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元洪一上臺,立即下令撤銷對孫中山的通緝令,并電邀孫中山入京籌商國事;內閣組成后,黎元洪和一些內閣成員分別發(fā)電迎接伍廷芳北上組閣,并電邀唐紹儀、陳炯明、岑春煊、譚延闿等來京共商大計;與此同時,吳佩孚等直系軍閥除要求孫中山下野外,也分別電請孫中山、伍廷芳、李烈鈞等北上共謀國是。他們這樣做的目的是造成“全國統(tǒng)一”的氣氛。
南方人士已看出這是虛偽的表示,加以拒絕,被邀人士無一北上。其中,譚延闿表示不就內務總長職,黃炎培表示不就教育總長職。伍廷芳發(fā)出通電,認為黎元洪復職沒有法律根據。李烈鈞態(tài)度更為強硬,聯名發(fā)表通電,斥罵黎元洪叛國,說他和舊國會都是直系軍閥的傀儡。結果,黎元洪拉攏西南人物入閣的計劃落空。
陳炯明秘密策劃推倒孫中山,但他的兵力不足,北伐軍兵力逾4萬人以上,他的兵力不滿1.3萬人。利令智昏的陳炯明于1922年6月13日跨出了最后的一步,召集葉舉等人在石龍秘密召集會議,討論叛亂軍事部署。他們認為,要阻止孫中山北伐,就要斷其財源,拘捕廖仲愷,鎖住“孫大炮的荷包”。
6月14日,陳炯明給廖仲愷打來一封電報,假稱請廖到惠州領款及協商要事。廖雖然感到陳炯明居心叵測,但為了爭取陳炯明懸崖勒馬,于15日如約前往惠州。他剛抵石龍資產階級哲學學說和派別之一。產生于19世紀上半期,創(chuàng)始,陳炯明就密電將廖仲愷扣留,旋將廖囚禁在廣州西郊石井兵工廠。
同日,葉舉在白云山調動部隊,作好炮擊觀音山總統(tǒng)府和粵秀樓的準備。孫中山接二連三接到報告:“陳家軍將謀不軌,請暫作回避?!钡珜O中山認為,“競存惡劣當不至此”。直到16日晨2時,又有一軍官向孫中山報告:“粵軍各營,炊事已畢,約定2時出發(fā),并聲言備足20萬,以為謀害總統(tǒng)之賞金,且言事成,準各營兵士,大放假3日。”
16日3時,總統(tǒng)府的粵秀樓上已聽到敵人出發(fā)的號音,于是秘書林直勉、參軍林樹巍、輜重隊長陸志云催促孫中山立即離開。孫中山才化裝成醫(yī)生,出粵秀樓,幾經周折,到達海珠海軍司令部,旋乘小艇到白鵝潭,登上楚豫艦。
葉舉指揮陳家軍分兵3路向總統(tǒng)府和粵秀樓發(fā)起進攻,震耳欲聾的槍炮聲,打破了深夜的寧靜。敵人一面用步槍、機關槍、大炮向總統(tǒng)府和粵秀樓狂轟亂射,用煤油燒毀粵秀樓到總統(tǒng)府的棧橋,以斷孫中山的退路;一面派兵埋伏于總統(tǒng)府四周民房內新實證主義的馬克思主義意大利德拉F沃爾佩(Galvano,以便孫中山乘車出總統(tǒng)府時,加以狙擊,企圖置孫中山及總統(tǒng)府警衛(wèi)隊于死地。
50多名總統(tǒng)府警衛(wèi)隊員在團長陳可鈺、營長葉挺、薛岳、衛(wèi)士隊隊長姚觀順等人的帶領下,對敵人的圍攻,展開了頑強的反擊,多次擊退叛軍的輪番進攻。上午10時左右,警衛(wèi)隊傷亡過多,被迫放棄粵秀樓。叛軍放火焚燒粵秀樓,孫中山的著作手稿及珍貴藏書,都被大火吞沒。
警衛(wèi)隊為了吸引敵人的火力,掩護孫中山脫險,同敵人激戰(zhàn),到下午3時,叛軍仍然無法攻克總統(tǒng)府。4時,葉舉請廣州衛(wèi)戍司令魏邦平派出軍使馬毓藩與警衛(wèi)隊團長陳可鈺講和。正在談判間,叛軍乘警衛(wèi)隊毫無戒備,不顧信義地沖開總統(tǒng)府前面的兩層鐵門,一轟而進,大肆搶掠總統(tǒng)府的槍彈、財物。
警衛(wèi)隊只好撤退出總統(tǒng)府,為掩護孫中山而留守在總統(tǒng)府的宋慶齡,也在葉挺和孫中山的副官馬湘、黃惠龍等人的護送下,脫離險境。
孫中山脫險后,率領永豐、永翔、楚豫、豫章、同安、廣玉、寶璧等7艦向大沙頭、白云山、沙河、觀音山、五層樓等處叛軍據點發(fā)炮轟擊。叛軍巡河兵艦也向軍艦炮擊,靜謐的白鵝潭,硝煙彌漫、惡浪滔天。雙方激戰(zhàn)多時,孫中山才因陸上沒有支援,只好率艦退回黃埔。
6月18日,孫中山電告在寧波的蔣介石:“事緊急盼速來!”26日,蔣介石風塵仆仆地趕到黃埔,一見孫中山單膝跪下說:“先生,我來遲了!”
孫中山連忙扶起他,感慨萬端:“難得你這樣忠誠,不畏艱險。當初,你因為我不肯討伐陳炯明,便棄我而走,現在想來,倒是你有先見之明。”遂將海上指揮大權交給了蔣介石。
陳炯明見武力威脅未逞,便指使親信利用省議會名義,強迫各社團,聯名電促孫中山下野。他又致電伍廷芳:“切勸孫公,敝屣尊號,示天下無私?!?br/>
伍廷芳不為所動,以總統(tǒng)府外交總長的身份,照會駐粵各國領事,嚴守中立,勿助叛軍。
7月1日,陳炯明派鐘榮光持函到永豐艦虛偽地向孫中山表示:“國事至此,痛心何極!炯雖下野,萬難辭咎”?!拔┠钍昊茧y相從,此心未敢絲毫有負鈞座?!钡詈笕砸獙O中山下野,離開廣州。
孫中山對陳炯明嚴詞痛斥。
陳炯明不惜重金,誘賄海軍,以分化擁護孫中山的海軍力量。心懷異志的海軍司令溫樹德在陳炯明的誘迫下,秘密地與叛軍簽訂了議和條件。他在7月8日晚接受了陳炯明的26萬元賄賂后,擅自率領海圻、海琛、肇和3大艦息燈起錨,離開黃埔,駛出蓮花山河面。
叛軍以為3大艦離開黃埔后,孫中山的座艦永豐艦等就完全暴露在魚珠炮臺的火力監(jiān)視之下,黃埔后方的海心崗水深僅有6尺,軍艦難以通過,后路已絕。魚珠炮臺封鎖前路,永豐艦等或困死于黃埔,或葬身炮火之中。
但孫中山早有準備,他事先派人測得新的航道,永豐艦等從容地擺脫敵人炮火封鎖,移碇新造村河面與馬伯麟駐守的長洲要塞互為犄角,陳炯明謀害孫中山的陰謀再次破產。
不料,海軍陸戰(zhàn)隊司令孫祥夫率部反戈,7月9日長洲炮臺為敵人占據,停泊在新造河面的永豐艦等,頓失屏障,處境險惡。
孫中山于10日拂曉,率永豐、楚豫、豫章、廣玉、寶璧等艦,開足馬力,駛向白鵝潭。沿途遭到叛軍猛烈的炮擊,永豐艦連重6彈。孫中山命令各艦還擊,迅速壓制叛軍的炮火,艦隊終于冒著紛飛的炮火,穿過叛軍的層層封鎖,駛入白鵝潭。
白鵝潭緊連沙面租界,叛軍不敢向艦隊開炮。但英國粵海關稅務司卻派人到永豐艦,以白鵝潭為通商港口和毗鄰沙面租界為借口,無理要求孫中山撤離白鵝潭。孫中山嚴詞痛斥:“此為我之領土,我可往來自由。決不受無理之干涉?!?br/>
陳炯明再次圖謀謀害孫中山,派人在永豐艦下布下水雷,幸好潮水退落,永豐艦剛剛掉轉船頭,未造成傷亡。
陳炯明一計不成,又設一計,他派人在江門裝修鋼板小輪船32艘,招募敢死隊300名,偷襲艦隊。又計劃賄買孫中山艦隊士兵,發(fā)炮轟擊沙面租界,造成糾紛,嫁禍于孫中山。
孫中山曾在陳炯明叛亂的第3天電令李烈鈞、許崇清等北伐軍回師廣東,討平叛逆。6月23日,北伐軍將領召開軍事會議,決定迅速回粵靖難。26日,粵軍第二軍、滇軍、福軍之全部及粵軍一師回師廣東,李烈鈞等部留守贛境,以作后援,但是,粵軍一師梁鴻楷在回師途中率部擅自脫離隊伍。
7月2日,北伐軍到達粵境,決定兵分數路向韶關、翁源叛軍發(fā)起進攻。陳炯明抽調叛軍翁式亮、楊坤如等幾十營兵力,并利用有利地形,密布鐵絲網,構筑防御工事,布置2道防線。
7月10日,雙方展開正面交鋒。由于叛軍防御工事十分堅固,雙方鏖戰(zhàn)多日,成相持局面。7月17日、18日,北伐軍向翁源展開猛烈進攻,叛軍雖然死命防守,終究抵擋不住北伐軍的銳利攻勢。北伐軍遂于18日進占翁源城外諸高山,翁源城內4000余叛軍退出城外,埋伏在戰(zhàn)壕里,當北伐軍乘勝攻城時,伏軍突起。于是,兩軍在城外展開血肉相搏戰(zhàn)。深夜,北伐軍派出飛機在英德附近沙口地方,拋下炸彈。翁源叛軍恐后方被包抄,趕緊退卻,北伐軍占據翁源。是役,雙方陣亡不下千人。
陳炯明要求吳佩孚派兵夾擊北伐軍。吳佩孚調沈鴻英部由湘南配合蔡成勛部,會攻留贛的北伐軍。李烈鈞部被迫退回粵境。
陳炯明調動叛軍多部增援翁源。兩軍在翁源苦戰(zhàn)多日,直到7月26日,叛軍銳氣漸挫,全線開始向韶關退卻。北伐軍一直追擊逼近馬壩車站和韶關車站。不料,投敵的梁鴻楷師于28日趕來,與連續(xù)苦戰(zhàn)的北伐軍作戰(zhàn)。北伐軍已疲備不堪,遂退回火山一線,在以后的幾天內,繼續(xù)后退。
8月3日,北伐軍在南雄召開軍事會議,決定分東西兩路撤退。許崇清、李福林等部經江西入福建,李烈鈞、李明揚、賴世璜等部經湘南進廣西,繼續(xù)討逆。
8月9日,堅守在白鵝潭的孫中山得知北伐軍回師失利,他已是孤軍無援,決定離粵赴滬。下午3時,他乘英艦“摩軒號”到香港,次日,改坐“俄國皇后號”赴滬。
陳炯明對與孫中山有聯系的國民黨人,下令“剪草除根”。于是廣州叛軍,對于民黨黨員,大行屠殺,凡與民黨稍有關系者,格殺無論。李烈鈞、許崇清、汪精衛(wèi)、胡漢民、伍朝樞等在廣州的居處財產,也被叛軍洗劫殆盡。孫中山的家鄉(xiāng)香山也遭叛軍洗劫。叛軍在香山的殘暴兇淫,有史未見。
8月15日,陳炯明由惠州回到廣州,僭任粵軍總司令。
8月18日,何香凝來到白云山找陳炯明,要他釋放廖仲愷,并說:“仲愷有什么對不起你?你們說仲愷幫孫先生籌款,難道仲愷沒有幫助過你嗎?你在漳州兩年多,幫助你的不是仲愷嗎?”
陳炯明考慮到貿然公開殺害廖仲愷,于己不利,便下手令釋放廖仲愷。
何香凝估計陳炯明要派人暗殺廖仲愷,動員廖仲愷立即離開廣州。19日凌晨3時,廖仲愷同何香凝坐小船到白鵝潭,再轉大輪赴香港,然后赴上海。
上午10時,陳炯明派士兵去抓廖仲愷,結果撲了個空。
退往上海的孫中山發(fā)表討伐陳炯明的宣言,歷數陳炯明的罪行。為了集中力量消滅陳炯明叛軍,孫中山決定利用直系與皖系的矛盾,與皖系合作,利用段祺瑞的勢力驅逐投直的福建軍閥李厚基。
10月,孫中山將駐扎福建的北伐軍改為討賊軍,任命許崇清為東路討賊軍總司令兼第2軍軍長,黃大偉、李福林為第1、3軍軍長,蔣介石為參謀長。討賊軍在駐閩皖軍王永泉的配合下,多次打敗了李厚基及增援的直軍唐謨部,迅速占領了福州,并計劃取道閩南進攻潮汕。
孫中山又派鄒魯以特派員名義駐香港,負責策劃與駐廣西的滇、桂軍及駐西江的粵軍聯系,組織滇、桂、粵軍聯合的西路討賊軍,東下討賊。林直勉、鄧澤如、廖湘蕓等,也奉命入桂,進行策反工作。
陳炯明對孫中山無日不在戒備之中,他的注意力集中在福建的討賊軍,派叛軍尹驥、李云復、黃風倫、翁式亮、鐘景棠各部,配合直軍進攻北伐軍。叛軍在閩南肆意搶劫財物,污辱婦女,被暴軍強奸致死的良家婦女,竟以數百計,引起人民的強烈不滿。許崇清討賊軍迅速地擊潰了叛軍,叛軍潰退潮汕。人怨甚深的李厚基和直軍,同樣在慘敗之余,退出閩境。
陳炯明把廣西方面交給桂軍名將林虎,指令桂軍第1師劉震寰部和粵軍四師歸林虎管轄。劉震寰久想取得廣西總司令的地位,因而對陳炯明不滿,他借口接洽軍火問題,到香港同鄒魯密談,表示加入討陳隊伍,孫中山委任劉為中央直轄桂軍第二路總司令。最有勢力的沈鴻英部,也不滿于陳炯明扶植林虎的作法。孫中山通過岑春煊的關系,將沈鴻英爭取過來,委任他為中央直轄桂軍第一路總司令。孫中山又把滇軍張開儒部爭取過來,委任掌握實權的張開儒部將楊希閔為中央直轄滇軍總司令。
12月26日,受孫中山委任的中央直轄滇軍總司令楊希閔、中央直轄桂軍第一路總令沈鴻英、中央直轄桂軍第二路總司令劉震寰及擁護孫中山的粵軍等各派代表,在廣西大湟江白馬廟舉行會議,會商討陳戰(zhàn)略和合作問題。
白馬會盟后,討賊軍迅速向陳軍發(fā)起進攻。駐守梧州的粵軍中級軍官莫雄、陳濟棠、鄧演達等,早與西路討賊軍秘密聯系,約定與討賊軍里應外合,因此,討賊軍未費一槍一彈,就收復了梧州。爾后西路討賊軍兵分3路,長驅直入,挺進粵境。
陳軍兵敗如山倒。1923年1月14日,陳軍1師師長梁鴻楷、3師師長陳章甫通電擁戴魏邦平主持粵局。次日,洪兆麟在汕頭宣布脫離陳炯明,擁護孫中山回粵。
陳炯明只好于1月15日通電下野,率葉舉、熊略等殘部,敗退惠州。
次日,西路討賊軍進入廣州。20日,孫中山任命胡漢民為廣東省長、許崇清為粵軍總司令、魏邦平為廣州衛(wèi)戍司令,并以胡漢民、李烈鈞、許崇清、魏邦平、鄒魯為全權委員,代行總統(tǒng)職權。
2月15日,孫中山偕同譚延回到廣州,3月1日,建立了陸海軍大元帥府,以廖仲愷,伍朝樞、譚延闿分別任財政、外交、內務部長,蔣介石為大本營參謀長,朱培德為參軍長。
孫中山回到廣州,沒有一時安穩(wěn)的日子,陳炯明在東江虎視眈眈,已歸順孫中山的桂滇軍閥也是靠不住的。4月,桂系軍閥沈鴻英重演陳炯明的故伎,他接受北京政府所任命的廣東督理一職,發(fā)動了對廣州的攻勢,一場新的叛亂開始了。孫中山親自督戰(zhàn)平叛,很快把沈鴻英叛軍平定了。沈只身逃往香港。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陳炯明乘沈鴻英反叛之機,又來攻擊孫中山部。孫中山知道陳炯明不去大患未除,便命各路軍隊圍攻惠州。這一仗,稱為東江之戰(zhàn),反反復復,撲朔迷離,東起廈門,西至廣州,共打了4個多月,未分勝敗。孫中山見陳炯明的勢力一時難除,戰(zhàn)爭給廣東人民帶來沉重的負擔和痛苦,若要死戰(zhàn),徒苦軍民,便暫且保守地界,休息一陣子。
孫中山感到趕走一個軍閥,又來了一個軍閥,終不是辦法,他接受蘇俄代表的建議:聯俄,聯共,改組國民黨,此是后話,暫且不提。
黎元洪上臺后,局勢不穩(wěn),內閣屢變。黎元洪一直是想請南方有影響的人物出面組閣,以便促成南北統(tǒng)一。他先準備恢復伍廷芳為國務總理,因曹錕、吳佩孚反對,又改為任顏惠慶組閣。由于許多閣員不肯出任,又請王寵惠代理國務總理。1922年7月下旬,黎想讓南方名流唐紹儀組閣,便派人去保定、洛陽分別征求曹錕、吳佩孚的意見。曹、吳分別提出要自己的親信高凌霨、汪士元、張紹曾、高恩洪為閣員,內閣總理由總統(tǒng)選派。8月15日,黎元洪正式發(fā)表唐紹儀組閣令。
唐紹儀答允出任內閣總理,但他深知北京政府為直系軍閥所左右,各種矛盾相當復雜,他不急于就任,先讓親信盧信入閣,自己北上天津,以探聽信息。
唐紹儀欲走馬上任。不料,曹、吳提出異議,說唐雖北洋出身,但投向革命黨,出賣北洋,唐組閣對北洋不利,公開表示反對。唐紹儀面對直系軍閥的干涉,束手無策,只好放棄內閣總理一職,自天津匆匆南返。
王寵惠自覺長期代理內閣總理名不正言不順,遂于9月14日提出辭職。黎元洪不得不正式任命王寵惠為內閣總理。
直系內部,曹錕與吳佩孚的想法不同。前面說過,吳佩孚與陳炯明攜手,計劃以黎元洪作為過渡,北倒曹錕,南倒孫中山,吳佩孚、陳炯明為正副總統(tǒng)。曹錕的想法,也是讓黎元洪為過渡階梯,然后自己擔任總統(tǒng)。曹、吳的出發(fā)點不同,分歧也就越來越明顯,發(fā)生利害沖突。吳反對曹過早地做總統(tǒng),曹則怕吳威望過高,勢力太大,搶了他的總統(tǒng)位子。曹、吳各拉山頭,形成兩派。因曹錕以直魯豫巡閱使駐保定,其弟曹銳以直隸省長駐天津,故稱為“津?!迸桑欢鴧且愿毖查喪柜v洛陽,故稱“洛陽”派。兩派斗爭的焦點是內閣問題,黎元洪在兩派之間受夾板氣。
王寵惠內閣被人稱為“洛派內閣”,因為內閣中的內務總長孫丹林以前是吳佩孚的秘書長,交通總長高恩洪是吳佩孚的同鄉(xiāng)和忠實親信,陸軍總長張紹曾是吳佩孚的兒女親家??偫硗鯇櫥莺拓斦傞L羅文干明顯地站在吳佩孚方面。曹錕大怒,認為吳佩孚在發(fā)展個人勢力,于是暗使眾議院正副議長吳景濂、張伯烈反對“洛派內閣”,王寵惠于11月25日提出辭職。
黎元洪面對洛派與津保派的爭斗,一時被弄得暈頭轉向,無所措手足,趕忙派人分頭去約請靳云鵬、顧維鈞、周樹模等人暫時代理內閣總理。但這幾個,誰也不肯代理,一時間,北京政府成了無政府狀態(tài)。
11月29日,黎元洪提出由汪大燮組閣。汪聲明維持10日,10日期滿去職。
黎元洪又提出張紹曾組閣,黎以為張傾向津保派,又是吳佩孚的兒女親家。讓他組閣也許可以兩邊都不得罪,可是津保派對張紹曾并不放心,曹錕也希望無人組閣,長期處于無政府狀態(tài),以便逼黎元洪下臺。于是,張紹曾內閣一時難產。黎元洪只好托外交總長王正廷代理總理,王提出代理期限為10日。
1923年1月4日,黎元洪總算正式任命了張紹曾內閣。張紹曾一上臺,即標榜南北和平統(tǒng)一,這與黎元洪的政治夙愿暗合,但與吳佩孚的武力統(tǒng)一相沖突。曹錕、吳佩孚要求內閣任命沈鴻英、孫傳芳為南方政府控制地盤的廣東、福建省督理,張紹曾認為此舉有背于和平統(tǒng)一,嚴加拒絕,并憤然提出辭職,黎元洪極力挽留。
南方人士已看出這是虛偽的表示,加以拒絕,被邀人士無一北上。其中,譚延闿表示不就內務總長職,黃炎培表示不就教育總長職。伍廷芳發(fā)出通電,認為黎元洪復職沒有法律根據。李烈鈞態(tài)度更為強硬,聯名發(fā)表通電,斥罵黎元洪叛國,說他和舊國會都是直系軍閥的傀儡。結果,黎元洪拉攏西南人物入閣的計劃落空。
陳炯明秘密策劃推倒孫中山,但他的兵力不足,北伐軍兵力逾4萬人以上,他的兵力不滿1.3萬人。利令智昏的陳炯明于1922年6月13日跨出了最后的一步,召集葉舉等人在石龍秘密召集會議,討論叛亂軍事部署。他們認為,要阻止孫中山北伐,就要斷其財源,拘捕廖仲愷,鎖住“孫大炮的荷包”。
6月14日,陳炯明給廖仲愷打來一封電報,假稱請廖到惠州領款及協商要事。廖雖然感到陳炯明居心叵測,但為了爭取陳炯明懸崖勒馬,于15日如約前往惠州。他剛抵石龍資產階級哲學學說和派別之一。產生于19世紀上半期,創(chuàng)始,陳炯明就密電將廖仲愷扣留,旋將廖囚禁在廣州西郊石井兵工廠。
同日,葉舉在白云山調動部隊,作好炮擊觀音山總統(tǒng)府和粵秀樓的準備。孫中山接二連三接到報告:“陳家軍將謀不軌,請暫作回避?!钡珜O中山認為,“競存惡劣當不至此”。直到16日晨2時,又有一軍官向孫中山報告:“粵軍各營,炊事已畢,約定2時出發(fā),并聲言備足20萬,以為謀害總統(tǒng)之賞金,且言事成,準各營兵士,大放假3日。”
16日3時,總統(tǒng)府的粵秀樓上已聽到敵人出發(fā)的號音,于是秘書林直勉、參軍林樹巍、輜重隊長陸志云催促孫中山立即離開。孫中山才化裝成醫(yī)生,出粵秀樓,幾經周折,到達海珠海軍司令部,旋乘小艇到白鵝潭,登上楚豫艦。
葉舉指揮陳家軍分兵3路向總統(tǒng)府和粵秀樓發(fā)起進攻,震耳欲聾的槍炮聲,打破了深夜的寧靜。敵人一面用步槍、機關槍、大炮向總統(tǒng)府和粵秀樓狂轟亂射,用煤油燒毀粵秀樓到總統(tǒng)府的棧橋,以斷孫中山的退路;一面派兵埋伏于總統(tǒng)府四周民房內新實證主義的馬克思主義意大利德拉F沃爾佩(Galvano,以便孫中山乘車出總統(tǒng)府時,加以狙擊,企圖置孫中山及總統(tǒng)府警衛(wèi)隊于死地。
50多名總統(tǒng)府警衛(wèi)隊員在團長陳可鈺、營長葉挺、薛岳、衛(wèi)士隊隊長姚觀順等人的帶領下,對敵人的圍攻,展開了頑強的反擊,多次擊退叛軍的輪番進攻。上午10時左右,警衛(wèi)隊傷亡過多,被迫放棄粵秀樓。叛軍放火焚燒粵秀樓,孫中山的著作手稿及珍貴藏書,都被大火吞沒。
警衛(wèi)隊為了吸引敵人的火力,掩護孫中山脫險,同敵人激戰(zhàn),到下午3時,叛軍仍然無法攻克總統(tǒng)府。4時,葉舉請廣州衛(wèi)戍司令魏邦平派出軍使馬毓藩與警衛(wèi)隊團長陳可鈺講和。正在談判間,叛軍乘警衛(wèi)隊毫無戒備,不顧信義地沖開總統(tǒng)府前面的兩層鐵門,一轟而進,大肆搶掠總統(tǒng)府的槍彈、財物。
警衛(wèi)隊只好撤退出總統(tǒng)府,為掩護孫中山而留守在總統(tǒng)府的宋慶齡,也在葉挺和孫中山的副官馬湘、黃惠龍等人的護送下,脫離險境。
孫中山脫險后,率領永豐、永翔、楚豫、豫章、同安、廣玉、寶璧等7艦向大沙頭、白云山、沙河、觀音山、五層樓等處叛軍據點發(fā)炮轟擊。叛軍巡河兵艦也向軍艦炮擊,靜謐的白鵝潭,硝煙彌漫、惡浪滔天。雙方激戰(zhàn)多時,孫中山才因陸上沒有支援,只好率艦退回黃埔。
6月18日,孫中山電告在寧波的蔣介石:“事緊急盼速來!”26日,蔣介石風塵仆仆地趕到黃埔,一見孫中山單膝跪下說:“先生,我來遲了!”
孫中山連忙扶起他,感慨萬端:“難得你這樣忠誠,不畏艱險。當初,你因為我不肯討伐陳炯明,便棄我而走,現在想來,倒是你有先見之明。”遂將海上指揮大權交給了蔣介石。
陳炯明見武力威脅未逞,便指使親信利用省議會名義,強迫各社團,聯名電促孫中山下野。他又致電伍廷芳:“切勸孫公,敝屣尊號,示天下無私?!?br/>
伍廷芳不為所動,以總統(tǒng)府外交總長的身份,照會駐粵各國領事,嚴守中立,勿助叛軍。
7月1日,陳炯明派鐘榮光持函到永豐艦虛偽地向孫中山表示:“國事至此,痛心何極!炯雖下野,萬難辭咎”?!拔┠钍昊茧y相從,此心未敢絲毫有負鈞座?!钡詈笕砸獙O中山下野,離開廣州。
孫中山對陳炯明嚴詞痛斥。
陳炯明不惜重金,誘賄海軍,以分化擁護孫中山的海軍力量。心懷異志的海軍司令溫樹德在陳炯明的誘迫下,秘密地與叛軍簽訂了議和條件。他在7月8日晚接受了陳炯明的26萬元賄賂后,擅自率領海圻、海琛、肇和3大艦息燈起錨,離開黃埔,駛出蓮花山河面。
叛軍以為3大艦離開黃埔后,孫中山的座艦永豐艦等就完全暴露在魚珠炮臺的火力監(jiān)視之下,黃埔后方的海心崗水深僅有6尺,軍艦難以通過,后路已絕。魚珠炮臺封鎖前路,永豐艦等或困死于黃埔,或葬身炮火之中。
但孫中山早有準備,他事先派人測得新的航道,永豐艦等從容地擺脫敵人炮火封鎖,移碇新造村河面與馬伯麟駐守的長洲要塞互為犄角,陳炯明謀害孫中山的陰謀再次破產。
不料,海軍陸戰(zhàn)隊司令孫祥夫率部反戈,7月9日長洲炮臺為敵人占據,停泊在新造河面的永豐艦等,頓失屏障,處境險惡。
孫中山于10日拂曉,率永豐、楚豫、豫章、廣玉、寶璧等艦,開足馬力,駛向白鵝潭。沿途遭到叛軍猛烈的炮擊,永豐艦連重6彈。孫中山命令各艦還擊,迅速壓制叛軍的炮火,艦隊終于冒著紛飛的炮火,穿過叛軍的層層封鎖,駛入白鵝潭。
白鵝潭緊連沙面租界,叛軍不敢向艦隊開炮。但英國粵海關稅務司卻派人到永豐艦,以白鵝潭為通商港口和毗鄰沙面租界為借口,無理要求孫中山撤離白鵝潭。孫中山嚴詞痛斥:“此為我之領土,我可往來自由。決不受無理之干涉?!?br/>
陳炯明再次圖謀謀害孫中山,派人在永豐艦下布下水雷,幸好潮水退落,永豐艦剛剛掉轉船頭,未造成傷亡。
陳炯明一計不成,又設一計,他派人在江門裝修鋼板小輪船32艘,招募敢死隊300名,偷襲艦隊。又計劃賄買孫中山艦隊士兵,發(fā)炮轟擊沙面租界,造成糾紛,嫁禍于孫中山。
孫中山曾在陳炯明叛亂的第3天電令李烈鈞、許崇清等北伐軍回師廣東,討平叛逆。6月23日,北伐軍將領召開軍事會議,決定迅速回粵靖難。26日,粵軍第二軍、滇軍、福軍之全部及粵軍一師回師廣東,李烈鈞等部留守贛境,以作后援,但是,粵軍一師梁鴻楷在回師途中率部擅自脫離隊伍。
7月2日,北伐軍到達粵境,決定兵分數路向韶關、翁源叛軍發(fā)起進攻。陳炯明抽調叛軍翁式亮、楊坤如等幾十營兵力,并利用有利地形,密布鐵絲網,構筑防御工事,布置2道防線。
7月10日,雙方展開正面交鋒。由于叛軍防御工事十分堅固,雙方鏖戰(zhàn)多日,成相持局面。7月17日、18日,北伐軍向翁源展開猛烈進攻,叛軍雖然死命防守,終究抵擋不住北伐軍的銳利攻勢。北伐軍遂于18日進占翁源城外諸高山,翁源城內4000余叛軍退出城外,埋伏在戰(zhàn)壕里,當北伐軍乘勝攻城時,伏軍突起。于是,兩軍在城外展開血肉相搏戰(zhàn)。深夜,北伐軍派出飛機在英德附近沙口地方,拋下炸彈。翁源叛軍恐后方被包抄,趕緊退卻,北伐軍占據翁源。是役,雙方陣亡不下千人。
陳炯明要求吳佩孚派兵夾擊北伐軍。吳佩孚調沈鴻英部由湘南配合蔡成勛部,會攻留贛的北伐軍。李烈鈞部被迫退回粵境。
陳炯明調動叛軍多部增援翁源。兩軍在翁源苦戰(zhàn)多日,直到7月26日,叛軍銳氣漸挫,全線開始向韶關退卻。北伐軍一直追擊逼近馬壩車站和韶關車站。不料,投敵的梁鴻楷師于28日趕來,與連續(xù)苦戰(zhàn)的北伐軍作戰(zhàn)。北伐軍已疲備不堪,遂退回火山一線,在以后的幾天內,繼續(xù)后退。
8月3日,北伐軍在南雄召開軍事會議,決定分東西兩路撤退。許崇清、李福林等部經江西入福建,李烈鈞、李明揚、賴世璜等部經湘南進廣西,繼續(xù)討逆。
8月9日,堅守在白鵝潭的孫中山得知北伐軍回師失利,他已是孤軍無援,決定離粵赴滬。下午3時,他乘英艦“摩軒號”到香港,次日,改坐“俄國皇后號”赴滬。
陳炯明對與孫中山有聯系的國民黨人,下令“剪草除根”。于是廣州叛軍,對于民黨黨員,大行屠殺,凡與民黨稍有關系者,格殺無論。李烈鈞、許崇清、汪精衛(wèi)、胡漢民、伍朝樞等在廣州的居處財產,也被叛軍洗劫殆盡。孫中山的家鄉(xiāng)香山也遭叛軍洗劫。叛軍在香山的殘暴兇淫,有史未見。
8月15日,陳炯明由惠州回到廣州,僭任粵軍總司令。
8月18日,何香凝來到白云山找陳炯明,要他釋放廖仲愷,并說:“仲愷有什么對不起你?你們說仲愷幫孫先生籌款,難道仲愷沒有幫助過你嗎?你在漳州兩年多,幫助你的不是仲愷嗎?”
陳炯明考慮到貿然公開殺害廖仲愷,于己不利,便下手令釋放廖仲愷。
何香凝估計陳炯明要派人暗殺廖仲愷,動員廖仲愷立即離開廣州。19日凌晨3時,廖仲愷同何香凝坐小船到白鵝潭,再轉大輪赴香港,然后赴上海。
上午10時,陳炯明派士兵去抓廖仲愷,結果撲了個空。
退往上海的孫中山發(fā)表討伐陳炯明的宣言,歷數陳炯明的罪行。為了集中力量消滅陳炯明叛軍,孫中山決定利用直系與皖系的矛盾,與皖系合作,利用段祺瑞的勢力驅逐投直的福建軍閥李厚基。
10月,孫中山將駐扎福建的北伐軍改為討賊軍,任命許崇清為東路討賊軍總司令兼第2軍軍長,黃大偉、李福林為第1、3軍軍長,蔣介石為參謀長。討賊軍在駐閩皖軍王永泉的配合下,多次打敗了李厚基及增援的直軍唐謨部,迅速占領了福州,并計劃取道閩南進攻潮汕。
孫中山又派鄒魯以特派員名義駐香港,負責策劃與駐廣西的滇、桂軍及駐西江的粵軍聯系,組織滇、桂、粵軍聯合的西路討賊軍,東下討賊。林直勉、鄧澤如、廖湘蕓等,也奉命入桂,進行策反工作。
陳炯明對孫中山無日不在戒備之中,他的注意力集中在福建的討賊軍,派叛軍尹驥、李云復、黃風倫、翁式亮、鐘景棠各部,配合直軍進攻北伐軍。叛軍在閩南肆意搶劫財物,污辱婦女,被暴軍強奸致死的良家婦女,竟以數百計,引起人民的強烈不滿。許崇清討賊軍迅速地擊潰了叛軍,叛軍潰退潮汕。人怨甚深的李厚基和直軍,同樣在慘敗之余,退出閩境。
陳炯明把廣西方面交給桂軍名將林虎,指令桂軍第1師劉震寰部和粵軍四師歸林虎管轄。劉震寰久想取得廣西總司令的地位,因而對陳炯明不滿,他借口接洽軍火問題,到香港同鄒魯密談,表示加入討陳隊伍,孫中山委任劉為中央直轄桂軍第二路總司令。最有勢力的沈鴻英部,也不滿于陳炯明扶植林虎的作法。孫中山通過岑春煊的關系,將沈鴻英爭取過來,委任他為中央直轄桂軍第一路總司令。孫中山又把滇軍張開儒部爭取過來,委任掌握實權的張開儒部將楊希閔為中央直轄滇軍總司令。
12月26日,受孫中山委任的中央直轄滇軍總司令楊希閔、中央直轄桂軍第一路總令沈鴻英、中央直轄桂軍第二路總司令劉震寰及擁護孫中山的粵軍等各派代表,在廣西大湟江白馬廟舉行會議,會商討陳戰(zhàn)略和合作問題。
白馬會盟后,討賊軍迅速向陳軍發(fā)起進攻。駐守梧州的粵軍中級軍官莫雄、陳濟棠、鄧演達等,早與西路討賊軍秘密聯系,約定與討賊軍里應外合,因此,討賊軍未費一槍一彈,就收復了梧州。爾后西路討賊軍兵分3路,長驅直入,挺進粵境。
陳軍兵敗如山倒。1923年1月14日,陳軍1師師長梁鴻楷、3師師長陳章甫通電擁戴魏邦平主持粵局。次日,洪兆麟在汕頭宣布脫離陳炯明,擁護孫中山回粵。
陳炯明只好于1月15日通電下野,率葉舉、熊略等殘部,敗退惠州。
次日,西路討賊軍進入廣州。20日,孫中山任命胡漢民為廣東省長、許崇清為粵軍總司令、魏邦平為廣州衛(wèi)戍司令,并以胡漢民、李烈鈞、許崇清、魏邦平、鄒魯為全權委員,代行總統(tǒng)職權。
2月15日,孫中山偕同譚延回到廣州,3月1日,建立了陸海軍大元帥府,以廖仲愷,伍朝樞、譚延闿分別任財政、外交、內務部長,蔣介石為大本營參謀長,朱培德為參軍長。
孫中山回到廣州,沒有一時安穩(wěn)的日子,陳炯明在東江虎視眈眈,已歸順孫中山的桂滇軍閥也是靠不住的。4月,桂系軍閥沈鴻英重演陳炯明的故伎,他接受北京政府所任命的廣東督理一職,發(fā)動了對廣州的攻勢,一場新的叛亂開始了。孫中山親自督戰(zhàn)平叛,很快把沈鴻英叛軍平定了。沈只身逃往香港。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陳炯明乘沈鴻英反叛之機,又來攻擊孫中山部。孫中山知道陳炯明不去大患未除,便命各路軍隊圍攻惠州。這一仗,稱為東江之戰(zhàn),反反復復,撲朔迷離,東起廈門,西至廣州,共打了4個多月,未分勝敗。孫中山見陳炯明的勢力一時難除,戰(zhàn)爭給廣東人民帶來沉重的負擔和痛苦,若要死戰(zhàn),徒苦軍民,便暫且保守地界,休息一陣子。
孫中山感到趕走一個軍閥,又來了一個軍閥,終不是辦法,他接受蘇俄代表的建議:聯俄,聯共,改組國民黨,此是后話,暫且不提。
黎元洪上臺后,局勢不穩(wěn),內閣屢變。黎元洪一直是想請南方有影響的人物出面組閣,以便促成南北統(tǒng)一。他先準備恢復伍廷芳為國務總理,因曹錕、吳佩孚反對,又改為任顏惠慶組閣。由于許多閣員不肯出任,又請王寵惠代理國務總理。1922年7月下旬,黎想讓南方名流唐紹儀組閣,便派人去保定、洛陽分別征求曹錕、吳佩孚的意見。曹、吳分別提出要自己的親信高凌霨、汪士元、張紹曾、高恩洪為閣員,內閣總理由總統(tǒng)選派。8月15日,黎元洪正式發(fā)表唐紹儀組閣令。
唐紹儀答允出任內閣總理,但他深知北京政府為直系軍閥所左右,各種矛盾相當復雜,他不急于就任,先讓親信盧信入閣,自己北上天津,以探聽信息。
唐紹儀欲走馬上任。不料,曹、吳提出異議,說唐雖北洋出身,但投向革命黨,出賣北洋,唐組閣對北洋不利,公開表示反對。唐紹儀面對直系軍閥的干涉,束手無策,只好放棄內閣總理一職,自天津匆匆南返。
王寵惠自覺長期代理內閣總理名不正言不順,遂于9月14日提出辭職。黎元洪不得不正式任命王寵惠為內閣總理。
直系內部,曹錕與吳佩孚的想法不同。前面說過,吳佩孚與陳炯明攜手,計劃以黎元洪作為過渡,北倒曹錕,南倒孫中山,吳佩孚、陳炯明為正副總統(tǒng)。曹錕的想法,也是讓黎元洪為過渡階梯,然后自己擔任總統(tǒng)。曹、吳的出發(fā)點不同,分歧也就越來越明顯,發(fā)生利害沖突。吳反對曹過早地做總統(tǒng),曹則怕吳威望過高,勢力太大,搶了他的總統(tǒng)位子。曹、吳各拉山頭,形成兩派。因曹錕以直魯豫巡閱使駐保定,其弟曹銳以直隸省長駐天津,故稱為“津?!迸桑欢鴧且愿毖查喪柜v洛陽,故稱“洛陽”派。兩派斗爭的焦點是內閣問題,黎元洪在兩派之間受夾板氣。
王寵惠內閣被人稱為“洛派內閣”,因為內閣中的內務總長孫丹林以前是吳佩孚的秘書長,交通總長高恩洪是吳佩孚的同鄉(xiāng)和忠實親信,陸軍總長張紹曾是吳佩孚的兒女親家??偫硗鯇櫥莺拓斦傞L羅文干明顯地站在吳佩孚方面。曹錕大怒,認為吳佩孚在發(fā)展個人勢力,于是暗使眾議院正副議長吳景濂、張伯烈反對“洛派內閣”,王寵惠于11月25日提出辭職。
黎元洪面對洛派與津保派的爭斗,一時被弄得暈頭轉向,無所措手足,趕忙派人分頭去約請靳云鵬、顧維鈞、周樹模等人暫時代理內閣總理。但這幾個,誰也不肯代理,一時間,北京政府成了無政府狀態(tài)。
11月29日,黎元洪提出由汪大燮組閣。汪聲明維持10日,10日期滿去職。
黎元洪又提出張紹曾組閣,黎以為張傾向津保派,又是吳佩孚的兒女親家。讓他組閣也許可以兩邊都不得罪,可是津保派對張紹曾并不放心,曹錕也希望無人組閣,長期處于無政府狀態(tài),以便逼黎元洪下臺。于是,張紹曾內閣一時難產。黎元洪只好托外交總長王正廷代理總理,王提出代理期限為10日。
1923年1月4日,黎元洪總算正式任命了張紹曾內閣。張紹曾一上臺,即標榜南北和平統(tǒng)一,這與黎元洪的政治夙愿暗合,但與吳佩孚的武力統(tǒng)一相沖突。曹錕、吳佩孚要求內閣任命沈鴻英、孫傳芳為南方政府控制地盤的廣東、福建省督理,張紹曾認為此舉有背于和平統(tǒng)一,嚴加拒絕,并憤然提出辭職,黎元洪極力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