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您在演講中有個題目叫作"天地人·精氣神·真善美",請問這里講的"天地人"是什么意思?
答:人在宇宙之間,要了解人,研究人,必須把人置于萬物萬事之中。所謂"天地人",各種人對此有各種解釋。
西方學者研究上帝、自然、人權(quán),這是講"天、地、人"。
中國古代研究天道、地道、人道,這也是"天、地、人"。
毛澤東講,與天奮斗其樂無窮,與地奮斗其樂無窮,與人奮斗其樂無窮,也是講"天、地、人"。
總之,宇宙中的事物千差萬別,各有其特殊本質(zhì)。認識和分析人的特殊性,是研究人學的理論基礎(chǔ)。宇宙中各種事物的比較,共同的地方均為客觀存在的物質(zhì),都是在一定的時間、地點以不同的運動形式運動著,運動是它們共同具有的根本屬性。人與它們的不同點是:人有生命。人是有生命的、有理想的、有感情的、有創(chuàng)造力的一個復合體。
為此,我們在研究天地人時,是以人為中心,研究彼此間的相互作用。實質(zhì)是研究人在天地間的客觀規(guī)律性。
一個演講家在天地之間有了深刻的認識,必然形成宏觀思考,對研究人大有好處。
41.您在演講中,很善于結(jié)合當?shù)仫L土人情,所以一上臺,很快與聽眾產(chǎn)生共鳴。這對我們很有啟發(fā),但要做好很不容易,請您幫助。
答:我每到一個城市、一個國度,都要在啟程之前讀幾本有關(guān)的書。如歷史資料、地理資料以及相關(guān)的文藝作品。有時,還要讀讀當?shù)氐穆糜沃改?。所以一上臺,就能用詩的語言概括對此地人、事、景的理解。如到山東濟南,一上臺,我就背了《老殘游記》中描寫濟南的詩:"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這樣開始,既有詩趣,又容易引起當?shù)芈牨姷墓缠Q。要做得好,就要隨時注意調(diào)查了解。厚積而薄發(fā),發(fā)則中的。
42.聽您演講,好像在講人學,對嗎?看來您一直在研究關(guān)于人的問題,對不對?
答:對。一個演講家,面對廣大人群說話,事前一定要研究人。
馬克思講:"自然科學今后將包括人的科學,正像人的科學包括自然科學一樣,這將是一門科學。"遺憾的是,人對自身并沒有深入了解,自己并不真正了解自己。我為了演講,經(jīng)常要研究人,研究人類社會,研究人的歷史,研究人的本身,但這僅僅是剛剛起步。
人乃萬物之靈。對人不了解,想充分發(fā)揮人的力量是行不通的。因此,我在演講時十分注重開掘人的潛在因素,因為人的潛在因素不能充分發(fā)揮,人類就不可能有一個幸福、光明、美好的未來。所以我主張演說家要努力研究人。
43.您在演講中,十分重視哲理概括,而且運用自如。您同意這種說法嗎?
答:我是重視哲理的,如果說運用自如,卻不敢當。因為要在演講中形成某些哲理,確實不大容易。
哲理,是對事物本質(zhì)的洞察力,也是對事物內(nèi)涵的概括力,同時,也是對事物表達的審美力。在演講中,為強化自己的觀點,應盡可能用帶有感情的語言及富于思辨的理念給人以啟迪。只有形成哲理情趣,才能產(chǎn)生較好的實效。
哲理,載體是多種形式的,如哲理詩、哲理散文、哲理雜文等。我們可借助各種載體或稱媒介,對人生、對自然加以概括,引人思考,發(fā)人深思。
我在演講中一直重視這方面的研究與運用,在平時生活中也經(jīng)常探索??傊?,要在生活中感受,在思考中升華,在演講中體現(xiàn)。
對哲理的概括,要想做到運用自如,需要一個過程。即面對多彩的人生,千姿百態(tài)的大自然,要經(jīng)常進行思考與總結(jié),通過演講的礪石迸發(fā)出真理。對激勵斗志,凈化心靈都十分有益,正如有人說:
"演講有了哲理警句,才能給人以前進的意志,喚起明天的希冀。"又如:"哲理,是生活、感情、詩意凝聚的珍珠。"
44.您在演講中,經(jīng)常講到社會弊端,我們覺得您的出發(fā)點是希望社會好,是這樣嗎?
答:是的。在我們的社會里,確有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但我認為一個人,應做社會和國家的主人。我不主張一些人上臺以后,不問青紅皂白,亂甩手榴彈。弄不好,炸不了敵人,反而炸傷了自家人,這是不足取的。
我作為一個知識分子,深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影響。父母親、兄弟姐妹全是知識分子,對社會上丑惡現(xiàn)象都有憤世嫉俗情緒。但我覺得,即使有些憂患與憤世情緒,也絕不能悲觀、厭世,更不能輕薄、玩世。我主張在教學、演講乃至處世中,要多釋放一些熱氣,不要只放冷氣,我們在演講中盡力引導青年改進人生,改進社會,以天下為己任。這是我一貫的主張。
45.您認為演講有哪些種類?各有什么特點?
答:學習演講,是應當了解演講的分類,但也不要過于拘泥。因為各種演講有它的特點,也有它的共性。
從內(nèi)容分,可分為政治演講、學術(shù)演講、外交演講、軍事演講,以及吊賀演講等。
從形式分,可分為報告型演講、論辯型演講、模擬型演講等。
從場合分,可分為禮堂演講、法庭演講、課堂演講、電視演講、戰(zhàn)地演講,甚至還有農(nóng)村地頭演講、井臺演講、炕頭演講等。
從表現(xiàn)手法分,可分為敘述性演講、論辯性演講、說明性演講、抒情性演講等。
從演講目的分,可分為說明性演講、鼓動性演講、傳授性演講等。
這些分類,各家有各家的主張,我認為不必過于認真。分類是一種認識事物的手段,掌握各種演講技巧、搞好演講才是目的。所以,我不大主張在分類上花大工夫。大體有個區(qū)別,有個輪廓足矣。
46.您的演講總是給人一種循循善誘的感覺,您是怎樣想的?是怎樣做的?
答:在演講、報告、講課、談話中,經(jīng)常需要勸說、勸勉、規(guī)勸,總之要循循善誘。
荀子說:"贈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伊拉斯漠說:"忠告比任何禮物都寶貴。"我在勸說時,總想做到:"清風能感水能化,修竹有情蘭有懷。""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要想做到"潤物細無聲",需要有一個與人為善的態(tài)度,要善于為對方著想,即換位思考。俗話說:"將心比心。"在勸勉中,我經(jīng)常注意:
一、言之有情,要以關(guān)切、愛護之情進行勸勉。如對方已經(jīng)十分消極了,就更要有耐心,要勸勉,又要勸慰。
二、言之有物,要講事實,要言之有據(jù),善于借助事物給人以啟示;不要言之無物,不要空洞說教。
三、言之有文,講話要有文采??鬃诱f:"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內(nèi)容與形式要求得統(tǒng)一,方能奏效。
47.您在演講中,幾乎無人遞條子,這是為什么?您怎樣看這種現(xiàn)象?
答:演講有多種形式,有的演講類似于課堂討論,這種場合,不僅可以遞條子,還可以舉手提問,演講人與聽眾之間進行面對面交流,無疑是好的,應當肯定,也應當歡迎。但要求一切演講都提問、遞條子,就不一定妥當。提問、遞條子很容易打亂演講者與聽眾思維系統(tǒng)性,對演講是不利的。有人說,我在美國看的教育課上都允許學生中途打斷講課,你們演講為什么做不到?
我認為,美國有美國的國情,美國有美國的情況。況且課堂教學與上萬人演講會情況不同,二者缺乏可比性。因此,我堅持大型演講會還是不要打亂為好。因為一次長時間演講,要有系統(tǒng)性、科學性、連貫性。教與學雙方都不宜打亂思路。
另外,一個有魅力的演講,必然能把聽眾吸引住,引導聽眾聚精會神、全神貫注地聽,聽眾怎能有精力去寫條子呢?怎能有余力去提問呢?如果你在演講,聽眾無休止地遞條子,證明你的演講缺乏凝聚力。
總之,辦事要講實效,演講也要講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