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思考篇(四)

總有一種方式讓你脫穎而出 作者:李燕杰 著


  55.您在演講中,對人的精神生活十分關注,對嗎?為什么?

  答:最近有人批評社會上出現的一種現象時說:"文化是市場,寫作是生產。一些文人為討好與迎合社會上的低級趣味,正在進行'機械復制',文化人淪為商品或生產商品的機器。為生存而喪失心靈,為現實而喪失思想,每天生產著沒有靈魂的東西……"作家如此,無疑是墮落!

  演講家如此,無疑也是墮落!

  "有意識的生命活動直接把人跟動物的生命活動區(qū)別開來,正是僅僅由于這個緣故,人是類的存在物。"馬克思的話,為我們昭示了精神活動對于人的本體論意義;精神絕不是可有可無的東西,而是人之為人的本質所在。

  基于這些看法,我在演講中十分重視現實社會人的精神生活。既要發(fā)現好的,也要揭示壞的。但目的只有一個,為了振奮精神、振興中華。

  56.演講是否有高下之分?您是不是在追求高雅的演講?

  答:我的演講,基本上屬于雅俗共賞一類。同時,我還主張要看對象,該高則高,該低則低。低的目的,是求得共鳴、共振、共識,絕不低俗,更不庸俗。當然,所謂高,也不是故弄玄虛,艱深難懂,而是實現一種理想與追求,或者說與聽眾共同探求并實現一種渴望。

  曾經有人研究從1901年到1991年歷屆諾貝爾文學獎評獎標準,經綜合考察,發(fā)現:

  一、表達了高尚理想和對真理的追求;二、表達了對人類苦難的深切同情;三、突出展示了人類精神困惑與危機;四、表達了對人類未來的極大擔憂;五、反映了民族的歷史命運,進而關注著人類的共同性問題。

  我看到這個報告很高興,這五條給我以啟示。要做一個好的演說家不也如此么?一個演說家,要給人以美的享受,但絕不能停留在聽眾哈哈一笑上,而是在精神上有所升華。那種無聊的游戲文字,賣弄噱頭,我是不贊成的。

  57.您走上講臺時,有什么獨特的思考?

  答:我認為演講者走上講臺之后,要有這樣的自我要求,有狀態(tài),有神韻,有意境。

  要有演講家莊重而又謙遜的狀態(tài)。

  要有藝術家美妙而又質樸的神韻。

  要有詩人深邃而又引人入勝的意境。

  進而,要形成個人風格、獨特的魅力,包括自己的語言、聲調、手勢、情態(tài),都要認真思考。

  要真!使真走近聽眾!

  要善!使善走進聽眾!

  要美!使美貼近聽眾!

  使這三者互動、互補,形成一種演講的美學、鑄魂的藝術。

  總之,不是高高在上,不是嘩眾取寵,不是華而不實,要實而美,美而真,真而善,要出神入化,要不同凡響!

  58.您在演講中為什么一再強調要用右腦?

  答:人有左腦,人也有右腦,可是咱們中國人受科舉考試、應試教育的影響,往往只會用左腦。

  右腦信息儲備量是左腦的10萬倍,記憶力是左腦的100萬倍。

  經過研究,我們已經發(fā)現一個人如善于用右腦,就會利于記憶、創(chuàng)新,如果有病,還利于治病。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

  多動用右腦,可以在情商中掌握自己的情緒,是利于心理健康的重要措施。

  一個演講家,要想使演講生動,需要既用左腦又用右腦,要使二者互動。據了解,一些人常用左手寫字、拿東西,這樣利于開發(fā)右腦,因為左手是被右腦支配的。

  世界名人中,用左手的人有許多。如馬奇頓、亞歷山大、米開朗琪羅、達·芬奇、貝多芬、愛因斯坦、卡斯特羅、卓別林、羅伯特、克林頓,周恩來因右臂受傷,也用左手打招呼……

  為此,我主張盡量用右腦,使左腦、右腦互動。

  59.咱們中國古代還有哪些談發(fā)聲的理論?對我們有什么啟示?

  答:在我印象中,中國古代專門講演講或語言發(fā)聲的專著不算多,或者說很少見到。如果說從音樂的角度談發(fā)聲的倒有一些,我們可以從中舉一反三,以達到觸類旁通的目的。

  北宋陳旸在其所著的《樂書》中曾指出:歌唱時呼吸要"大而不至抗越,細而不至幽散",其主張呼吸要有所控制,要大小適度,要恰到好處,要行至所當行,止乎所當止。另外,南宋張炎在《詞源》中提出"忙中取氣急不亂,停聲待拍氣不斷;好處大取氣流連,拗則少入氣轉換。"說明在不同的情況下,有各種不同的用氣法,作為演講人也應當如此。

  又如元代的燕南芝庵在《唱論》中提出"凡一曲中,有偷氣、取氣、換氣、歇氣、就氣……"又如明朝魏良輔在《曲律》中說:"曲必擇聲,沙喉響潤,發(fā)自丹田,自能耐久。"古代人還講氣息要"沉于底,行于背,貫于頂"等理論。

  這些雖然是講唱歌、唱戲,作為演講者也應從中受到啟示。

  我們在演講時,要根據演講內容,借助聲音起、承、轉、合,有時如雄獅怒吼,有時如秋水潺潺。這些,要在實踐中體會,有些是可意會,難以言傳的。

  60.您在演講中,對聲、情、形如何理解?

  答:我在演講中比較重視這三者的關系。

  一、聲,很重要,演講是一種口頭表述,是一種有聲藝術,當然要重視聲音。既要講音色,也要講音量,又要講音質,這三者能配合得好,首先就能使聽眾感到悅耳,這無疑是演講時的第一效果。

  二、情,我的理解是在演講中要有理,也要有情,在演講中要情理結合,情理交融,二者缺一不可。在演講時,一定要十分重視情感,即喜怒哀樂,要做到情感到位,要愛憎分明,要得體、得當,要適度。我是最重感情的演講人,我一直強調要用全身心的感情來演講,在演講中要情深意摯。

  三、形,形體、形態(tài)、形象都十分重要。我在演講中,從面部表情到肢體動作、手勢等都十分注重。這里就包括演講中講而演。在演講中要使演講的形式與講的內容和諧統(tǒng)一,總之,要適度。

  一個演講者,有了聲,有了情,又有了形,才會使演講臻于完善,進而達到臻于完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