。院落的東北是廊院,由多所粉墻朱門青瓦的房舍組成。廊院以南為南園,有一方池塘,池中筑島,島上建亭,水邊造閣。池東修建糧倉,池北修建書庫,池西修建琴亭。廊院以西為西園,引伊河水穿越而過,置有水齋。廊院以北為北院,是廚房,人跡罕至。此外,還有菜地、沙灘等等。在這所園林中,置放著天竺石、太湖石,飼養(yǎng)著鷹犬雞鶴,春蘭秋菊,次第綻放,修竹茂樹,搖曳生姿。每到水香蓮開的清晨,或是露清鶴唳的夜晚,白居易總要在池亭里飲酒撫琴,欣賞樂童們演奏樂曲,以作為讀書作詩之余的消遣。
履道里西側(cè)集賢里,有裴度的宅院。在這所院落中,筑山鑿池,竹茂樹幽,有風(fēng)亭水榭,梯橋架閣,島嶼回環(huán),蹊徑盤曲,號為都城的勝景。裴度還在城外的午橋創(chuàng)構(gòu)別墅,引水貫穿其中,栽植花木萬株,修建涼臺暑館,名為綠野堂。裴度公務(wù)之余,與白居易、劉禹錫等人在這里酣宴放歌,吟詩弄琴,娛悅性情。
李德裕的平泉莊在龍門南,今為伊川縣梁村構(gòu),寶歷元年(825)始建。平泉莊依山枕水,樹木叢集,羅致著各地的奇花異草、美石珍禽,還修造出巫峽、洞庭湖那樣的景致,如同仙境一般。平泉莊由于在城外,規(guī)模更大一些,周圍有十里長。
三、 牡丹
牡丹盡管以其根皮為藥物很早就被醫(yī)家利用過,但作為觀賞花卉被社會普遍認(rèn)識,唐宋人大抵都認(rèn)為這是唐代的事。唐人段成式《酉陽雜俎》前集卷19說:"牡丹,前史中無說處。……檢隋朝《種植法》七十卷中,初不記說牡丹,則知隋朝花藥中所無也。"北宋《太平御覽》把牡丹列入藥類,不入花卉類。南宋鄭樵《通志》卷75說:"牡丹晚出,唐始有聞。"至于洛陽牡丹,時下書刊盛傳隋煬帝時西苑栽培易州(上谷郡,治今河北省易縣)所進(jìn)赭紅、飛來紅、袁家紅等等二十種品名的牡丹以及武則天貶長安牡丹于洛陽的說法。隋煬帝西苑牡丹說,出自傳奇小說《海山記》,一直被說成是唐代無名氏作品,實際是北宋作品。其中所謂隋代易州牡丹二十種品名,完全是北宋人在作假亂真。北宋才出現(xiàn)魏紫、姚黃等品種名稱,唐代還只是總稱牡丹或木芍藥,隋代不可能有赭紅、飛來紅、袁家紅等等稱謂。武則天貶長安牡丹于洛陽說,出自明人馮夢龍小說《醒世恒言·灌園叟晚逢仙女》。小說情節(jié)系糅合兩則說法而成。一是南宋計有功《唐詩紀(jì)事》"武后"條的說法:天授二年臘月,武則天宣制:"明朝游上苑,火急報春知,花須連夜發(fā),莫待曉風(fēng)吹!"二是《事物紀(jì)原》卷10的說法:"武后冬月游后苑,花俱開而牡丹獨遲,遂貶于洛陽。"武則天的詩,由元萬頃、崔融等北門學(xué)士代作,臘月比牡丹開放的時節(jié)早一個季度,武則天這時就在洛陽,無從有在長安后苑見到獨有牡丹違旨不開而貶于洛陽的事。她拋棄長安,把洛陽營建成神都,若牡丹由她移入洛陽,也算不上是"貶",而是"擢"。齊東野語,不足憑信。
關(guān)于牡丹的來源,中唐時期的舒元輿在《牡丹賦》序文中說:武則天得知祖籍并州文水縣近旁的汾州(治今山西省汾陽縣)眾香寺有牡丹,感嘆長安禁苑從未有過,于是命令移植,此后京師牡丹日益繁盛。那么,這是什么時候的事?值得注意的是,顯慶五年(660),她隨同高宗由洛陽去了一趟并州,陰歷二月到達(dá),四月離開,正是牡丹開放的季節(jié)。回洛陽兩年,他們又到長安住了三年。牡丹可能在這五年中由汾州傳入長安。令狐楚調(diào)回長安,家中牡丹含苞待放,又于大和三年(829)三月調(diào)赴洛陽,《赴東都別牡丹》詩說:"十年不見小庭花,紫萼臨開又別家。上馬出門回首望,何時更得到京華。"這里言外之意是對宦海沉浮的感慨,但包含著對長安牡丹的眷戀,以及到洛陽看不到牡丹的遺憾。這十年中,他有將近一半時間在洛陽當(dāng)官,知道洛陽牡丹的多寡情況。洛陽牡丹見于記載的有這樣幾處:劉禹錫有《思黯南墅賞牡丹》詩。思黯是牛僧孺的字。牛僧孺任東都留守時,在洛陽歸仁里修造第宅,"南墅"是他在洛陽城南伊河旁的園林。劉禹錫《和思黯憶南莊見示》詩說:"丞相新家伊水頭。"尊賢坊田弘正宅的中門外,有紫牡丹成樹,開花多達(dá)千朵。田弘正在憲宗時是魏博(駐魏州,今河北省大名縣)節(jié)度使,兄弟子侄住在長安、洛陽者數(shù)十人之多。宅中牡丹成樹,可見栽培有些年頭了。宣風(fēng)坊安國寺諸院牡丹特盛。唐末,權(quán)臣朱全忠宅牡丹開落,都由專人登記數(shù)目。新及第進(jìn)士許晝與同年聚會飲酒,乘醉私摘十來朵,還口出穢語,朱全忠下令逮捕他,他畏懼逃亡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