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卅、北方的革命活動

北洋軍閥史話 作者:丁中江著


  革命軍中雖多數(shù)存在妥協(xié)意念,可是還有一部分是堅決主張把革命向北方推進。第一次是在辛亥十月初九日(11月29日),北方革命同志準備在北京發(fā)動軍事行動,由于楊度和汪兆銘的疏通,據(jù)說袁世凱已答應響應。其計劃是于初九日晚由革命黨在北京鳴炮,并在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諸處發(fā)難,袁則命禁衛(wèi)軍第四標由西直門以南進攻西華門,并命其長子袁克定率三千兵攻東華門以響應革命黨。到了九日晚革命黨人依計劃發(fā)動于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各任一路以進攻天安門、東華門、西華門。這時果然見到一支軍馬來迎,革命同志以為是袁克定來接應,不料竟是軍警探諜,四面包圍,捕去同志李漢杰等十余人,這第一次舉義便失敗了。

  十月十一日,汪兆銘于天津意大利租界寓所成立中國同盟會京津保支部,汪任支部長,并組織暗殺隊,汪自為隊長。汪和武昌首義的同志沒有什么連系,武昌方面這時已派了胡鄂公為鄂軍政府駐北方全權代表,主持北方革命。汪既以同盟會北方支部長為號召,而革命同志很多不滿意汪和袁勾結,所以和胡鄂公商量,成立鄂軍代表辦事處于天津,分設北京、天津、保定、通州、石家莊總指揮處。十月二十四日又在天津英租界小白樓組織北方革命協(xié)會,這時汪兆銘已去上海。十月二十八日革命同志在任邱、雄縣揭竿而起,被當?shù)伛v軍擊潰,殉難志士有耿世昌、馮杰、戴國棟、李啟明、鄭玉成、羅子云、劉長雄、馬榮華、趙世鐸等百余人。這是第二次舉義。

  十一月十四日(即民國元年元月二日)灤州駐軍三營宣布獨立,舉第二營營長王金銘為灤軍都督,第三營營長張建功為副都督,第一營營長施從云為灤軍總司令,白毓昆為參謀長,先后通電致袁世凱,表明共和主張。電文:

  “自武漢事起,各省響應,勢如奔濤,足見人心之所向,非兵力之所可阻也。全國人民望共和政體學說。以柏拉圖學說為基礎,并和畢達哥拉斯主義、斯多葛,甚于枯苗之望雨。誠以非共和難免人民之涂炭,非共和難免后日之革命。我公身為總理,系全國之總代表,決不能以一人之私見,負萬民之苦心,況刻下停戰(zhàn)期迫,議和將歸無效,全國人民奔走呼號,驚惶之至,而以直省為尤甚,是以陸軍混成四十協(xié)官兵等,駐扎直省,目睹實情,不能不冒死上陳,有瀆尊聽。查前奏之信條內,開有軍人參政之權,刻下全體主張共和,望祈我公詢及芻蕘,不棄鄙拙,速定大局,以弭亂事而免慘禍,實為至禱。臨發(fā)百拜,不勝惶悚之至?!?br/>
  袁世凱接獲灤州獨立的警報,乃派開平鎮(zhèn)總兵王懷慶和曹錕率領大批人馬進攻。至二十日張建功的第三營內變,灤州遂告陷落,王金銘、施從云、孫諫聲、陳濤均奮戰(zhàn)死難。這是一次最嚴重的損失,因為孫諫聲、陳濤都是北方同志中的佼佼者。孫、陳在這次戰(zhàn)斗失敗后,單騎馳入敵陣,橫槍四射,遇者披靡,及至彈盡力竭,遍體創(chuàng)傷,猶大呼革命萬歲,清軍嫉恨之甚,竟于死后剖破其腹,支裂其體。這是第三次舉義。

  南京革命政府成立后,北方革命黨人更趨積極,由錢鐵如、蔡德辰、熊得山、羅明典等聯(lián)絡北京、通州一帶毅軍各營,擬于十一月二十一日(民元的1月9日)起事,不幸因接濟未到而展期。通州方面系由蔡德辰主持,機關設在王丕丞家,不料有余臨江向清軍告密,召引毅軍圍搜王宅,王家父子三人王不丞、王洛增、王斌及蔡德辰、楊兆麟、雷竹村、張雅堂等共七人被捕殉難。這第四次舉義的計劃亦告失敗。

  通州革命機關是在十一月十五日(民國元年1月9日)被破獲的,北京同志正準備召開會議商討補救辦法,恰因同志羅明典、張先培得到一個消息說袁世凱將于第二天早上上朝,于是錢鐵如、張先培、傅思訓、羅明典、鄭毓秀等十余人遂集議商量,決定先暗殺袁世凱中體西用“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簡稱。近代洋務派,以除去革命的真正障礙。討論結果,分四組進行:第一組張先培、傅思訓、許同華、黃永清、陶鴻源等隱匿于三義茶葉店樓上;第二組黃之萌、李懷蓮、李獻文、蕭聲、薛榮在祥宜坊酒樓偽裝飲酒;第三組錢鐵如、曾正宇、楊禹昌、覃秉清、邱壽林等在東安市場前徘徊;第四組吳若龍、羅明典、鄭毓秀則共乘馬車一輛,游弋于東華門、王府井兩大街之間。當時東華門、王府井軍警夾道林立。十一月十六日上午十一時三刻,袁世凱乘雙馬車出東華門,過東華門大街,向外務部新衙門前進。張先培自三義茶葉店樓上看到袁的馬車到了面前,乃扔下一個炸彈,怎知袁的馬車走得快,炸彈落在馬車后爆發(fā),這時袁的馬車已到達了祥宜坊酒樓前,黃之萌、李獻文乃各擲一彈,其中之一竟炸中了馬車,彈發(fā)車覆,當場死馬車夫一人、護衛(wèi)管帶袁金鏢、護衛(wèi)排長一、親兵二、馬巡二、路人二、騎馬兵三。第三組在東安市場徘徊的錢鐵如和第四組乘馬車的吳若龍、羅明典、鄭毓秀聞炸彈聲,遂以手槍和炸彈威脅沿街夾立的軍警。

  一個人不能不說是有命運,袁世凱這一時期實在黃金時代,遇事逢兇化吉。他的馬車雖被擊中,他卻只是被扔出車外,未受絲毫傷害,衛(wèi)兵們立刻扶袁改騎馬脫出炸彈的濃煙,袁并于馬上下令還擊和搜捕。這時張先培見袁上馬,乃沖向前,欲以手槍擊袁,還沒有發(fā)槍,袁的衛(wèi)兵卻已射中了張的前額。張于是跌倒地上,黃之萌趕來救援,兩人在馬路中間和袁的衛(wèi)隊互相槍戰(zhàn),而袁則在其他衛(wèi)隊的護衛(wèi)下,安全脫走了。接著大批軍警趕至出事地點,當場捕獲了張先培、黃之萌、楊禹昌、陶鴻源、薛榮、李懷蓮、許同華、傅思勉、黃永清、蕭聲等十余人。當天晚上就由袁世凱的特務頭子、營務處總理陸建章親自審訊,其中有七個人由外國新聞記者出來保釋,只有張先培、黃之萌和楊禹昌是在射擊時被捕,罪證確實,立即執(zhí)行槍決。被保釋的七人據(jù)說是鄭毓秀去找外國記者。

  袁遇刺未中,想不到卻幫了他的大忙。因為在此以前,由于革命軍有愿推袁為大總統(tǒng)之議,滿族親貴都罵袁是個賣主求榮、私通革命黨的奸賊。袁曾和清廷說革命黨已大批潛入京師,親貴們都說這是袁挾革命黨以威脅,不予置信。有了這次謀刺案,隆裕太后于是才相信袁世凱是清朝的大大忠臣,同時也相信革命黨人的確已大批潛入京師了。

  袁被刺未死,另一個滿族親貴良弼卻被刺而死。良弼是清朝末年親貴中唯一有才識的軍事人才,他是日本士官生,最后的職務是禁衛(wèi)軍第一協(xié)協(xié)統(tǒng)。禁衛(wèi)軍雖由光緒和載灃的兄弟載濤統(tǒng)率,可是載濤膽小如鼠大學、紐倫堡中學、海德爾堡大學和柏林大學任教,1830年,因此良弼便以第一協(xié)協(xié)統(tǒng)兼任禁衛(wèi)軍訓練總辦,實際是這支皇族衛(wèi)隊的組織者和領導者。袁世凱再起組閣、入京后其第一個手法,就是要把清廷這支武裝力量奪過來,如此才能迫使清皇室就范。自己才可為所欲為,所以他建議請皇族統(tǒng)軍南征,嚇得那位禁衛(wèi)軍統(tǒng)帥濤貝勒慌慌忙忙辭去了禁衛(wèi)軍軍統(tǒng)。袁偷偷地好笑,于是從從容容地把心腹的大將馮國璋從漢口前線調回,讓馮接替載濤的職位,統(tǒng)率禁衛(wèi)軍。馮雖然擔任禁衛(wèi)軍軍統(tǒng),可是實權卻仍抓在良弼手上,良弼在禁衛(wèi)軍的基礎已很堅固,他不只不賣馮的帳,而且對袁世凱也不滿意,他自認是清室的保護者,有監(jiān)督袁陰謀叛逆的責任。

  當袁在東華門被刺后,他就借此機會向清廷要挾,一方面請假不上朝,一方面逼清廷宣布退位,否則便要辭職。良弼這時便挺身出來,主張隆裕太后批準袁內閣辭職,另組皇族的戰(zhàn)斗內閣,派鐵良南下統(tǒng)率清軍,以不受袁的北洋系牽制。袁世凱這時的實力比良弼當然大多了,他要對付良弼實在是輕而易舉的事,但是他不愿蒙謀殺滿人親貴的罪名,于是乃采取借刀殺人,移花接木的妙計。這時恰巧汪兆銘由上?;氐奖本?,他便對汪暗示:清廷退位已無問題,目前的阻力是來自良弼,只要除了良弼,一切便水到渠成。汪得到這個消息,便去天津,在天津遇見了舊友黃樹中。黃自謀刺攝政王失敗,坐監(jiān)獲釋后,就改名黃復生。汪勸黃去殺良弼,給了黃一張奉天講武堂總辦崇恭的名片,要黃持崇恭名片去見良弼。黃復生自己不愿往,但答應物色一個“荊軻”。汪走后恰巧彭家珍訪黃,彭是四川人,以前在東北軍當過軍需,辛亥革命后,他聽到四川同鄉(xiāng)程德全做了江蘇都督,就專程南下訪程。程都督知道彭對東北人地熟悉,就派彭為“東北招討使”,叫他仍回東北策動當?shù)剀婈犉鹆x。這時他正從南方回來,路過天津,便道訪問也是同鄉(xiāng)的黃復生。黃把汪來訪的意思告訴了彭,彭很激動,自愿擔任荊軻,他討了崇恭的名片到了北京,找到了光明殿胡同良弼的住宅。民國元年元月廿六日,良弼退朝回家,彭家珍迎了上去,出其不意對良弼扔了一個炸彈,彭自己當場被炸死,良弼炸斷了一條腿,當場重傷,第二天也死了。

  開國時的革命志士多是血性男兒,只要有一個任務,犧牲自己的性命是毫無所惜的,彭家珍烈士和刺袁世凱殉難的三位烈士張先培、黃之萌、楊禹昌三人,以后都卜葬于北京三貝子花園。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