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戰(zhàn)國初楚國的內(nèi)外形勢與吳起變法

一、戰(zhàn)國初期各國形勢

楚國史 作者:魏昌 著


  春秋戰(zhàn)國之際,是我國歷史上從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的大變革時期。盡管各國的變革時間和程度不盡相同,但各國內(nèi)部都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各國間的爭奪也更加劇烈,出現(xiàn)了以兼并他國為目的的封建兼并戰(zhàn)爭。

  一直與楚國對峙的北方大國晉國,早在春秋中期,“私家”(新興封建勢力)就日益強盛起來,并與舊公族不斷地展開斗爭。至春秋末,已形成政在家門,權歸六卿(趙、魏、韓、智、范和中行氏)的局面。六卿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在各自的領地內(nèi),廢除了“百步為畝”的井田制,實行新的田畝制和地稅制,促進了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和封建生產(chǎn)關系的成長。

  在新舊勢力斗爭的同時,六卿之間由于政治、經(jīng)濟的差異和矛盾,也展開了激烈的較量。繼公元前493年趙、韓、魏打敗了得到鄭、齊等國相助的范氏、中行氏后,于公元前458年趙、韓、魏、智氏聯(lián)合起來,又滅掉了范氏和中行氏。公元前455年,智氏勢盛,韓、魏屈服,于是率韓、魏攻趙,圍晉陽(今山西太原南古城營)三年不下,趙對韓、魏曉以唇亡齒寒之理,于是三卿聯(lián)合起來,于公元前453年(楚惠王三十六年)滅掉了智氏,三分其地。此后,晉國君反朝于三家之君,晉公室名存實亡,“三家分晉”局面形成,韓、趙、魏實際上已成為三個獨立的新興的封建國家。公元前403年(楚聲王五年),周王室正式冊命三晉國君為諸侯。

  三晉中以魏發(fā)展最快,勢力最強。公元前445年(楚惠王四十四年),魏文侯即位后,求賢若渴,先后任魏成子、翟璜、李悝為相,以吳起為西河郡守,以樂羊為將,以西門豹為鄴(今河北臨漳西南)令。李悝在魏文侯的支持下進行變法,主要內(nèi)容為:廢除奴隸主官爵世襲制,按功勞和能力選拔官吏;“盡地力之教”,發(fā)展生產(chǎn);行“平[入《史記·吳起列傳》。)秦國國力有限,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遲緩,社會關系變革亦不明顯。公元前408年(楚簡王二十四年),當魏取秦河西地后,秦簡公為擺脫被動挨打的局面,也效法中原各國,實行實物地租,即“初租禾”。隨著經(jīng)濟領域變革的成功,新興封建勢力在政治上也進一步確立自己的統(tǒng)治。公元前387年,秦惠公卒,子出子即位,年僅二、三歲,其母及宦官當政,國內(nèi)動蕩不安。公元前385年(楚悼王十七年),秦庶長菌改殺出子及其母,迎立出奔在魏的公子連,是為秦獻公。秦獻公長期生活在魏,目睹李悝變法的成效,當政后即著手進行政治改革。次年,宣布“止從死”,廢除了用人殉葬制度。其后又制定戶籍制度和建立縣制,并于公元前383年修筑櫟陽(今陜西富平東南)城,自涇陽(今陜西涇陽西)遷都于此。秦獻公的上述改革與都城東移,有利于封建統(tǒng)治的加強與邊防的鞏固,為后來商鞅變法奠定了基礎。

  燕國地處東北,戰(zhàn)國中期后才逐步強大起來。江東之越,雖一度北上爭霸,但自勾踐死后,國勢日漸衰弱。其他各國,如鄭、宋、魯?shù)葒m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但國力一直有限。故戰(zhàn)國初,各國斗爭形勢以三晉相聯(lián)為樞軸,攻秦伐齊逼楚,實際上是春秋時期大國激烈爭奪的繼續(xù)和發(fā)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