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西晉末年以來,中國四分五裂,多民族政權并存。經(jīng)過二百七十年的民族融合,很多少數(shù)民族都已漢化。隋文帝推翻北周鮮卑族統(tǒng)治,在北方建立起漢族政權。南方的兩個政權都是漢族政權,一是建都于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的陳朝,統(tǒng)轄著三十州地盤二百萬人口;二是割據(jù)在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市)的后梁,只有一郡之地。南北對峙不再帶有民族對立的色彩,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交流迫切要求結束分裂局面,國家統(tǒng)一的時機成熟了。
隋文帝即位之初,即把統(tǒng)一中國的問題提到了議事日程上來。他向宰相尚書省左仆射(yè)高熲(jiǒng)征求將帥人選,高熲推薦賀若弼和韓擒虎。開皇元年(581)三月,隋文帝任命賀若弼為吳州總管,鎮(zhèn)守廣陵(今江蘇省揚州市),韓擒虎為廬州總管,鎮(zhèn)守廬江(今安徽省合肥市),責成他們經(jīng)略陳朝。九月,隋文帝又任命長孫覽和元景山為行軍元帥,率軍伐陳,而由高熲節(jié)度各支部隊。第二年正月,陳宣帝去世,后主陳叔寶繼位。元景山派鄧孝儒帶領四千隋軍,在今湖北省武漢市一帶打仗,當?shù)氐年惓貙⒔詶壋翘优?,于是陳朝派遣使者請和。隋朝這時還沒有力量立即滅掉陳朝,再加上北方有突厥族的威脅,于是高熲就以"禮不伐喪"(《資治通鑒》卷175)為冠冕堂皇的理由奏請班師。二月,隋文帝便詔令高熲等撤回。開皇七年(587),隋文帝征召后梁主蕭琮(cóng)入朝。后梁地小力弱,不敢違抗,蕭琮于是率領群臣二百余人從江陵來長安。隋文帝趁機派兵進駐江陵,廢掉后梁政權,把蕭琮留在長安以上柱國名義予以安置。這樣,隋朝把持了長江中游地區(qū),為向下游的陳朝首都建康進軍提供了方便。
從此,隋朝君臣統(tǒng)一中國的行動進入緊鑼密鼓的階段。隋文帝宣稱:"我為百姓父母,豈可限一衣帶水不拯之乎!"(《南史》卷10《陳本紀下》)他征求平陳方略,高熲提出一整套方案,說:"江北地寒,田收差晚;江南水田早熟。量彼收獲之際,微征士馬,聲言掩襲(偷襲),彼必屯兵守御,足得廢其農(nóng)時。彼既聚兵,我便解甲。再三若此,彼以為常,后更集兵,彼必不信。猶豫之頃,我乃濟師(大軍橫渡長江),登陸而戰(zhàn),兵氣益倍。又,江南土薄,舍多茅竹,所有儲積,皆非地窖。若密遣行人,因風縱火,待彼修立,復更燒之,不出數(shù)年,自可財力俱盡。"(《資治通鑒》卷176)隋文帝采用這套方案,使陳朝物資大受損失,警覺變得麻痹。上柱國楊素以及賀若弼、州刺史高勱、崔仲方等人,紛紛獻計獻策。崔仲方上書建議在今安徽、江蘇增派陸軍,在今四川、湖北制作戰(zhàn)船。長江和漢江的水陸沖要地帶,雙方必然極力爭奪。陳朝沿長江遍置戰(zhàn)船,但最終要集中到漢江入長江口和西陵峽口進行決戰(zhàn)。陳朝如果派出精兵增援長江上游,處在下游的我方陸軍即可乘機渡江作戰(zhàn);陳朝如果按兵不動,固守建康,處在上游的我方軍隊即可大舉征伐。"彼雖恃九江、五湖之險,非德無以為固;徒有三吳、百越之兵,非恩不能自立矣。"(《資治通鑒》卷176)隋文帝于是把崔仲方的刺史任職地從虢州(治今河南省盧氏縣)更換到漢江下游的基州(即竟陵郡,治今湖北省鐘祥縣),這里是他建議督造戰(zhàn)船的地方之一。有人建議造船注意保密,隋文帝說:"吾將顯行天誅(公開地替天行道,吊民伐罪),何密之有!"(《資治通鑒》卷176)于是隋方故意把造船的刨花、木片投入江中,漂到陳朝境內,讓他們嗅到戰(zhàn)爭的氣息,對他們造成心理攻勢。楊素在永安(今重慶市奉節(jié)縣)大規(guī)模制造戰(zhàn)艦。最大的戰(zhàn)艦叫"五牙",能容納官兵八百人,起樓五層,通高一百余尺,前后左右裝置六個拍竿,各長五十尺,用以拍擊敵船。次一等的叫"黃龍",容納官兵百人。再次有平乘、舴艋等等。
次年三月,隋文帝下詔揭露陳后主罪惡二十條,抄寫三十萬份散發(fā)江南。十月,隋文帝設置淮南行臺省,治所設在壽春(今安徽省壽縣),以次子晉王楊廣(后來的隋煬帝)為行臺尚書令,總管滅陳事宜。隋文帝旋即出兵,親自送行。他任命楊廣、三子秦王楊俊以及楊素為行軍元帥。于是楊廣從六合(今江蘇省六合縣)出兵,楊俊從襄陽(今湖北省襄樊市襄陽)出兵,楊素從永安出兵,同時荊州(治今湖北省江陵市)刺史劉仁恩、蘄(qí)州(治今湖北省蘄春縣)刺史王世積、廬州總管韓擒虎、吳州總管賀若弼、青州(治今山東省青州市)總管燕榮分別由自己治所出兵,總共五十一萬八千人,由楊廣節(jié)度。左仆射高熲、右仆射王韶分別擔任晉王府元帥長史、司馬,具體處理軍務。
楊俊督率水陸大軍,屯駐漢口(今湖北省武漢市漢口)。楊素帶領水軍順長江三峽而下,起初所向披靡。陳朝沿江鎮(zhèn)戍接連上報情況,但執(zhí)政大臣施文慶、沈客卿扣押情報,不向陳后主反映。隋朝重兵隔江布防,陳朝在建康的軍隊只有十多萬,君臣們極度迷信長江天塹,以為國家堅如磐石,萬無一失。陳后主說:"王氣在此,齊兵三來,周師再來,無不摧敗,彼何為者邪!"都官尚書孔范說:"長江天塹,古以為限隔南北,今日虜軍豈能飛渡邪!邊將欲作功勞,妄言事急。"他甚至認為隋軍來犯,不過給自己提供了立功升遷的好機會,竟大言不慚地對陳后主說:"臣每患官卑,虜若渡江,臣定作太尉公矣。"當有人誤傳隋軍的戰(zhàn)馬死掉,他說了句俏皮話:"此是我馬,何為而死!"意思是打敗隋軍,隋馬皆是陳朝的戰(zhàn)利品。陳后主哈哈大笑,似乎已經(jīng)勝券在握,于是我行我素,"奏伎縱酒,賦詩不輟"。(《資治通鑒》卷176)
賀若弼在廣陵故意買了五六十艘破船,擺在顯眼的地方,陳朝人以為隋朝缺船,無法渡江。他部署沿江軍人值勤換班,都集中到廣陵,于是旌旗蔽野,人頭攢動;陳朝人以為隋軍聚集,肯定要出動打仗,便急忙發(fā)兵防備,后來確知隋軍僅僅是換班集合,習以為常,不復防備。賀若弼又命令士兵不斷沿江打獵,人馬喧騰,塵土飛揚,以麻痹陳朝官兵,使他們把爾后隋方的真正出兵判斷為打獵嬉戲。于是在開皇九年(589)正月初一,趁著戍守長江的陳朝官兵為歡度春節(jié)而墮入醉鄉(xiāng),賀若弼從廣陵渡江,韓擒虎從采石(今安徽省馬鞍山市)渡江,向陳朝政治中心地帶壓過來。陳人立即密啟告急,陳后主喝得酩酊大醉,對密啟不予理睬。江南人民對于隋朝攻打自己的腐敗政府沒有抵觸情緒,甚至對于漢族內部結束分裂的軍事行動帶有好感。當韓擒虎在陳朝的國土上安營扎寨后,"江南父老素聞其威信,來謁軍門,晝夜不絕。"賀若弼渡江二十多天以后,陳朝大將任忠前來投降,引隋軍由朱雀門進入建康城。城內守兵欲戰(zhàn),任忠揮手制止,說:"老夫尚降,諸君何事!"(《隋書》卷52《韓擒虎傳》)于是陳軍一哄而散。陳后主見大事不好,連忙和寵妃張麗華、孔貴嬪躲進景陽宮的枯井內。隋軍揚言要投石,他和二妃捆在一起,被隋軍拉出,投降了隋軍,陳朝滅亡。高熲進入皇宮,"猶見啟在床下,未開封"。(《資治通鑒》卷178)長江中上游的陳軍不知道石頭城上旗幟變色,還在奮力抵抗楊俊和楊素。楊俊統(tǒng)領十多萬水陸軍隊,滯留在漢口。陳軍在三峽橫綴三條鐵索,楊素戰(zhàn)艦長時間受阻不得下。雙方交戰(zhàn),死傷慘重。楊素后來終于戰(zhàn)敗陳軍,開赴漢口。陳后主投降的消息傳開,境內各地逐漸投降隋軍。淮南行臺省的任務已經(jīng)完成,隋朝于二月份予以撤銷。陳后主被押至長安,加以安置。
陳朝滅亡后,嶺南各郡無所適從。高涼郡(治今廣東省陽江縣)太夫人冼氏是原蕭梁政權高涼太守馮寶的妻子,這時被各郡推舉為主,號稱"圣母",保據(jù)一方,統(tǒng)率部落十多萬家。隋朝派使者安撫嶺南,把陳后主寫給冼夫人的勸降書交給她。冼夫人集合當?shù)厥最I數(shù)千人,痛哭流涕。她派孫子馮魂率眾迎接隋朝使者入廣州,愿意歸附隋朝,并協(xié)助隋使說服嶺南各郡歸附。隋朝冊封她為宋康郡夫人。至此,分裂局面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