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42年馬陵之戰(zhàn)后,魏國削弱,秦、齊兩國不斷強大起來,這樣就和原來一直強盛的楚國,形成三強并立對峙之勢。魏惠王為了擺脫困境,采取“以魏合乎齊、楚以按兵”和“變服折節(jié)而朝齊”策略,不僅受到楚、趙、燕的打擊,而且還受到秦的猛烈進攻。公元前333年(楚威王七年),秦惠文王以魏陰晉(今陜西華陰東)人公孫衍(犀首)為大良造,次年,魏為討好秦,主動把陰晉獻給秦國,秦更名為寧秦,取得了東進的戰(zhàn)略要地。公元前331年(楚威王九年),秦公子與魏戰(zhàn),虜其將龍賈,斬首八萬。次年,秦繼續(xù)攻魏,魏國不支,被迫割河西地與秦。
公元前329年(楚威王十一年),楚威王卒,子熊槐立,是為楚懷王(前328椙?99年)。魏聞楚喪,乘機攻楚,取陘山(今河南漯河?xùn)|)(《史記·楚世家》。)這一年,魏人張儀入秦,旋即任為相;公孫衍則自秦赴魏,魏任為將。張儀任秦相后,一方面仍繼續(xù)打擊魏國,另一方面又利用魏國處境困難的局面,采取連橫策略,以誘迫魏國就范。公元前328年(楚懷王元年),張儀遣公子桑攻魏,取蒲陽(今山西隰縣),繼而又歸還魏國,接著,遣公子繇到魏國作“人質(zhì)”,表示親善。張儀在進行了一打一拉后,便親往魏國,對魏惠王說:“秦之遇魏甚厚,魏不可以無禮于秦?!保ā妒酚?middot;張儀列傳》。魏國只得把上郡十五縣(包括少梁)獻給秦國。在此同時,秦發(fā)兵攻趙,殺其將取其地,以威懾中原諸國。次年,秦更名少梁為夏陽(今陜西韓城西南),又把以前所占的焦、曲沃歸還給魏國。秦在獲取魏之河西、上郡等地后,聲威大振,公元前325年(楚懷王四年),秦惠文王也就正式稱王了。
魏國面臨秦國的威脅,竭力拉攏韓、趙,企圖恢復(fù)三晉同盟,與秦對抗。在秦惠文王正式稱王后不久,魏惠王就與韓宣惠王在巫沙(今河南滎陽北)會晤,并尊韓宣惠王為王(原稱侯)《史記·秦本紀》、《竹書紀年》。詳見楊寬《戰(zhàn)國史》第八章注。)接著,韓宣惠王朝魏,魏惠王偕韓宣惠王攜太子同去朝趙。三晉的如此頻繁接觸,首先引起旁邊齊國的不安。齊威王當(dāng)年就出兵攻打趙、韓,并大敗趙、韓兩國軍隊。次年,秦相張儀亦率兵攻魏,取陜(今河南三門峽市),并在上郡筑塞。魏惠王、韓宣惠王與齊威王則在平阿(今山東陽谷東北)會晤,準備與秦對抗。秦國除了在軍事上主動進擊外,也繼續(xù)在外交上采取連橫活動,就在魏、韓、齊相會的第二年,即公元前323年(楚懷王六年),秦相張儀也和齊、楚大臣在嚙桑(今江蘇沛縣西南)相會,拉攏齊、楚,迫使魏向秦屈服。
針對張儀的連橫活動,魏將公孫衍亦推行合縱的策略,于同年發(fā)起魏、韓、趙、燕、中山等“五國相王”(《戰(zhàn)國策·中山策》),以與秦、楚、齊對抗。齊國不承認中山國稱王資格,幾乎引起爭戰(zhàn)。楚懷王為迫使魏向楚臣服(據(jù)《戰(zhàn)國策·魏策二》與《戰(zhàn)國策·韓策二》載,魏國原以太子鳴(即魏襄王)為質(zhì)于齊,使公子高為質(zhì)于楚。楚為送立公子高為太子,即起兵伐魏),派柱國(大司馬)昭陽率軍攻魏,破襄陵(今河南睢縣),取八邑,獲大勝。接著,移兵攻齊,齊威王憂慮,這時,恰逢陳軫為秦使齊,見齊有難,就去見昭陽。陳軫以“畫蛇添足”為喻,說昭陽破魏殺將,已立大功,如攻齊不勝,“身死爵奪,有毀于楚”,“不若引兵而去以德齊,此持滿之術(shù)也”(《史記·楚世家》。)。昭陽接受了陳軫的勸告,便沒有攻打齊國。楚懷王的這次北伐之舉,充分顯示了楚國的軍事實力,在諸國關(guān)系中仍舉足輕重,故為秦和東方各國所重視。
“五國相王”,影響不大。公元前322年(楚懷王七年),魏惠王、齊威王又在甄(今山東鄄城北)相會,以加強魏、齊關(guān)系。秦惠文王則免去張儀秦相之職,使其奔魏。魏惠王以惠施“以魏合于齊、楚以按兵”的策略無效,便轉(zhuǎn)而采用張儀的“以魏合于秦、韓而攻齊、楚”《戰(zhàn)國策·魏策一》。)的策略,以張儀為相,逐走了惠施。而張儀的真正用意在于使魏率先臣服秦國,然后使其他各國仿效。魏惠王明白后,當(dāng)然不肯聽從。秦惠文王于是立即舉兵攻魏,攻占了魏地曲沃(今山西聞喜東北)、平周(今山西介休西),用武力配合張儀推行的連橫策略活動。魏、韓害怕,不久就派太子朝秦。
張儀的連橫策略,對魏及其他關(guān)東諸國構(gòu)成了嚴重危脅,為諸國所普遍關(guān)注。公元前320年、319年,齊威王、魏惠王先后去世,秦又西攻義渠(西戎)東攻韓,咄咄逼人,在這種情況下,魏將公孫衍(犀首)倡導(dǎo)實行合縱之策,以對抗強秦。據(jù)《戰(zhàn)國策·魏策一》載,燕、趙、齊、楚、韓等國都支持公孫衍的合縱策略,魏國也同意了,“犀首遂主天下事,復(fù)相魏”。魏國于是逐退張儀回秦,惠施又回到了魏國。這樣,合縱的形勢形成了。義渠之君亦曾來到魏國,公孫衍對他說:中國無事于秦,則秦且燒[火芮](毀壞)獲君之國;中國為有事于秦,則秦且輕使重[敝/巾],而事君之國也。(《戰(zhàn)國策·秦策二》。)
這是公孫衍聯(lián)合義渠夾擊秦之謀,亦屬合縱的戰(zhàn)略活動。
公元前318年(楚懷王十一年),公孫衍發(fā)動魏、趙、韓、燕、楚五國(“五國伐秦”是流行說法,據(jù)《戰(zhàn)國策·魏策一》載,參加合縱抗秦的是魏、燕、趙、韓、齊、楚等六國?!妒酚?middot;楚世家》亦載“山東六國共攻秦”?!稇?zhàn)國策》的《秦策二》、《楚策三》和《史記·六國年表》、《史記·秦本紀》等說是五國(具體國家亦說法不一)。羅運環(huán)《〈史記·楚世家〉懷王十一年史事考證》(《楚史論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對此作了詳盡考證,認為“六國伐秦”較切合史實。)共同伐秦,由于楚國實力最強,各國推楚懷王為縱約長,進行全面協(xié)調(diào)行動。秦軍在函谷關(guān)(今河南靈寶北)迎戰(zhàn),五國軍隊一接觸就敗退了。義渠聽說五國伐秦,果然起兵襲秦,大敗秦軍于李帛之下。
楚懷王作為縱約長,開始態(tài)度是積極的,如《秦詛楚文》說:楚王熊相(槐)……倍(背)十八世之詛盟,率諸侯之兵以臨加我。
秦對楚懷王也確實是很惱火的。但是隨著戰(zhàn)爭失利,作為實際上主事之國的魏、楚卻急著求和(《戰(zhàn)國策·楚策三)),終于導(dǎo)致人心渙散,五國伐秦也就徹底失敗了。次年,即公元前317年(楚懷王十二年),秦派庶長樗里疾在修魚(今河南原陽西南)打敗三晉軍隊,虜韓將鯁、申差,斬首八萬。齊為與秦爭雄,亦出兵攻打魏、趙,在觀澤(今河南清豐南)打敗魏、趙軍隊。同年,張儀重又回到秦國任相。至此,公孫衍的合縱活動宣告破產(chǎn)。舉足輕重的楚國,因楚懷王、昭陽君臣在關(guān)鍵時刻未帶領(lǐng)關(guān)東諸國堅決抗秦,初戰(zhàn)失利后又急著求和,不僅使這次合縱活動流于破產(chǎn),而且對楚國今后的爭奪,也帶來消極的影響。
公元前329年(楚威王十一年),楚威王卒,子熊槐立,是為楚懷王(前328椙?99年)。魏聞楚喪,乘機攻楚,取陘山(今河南漯河?xùn)|)(《史記·楚世家》。)這一年,魏人張儀入秦,旋即任為相;公孫衍則自秦赴魏,魏任為將。張儀任秦相后,一方面仍繼續(xù)打擊魏國,另一方面又利用魏國處境困難的局面,采取連橫策略,以誘迫魏國就范。公元前328年(楚懷王元年),張儀遣公子桑攻魏,取蒲陽(今山西隰縣),繼而又歸還魏國,接著,遣公子繇到魏國作“人質(zhì)”,表示親善。張儀在進行了一打一拉后,便親往魏國,對魏惠王說:“秦之遇魏甚厚,魏不可以無禮于秦?!保ā妒酚?middot;張儀列傳》。魏國只得把上郡十五縣(包括少梁)獻給秦國。在此同時,秦發(fā)兵攻趙,殺其將取其地,以威懾中原諸國。次年,秦更名少梁為夏陽(今陜西韓城西南),又把以前所占的焦、曲沃歸還給魏國。秦在獲取魏之河西、上郡等地后,聲威大振,公元前325年(楚懷王四年),秦惠文王也就正式稱王了。
魏國面臨秦國的威脅,竭力拉攏韓、趙,企圖恢復(fù)三晉同盟,與秦對抗。在秦惠文王正式稱王后不久,魏惠王就與韓宣惠王在巫沙(今河南滎陽北)會晤,并尊韓宣惠王為王(原稱侯)《史記·秦本紀》、《竹書紀年》。詳見楊寬《戰(zhàn)國史》第八章注。)接著,韓宣惠王朝魏,魏惠王偕韓宣惠王攜太子同去朝趙。三晉的如此頻繁接觸,首先引起旁邊齊國的不安。齊威王當(dāng)年就出兵攻打趙、韓,并大敗趙、韓兩國軍隊。次年,秦相張儀亦率兵攻魏,取陜(今河南三門峽市),并在上郡筑塞。魏惠王、韓宣惠王與齊威王則在平阿(今山東陽谷東北)會晤,準備與秦對抗。秦國除了在軍事上主動進擊外,也繼續(xù)在外交上采取連橫活動,就在魏、韓、齊相會的第二年,即公元前323年(楚懷王六年),秦相張儀也和齊、楚大臣在嚙桑(今江蘇沛縣西南)相會,拉攏齊、楚,迫使魏向秦屈服。
針對張儀的連橫活動,魏將公孫衍亦推行合縱的策略,于同年發(fā)起魏、韓、趙、燕、中山等“五國相王”(《戰(zhàn)國策·中山策》),以與秦、楚、齊對抗。齊國不承認中山國稱王資格,幾乎引起爭戰(zhàn)。楚懷王為迫使魏向楚臣服(據(jù)《戰(zhàn)國策·魏策二》與《戰(zhàn)國策·韓策二》載,魏國原以太子鳴(即魏襄王)為質(zhì)于齊,使公子高為質(zhì)于楚。楚為送立公子高為太子,即起兵伐魏),派柱國(大司馬)昭陽率軍攻魏,破襄陵(今河南睢縣),取八邑,獲大勝。接著,移兵攻齊,齊威王憂慮,這時,恰逢陳軫為秦使齊,見齊有難,就去見昭陽。陳軫以“畫蛇添足”為喻,說昭陽破魏殺將,已立大功,如攻齊不勝,“身死爵奪,有毀于楚”,“不若引兵而去以德齊,此持滿之術(shù)也”(《史記·楚世家》。)。昭陽接受了陳軫的勸告,便沒有攻打齊國。楚懷王的這次北伐之舉,充分顯示了楚國的軍事實力,在諸國關(guān)系中仍舉足輕重,故為秦和東方各國所重視。
“五國相王”,影響不大。公元前322年(楚懷王七年),魏惠王、齊威王又在甄(今山東鄄城北)相會,以加強魏、齊關(guān)系。秦惠文王則免去張儀秦相之職,使其奔魏。魏惠王以惠施“以魏合于齊、楚以按兵”的策略無效,便轉(zhuǎn)而采用張儀的“以魏合于秦、韓而攻齊、楚”《戰(zhàn)國策·魏策一》。)的策略,以張儀為相,逐走了惠施。而張儀的真正用意在于使魏率先臣服秦國,然后使其他各國仿效。魏惠王明白后,當(dāng)然不肯聽從。秦惠文王于是立即舉兵攻魏,攻占了魏地曲沃(今山西聞喜東北)、平周(今山西介休西),用武力配合張儀推行的連橫策略活動。魏、韓害怕,不久就派太子朝秦。
張儀的連橫策略,對魏及其他關(guān)東諸國構(gòu)成了嚴重危脅,為諸國所普遍關(guān)注。公元前320年、319年,齊威王、魏惠王先后去世,秦又西攻義渠(西戎)東攻韓,咄咄逼人,在這種情況下,魏將公孫衍(犀首)倡導(dǎo)實行合縱之策,以對抗強秦。據(jù)《戰(zhàn)國策·魏策一》載,燕、趙、齊、楚、韓等國都支持公孫衍的合縱策略,魏國也同意了,“犀首遂主天下事,復(fù)相魏”。魏國于是逐退張儀回秦,惠施又回到了魏國。這樣,合縱的形勢形成了。義渠之君亦曾來到魏國,公孫衍對他說:中國無事于秦,則秦且燒[火芮](毀壞)獲君之國;中國為有事于秦,則秦且輕使重[敝/巾],而事君之國也。(《戰(zhàn)國策·秦策二》。)
這是公孫衍聯(lián)合義渠夾擊秦之謀,亦屬合縱的戰(zhàn)略活動。
公元前318年(楚懷王十一年),公孫衍發(fā)動魏、趙、韓、燕、楚五國(“五國伐秦”是流行說法,據(jù)《戰(zhàn)國策·魏策一》載,參加合縱抗秦的是魏、燕、趙、韓、齊、楚等六國?!妒酚?middot;楚世家》亦載“山東六國共攻秦”?!稇?zhàn)國策》的《秦策二》、《楚策三》和《史記·六國年表》、《史記·秦本紀》等說是五國(具體國家亦說法不一)。羅運環(huán)《〈史記·楚世家〉懷王十一年史事考證》(《楚史論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對此作了詳盡考證,認為“六國伐秦”較切合史實。)共同伐秦,由于楚國實力最強,各國推楚懷王為縱約長,進行全面協(xié)調(diào)行動。秦軍在函谷關(guān)(今河南靈寶北)迎戰(zhàn),五國軍隊一接觸就敗退了。義渠聽說五國伐秦,果然起兵襲秦,大敗秦軍于李帛之下。
楚懷王作為縱約長,開始態(tài)度是積極的,如《秦詛楚文》說:楚王熊相(槐)……倍(背)十八世之詛盟,率諸侯之兵以臨加我。
秦對楚懷王也確實是很惱火的。但是隨著戰(zhàn)爭失利,作為實際上主事之國的魏、楚卻急著求和(《戰(zhàn)國策·楚策三)),終于導(dǎo)致人心渙散,五國伐秦也就徹底失敗了。次年,即公元前317年(楚懷王十二年),秦派庶長樗里疾在修魚(今河南原陽西南)打敗三晉軍隊,虜韓將鯁、申差,斬首八萬。齊為與秦爭雄,亦出兵攻打魏、趙,在觀澤(今河南清豐南)打敗魏、趙軍隊。同年,張儀重又回到秦國任相。至此,公孫衍的合縱活動宣告破產(chǎn)。舉足輕重的楚國,因楚懷王、昭陽君臣在關(guān)鍵時刻未帶領(lǐng)關(guān)東諸國堅決抗秦,初戰(zhàn)失利后又急著求和,不僅使這次合縱活動流于破產(chǎn),而且對楚國今后的爭奪,也帶來消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