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部五
○春秋類
△春秋經(jīng)傳集解三十卷(宋刊本)
首題“《春秋》序,”次題“唐國(guó)子博士兼太子中允贈(zèng)徐州刺史吳縣開國(guó)男陸德明釋文附?!狈志硗短剖?jīng)》。首行題“《春秋經(jīng)傳集解隱公》第一”,下接《釋文》,至三行止。四行低八格,題“杜氏”,越二格,題“盡十一年”。每半葉十行,行十八字。注文雙行,行廿二字。卷末有墨圍《識(shí)語(yǔ)》八行云:“謹(jǐn)依監(jiān)本,寫作大字,附以《釋文》,三復(fù)校正刊行,如履通衢,了亡室(疑”窒“之誤。)礙處,誠(chéng)可嘉矣。兼列圖表于卷首,跡夫唐虞三代之本末源流,雖千歲之久,豁然如一日矣。其明經(jīng)之指南歟。以是衍傳,愿垂清鑒。淳熙柔兆涒灘中夏初吉閩山阮仲猷種德堂刊?!卑福喝嵴讻鉃楸?,乃宋孝宗淳熙三年也。與阮氏《??庇洝匪d淳熙小字本正同。惟是本前序後載有《春秋圖說》,首,春秋諸國(guó)地里圖;次,三皇五帝世系;又次,周及各國(guó)世次,凡二十國(guó)。視岳本所載年表,多燕、虞二國(guó),少小邾一國(guó)。又次,《春秋名號(hào)歸一圖》二卷;又次,《諸侯興廢》;又次,《春秋總例》;又次,《春秋始終》;而以公羊、穀梁、左氏三家傳授終焉。阮本止有《名號(hào)歸一圖》二卷,且附於末,與《識(shí)語(yǔ)》所稱“兼列圖表于卷首”者不合,似不若是本為完整矣。是本佳處,黃琴六丈廷鑒嘗為之跋,其略曰:書中莊六“後君噬齊”作“噬臍”;僖廿三“懷與安”作“懷其安”;宣十二“楚軍討鄭”,“軍”作“君”:“屈蕩尸之”,“尸”作“戶”;襄廿八“武王有亂臣十人”,無“臣”字;昭八“臣必致死以息楚”,“楚”下有“國(guó)”字;定八“晉師將盟衛(wèi)侯于鄟澤”,“鄟”作“剸”:皆足正明監(jiān)本及坊本之矣。阮氏定為宋刻善本,有以也。(卷首末有“董其昌印”朱記。)
△春秋經(jīng)傳集解二十三卷(宋刊殘本)
此宋槧小字不全本。每卷首行題“《春秋經(jīng)傳集解》某公第幾”,次行下八格,題“杜氏”,越四格,題“盡某年”。分卷同《唐石經(jīng)》,卷首《序》殘闕。經(jīng)文四葉以前闕。其闕卷自十四至十八及廿五廿六共七卷。每半葉十四行,行大小皆廿三字。卷末杜氏《後序》殘闕。遇高宗以上諸帝諱皆闕筆,而“慎”字不闕,蓋南渡初所刻也。不附《釋文》,字無俗體。其昭二十年《傳》“而以齊氏之墓予之”,注,“皆死而賜謚及墓田,《傳》終言之”,與相臺(tái)本異。段氏懋堂云:杜曰“終言之”,則其上文為死而賜謚無可疑者。若添“未”字,則下不當(dāng)云“終言之”矣,其辨甚明。又如隱元年《傳》“其是之謂乎”,注,“皆不與今說詩(shī)者同”,此作“不皆”。十年《經(jīng)》“翬帥師會(huì)齊人、鄭人伐宋”,注“明翬專行,非鄭之謀也”,此作“非鄧”。桓十五年《經(jīng)》“鄭伯突出奔蔡”,注“例在昭五年”,此作“三年”。十八年《傳》“齊侯師於首止”,注“陳留襄邑縣東南有首卿”,此作“首鄉(xiāng)”。僖二十八年《傳》“晉侯在外十九年矣”注“凡二十六年”,此作“三十六年”。三十一年《傳》“相奪子享”,此作“予享”。宣二年《傳》“寘諸畚”,注“莒屬”,此作“筥”。成五年《傳》“許靈公愬鄭伯于楚”,注“前此年鄭伐許故”,此作“比年”。九年《經(jīng)》“城中城”,注“在東海廩邱縣西南”,各本皆同。阮氏據(jù)《晉志》、劉昭《續(xù)漢書志注》、《水經(jīng)注》,證“廩”為“厚”字之誤,此正作“厚邱”。十五年《傳》“楚將北師”注“鄭侵衛(wèi)”,此作“侵鄭、衛(wèi)”。十六年《傳》“蓐食申■〈禾壽〉”,此作“禱”。十七年《傳》“施氏卜宰”,注“卜立冢宰”,此作“家宰”。昭七年《傳》“傳序相授,於今四王矣”,注“四王,共、康、郟敖及靈主”,此作“靈王”。二十年《傳》“濟(jì)其不及,以泄其過”,注“泄、滅也”,此作“減也”。哀十六年《傳》“方天之休”,注“言天方受爾以休”,此作“授爾”。二十六年《傳》“為夷儀之盟而君入”,注“在僖二十六年”,此作“在襄”。凡此,皆似此本為長(zhǎng)。以倦翁之殫力校讎,猶有未及,他本更無論矣。舊藏黃氏百宋一廛。錢氏《潛研堂集》云:“所見黃氏宋刻《左傳》二種,小字本尤精鈔?!奔创吮疽病#烤碛小皬┫取?、“顧仁效印”二朱記。)
△附釋音春秋左傳注疏六十卷(宋刊本)
此書為南宋時(shí)刻本。首題:“國(guó)子祭酒上護(hù)軍曲阜縣開國(guó)子臣孔穎達(dá)等奉敕撰。”次題:“國(guó)子博士兼太子中允贈(zèng)齊州刺史吳縣開國(guó)男臣陸德明釋文?!扁啪碇诡}“杜氏注,孔穎達(dá)疏”,即阮氏所稱注疏中六十卷之最善者也。前有《正義序》。每半葉十行,行十七字。注、疏皆雙行,行廿三字。行行頂格?!督?jīng)傳》下載注,不標(biāo)“注”字。《正義》上則冠一墨圍大“疏”字。自閩本始增“注”字於上,監(jiān)本、毛本仍之,注皆不作雙行,而宋版舊式無存矣。是本全書無書代修補(bǔ)字,紙墨如新,毫無缺損。凡遇有模糊處,其筆跡尚可推尋,而修版本已為墨丁或徑臆改,可知是本所模糊者,至正德時(shí)已更不可識(shí),其為元時(shí)印本無疑。嘗以阮氏《校勘記》所載慶元間沈中賓刊本核之,往往相符,用是知阮氏所據(jù),乃屢經(jīng)修改之本,故多訛脫;而間據(jù)宋本訂補(bǔ),則無不與是本暗合也。南昌府學(xué)重刊本,雖據(jù)阮校多所改正,惜其不知十行原本與宋本本自相同,其未經(jīng)改正者猶不少。且有一二句中訛字疊見,而或改或否,致使文義更有難明。至於補(bǔ)脫,阮校并據(jù)宋本,而重刊本翻從閩、監(jiān)、毛三本,即阮氏所明斥其誤者亦有不顧,遂與所附《校勘記》多不相應(yīng)。其意蓋以閩、監(jiān)、毛皆出十行本,而不知閩本已仍修版之訛,非出原本也。舊以此本與阮校所據(jù)本、重刊本、家藏正德修版本參檢,其異字為《校??庇洝罚澱浉结?,俾讀者得見十行本之舊。其已經(jīng)重刊本改正而與是本不異者,則不復(fù)出焉。
《春秋序》《春秋序》疏“先儒錯(cuò)謬之意”?!爸嚒贝瞬蛔鳌翱姟?,重刊本誤“終”?!坝浭隆敝痢爱愐病笔琛耙阅┻B本之辭”。(“末”此不誤“未”。)
隱公
《傳》注“隱公至位”傳疏“其父娶之”。(“娶”此不作“愛”。又)“但為桓尚少”。(“尚”此不誤“年”。)
《經(jīng)》元年“夏五月”至“于鄢”疏“友徙其民於虢鄶。”(“友徙”此不誤“方遷”。)
《傳》元年“不書即位攝也”疏“潁氏說以為魯十二公”?!皾}”此不誤“顏?!薄叭缍试豢恕笔琛叭缢贫薄!八啤贝瞬蛔鳌笆恰??!皭燮淠浮惫?jié)注“他皆仿此”?!八贝瞬蛔鳌搬帷??!笆纪ㄒ病弊ⅰ肮省秱鳌分毖云錃w趣而已”?!叭ぁ贝瞬徽`“宿”。注“禮卿”至“書曰”疏“且《傳》無其事”。“且”此不誤“經(jīng)”。
《經(jīng)》二年“莒人人向”疏“從己氏”。“從”此不誤“須”。
《經(jīng)》三年注“日行”至“七年”疏“襄二十一年”。“一”此不誤“二”。又“當(dāng)陽(yáng)盛之月”?!笆ⅰ贝瞬徽`“量”。又“歷紀(jì)全廢”。“廢”此不誤“差”。又“故漢初以來”。“初”此不誤“朝”。又“則日有頻食之理”?!叭铡贝瞬徽`“自”。
《傳》三年注“谿亦”至“毛草”疏“小陼者曰沚”?!瓣曊摺贝瞬蛔鳌颁尽?。注“蘋大”至“聚藻也”疏“可糝烝為姑”?!盁A”此不作“蒸”。又“許慎《說文》云,■〈艸漅〉,水草。從艸,從水,巢聲”?!捌H”此不作“月”。又“或作藻,從澡”?!霸琛贝瞬蛔鳌霸濉薄S帧扒o大如箸”?!绑纭贝瞬徽`“著”。又“米面糝烝為茹”。“烝”此不作“蒸”?!翱鸸_”節(jié)注“圓曰筥”?!皥A”此不作“員”。注“方曰”至“曰锜”疏“此皆《詩(shī)毛傳鄭箋》之文也”?!霸?shī)毛”此不誤“毛詩(shī)”?!吧添灐敝痢爸^乎”疏“言殷湯武丁”?!耙蟆贝瞬徽`“成”。注“既盟”至“日誤”疏“溢為滎”。“滎”此不誤“榮”,重刊本改“榮”,亦非?!靶l(wèi)莊公”節(jié)注“大子不敢居上位”?!按蟆鄙洗瞬谎堋按恕弊郑按蟆贝瞬蛔鳌疤?。“衛(wèi)莊”至“莊姜”疏“案:《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岸毕麓瞬谎堋澳辍弊?。
《經(jīng)》四年注“書取”至“婁鄉(xiāng)”疏“雖然淳于為杞所并”?!半m”此不誤“若”。
《傳》四年“阻兵而安忍”疏“阻,訓(xùn)恃也,恃兵以求勝”。此不誤作“阻恃諸國(guó)之兵以求勝”。
《經(jīng)》五年注“大夫”至“所及”疏“吊喪問疾,人君之?!?。“君”此不誤“道”。
《經(jīng)》六年“秋七月”注“具四時(shí)以成歲也”。“也”字,此不脫。又“他皆放此”。“他”此不誤“也”。
《經(jīng)》十一年注“實(shí)弒”至“諱也”疏“造膝詭辭”?!霸帯贝瞬徽`“跪”。
《傳》十一年注“庶姓”至“同姓”疏“異姓昬姻者也”。“姓”字此不脫。“昬”此不作“婚”。
桓公
《經(jīng)》二年注“稱督”至“其君”疏“禮必鄣蔽其面”?!佰怠贝瞬蛔鳌皳怼?。
《傳》二年“鄂侯生哀侯”注“鄂侯以隱五年奔隨”?!昂睢贝瞬徽`“國(guó)”。
《傳》五年注“旝旃”至“號(hào)令”疏“發(fā)以機(jī)以追敵”。上“以”字此不誤“其”。
《傳》六年注“父義”至“子孝”疏“但兄弟相於”?!办丁贝瞬徽`“敬”。
《傳》七年注“辟陋”至“書夏”疏“今辟陋之語(yǔ)”?!氨佟贝瞬蛔鳌捌А?。
莊公
《經(jīng)》八年注“治兵”至“圍郕”疏“杜云,治兵於庿”?!皫贝瞬徽`“廣”。案:“庿”,古“廟”字。
《經(jīng)》九年注“二公”至“無位”疏“故杜言各自有黨以排之”?!芭拧贝瞬徽`“規(guī)”。重刊本從閩本改“解”,亦非。
《傳》十四年“莊公之子”釋文“莊公之子”至“《記傳》無文”。案此卅四字,首冠以“○”,附釋音之例甚明?!队洝分^誤入《正義》,非。
《經(jīng)》十八年“秋有蜮”注“蜮,短弧也”。“弧”此不誤“狐”。
《傳》二十二年“猶有觀焉”注“因觀文以博占”?!安贝瞬徽`“傳”?!墩x》亦作“博”。
《經(jīng)》三十二年“城小穀”注“濟(jì)北穀城縣,城中有管仲井”。“北”此不誤“地”。
閔公
《傳》元年“戎狄”至“簡(jiǎn)書”疏“善為小兒啼聲以誘人”?!疤洹贝瞬徽`“喑”。
僖公
《傳》五年“士蒍稽首”疏“乃復(fù)申頭以至地”?!吧辍贝瞬徽`“叩”。正德十二年修版誤“中”亦不誤“叩”。案:《尚書太甲正義》文與此同,則作“叩”非也。
《傳》七年注“列奸用子華”疏“齊史無所可隱”?!翱伞贝瞬徽`“不”。
《傳》二十三年“男女”至“不蕃”疏“譬違禮而取”?!捌贝瞬蛔鳌氨佟?,正德十二年修版亦作“譬”?!秱鳌贰岸觳痪笗x國(guó)?!薄安弧鄙洗藷o“下”字。
《傳》二十四年注“吊傷”至“兄弟”疏“彼叔世謂三代之末世”。“謂”,此不誤“為”?!秱鳌贰岸醪弧觥慈A韋〉■〈華韋〉。”“■〈華韋〉”此不誤“■〈革韋〉”,下并同。
《經(jīng)》二十八年注“公子”至“其罪”疏“於此訊之也”?!办丁?,此不誤“如”。
《傳》二十八年《傳》“及而玄孫”。“而”此不誤“其”。
《傳》三十三年《傳》“猶秦之有具圃也”。“圃”,此不作“囿”。案:各本皆作“囿”,惟此與盧氏《鍾山札記》所考合。注“詩(shī)國(guó)至善”節(jié)疏“此二菜其根有惡時(shí),故云,上善下惡,食之者,取善節(jié)也”?!皶r(shí)”此不誤“詩(shī)”。《記》以閩本作“時(shí)”為誤字,謂“詩(shī)故”,即詩(shī)之“訓(xùn)故”,其說非也。案:《詩(shī)毛傳》無此解?!豆{》云,此二菜者,皆上下可食,然而其根有美時(shí),有惡時(shí)。是此疏自據(jù)鄭《箋》,“時(shí)”字當(dāng)屬上讀,下文“上善下惡”二句,乃述杜注耳,安得謂詩(shī)故邪?注“文公”至“倒錯(cuò)”疏“乙巳非十月”?!笆毕麓瞬谎堋岸弊?。
文公
《傳》十六年《傳》“使廬戢梨侵庸”?!袄妗贝瞬徽`“黎”,注同。
宣公
《傳》二年《傳》“乃宦卿之適而為之田”?!斑m”下此不衍“子”字。
《傳》十一年《傳》“反之,可乎?對(duì)曰:吾儕小人”。案:小字宋本、淳熙本、岳本“對(duì)曰”下并有“可哉”二字,此脫,《記》失校,重刊本亦未據(jù)補(bǔ),并誤。
《傳》十二年注“惎教”至“兵蘭”疏“今杜以扃為車上兵蘭”?!疤m”此不誤“闌”。
《傳》十五年“初稅”至“財(cái)也”疏“故杜以為十一外更十取一”?!耙浴?,此不誤“氏”。
《傳》十六年“凡火”至“曰災(zāi)”疏“《春秋》書災(zāi)多矣?!睍鵀?zāi)“,此不誤”天變“。
《傳》十八年“復(fù)命於介”疏“皆有復(fù)命之法”。“法”此不誤“禮”。
成公
《經(jīng)》二年注“公與”至“君故”疏“計(jì)亦應(yīng)貶”。此不誤“乃稱公子”,惟“計(jì)亦”二字稍模糊。又“凡會(huì)且盟者”?!扒颐恕贝瞬徽`“盟觀”。注“齊在”至“惡也”疏“故《春秋》亦未以存例也”。“亦未”此不誤“抑秦”。又“以處草莽”。此不誤“以居俗裔”。又“及武王熊達(dá)”。“達(dá)”此不誤“違”。
《傳》二年“無能為役”注“不中為之役使”?!安恢小贝瞬徽`“無能”。
《傳》“士燮佐上軍”。“佐”此不誤“將”。注“媚人”至“所得”疏“又取其珍寶”?!罢洹贝瞬徽`“國(guó)”?!笆捦敝痢邦愐埠酢笔琛扒腋嬲Z(yǔ)諸侯云”。“語(yǔ)”此不誤“吾”。“哭於”至“以葬”疏“相者受命曰”?!跋唷贝瞬徽`“楹”。“宣公使求好于楚”注“在宣十八年”。“宣”此不誤“位”。
《傳》三年注“此傳”至“四字”疏“《釋例》曰,《傳》云”。“云”此不誤“文”。注“春秋”至“小國(guó)”疏“子產(chǎn)論晉曰”?!罢摗贝瞬徽`“語(yǔ)”。
《經(jīng)》八年注“昬聘”至“之父”疏“諸侯不可求媒於他國(guó)”?!八贝瞬徽`“其”,惟脫“人”旁。注“諸侯”至“通稱”疏“稱王者六”?!傲保瞬徽`“八”。
《傳》九年《傳》“堅(jiān)彊以御之”?!皬櫋贝瞬徽`“疆”。注“泠人樂官”疏“泠州鳩非之”?!胺恰贝瞬徽`“其”。注“浹辰十二日也”疏“浹,為周幣也”?!皫拧贝瞬徽`“匝”?!盁o棄菅蒯”疏“肕宜為索”?!懊M”此不誤“肋”,下同。
《傳》十三年《傳》“虔劉我邊垂”?!按埂贝瞬徽`“陲”。又“而我昬姻也”?!拔摇毕麓瞬谎堋爸弊帧?《傳》十四年“婉而成章”注“謂曲屈其辭”。“曲屈”此不誤“屈曲”。案:“曲屈”,各本皆同。家藏小字宋本亦同?!队洝贩磽?jù)修版以“曲屈”以誤倒,非也。
襄公
《經(jīng)》四年注“定謚”至“葬速”疏“於例,赴同稱薨也”。“赴”此不誤“亦”。
《傳》四年“晉侯享之”注“周禮以鍾鼓奏《九夏》”?!版R”此不作“鐘”。
《傳》七年注“郊祀”至“殖者”疏“此《傳》專言郊祀后稷”?!昂蟆贝瞬徽`“社”。
《經(jīng)》十年“遂滅偪陽(yáng)”注“福陽(yáng)妘姓國(guó)”?!案!贝瞬蛔鳌皞俊?,與《釋文》徐音甫目反合。
《傳》十一年注“肆列”至“二枚”疏“單為半也”?!耙病贝瞬徽`“此”。
《傳》十二年“妾婦之子”注“言非適也”?!斑m”下此不衍“世”字?!凹肮面⒚谩笔琛案钢⒚脼楣谩?。“為”此不作“曰”。又“蓋父之姊為姑姊”?!吧w”此不誤“若”。又“入火取其兄子”?!叭∑洹贝瞬徽`“而救”。
《傳》十九年“見衛(wèi)”至“乃登”疏“何故下文方云”?!霸啤贝瞬蛔鳌霸弧?。案:《記》稱此本“云”字模糊,依宋本補(bǔ),是當(dāng)補(bǔ)“云”字也。重刊本乃從閩、監(jiān)、毛本補(bǔ)“曰”字,非。重刊本補(bǔ)字多此類,後不悉出,以其與《記》違異,顯然可見也。
《經(jīng)》二十四年“秋七”至“之既”疏“既不復(fù)相掩故也”?!皬?fù)”下此不衍“其”字。
《傳》二十九年注“頌者”至“神明”疏“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者”此不誤“可”?!霸恢痢敝痢巴病笔琛安乱稍谙隆薄!安隆贝瞬徽`“倩”。
《傳》三十一年“庭燎”疏“由齊桓公始也”?!盎浮贝瞬徽`“相”,《記》云,作“相”,避諱也。案:宋人諱“桓”改字為“威”,以音相近,作“相”無理。此本僅闕末筆,足證修版作“相”非由避諱。淳熙本亦多作“相”,皆可決知為誤耳。
昭公
《傳》元年注“穮耘”至“為蓘疏”后稷始圳田”?!佰凇贝瞬徽`“畊”。注”設(shè)君“至”陳也“疏”即名宮門之衛(wèi)以為離衛(wèi)?!懊贝瞬徽`“明”。“趙孟賦小宛”注“天命一去”?!疤臁贝瞬徽`“大”?!摆w孟欲一獻(xiàn)”注“知欲一獻(xiàn)”?!坝贝瞬徽`“其”。注“朝聘”至“五獻(xiàn)”疏“皆獻(xiàn)同饔餼之?dāng)?shù)也”?!巴鄙洗瞬谎堋皵?shù)不”二字,原空二格?!办段拿笙x為蠱”注“器受蟲害者為蠱”?!靶M害”此不誤“蠱書”?!爸^之郟敖”注“郟敖楚子麇”。“麇”此不誤“麋”。
《傳》二年注“易象”至“說之”疏“似同鄭說也”?!八啤贝瞬徽`“以”。
《傳》四年注“陸道”至“藏之”疏“謂夏之十二月也”?!爸^”此不誤“為”。
《傳》七年“王臣”至“臣臺(tái)”疏“夫之言扶也”。“夫”字,此不脫?!肮俾毑粍t”注“治官居職非一法”?!胺ā毕麓瞬谎堋皠t”字。
《傳》八年“使穿封戌”注“戌,楚大夫”?!俺毕麓瞬谎堋爸弊?。
《傳》十二年“以為大吉”疏“筮遇此爻”。“此”此不誤“比”。
《傳》十四年《傳》“司徒老祁、慮癸來歸費(fèi)”?!捌睢贝瞬徽`“■〈礻卩〉”?!队洝吩?,閩本、監(jiān)本“■〈礻卩〉”作“祁”,非也。案:宋本、岳本并作“祁”,從邑,《說文》有“祁”無“■〈礻卩〉”,《記》似誤。
《傳》十八年“楚左尹”節(jié)注“許自夷還居葉”。“還”此不誤“遷”,與家藏小字宋本、淳熙本、岳本并同。修版本誤“遷”,《記》失校。注“十三”至“居葉”疏“楚之滅蔡也”。“楚”下此不衍“師”字,亦無空缺。蓋修版此行標(biāo)題上脫“注”字,故下有空格,或又填一“以”字,家藏修版本如此,閩本改“以”為“師”,監(jiān)、毛本皆因之?!队洝吩?,亦衍文,是也。重刊本乃從閩、監(jiān)、毛本增入“師”字,誤甚。又“其實(shí)自荊還也”。《記》云,監(jiān)本、毛本“還”作“遷”是也。重刊本竟改“遷”。案:《正義》云,注不言自荊還葉者,蓋以許遷于夷見《經(jīng)》,故據(jù)以為言,其實(shí)自荊還也。是此句正與上文不言自荊還葉相應(yīng),亦即注“自夷還居葉”之還也。
《傳》十九年“楚子之在蔡也”注“蓋為大夫時(shí)往聘蔡”。“為”此不誤“亦”?!跋⒚裎迥辍笔琛皣?guó)家和平乃樂生”?!澳恕贝瞬徽`“則”。
《經(jīng)》二十年注“嘗有”至“曹邑”疏“今贊又云”?!百潯贝瞬蛔鳌百Z”,正德十二年修版同。
《傳》二十年《傳》“以烹魚肉”?!队洝吩?,《石經(jīng)》宋本“烹”作“亨”,與《釋文》合。《石經(jīng)》“亨”字下有四灬,系補(bǔ)刊,必王堯惠輩所為也。今案,淳熙本、岳本并作“烹”,家藏小字本多從《石經(jīng)》,此字亦作“烹”,恐非明人所補(bǔ)?!傲伞笔琛皟?nèi)庳外高”?!扳亍贝瞬徽`“痺”。
《傳》二十五年注“宮商角徵羽”疏“其本不由五行而來也”?!安弧贝瞬徽`“末”。注“言無”至“取飲”疏“賈逵云,冰,犢丸蓋也”。又“或謂之犢丸,則犢丸是盛弓者也。此或說犢丸是箭筩”。四“犢”字,此皆不作“櫝”,《記》失校,重刊本并誤為“櫝蓋”,皆未見原本也?!秱鳌贰八卧珜楣嗜鐣x”?!八巍毕麓瞬谎堋肮弊帧!队洝匪雠c此同。注云,閩本、監(jiān)本“宋”下衍“公”字。明所見本不衍“公”字也。重刊本即出阮本,乃衍“公”字,豈《記》有誤邪?
《傳》二十七年注“猶言”至“讬光”疏“彭中博云”。“博”此不誤“傳”?!秱鳌贰俺霾毯钪臁??!爸臁贝瞬徽`“宋”又“邇無極也”?!皹O”此不誤“及”。上二條《記》失校,重刊本亦未補(bǔ)正?!敖裼謿⑷还肌弊ⅰ班S氏、陽(yáng)氏、晉陳氏”“陽(yáng)”此不誤“陳”。注“比公”至“坐也”疏“彼是請(qǐng)賓使自安”?!百e”此不誤“客”?!笆隆惫?jié)注“《經(jīng)》所以不書戍周”?!笆贝瞬徽`“成”。
《傳》二十八年“使公復(fù)于”節(jié)注“逆,著乾侯也”?!爸贝瞬徽`“者”?!吧m黑”疏“《詩(shī)》云,摽發(fā)如雲(yún)”?!半?yún)”此不誤“絲”。注“卿之”至“馀子”疏“宦卿之適以為公族,又宦其馀子”。二“宦”字此皆不誤“官”。
《傳》二十九年注“泯滅也坻止也”疏“若滅棄其官百官不理”?!捌涔侔佟贝瞬蛔鳌八坡殹保:?。修版“其官”作墨丁,亦與阮本不合。
定公
《經(jīng)》元年注“公之”至“月故”疏“因以此年為元年也”?!按恕?、“元”二字此不誤倒。
《傳》四年注“燒火”至“卻之”疏“執(zhí)而牽向吳師,乃放之”?!盃俊贝瞬徽`“率”?!秱鳌贰盃t金初宦於子期氏”。“宦”此不誤“官”。“君其取分焉”注“與吳共分楚地”?!俺贝瞬徽`“其”。
《傳》五年“王之”至“脾泄”疏“國(guó)內(nèi)無主”?!爸鳌贝瞬徽`“王”?!俺遣弧敝痢昂沃笔琛俺侵恢?。此不誤“能之而不知”。
《傳》六年“尤人”至“非禮”疏“尤其非而復(fù)效之”?!胺恰?,此不誤“罪”。又“則公叔文子知此出入衛(wèi)門,是陽(yáng)虎之計(jì)”?!伴T”此不作“明”?!队洝吩?,“門”、宋本作“明”是也。案:衛(wèi)門,即《傳》所云東門、南門。似宋本誤。注“賤魯”至“備書”疏“令行兩事”?!傲睢贝瞬蛔鳌敖瘛??!队洝吩疲伪尽傲睢弊鳌敖瘛?,是也。案:此說文十八年事,不應(yīng)稱“今”,重刊本據(jù)改,亦誤。
《傳》九年“君子”至“可也”疏“當(dāng)議其罪狀”?!白h”此不誤“明”?!霸?shī)邶”至“所執(zhí)”疏“篇有三章”?!捌?,此不闕,與《記》據(jù)宋本所補(bǔ)合。重刊本乃從閩、監(jiān)、毛本補(bǔ)“詩(shī)”字,殊謬。又“記妃妾善惡進(jìn)御之法”?!斑M(jìn)御”,此不闕,重刊本從閩、監(jiān)、毛本補(bǔ)“彤管”,亦謬。注“詩(shī)鄘”至“存身”疏“孑孑干旟,在浚之都”?!皵保瞬徽`“旄”。注“今熒”至“非也”疏“有臣瓚者”?!碍憽?,此不誤“費(fèi)”。注“城為”至“郭書”疏“而郤缺為將”?!盀椤贝瞬徽`“將”。
《傳》十年注“楊水”至“有命”疏“《唐》詩(shī)《楊之水》”又“其三章云《楊之水》”“楊”此皆不作“揚(yáng)”,與《石經(jīng)》初刻合。
《傳》十三年“晉趙鞅謂邯鄲午”注“今欲徙著晉陽(yáng)”?!爸贝疚醣?、岳本并同,與《釋文》“著,丁略反”合。毛本作“置”,非也。《記》謂淳熙本、岳本作“置”,亦誤。
哀公
《傳》元年注“夫猶”至“守蔡”疏“屑言晝夜”。案:屑,猶言豈屑也,謂兵之夜守,本屬常事?!秱鳌坟M屑以晝夜言之。各本作“何”,恐未必是。注“澆寒”至“斟灌”疏“故因殺夏后相也”?!耙颉贝瞬徽`“曰”。
《傳》二年“今日我上也”注“功為上”。“功”上,此不衍“我”字。
《經(jīng)》八年“齊人歸讙及闡”注“無■〈亠上日下〉(旨)使也”?!啊觥促锷先障隆怠?,此不誤“官”。
《傳》八年“間於叔孫輒”注“問可伐不”?!安弧贝瞬蛔鳌胺瘛?。疏“兵敗奔齊,於後自齊奔吳”?!褒R於”二字此不闕。阮氏據(jù)宋本所補(bǔ),正與此合。閩、監(jiān)、毛本誤倒為“於齊”,《記》已明斥其非,重刊本反從之,誤甚。
《傳》“囚請(qǐng)樓臺(tái)”?!罢?qǐng)”淳熙本、岳本家藏小字宋本皆作“諸”,是也?!队洝肥?。
《傳》十一年注“邱賦”至“田賦”疏“并共一馬、三?!薄!安ⅰ贝瞬徽`“井”。
《傳》十二年注“孔子”至“節(jié)制”疏“大夫之吊服弁绖”?!佰汀贝瞬徽`“牟”。
《傳》十五年《傳》“是公孫也”?!耙病弊郑瞬幻?。
《傳》十六年《傳》“得祏於橐中”?!伴摇迸c《記》所出同。重刊本誤“橐”。
《傳》二十一年“唯其儒書”注“言魯據(jù)周禮”?!爸堋贝瞬徽`“用”。
《傳》二十四年“以寡君之在行”注“在軍行”?!败姟贝瞬徽`“車”?!靶小毕虏谎堋伴g”字。修版本“行”下作墨丁,重刊本乃從閩、監(jiān)、毛本增“間”字,非也。
《傳》二十五年“衛(wèi)侯出奔宋”疏“蓋衛(wèi)侯出近宋竟”。“竟”此不作“境”。
《傳》二十六年“宋樂茷”疏“宋司城子潞”?!奥骸贝瞬徽`“納”?!耙猿侵翞榇恕笔琛澳诉€城鉏”?!澳恕贝瞬蛔鳌巴恕?。
《傳》二十七年“言及子贛”注“思子贛”。三字此不脫。重刊本補(bǔ)“贛”誤“貢”?!坝嗉八篮酢弊ⅰ皢柤嚎傻靡詨鬯啦弧??!凹骸弊?、“以”字此不脫。“不”此不作“否”。“因?qū)O于邾”。“于”此不作“於”?!皩㈤T”注“攻鄭門”?!肮ァ鄙洗瞬谎堋皩ⅰ弊??!昂我詾樽印弊ⅰ昂?jiǎn)子廢嫡子伯魯而立襄子”?!皬U”上此不衍“奔”字?!暗铡贝瞬蛔鳌皵场?。“伯魯”,此不脫。又“何故立以為子?”“何”下此不脫“故”字?!傲⒁浴辈坏篂椤耙粤ⅰ薄?
△附釋音春秋左傳注疏三十卷(宋刊本)
此明代修版本也。版心有“正德十二年”字,或稱正德十六年,或但稱正德年,或?yàn)楹诳?,或全葉重刊,或剜改數(shù)字,或連行皆作墨丁,即所存原刻,亦多模糊,筆畫欹斜,迥非前所錄明以前印本可比。然以阮校所據(jù)本核之,則此本修版尚少。即如《春秋序正義》,阮本“此序大略”,“略”作“略”:“明義以春秋”,“明”誤“名”:“先儒錯(cuò)謬之意”,“謬”作“繆”;及“《毛詩(shī)》、《逸禮》、《春秋》”,“詩(shī)”誤“氏”;而此本皆不誤。此類不勝枚舉,視阮本直遠(yuǎn)過之。而修版中亦頗多互異,如卷三第四葉版心有“正德年”三字,《正義》,“舍奠於墓左”之“墓”字不書:“葬然則由不赴”之“葬然”二字,“二事既然則由不袝”之“則由”二字,此本皆作墨丁,而阮《?!方圆谎躁I。阮《?!贰俺龉什谎栽嵋病?,此作“書”,不誤“言”:“至於《書經(jīng)》”宅本作“至?xí)督?jīng)”?!办稌倍?,此作墨丁,而阮氏無校。“順經(jīng)之先後為文也”,“經(jīng)”字,此誤“已”,不誤“記”。即此半葉,而其不同已如此。蓋其初因原板漫漶,闕而未刻,後復(fù)補(bǔ)闕,而任意剜嵌。故凡原本模糊,此本猶多作墨丁,而阮有字,必多舛錯(cuò)。阮氏所謂遞有修補(bǔ)者,其跡顯然可見也。又昭十九年《傳》注“蓋為大夫時(shí)往聘蔡”,阮校云,初刻“為”誤“亦”。案:所謂“初刻”,即此初修版本,原版實(shí)作“為”。此本“亦”字未改,而版心有“正德十二年”字,不知重改“為”字,又在何時(shí)?蓋其版至明末猶存,故印本多前後互殊,此猶是修版本中最初之本,存之以備參證焉。
△春秋公羊經(jīng)傳解詁十二卷(宋刊本)
卷第一,首行題:“《春秋公羊經(jīng)傳解詁隱公》第一?!贝涡邢聰?shù)格題:“何休學(xué)?!扁啪聿⑼耸?。前有漢司空掾任城樊何休序。序後有余氏題識(shí)云:《公羊》、《穀梁》二書,書肆苦無善本,謹(jǐn)以家藏監(jiān)本及江、浙諸處官本參校,頗加釐正。惟是陸氏《釋音》字或與正文字不同,如此序“釀嘲”,陸氏“釀”作“讓”;隱元年“嫡子”作“適”,“歸含”作“唅”,“召公”作“邵”,桓四年“曰蒐”作“廋”,若此者眾,皆不敢以臆見更定,姑兩存之,以俟知者。紹熙辛亥孟冬朔日建安余仁仲敬書。凡六行。每半葉十一行,行大字十九,惟序行十八字。小字廿七?!耙蟆薄ⅰ翱铩?、“貞”、“桓”、“完”、“慎”皆闕筆?!督?jīng)》下即接《傳》文,不加“傳”字。注雙行?!夺屛摹贩指阶⑨?。每卷末,俱有《經(jīng)》、《傳》及《注》及《音義》字?jǐn)?shù)。卷一末有“余氏刊於萬卷堂”一行,卷二末曰“余仁仲刊于家塾”。卷三,字?jǐn)?shù)三條,刊置格闌外。自卷四以下,或曰“仁仲比校訖”,或曰“余仁仲刊于家塾”。阮氏《??庇洝贩Q:鄂州官書《經(jīng)》注本最為精美。今考此本,足以考訂鄂本者頗多:如桓十年,《傳》“內(nèi)不言戰(zhàn)”節(jié)注“當(dāng)戮力拒之”,《記》以鄂本作“戮”為是,謂《釋文》“戮力”字多作“戮”。然《釋文》云,“戮”字亦作“戮”。則《釋文》正作“戮”也。十有八年,《經(jīng)》“公夫人姜氏遂如齊”,《記》以鄂本“公”下有“與”字為是。謂《左》、《穀》皆有“與”。然莊元年注及疏引此《經(jīng)》皆作“公夫人”??讬z討廣森《公羊通義》亦謂通檢前後《經(jīng)》例,但有“暨”及“更”,無“與”文。知此直言“公夫人”是也。莊八年,“師次于郎”《傳》注“陳蔡稱人者略以外國(guó)辭稱人微之”,《記》以鄂本“人”作“知”為是,謂當(dāng)獨(dú)“知微之”三字為句,然僖二年“盟于貫澤”《傳》注亦云“知以遠(yuǎn)國(guó)辭稱人”,則作“人”者是也。僖三十有一年,“取濟(jì)西田”《傳》注“班者,布遍還之辭”,鄂本空“遍”字,然《釋文》出“布遍”,則鄂本脫也?!队洝分^《經(jīng)》注本蓋作“布還”,此合并為一,此謂十行本。此語(yǔ)未詳其意。案:“布”字當(dāng)句,班,布也,見於《周禮》“宮伯”注,《左》襄廿六年“班荊”注可證?!夺屛摹氛譃橐?,不盡如句讀。但此云“布,遍,音遍,下文同”,尋下文,更無“遍”字,而有二“還”字,疑此本作“遍還”?!斑€”亦有音,“下文同”者,謂“還”音,而今本脫之也。文三年,“雨螽于宋”《傳》注“朝廷久空”,《記》以鄂本作“久虛”為是。然此下八年,“宋人殺其大夫司馬”《傳》注亦言“朝廷久空”,與此文同。宣十年,“齊人歸我濟(jì)西田”《傳》注“據(jù)有俄道”,《記》以鄂本“俄”作“我”為是;然此據(jù)桓二年《傳》“俄而可以為其有矣”為問,故云,“俄道”,解引彼注云“俄者,須臾之間,制得之頃也”,則作“我”者“誤”也。昭二十有六年,“天王入于成周”《傳》注“不言京師者,起正居在成周”,《記》以鄂本作“王居”為是,然此下三十有二年“城成周”《傳》注亦云“言成周者,起正居”,蓋以天子不居王城,嫌非正,故言成周以起之,而西周之非正亦明矣。若作“王居”,則天子所居皆是,王居何所起乎?諸條似皆此本為長(zhǎng)。觀《記》中別載數(shù)條,并言有闕葉兩處,此本不闕。似獲見此本,不知何以未經(jīng)備錄?且引據(jù)各本,《目錄》中亦不載及,殊不可解。揚(yáng)州間禮堂汪氏近有翻本,款式相同,惟一經(jīng)傳刻,不無訛脫。其句讀圈法,失去大半,斯固無關(guān)宏旨。而訛字未經(jīng)訂正,且復(fù)轉(zhuǎn)據(jù)他本多所刊改,是正固多,沿訛亦不少。用悉校錄於後,并略加辨正,俾覽者無惑焉。
隱公元年“大鄭伯之惡也”注“以弗克納,大郤缺之善”?!班S”誤“卻”?!鹕纤伪?,下汪本,後仿此?!夺屛摹贰班S缺去逆反”,同上○案:《說文》:郤,晉大夫叔虎邑也,從邑,谷聲。卻,節(jié)欲也。從卩、谷聲。文義俱別。然此本下亦俱誤“卻”,惟此正耳?!澳赣⒅弊ⅰ岸螣o弟文”,“段”誤“叚”?!爸僮游⒁病弊ⅰ巴跽邠?jù)上”,“上”改“土”,非。“所見異辭”節(jié)《釋文》“《說文》大也”?!按蟆闭`“式”,行末誤增。
五年“始僭諸公”節(jié)注“故從末言,初可知”?!澳闭`“未”。
六年“隱公獲焉”注“為鄭所獲”?!矮@”誤“壤”。
八年“辛亥宿男卒”注“宿本小國(guó)”?!氨尽闭`“卒”。“無駭卒”注“嫌上貶主起入為滅”?!爸鳌闭`“王”。
九年“俠卒”《釋文》“《穀梁》云所俠”?!霸啤闭`“六”。
十有一年《傳》末《釋文》“去、起居反”?!叭ァ闭`“夫”。
桓公元年“魯朝宿之邑也”注“四年,又使大夫小聘”?!胺颉闭`“大”。
二年“宋始以不義取之”注“宋始以不義取之,不應(yīng)得,故正之,謂之郜鼎?!泵摗安粦?yīng)得故正之”六字?!鸫诵徐丁爸^之郜鼎”止?!岸矶梢詾槠溆幸印弊ⅰ爸T侯土地”?!巴痢闭`“士”。
三年“春正月”注“未無王也”?!拔础闭`“末”?!熬旁隆弊ⅰ肮面⒚貌怀鲩T?!薄版⒚谩闭`“媡姝”。
五年“離不言會(huì)也”注“至所聞之世”?!笆馈闭`“出”?!霸彡惢腹弊ⅰ爸赣屑病??!凹病闭`“族”。
十有五年“奪正也”注“故復(fù)於此名者其奪正”。“者”改“著”。
莊公四年“緣恩疾者,可也”注“不當(dāng)取有有”。上“有”改“而”。
七年“一災(zāi)不書”注“明君子不以一過責(zé)人”?!柏?zé)”誤“貴”。
八年“讬不得已也”注“同心人國(guó)遠(yuǎn)”。“人”誤“乂”?!鸢福核尽叭恕弊鳌坝帧?,蓋改從他本而誤“乂”也。
九年○八月脫上“○”?!瓣聻椴慌c公復(fù)讎”?!白嚒毕卵堋稗o”字。
十有二年“秋八月”《釋文》“復(fù),扶又反,年末同”?!澳闭`“未”?!笆謩Χ持弊ⅰ斑沉R之”。“之”誤“乏”。“冬十月”。注末衍“○”。
十有四年“冬”。下衍“○”。
十有六年“邾婁子克卒”。注末衍“○”。
十有七年“書甚佞也”注“伯當(dāng)遠(yuǎn)之而已”?!安备摹暗?。
十有八年“此未有言伐者”?!胺ァ闭`“我”?!按笃錇橹袊?guó)追也”注“知為中國(guó)追也”?!爸闭`“如”。
二十有四年“腶修云乎”注“見女姑以暇修為贄”。“暇”改“腶”。《釋文》“鍛脯加姜桂曰脩”?!板憽备摹澳a”,非?!鸢福捍水?dāng)從“金”。
二十有五年“夏五月”《釋文》“故去,起呂反”?!叭ァ闭`“夫”?!耙灾旖z營(yíng)社”《釋文》“營(yíng)社,一傾反”。“一”誤“二”。
二十有七年“大歸曰來歸”注“婦人有七棄”?!皨D”誤“歸”?!笆烙行倘瞬蝗ⅰ??!笆馈闭`“出”。《釋文》“長(zhǎng)女,丁丈反?!薄岸≌伞闭`“下文”。
三十有二年“公子慶父如齊”《釋文》“暴,步卜反”?!安贰闭`“下”。
閔公元年“齊無仲孫”《釋文》○“子女,子音汝”。脫一圈五字。
二年“立僖公而城魯”注“美大齊桓繼絕于魯”?!坝凇闭`“干”。
僖公元年“諸侯之義”注“此道大平制”?!捌健闭`“乎”?!盎腹俣O殺之”注“疾夫人淫二叔”?!岸闭`“三”。
三年“其言來盟者何”注“白事于王”?!坝凇闭`“干”。
四年“春王正月”《釋文》“下惡其專并”?!跋隆闭`“丁”。“有俟也”注“不頓兵血刃”,“刃”誤“刀”?!跋卜病弊ⅰ稗o之復(fù)”。“辭”誤“亂”。“後此者有事矣”注“謂城緣陵是也”?!笆恰闭`“見”?!捌浔倬滥魏巍?。“奈”改“柰”是也,然當(dāng)作“奈”,此書通例,從《石經(jīng)》也。“桓公曰諾”注“漸洳曰澤”“漸”誤“斬”。“葬許繆公”注“得卒葬於所傳聞世者”?!皞鳌闭`“虙”?!夺屛摹贰皞?,丈專反”?!罢伞闭`“大”。
八年“先王命也”注“銜王命會(huì)諸侯,諸侯當(dāng)北面受之”。“命”誤“者”,“面”誤“而”。
九年“為襄公諱也”注“使若非背殯也”?!氨场闭`“皆”也。
十有一年《釋文》“■〈不上十下〉,普悲反”?!捌铡闭`“曾”。
十有四年“曷為不言徐莒脅之”《釋文》“并注臣為同”。“注”誤“遂”。
十有六年“霣石”注“故曰劣及是月也”?!凹啊闭`“乃”。
十有七年“代英氏”注“伐國(guó)而舍氏言之者”?!吧帷闭`“含”。
二十有一年“為襄公諱也”注“宋幾亡其國(guó)”?!八巍闭`“未”?!盀楣幽恳闹M也”注“有解圍存國(guó)免主之功”。“有”誤“子”。“十有二月”注“不序者”?!罢摺闭`“老”。
二十有五年“宋蕩伯姬為逆婦”注“蕩氏,宋世大夫”。“世”誤“出”?!八稳罒o大夫”注“三世,謂慈父、王臣、處臼也”?!熬省闭`“白”。又“疾其末”?!澳闭`“未”。“兩之也”注“微者不別遂但別兩耳”?!皟伞毕仑嘣觥胺Q”字,非。
二十有六年“曷為重師”注“據(jù)泓之戰(zhàn)不重師”?!般泵撍??!扒锍藴缵蟆薄夺屛摹贰岸髯髻纭薄岸闭`“一”。
二十七年“十”下剜增“有”字。
二十有八年“楚殺其大夫得臣”注“子玉得臣楚之驕蹇臣”?!坝瘛闭`“王”。“為叔武諱也”《釋文》“及注而為深,為皆同。”“及”誤“反”。
三十有一年“曷為或言免牲”注“魯卜郊不吉免之”。“吉”誤“言”。
文公元年“冬十月”注“又責(zé)臣子當(dāng)討賊也”。“當(dāng)”誤“?!??!肮珜O敖如齊”注“吉兇不相干”。“干”誤“于”。
二年“故以災(zāi)書注”“此祿去公室”?!暗摗闭`“錄”。“其逆祀奈何”注“隱、桓與閔、僖”,“桓”誤“相”,下“隱桓及閔僖”,誤同。
三年“雨螽于宋”《釋文》“而隊(duì),直類反”?!瓣?duì)”誤“■〈阝錄〉”。
六年“陽(yáng)處父諫曰”《釋文》“不說,音悅。下同”?!跋隆闭`“不”。
七年“何以不言師敗績(jī)”注“據(jù)秦師敗績(jī)”。“秦”誤“蔡”,“績(jī)”誤“緝”。“公失序也”《釋文》“眣,音舜”?!耙簟闭`“者”。
九年“緣孝子之心”注“以聽冢宰三年”?!摆!闭`“家”?!昂我詴洰愐病弊ⅰ八姆脚训隆薄!暗隆闭`“得”?!霸岵芄补薄夺屛摹贰啊鸸玻艄А?。脫一圈、三字。
十年“夏秦伐晉”注“晉先眛以師奔秦”?!氨t”誤“昧”。
十有三年“欲天下之一乎周也”注“命使遙供養(yǎng)”?!肮闭`“俱”。又“所以一天下之心于周室”?!爸闭`“人”。
十有四年“公至自晉”《釋文》“為臣,于偽反。”“于”誤“千”。“齊侯潘卒”《釋文》“潘,普干反”。“干”誤“千”。“有星孛入于北斗”《傳》注“吳楚更謀”?!皡恰闭`“具”?!柏徢乙查L(zhǎng)”注“既兩不得正性”。“兩”誤“雨”。“不得專廢置君也”注“本當(dāng)言卻婁接菑”?!皡s”改“邾”。
十有五年“筍將而來也”注“故取其尸置編輿中”?!肮省闭`“放”。“日有食之”注“宋人弒其君處臼”?!熬省闭`“曰”。
十有六年“然則曷為不言公無疾不視朔”。此下增“有無疾不視朔”六字,非?!肮铀旒褒R侯盟于犀邱”《釋文》“左工作郪邱”?!扒瘛闭`“立”。
宣公元年“三年待放”注“刳胎焚夭”。“夭”誤“天”。又“《易》曰,系用徽墨”?!澳备摹袄g”。
六年“使諸大夫皆內(nèi)朝”注“雖有富貴者以齒”。脫“有”字。○案:此衍“富”字,當(dāng)去。去“有”字,非也?!坝腥撕邵巍薄夺屛摹贰昂?,胡可反,又音河”?!昂印闭`“同”?!八熵仡i而死”注“明約儉之衛(wèi)也”。“明”誤“用”。
八年“有疾也”《釋文》“難辭,乃旦反”?!暗闭`“且”?!叭沼惺持取弊ⅰ扒櫝畱?yīng)”?!皬櫋闭`“疆”。
十年“饑何以書”注“開倉(cāng)廩贍振乏”?!胺Α备摹爸薄S帧夺屛摹贰百?,常艷反?!薄百牎闭`“膽”。
十有二年“君之不令臣”注“言君之不善臣”。“君”誤“吾”?!扒f王親自手旌”注“緇廣充幅長(zhǎng)尋曰旐”?!俺洹闭`“允”?!皬P役扈養(yǎng)死者數(shù)百人”注“炊亨者曰養(yǎng)”?!昂唷备摹芭搿?,非?!耙淙硕灰渫痢弊ⅰ安活櫀f皮”?!皷f”誤“桿”。
十有五年“平者在下也”注“等不物貶”?!拔铩备摹拔稹薄!笆惨徽咛煜轮姓病弊ⅰ肮瞎N疆畔”?!敖闭`“彊”。
十有八年“自是走之齊”注“逐弒君本當(dāng)絕”。“逐”改“遂”。又“又不當(dāng)逐”?!坝帧备摹案浮保?。
成公三年“宣宮則曷為謂之新宮”注“易其西北角”?!氨薄闭`“比”。
四年“鄭伯堅(jiān)卒”?!皥?jiān)”從《釋文》改“<臤”,非。
八年“其馀皆通矣”注“道遙術(shù)”?!暗馈备摹板小薄S帧爱?dāng)勞來與賢師良傅”。“傅”誤“傳”。
十有五年“宋世子成”。“成”改“戌”。
十有六年“易也”注“易故末言之”?!澳闭`“未”?!巴庵沃T京師而免之”注“訟治于京師”“于”誤“子”。
十有七年“然則郊曷用”注“魯郊博卜春三月”。“博”改“傳”,非。
襄公五年“蓋欲立其出也”注“主者者善之”。上“者”改“書”。
九年“大者曰災(zāi)”注“大者,謂正侵”?!扒帧备摹皩嫛?。
十年“公至自會(huì)”注“開道彊夷滅中國(guó)”“彊”誤“疆”。
十有三年“夏取詩(shī)”《釋文》“亟,去兾反”?!皟巍闭`“異”。
十有六年“于湨梁”?!皽Α闭`“溴”。“君若贅旒然”注“《禮記玉藻》曰”?!坝瘛闭`“王”。“甲子地震”注“是時(shí)湨梁之盟。”“湨”誤“溴”。
二十有九年“刑人也”注“古者肉刑,墨、劓、臏、宮與大辭而五”?!澳湣闭`“擯”。
昭公五年“戊辰叔弓,帥師”注“以興兵戰(zhàn)斗”。“興”誤“與”。
十年“宋公戌卒”《釋文》“宋戌讀《左傳》者,音成,何云,向戌與君同名,則宜音恤?!薄俺伞备摹俺恰?,下“戌”亦作“城”,誤。
十有二年“其會(huì)則主會(huì)者為之也”注“不改更信文也”。“文”改“史”。
十有三年“君子不恥不與焉”注“故云爾”“云”誤“去”。又“時(shí)不受盟也”“盟”改“賂”?!安慌c諸侯專封也”注“故使若有國(guó)自歸者也”?!叭簟闭`“君”。又“無君所責(zé)”“君”下剜增“無”字。
十有七年“楚人及吳戰(zhàn)于長(zhǎng)岸”注“據(jù)於越敗吳于醉李”?!白怼备摹皺d”。
二十年“曹公孫會(huì)自鄸出奔宋”注“據(jù)始出奔未有言此者”。“此”改“自”?!芭蟿t曷為不言其畔”注“如邾婁庶期”“期”改“其”。“或?yàn)橹饔趪?guó)”《釋文》“《說文》云,絜,缊也”?!霸啤闭`“去”,“絜”改“絮”。
二十有一年“宋華亥”注“宋樂大心自曹入于蕭”?!按蟆备摹笆馈?。“蔡侯朱出奔楚”注“意背中國(guó)而與楚”“意”改“惡”。
二十有二年“言不及外也”注“不言成周”。“言”改“曰”。
二十三年十下剜增“有”字。“吳少進(jìn)也”注“髡楹下云滅者”?!霸啤闭`“去”?!爸刑熳右病弊ⅰ疤焱跏煌骄印薄!巴健备摹搬恪?。
二十有四年“大雩”注“時(shí)年叔倪出會(huì)”?!皶r(shí)”改“明”。
二十有五年“玉戚”?!坝瘛闭`“王”?!熬裏o多辱焉”注“故云爾”。“云”誤“亡”?!百n之以死”注“即所錫之以死”?!板a”改“賜”。
二十有六年“不嫌也”注“起正居在成周”。“正”改“王”,非。○案:正居,猶正位也。故注又云“為天下喜,錄王者反正位”。各本皆同,獨(dú)鄂本誤作“王”。
二十有九年“君存焉爾”注“不諱者責(zé)臣子當(dāng)憂而納之”?!柏?zé)”誤“貴”。
三十有一年“季孫隱如”《釋文》“示滴濼也”。“示”改“亦”?!拔釣槠淦蕖弊ⅰ霸茽柗且病??!霸啤闭`“去”?!夺屛摹贰皭澹羲?,本亦作「訴」”?!皭濉备摹霸V”,“訴”改“愬”,并非?!笆逍g(shù)覺焉”注“動(dòng)之微者,事之先見”?!罢摺备摹凹薄!按蠓蛑x不得世”注“主書者”?!爸鳌闭`“王”。
定公元年“不蓑成也”?!八颉备摹八ァ?。
六年“二名非禮也”注“文致太平”?!捌健闭`“乎”。
八年“公至自瓦”注“不別得意”。脫“別”字?!爸梁踉蝗魰r(shí)而出”?!霸弧备摹叭铡薄!芭R南束馬”注“捶馬銜走”?!按贰闭`“搖”。
十年“公至自頰谷”注“於是誅侏儒”?!笆恰闭`“見”。
十有二年“公至自圍城”注“天子不親征下土”?!巴痢备摹笆俊?,非。
十有四年“夏,衛(wèi)北宮結(jié)來奔。”“北”誤“比”?!办对綌怯谧砝睢薄夺屛摹贰白砝?,本又作檇,音同”?!皺d”誤“雋”,“同”誤“司”。“天王使石尚來歸脤”?!懊尅闭`“月”。
十有五年“日有食之”注“是後衛(wèi)蒯聵犯父命”?!奥槨闭`“瞆”,後并同,不更出。哀公六年“與之玉節(jié)而走之”《釋文》“為後,于偽反”?!坝凇闭`“千”。“開之則闖然”《釋文》“丑衽反”?!俺蟆闭`“五”。
十有三年“彗星也”《釋文》“彗星,囚歲反”。“囚”誤“因”。
十有四年“有王者則至”《釋文》“援,音袁”?!霸闭`“稷”?!霸粋湟印薄夺屛摹贰皳?,卜末反”?!澳闭`“未”?!皠t未知其為是與”注“崇德政麟”?!罢闭`“致”。又“德合者相反”?!胺础备摹坝选薄!夺屛摹贰捌錇?,于偽反”。脫“其”字。又“是與,音馀”。脫“是”字?!啊洞呵锕颉肪淼谑贝嗽诘诎诵?。第九行“《經(jīng)》、《傳》,貳阡貳拾壹字”。“壹”誤“陸”。第十行“注,叁阡叁伯捌拾玖字”?!熬痢闭`“壹”。第十一行“音義,捌伯捌拾柒字”?!捌狻闭`“陸”,增“仁仲比校訖”五字,非。第十三行“余仁仲刊于家塾”;第十五行“癸丑仲秋重?!?。上二條并脫。
按:商務(wù)印書館《四部叢刊初編》影印本。
△監(jiān)本附音春秋公羊注疏二十八卷(宋刊本)
首載景德二年六月日中書門下《牒》,後有結(jié)銜四行曰:“工部侍郎參知政事馮,兵部侍郎參知政事王,兵部侍郎平章事寇,吏部侍郎平章事畢?!贝瘟小皾h司空掾任城樊何休序”。首卷題“《監(jiān)本附音春秋公羊注疏》隱公卷第一”,雙行注“起元年,盡元年”。馀卷式同,或省“附音”二字。次行題“《春秋公羊經(jīng)傳解詁》隱公第一”,疏後另行空二格題:“何休學(xué)”。每半葉十行,行大字十七,小字廿三。每格闌外左角有某公某年。版心有大小字?jǐn)?shù),及刻匠姓名。通體字畫清朗,明代修版亦少,考阮氏《校勘》,此經(jīng)最多疏舛,其所據(jù)者,僅何氏煌校本,何校系汲古閣本,其與十行本異同,多未之舉,反有以何校毛本誤為十行本者,不知毛本訛而十行本未訛也。又好為異論,疏本所定之字,時(shí)與牴牾。如何《序》云:“此二學(xué)者,圣人之極致,治世之要?jiǎng)?wù)也?!彼妆居灐耙病睘椤笆馈?。徐氏考諸舊本,定從“也”字正。以“者”、“也”相應(yīng),文勢(shì)方順,故云於理宜然。阮氏反以俗本為是。徐氏不知何時(shí)人,紀(jì)文達(dá)據(jù)董廣川《藏書志》定為唐人,確不可易。阮氏乃從王西沚之說,謂即《北史》之徐遵明;(見《公羊??庇浶颉?。)又以疏中少言“定本”,知出唐以前人,(見成二年《校勘記》。)不知疏中言“定本”甚多,開卷“隱公第一”下便言“定本”升“公羊”字在經(jīng)傳上,此正是疏出唐人之一證,其說殊未可通也。《漢藝文志》、《熹石經(jīng)》皆《經(jīng)》、《傳》別行,分《經(jīng)》附《傳》,當(dāng)自何氏始。蓋既并注《經(jīng)》、《傳》,則因《經(jīng)》之有注,可知《傳》之有《經(jīng)》。阮氏乃謂《解詁》但釋《經(jīng)》,大氐漢後人為之。(亦見《公羊??庇浶颉贰#┖问厢尅秱鳌凡会尅督?jīng)》,其說蓋出紀(jì)文達(dá)。然即隱二年而觀,“春,公會(huì)戎于潛”,“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干唐”,“鄭人伐衛(wèi)”三處,《經(jīng)》皆有注,但不注有《傳》之《經(jīng)》,正以義具《傳》中,故不復(fù)注耳,安得因此遂謂概不釋《經(jīng)》,其說又未可解也?!队洝分兴捎榷啵匆讉湔?,因以舊校附錄於後,其所脫漏,則未及悉補(bǔ)焉。
“《監(jiān)本附音春秋公羊注疏序》”注,各卷大題并同。疏中標(biāo)注,則皆作“注”。重刊十行本并改“注”?!皾h司空掾”疏“巴、漢之間,地名也”?!暗亍辈徽`“也”。“昔者孔子有云”疏“予疇昔夜夢(mèng)”。“予”不誤“子”。
隱公“春秋”至“第一”疏“通戎夷宿潞之屬”?!奥骸辈徽`“路”。又“是故止得六十國(guó)也”。《記》云,何校本作“是故”?!鸢福捍吮尽肮省辈徽`“以”,閩、監(jiān)、毛本并誤。何校用毛本,《詩(shī)》引之似非。又“作《春秋》以改亂制”?!白鳌辈徽`“赤”?!鹕隙l重刊本并與此同。又“丘覽史記”?!拌b”不作“攬”,與閩、監(jiān)、毛本同。又“必告云象使知命”。“必”不作“於”,重刊本同。又“何不謙讓之有?”閩本同監(jiān)、毛本“不”作“以”,《記》以此及閩本為誤。○案:此蓋荅問者所據(jù)長(zhǎng)義何以笑子路率爾之語(yǔ),子路以不讓見哂,故云。又“奉天命而制作,何不讓之有?”似作“不”為是。
元年“公何以不言即位”注“夫不深正其元”?!队洝吩?,監(jiān)、毛本“夫”作“天”是也?!夺屛摹罚悍?,不音扶。此陸德明一時(shí)誤會(huì),未審其文理也。○案:《釋文》此音,當(dāng)為上文“大一統(tǒng)也”注?!胺蛲跽摺倍?,“夫”不當(dāng)是“夫王”在“治,直吏反”之上?!夺屛摹奉嵉骨搬幔拼苏呱醵?,分附注疏時(shí)不知其誤,遂改此“天”為“夫”,上“夫”為“天”以就之,此非陸氏誤也。若《釋文》果作“夫”,亦當(dāng)音於“夫王”下。云下“夫”不同,不應(yīng)不音上而音下,其理較然易明也。不然,上文“夫王”豈陸氏亦誤會(huì)為“天王”乎?“所見異辭”注“不日略之”。“略”不誤“略”。重刊本同。注“於所見”至“卒是也”疏“錄季之子遏惡也?!薄岸簟辈徽`“過”。
二年“公會(huì)戎于潛”疏“注,古者諸侯至逾竟”。“竟”不誤“境”。重刊本同?!队洝吩?,何校本“境”作“竟”,何校是毛本也。
三年“蓋通于下”注“下財(cái)少可求”?!队洝吩疲翱汕蟆鄙袭?dāng)脫“不”字?!鸢福焊鞅静⑼敲撘?。正以下既財(cái)少,嫌其可求,《傳》故明之。若云財(cái)少不可求,又何嫌乎?
五年注“衛(wèi)孫”至“是也”疏“晉郤克、衛(wèi)孫良夫伐將咎如是也”?!皩ⅰ蔽锤摹皬Z”。
六年“吾與鄭人末有成也”注“為共國(guó)辭”?!队洝芬斡癫迷疲菏柙?,一個(gè)人字兩國(guó)共有,當(dāng)是“國(guó)共”,非“共國(guó)”也。下注“稱人共國(guó)辭者”同誤?!鸢福翰华?dú)下注有此文,莊六年冬,“齊人來歸衛(wèi)寶”注云:“以稱人共國(guó)辭”。
九年“內(nèi)辭也”節(jié),注亦云:“以稱人共國(guó)辭”。各本皆同,無作“國(guó)共”者。段說疑非。“則曷為末有成”。“末”不誤“未”。
七年注“叔姬”至“錄之”疏“徒歸于叔爾也是也”。“叔”不誤“酅”,重刊本同。
九年“三月癸酉”注“而不還國(guó)於桓之所致”?!斑€”不誤“遷”。
十年“春王二月”注“明君子當(dāng)犯而不校也”?!队洝吩?,毛本“?!弊鳌皰洝?,非?!鸢福好咀员芩M,未可非也?!秱鳌贰按斯勇E也”?!队洝吩?,《隸釋》載《漢石經(jīng)》此上有“十年”二字,蓋雖不載《經(jīng)》,猶記某公年數(shù),可想見全《經(jīng)》體式也?!鸢福捍四甏和醵聼o《傳》之《經(jīng)》,何氏有注,是合《傳》於《經(jīng)》,當(dāng)自何氏始也。
桓公二年“孔父正色”節(jié)注“言及者使上及其君”?!队洝芬位驮疲骸把约罢摺币韵戮攀抛郑?dāng)在《經(jīng)》下。浦鏜云,“言及者”三十三字,當(dāng)在《經(jīng)》下。案:何注本有《傳》無《經(jīng)》,何注《傳》而不注《經(jīng)》,何、浦皆誤會(huì)也?!鸢福汉问献ⅰ秱鳌?,不注《經(jīng)》,紀(jì)文達(dá)《公羊注疏提要》、阮文達(dá)《公羊??庇洝沸蚪杂写苏Z(yǔ)。然考無《傳》之《經(jīng)》有注者不少,即如此年“秋七月,紀(jì)侯來朝”,“公及戎盟于唐”,“冬,公至自唐”,《經(jīng)》皆有注,是何注本非無《經(jīng)》,且非不注《經(jīng)》矣?!稘h書藝文志經(jīng)》、《傳》分列,《漢石經(jīng)》有《傳》無《經(jīng)》,合《傳》於《經(jīng)》而并注之,當(dāng)自何氏始。杜氏解《左》,即從此例耳。然何、浦兩家謂此注當(dāng)在《經(jīng)》下,誠(chéng)不足信,則以未明何氏例不注有《傳》之《經(jīng)》也。且疏謂此《經(jīng)》之下亦有注云云,考諸舊本,悉無此注,且與注違,知是衍文。若此注本在《經(jīng)》下,疏何以不言?何氏自有注,誤在《傳》末,即使作疏時(shí)未誤,亦當(dāng)言此注上下,不當(dāng)言此《經(jīng)》之下也。
三年注“上僭稱王”疏“滅穀、鄧”?!胺Y、鄧”,閩、監(jiān)、毛本并誤“鄧、穀”,此不誤。重刊本同。何校是毛本也?!按筘S年也”注“謂五穀皆大熟成”。不誤“皆成大熟”。重刊本同?!鸢福洪}、監(jiān)、毛本并誤為“皆大成熟”,《記》又誤倒“大成”二字。
五年注“使童至之雩”疏“則率巫而舞雩是也”?!岸辈徽`“以”,重刊本同。
十年“秋公會(huì)衛(wèi)侯”節(jié)注“時(shí)實(shí)桓公欲要見衛(wèi)侯”。重刊本同?!队洝芬摗皩?shí)”字,“衛(wèi)”誤“諸”。又“《傳》言公不要見者”。案:此注舉《傳》文當(dāng)從《傳》文作“見要”,此誤記。以上文作“要見”,謂與此合。然上言時(shí)實(shí)桓公欲要見衛(wèi)侯,是著其實(shí),此言公不見要於衛(wèi)侯,是從其諱。故下云順《經(jīng)》諱文,其義不同。
莊公元年“諸侯嫁女于大夫”節(jié)注“主書者,惡天子也”。余本、鄂本同。元本上有方空,此本上作圈,皆無“我”字,閩、監(jiān)、毛本有之?!队洝烦跣V^“我”字是衍,覆校謂有“我”字是也。我主書,謂以我主之書法書之也。我主,見上文?!鸢福汉巫?,舉《春秋》書法例稱主書者,隱元年,天王使宰咺來歸惠公仲子之赗,《傳》注:“主書者,從不及事也?!奔啦畞?,《傳》注:“主書者,以罪舉?!奔匆荒暌褍梢姡似漕愐?。且疏云“是以《春秋》主書,惡天子耳”,其無“我”字又較然矣。
九年“齊小白入于齊”注“據(jù)宋公子池”?!俺亍辈徽`“地”。
十年“秋九月”節(jié)注“兾、袞、青、徐”?!队洝吩崎}、監(jiān)、毛本,“兾”改“冀”非?!鸢福骸皟巍彼鬃郑凹健闭郑划?dāng)以“冀”為非。
二十有二年“葬我小君文姜”疏“以其為公配”?!肮辈徽`“君”。○案:閩、監(jiān)、毛本并誤“君”,何校是毛本。
二十有四年注“三曰”至“駒是也”疏“朱干玉戚以舞《大夏》,八佾以舞《大武》”。“夏”、“武”不互誤。重刊本同。
二十有七年“杞伯來朝”注“方以子貶起伯為黜。”余本同,鄂本“起”作“杞”?!队洝吩?,此誤。○案:注蓋謂僖二十三年方貶杞為子以起,此經(jīng)亦為黜耳,似作“起”為是。
二十有八年“君子之為國(guó)也”注“民不饑乏”。“饑”不誤“饑”。
三十有一年“其戚我奈何”節(jié)注“刺齊桓憍慢恃盈”。“恃”不作“持”,重刊本同。惟疏中皆作“持”?!队洝分^修版“憍”作“驕”,此不誤?!膀湣笔窃疽病!鸢福涸咀鳌笆选保c余本同。何校不出官本,則鄂本亦作“恃”也。疏中作“持”,蓋誤,閩、監(jiān)、毛本據(jù)注改之是也。
三十有二年“秋七月”注“據(jù)公弟叔肹卒”?!队洝吩?,閩、監(jiān)、毛本“肹”作“肸”,非?!夺屛摹纷鳌啊觥疵Z,丁代十〉”?!鸢福洪}、監(jiān)、毛本作“肸”,與《說文》合?!懊[”、“■〈肸,丁代十〉”皆誤,當(dāng)從桓四年記覆校訂正。
閔公二年注“不如文姜”至“絕母”疏“莫重乎其以喪至也者”?!捌湟浴辈徽`倒。
僖公元年“曰吾不得人矣”節(jié)注“兾州以北名之云爾”。“北”不誤“此”。
二年“城衛(wèi)也”節(jié)注“故當(dāng)言城衛(wèi)”?!队洝吩?,疏本“故”作“固”。解云,“固難之”,“固”,亦有作“故”字者,諸本作“故難之”,“固”誤也。○案:此條誤甚?!肮孰y之”,既誤“故”為“固”,又此三字當(dāng)屬上讀,下云“固”字亦有作“故”字者,此指注中“故”字,非指其疏中“故難之”之“故”也。《記》“固難之”及“故難之”六字,皆當(dāng)刪?!秱鳌穼嫸幻??!皩嫛辈徽`“■〈寢,穴代宀〉”。重刊本同。注“以手通指曰揖”疏“眣晉大夫”?!队洝吩啤氨y”,當(dāng)作“■〈目矢〉”,從矢。○案:疏云,“眣,大結(jié)反,又丑乙反?!贝诵焓弦?,非《釋文》音。則疏本“眣”,從失也??迹捍蠼Y(jié)、丑乙兩音,皆當(dāng)從失聲,不從矢聲?!墩f文》亦有“眣”無“■〈目矢〉”。眣,丑栗切。從目,失聲。目不正也。蓋斜視人。正合何氏以目通指之訓(xùn)?!队衿肥家浴啊觥茨渴浮怠睘椤安i”之重文?!夺屛摹芬嘤小八础币?,然“矢”與“舜”音甚遠(yuǎn),當(dāng)以“失”誤為“矢”,有此俗字俗音耳。要以疏本為正?!秱鳌贰败飨⒃?,請(qǐng)以屈產(chǎn)之乘”?!霸徽?qǐng)”不誤倒。《經(jīng)》齊侯、宋公、江人、黃人盟于貫澤。《釋文》二《傳》無“澤”字?!队洝烦跣?jù)九年疏引此《經(jīng)》作“盟于貫”以無“澤”字為是。覆校則云,疏奪“澤”字,前說非?!鸢福喊晔枰私?jīng)亦無“澤”字,不獨(dú)僖九年疏為然,知其非奪也。《釋文》與疏本不同者多矣。疏本自無,陸本自有,不得以未深考疑陸也。覆校謂九年疏奪“澤”字,則前後皆作“貫澤”,何得云地有二名邪?
七年“夏小邾婁子來朝”注“旁朝罷行進(jìn)”《記》云,“旁”應(yīng)讀去聲。○案:疏云,今朝魯而謂之旁朝者,欲對(duì)朝王為正朝,故謂之旁朝“旁”與“正”對(duì),似不應(yīng)讀去聲。《釋文》無音,當(dāng)與疏同也。
九年注“色自美大之貌”疏“謂其顏色有自美大之勢(shì)”?!坝凶浴辈徽`倒?!皻⑽从饽昃?hào)也”注“從弒,名可知也”?!爸辈徽`“加”。
十年注“故言”至“同義”疏“故言及,亦使上及其君”?!肮省辈徽`“蓋”,重刊本同。
十有四年《經(jīng)》“冬,蔡侯肹卒。”《記》云,閩、監(jiān)、毛本作“肸”,非。○案:“肸”是正字,說見前。
十有六年注“據(jù)五石言日”疏“而六鶂不書日乎?”“鶂”不作“鹢”,下注同。《經(jīng)》“公孫慈卒”“慈”不作“茲”,疏中同。重刊本亦并作“慈”。
十有八年《傳》“豎刁、易牙爭(zhēng)權(quán)不葬”?!暗蟆辈蛔鳌暗丁薄?十有九年“後會(huì)也”注“既在人間”?!皶?huì)”誤“人”,與余本、鄂本同。
二十有五年注“日者”至“錄之”疏“即莊十年冬”?!队洝纷鳌岸?。又引浦鏜云“十”下脫“七”字。○案:“十”上此無“二”字,重刊本同?!队洝氛`也。齊師滅譚事,本在莊十年,不應(yīng)有“七”字。浦說亦誤。“兩之也”注“但別兩耳”。《記》出“遂但別兩耳”。○案:“遂”字當(dāng)屬上讀。
二十有八年“未侵曹也”節(jié)注“衛(wèi)壅遏不得使義兵以時(shí)進(jìn)?!薄斑M(jìn)”不誤“追”。
文公五年“春王正月”節(jié)注“士以貝”。“貝”不誤“具”,疏同。
六年“猶者何”注“不言朔者”。“朔”不誤“朝”。
十有六年注“筑毀”至“皆時(shí)”疏“賤者窮諸人”?!队洝分^閩、監(jiān)、毛本移“賤者”以下四十二字作“賤者窮諸盜”之注在“降大夫使稱人”之上。○案:閩本未移此四十二字,仍在“故如此解”下,但疏末有記云,“賤者”至“故也”,當(dāng)在下文“弒處臼”注下。凡原本如此類者,已僭序次,特此一段所移不盡耳,故記之。監(jiān)、毛本遂從其說而移之。然閩本謂當(dāng)移注下。原不以為注,監(jiān)、毛本誤為注耳。
宣公元年注“饑喪”至“其文”疏“公子遂如齊納幣”。“如”字不脫,“幣”不誤“弊”,下同。○案:重刊本但誤“幣”為“弊”:“如”字亦不脫,疑《記》誤。注“微者”至“之遂也”疏“但別兩耳是也?!薄队洝芬昼M云,“兩”下脫“稱”,是也?!鸢福嘿叶迥曜ⅲ暗珓e兩耳”,《記》云閩、監(jiān)、毛本“兩”下衍“稱”字,當(dāng)刪。此又以浦說為是,蓋誤。
十有二年注“日者”至“深責(zé)之”疏“宜存人■〈矛令〉患。”《記》云,閩、監(jiān)、毛本“■〈矛令〉”改“矜”,非。古“■〈矛令〉”、“憐”字皆從令?!鸢福捍四辍秱鳌?,“文君如矜此喪人”“矜”不作“■〈矛令〉”,蓋此偶合,全書皆不從古也。
十有五年“什一者”節(jié)注“女上蠶織。”《記》引浦鏜云“工”誤“上”,覆校云,“上”同“尚”?!鸢福浩终f是也。余本、鄂本并作“工”。阮氏所見何校本,蓋脫鄂本作“工”一條。
十有八年“墠帷”注“埽地曰墠”?!败!辈徽`“掃”?!白允亲咧R”注“逐弒君本當(dāng)絕小善”?!爸饛s”,不作“遂殺”,余本、鄂本并同。
成公元年注“易京”至“賞也”疏“故曰,倒賞也?!薄暗埂辈徽`“例”?!鸢福荷蠗l《記》方據(jù)此疏以證注“例賞”之誤,重刊本亦注誤,而疏不誤,則《記》出“故曰例賞也”者誤也。此條當(dāng)作“故曰倒賞也”。閩、監(jiān)、毛本“倒”作“例”。案:“例”者,“例之誤”。
二年“憂內(nèi)也”注“不從內(nèi)言敗之者。”“敗”不誤“敵”。注“臧孫許眇也者”疏“案,此一句注,宜在「不書恥」之下,今定本無疑脫誤也。”《記》云,此二十字,當(dāng)是校書者札記語(yǔ),非疏本文。且疏內(nèi)少言定本者?!岸ū尽保颂瞥躅亷煿潘鶠?,則知《公羊疏》出唐以前人矣?!鸢福菏璺Q定本,開卷便有“《春秋》”至“第一”疏云,“今定本則升《公羊》字在《經(jīng)》、《傳》上”是也。又宣十五年疏云“考諸舊本,或云「軍有七日之糧爾:七日,盡此不勝,將去而歸爾」,今定本無下「七日」二字?!背伤哪?,鄭伯堅(jiān)卒,疏云,“左氏作「堅(jiān)」字,《穀梁》作「賢」字,今定本亦作「堅(jiān)」字。”哀二年,晉趙鞅帥師及鄭車達(dá)帥師戰(zhàn)于栗,疏云,“今定本作「栗」字?!贝祟惒簧僖?。豈皆校書者語(yǔ)邪?據(jù)此以定疏出唐以前人,似非通論也?!皠t客或跛”節(jié)注“大夫率至于館”?!队洝芬R文弨曰,“至”當(dāng)作“迓”?!鸢福骸秲x禮》此句本作“至”不作“迓”,蓋涉下條“厥明至于館”,“至”當(dāng)作“訝”而誤。
九年“夏季孫行父”節(jié)注“所以彰其絜。”“絜”不作“潔”,重刊本同?!鸢福洪}、監(jiān)、毛本并作“潔”,何校蓋毛本也。
十有五年“冬十有一月”疏“注據(jù)楚不殊解?!薄队洝吩?,閩、監(jiān)、毛本下有“解云”,此脫。○案:此但脫“云”字。重刊本擠入,蓋亦有“解”字也?!巴跽哂缓酢惫?jié)疏“莫不一一系於正月?!薄耙?、一”不單作“一”,但擠寫一格耳?!鸢福洪}、監(jiān)、毛本皆脫“一”字,何校是毛本也。
十有六年注“滕始”至“滕小”疏“書蘧篨與瞷”?!昂X”不誤“蒢”。○案:“籧”亦當(dāng)從竹。文十三年,邾婁子籧篨卒,《釋文》皆從竹,《石經(jīng)》原刻亦從竹。磨改皆從草,余本與此作“蘧篨”。閩、監(jiān)、毛本從之,非,《記》失校。
襄公二年“楚殺其大夫公子申”疏“注,諱伐喪也?!薄队洝吩疲醣尽爸M”上有“注”字?!鸢福捍恕爸M”上本有“注”字,重刊本同,則阮本亦有,惟毛本脫,《記》蓋誤據(jù)何校毛本也。鄂本是單注,安得有疏文,尤誤。又案:此下三節(jié)疏,此本在“楚殺其大夫公子申”之下,閩、監(jiān)、毛本并移於上?!队洝肥?。
五年“莒將滅之”節(jié)注“凝讞于晉”?!队洝吩疲}、監(jiān)、毛本“凝”作“疑”,此誤。《釋文》,疑,魚竭反。如作“凝”,不得音“魚竭反”矣。○案:謂“凝”為“疑”之誤是也。謂《釋文》音“疑”為“魚竭反”,非也。《釋文》“魚竭反”蓋為“讞”字作音,非音“疑”字。何氏以“疑”詁“殆”,何煩改讀?若音“疑”字,曷不出上文“殆疑”邪?《類篇》:讞有三音:語(yǔ)蹇切,評(píng)獄也;又,魚戰(zhàn)切,議罪也;又,魚列切。魚列切,即《釋文》之魚竭反,列、竭同韻也。《禮文王世子》“獄成,有司讞于公?!薄夺屛摹沸祠~列反,其為“讞”字作音此尤切證也。“疑”字亦有入聲,《儀禮士昏禮》,“婦疑立于席西”注,“疑立,正立自定之貌?!薄多l(xiāng)射禮》“賓升西階上疑立,”注,“疑、止也,有矜莊之色”?!夺屛摹贰耙闪ⅰ辈Ⅳ~乞反,又音嶷。然其義皆不可以詁“殆”。且魚乞反,《集韻》在九乞,“嶷”在《二十四職》,而“魚竭反”則在《十七薛》,韻部又不同矣?!皡青嬋嗽啤弊ⅰ拔呐c巫訴”《記》云,閩、監(jiān)、毛本“文”誤“又”?!鸢福河啾疚淖鳌坝帧?,此本疏中亦作“又”,似作“又”為是。蓋“與巫訴”及“書滅鄫”自是兩事,故當(dāng)言“又”也。
六年注“不書”至“為重”疏“不舉滅為重”?!队洝吩崎}、監(jiān)、毛本作“舉滅國(guó)為重”,脫“不”字?!鸢福褐乜菊`“不舉滅”為“滅舉滅”,《記》失校。考定四年,注云,“不舉滅為重”,正與此疏合。閩本改作“舉國(guó)滅為重”,監(jiān)、毛本從之,非。何校但補(bǔ)“不”字,未去“國(guó)”字,《記》又襲之,亦非。
十有六年“君若贅旒然”注“三委于臣而君遂失權(quán)”。《記》引浦鏜云,“正”誤“三”,從《六經(jīng)正誤》校。○案:余本亦作“三”,閩、監(jiān)、毛本同。考疏中歷舉大夫之會(huì)于向,伐秦于戚,凡三,毛說未必是。又“大夫故得信在”。《記》云,鄂本“在”作“任”,此誤?!鸢福捍瞬徽`?!秱鳌吩疲靶旁诖蠓蛞病?。注舉《傳》文,不當(dāng)與《傳》異。疏及各本皆同。何校亦無鄂本“在”作“任”一條。
十有九年注“禮兵”至“張本”疏“故曰恩動(dòng)孝子之心”。重刊本同。《記》“曰”誤“心”。
二十有三年“夏邾婁鼻我來奔”注“自近始也”?!队洝吩疲沿テ吣晔枰鳌耙越我病?,“始”為“治”之訛,當(dāng)據(jù)正,按解云,正以地接于魯,故先治之也。是疏本作“治”。○案:此說非也。余本亦作“始”,疏標(biāo)注云“見於邾婁者,自近始也”者是。疏本不作“治”也。若從昭廿七年疏,作“以近治也”,但見“治”、“近”之義,轉(zhuǎn)不見先治之義矣。何校改彼疏從此注是也。
二十有九年注“季子”至“見讓”疏“欲其高之”?!跋怼闭`“高”,重刊本同。
三十年注“月者”至“錄之”疏“二十八年,公○如楚”?!队洝吩?,閩、監(jiān)、毛本刪“○”非?!鸢福憾四?,《經(jīng)》,“公如”之間,本無他字,此衍一圈,閩、監(jiān)、毛本依經(jīng)刪之,何云非邪?
昭公三年“五月”注“襄公上葬”。余本同。《記》云,《穀梁》疏引作“葬襄公”不誤?!鸢福骸斗Y梁》疏,“葬”上有“上”字,《記》脫。此疏云,“言襄公上葬者,謂上文葬襄公時(shí)也”。則疏本自作“襄公上葬”非有誤。
十年“十有二月”《釋文》“何云向戌與君同名”?!昂卧啤毕拢队洝费堋跋蛟啤倍?,重刊本摘錄,亦誤。注“去冬”至“貶之”疏“今無冬更無佗罪可指”?!案辈徽`“者”。
十有一年“盟于侵羊”疏“直作詳,無侵字”。“無”不誤“字”。
十有二年注“不足”至“史文也”疏“楚殺其大夫成然者,《左氏》作成熊,《穀梁》作成虔字”。閩、監(jiān)、毛本刪“楚殺其大夫者”六字移於“楚殺其大夫”《經(jīng)》下?!队洝吩疲盍阎?。○案:非但割裂也,所移上不加“疏”字而加“○”,則又誤疏為《釋文》矣?!俺⑵浯蠓虺扇弧薄夺屛摹贰鸪扇?,《左氏》作成熊。案:閩、監(jiān)、毛本既移疏於此經(jīng)下,并削此《釋文》不載矣。
十有三年“不與諸侯專封也”注“故使若有國(guó)自歸者”?!罢摺毕氯币蛔郑}、監(jiān)、毛本作“也”,《記》云蓋衍。○案:余本亦作“也”,上《傳》“言將自是為君也”注云:故與弒君而立者同文也?!芭c此句法正同。重刊本補(bǔ)之,是也。
二十有一年“宋華亥”節(jié)注“宋樂大心”?!按蟆辈蛔鳌笆馈?。○案:《記》云,《公羊》作“世心”,廿五年《釋文》可證。然謂毛本“世”作“大”,鄂本不誤,此非也。此注“大心”,閩、監(jiān)本并同,不獨(dú)毛本也。何校云,官本亦誤,與《記》所見異??加啾疽嘧鳌按蟆?,是此注無作“世”者也。惟此本疏中作“世”不誤,而閩、監(jiān)、毛本亦并誤為“大”矣。
二十有二年“不與當(dāng)也”節(jié)注“三者皆不當(dāng)卒卒又名者?!庇啾尽叭弊鳌岸?,有下“卒”字?!队洝吩?,鄂本,“三”作“二”,無下“卒”字,當(dāng)據(jù)正?!鸢福骸叭弊鳌岸保且?。無下“卒”字,非也。疏標(biāo)注云,“猛未”至“當(dāng)卒”,又云“卒又”至“篡”。是疏本有下“卒”字也。何校亦以鄂本為脫。
二十有五年注“系馬曰維”疏“云系牛曰婁者”。“云”不誤“也”?!秱鳌贰皯c子免君於大難矣”?!队洝吩啤短剖?jīng)》原刻無“也”字?!鸢福骸队洝贰耙印闭`“也”,重刊本摘錄亦未正。
二十有六年“不嫌也”注“起正居在成周”。《記》云,此本疏云,起成周為王居。閩、監(jiān)、毛本亦誤為“正居”?!鸢福洪}、監(jiān)、毛本改之是也。疏但“初起成周為王居”一語(yǔ)作“王居”耳。馀云:“不言入京師者,正欲起其正居在成周故也?!庇衷疲骸凹葹樘熳铀耄用饕?。”又云:“起正居在成周,實(shí)外之也”。并作“正居”,重刊本同。馀詳余本《公羊附錄》中。
二十有七年“夏四月”注“本不出賊”。案:《記》以本字屬上讀,非也。疏云,“今此月者直是本不出賊”,可證。注“說與鼻我同義”疏“自近始也”。“自”字,此闕。閩、監(jiān)、毛本臆補(bǔ)“以”字。“始”不誤“治”,重刊本同?!队洝吩疲汉涡1咀鳌白越家病?,與襄廿三年注合。○案:襄廿三年,《記》據(jù)此疏以改彼注,此又云與注合,何前後矛盾邪?且十行本本不作“治”,據(jù)重刊本,則阮氏所見正同,不知何出致誤也。
三十有一年“叔術(shù)覺焉”注“幾者,動(dòng)之微者”。余本同。《記》謂翻本“吉”誤“者”,非也。
三十有二年“冬仲孫何忌”注“言成周者起正居”。案此注及疏,皆不作“王居”,何校亦不言鄂本作“王居”,可見廿六年鄂本作“王居”者,偶誤也。
定公元年注“據(jù)莊”至“正月”疏“公及邾婁儀父盟于昧”?!懊痢辈徽`“蔑”。重刊本同。注“本有”至“即位”疏“統(tǒng)者,始也”?!笆肌毕虏谎堋巴酢弊郑乜就?。注“執(zhí)不地”疏“晉人執(zhí)宋行人樂祈黎”?!队洝芬昼M云,“黎”誤“犁”?!鸢福寒?dāng)作“犁”誤“黎”。又,“祈”亦誤,當(dāng)作“祁”。
四年“晉士鞅衛(wèi)孔圄帥師伐鮮虞”《釋文》“圄,魚呂反,《左氏》作圉?!敝乜就??!队洝氛`“圉”為“圄”。“且臣聞之”節(jié)疏“為是拘昭公於南郢”?!队洝吩疲涡1尽坝凇弊鳌办丁笔且??!鸢福骸办丁贝瞬徽`“于”,重刊本同。何校是毛本。
六年《經(jīng)》“季孫斯、仲孫忌帥師圍運(yùn)”?!队洝吩?,上文“夏,季孫斯,仲孫何忌如晉”,有“何”字?!鸢福菏璺Q古本無“何”字,有者,誤也?!队洝芬衔臑樽C,似以此亦當(dāng)有“何”字矣。然《傳》云,“曷為謂之仲孫忌”,則此《經(jīng)》無“何”字明甚。“冬季孫斯伸孫忌”疏“則此《經(jīng)》無可明矣”。浦鏜云,“何”誤“可”?!队洝吩?,浦說非是。○案:何校亦改“可”為“何”,與浦說合,《記》以為非是,蓋誤。
七年注“先是公侵鄭”疏“冬,季孫斯仲孫何忌圍運(yùn)是”。浦鏜云,《經(jīng)》文《無》“何”字,惟六年“夏如晉”,《經(jīng)》有“何”字,亦衍文?!队洝吩?,浦說是也?!鸢福浩种^此《經(jīng)》無“何”字是矣。謂“夏如晉”《經(jīng)》有“何”字。亦衍文,非也?!皣\(yùn)”《傳》:“此仲孫何忌也。曷為謂之仲孫忌?”《傳》知其為仲孫何忌者,正據(jù)“如晉”《經(jīng)》耳。否則《傳》何從知之?解云,正決上文“夏,仲孫何忌如晉”之文也。若上文亦無“何”字,何所為決其非衍文明矣。
八年法“公會(huì)”至“不致”疏“今此書致”。《記》云,何校本書下有“致”字。案:此有“致”字。重刊本同,毛本脫,何校是毛本。注“言大者力千斤”疏“謂之石”?!队洝芬涡1局^字上有“百二十斤”四字,下文“三斗有馀”四字乃衍文?!鸢福呵Ы镏园俣镏^之石計(jì)之,其力正得八石三斗有馀,非衍文也。
十年“宋公子池出奔陳”《釋文》“池,《左氏》作地”。《記》云,閩、監(jiān)、毛本誤以《釋文》五字為注,此本、鄂本皆無之?!鸢福捍思岸醣窘杂?,但加以圈,不混於注,非無之也?!皫泿焽M(fèi)者”疏“解云,《左氏》”?!笆稀辈蛔鳌皞鳌?,重刊本同。
十有二年“薛伯定卒”注“禍端在定”。《記》云,薛弒其君比,即在定十三年,則此作“定”非也?!岸ā碑?dāng)從“是”?!鸢福憾?,為薛伯名。此自指薛伯定不廢其子,肇此禍端,非指魯定公也。記誤甚。
十有四年注“書者”至“于廟”疏“至竟必假涂”。“涂”不作“途”。重刊本同。何校是毛本。
十有五年注“得二”至“可知”疏“《蒙卦彖辭》云”?!队洝吩?,“彖”當(dāng)作“象”?!鸢福鹤⒁霸偃秊^,瀆則不告”正是《彖辭》,似不必改“象”?!班嵻庍_(dá)帥師伐宋”《釋文》“軒達(dá),《左氏》作罕達(dá)”。重刊本同?!队洝氛`為“罕虎”。哀公三年注“故冉有曰”至“伯討”疏“若作仁字如此解之”。重刊本同?!队洝氛`為“若非仁字”。
七年注“諱獲”至“來文”疏“今又言來”?!坝帧辈徽`“文”。
九年注“兵者”至“之爾”疏“今比二經(jīng)”。“比”不作“此”,《記》云,何校本“此”作“比”?!鸢福洪}、監(jiān)、毛本并作“此”,重刊本同。似作“此”為是。
十有一年注“不從”至“國(guó)也”疏“今亦云魯公與伐”。“今”不誤“合”。重刊本同。
十有三年注“齊桓”至“褒也”疏“會(huì)于貫”。案:僖二年,《經(jīng)》“會(huì)”作“盟”。九年《傳》云,“貫澤之會(huì)”疏改約其文也。
十有四年注“不地”至“異也”疏“云彗金精埽旦”?!熬辈徽`“星”。重刊本同。何校是毛本。又“金精埽旦”?!败!辈蛔鳌皰摺薄V乜就?。何校是毛本?!霸粋湟印弊ⅰ傍P皇來儀”?!盎省辈蛔鳌盎恕?。重刊本同。何校是毛本。注“得麟”至“之狀”疏“乃有訓(xùn)作之象”。“訓(xùn)”不作“制”?!皠t未知其為是與”節(jié)注“鳳皇來儀”?!盎省辈蛔鳌盎恕保柰?。重刊本并同。何校是毛本。又“崇德政麟”。余本同。毛本“政”改“致”。又“德合者相反”。余本同。毛本“反”改“友”。
△春秋公羊注疏二十八卷(校本)
此郡中貝氏墉以宋本校於閩本上,即何氏煌所見宋槧官本也,亦謂之鄂本。案:隱二年,“夏五月,莒人入向”注:“兵動(dòng)則怨結(jié)禍構(gòu)”。閩、監(jiān)本脫一“構(gòu)”字,阮氏《??庇洝分^:“鄂本禍上有構(gòu)”。“上”乃“下”之訛。又,隱三年,“夏四月辛卯,尹氏卒”疏:“貶去名,言氏者,起其世也?!遍}、監(jiān)、毛本“言”俱訛“者”。《??庇洝返觥笆险撸鹌涫酪病?,脫去“貶去名者”四字,而云:鄂本“者”作“言”是,誤改下“者”字為“言”矣。
△春秋穀梁傳六卷(宋刊殘本)
原書十二卷,每公為一卷,與《唐石經(jīng)》合,今存宣公以後六卷。首行題“《春秋穀梁傳》第七”,次行題“范甯集解”。每卷末有《經(jīng)》、《傳》、注、音義字?jǐn)?shù)。又曰“仁仲比校訖”。第九卷末曰“余仁仲刊于家塾”。第十二卷末曰“國(guó)學(xué)進(jìn)士余仁仲校正,國(guó)學(xué)進(jìn)士劉子庚、陳幾、張甫同校,奉議郎簽書武安軍節(jié)度判官?gòu)d公事陳應(yīng)行參?!保参逍?。又有分書墨圖記曰:“余氏萬卷堂藏書記?!泵堪肴~十一行,注雙行,行大字十九,小字廿七?!翱铩?、“恒”字闕筆。所附《釋文》,專用音反,不全錄。其足據(jù)以訂注疏本之訛者,已詳阮氏《??庇洝?,所引何氏煌校本中“何氏所見”,即屬此本。其字畫端謹(jǐn),楮墨精妙,為當(dāng)時(shí)初印佳本,雖非全帙,固足貴也。卷七首葉有白文方印曰“虛中印”。
按:商務(wù)印書館《四部叢刊初編》影印本。
△春秋穀梁疏七卷(鈔殘本)
題:“唐國(guó)子四門助教楊士勛撰?!痹瓡恚翊婢砹墓鹬辆硎Ч?。分卷與《唐石經(jīng)》合。書中《傳注》,一一標(biāo)明,間有“釋曰”二字。所標(biāo)起止與注疏本亦有不同處,或曰某某至某某,或曰某某云云,或舉全句,通體不提行,惟每段空一字標(biāo)起止,後又空一字,間有不空者,想鈔時(shí)誤連之也。舊為章邱李中麓氏藏本,字跡甚舊,有朱筆校改處。今歸邑中張君伯夏,從之借錄,以注疏本校覈一過,勝處實(shí)多。如,文十一年“眉見於軾”,疏校標(biāo)注“高三尺三寸”,原與上“身橫九畝”疏標(biāo)注“五丈四尺”另為一條;今注疏本誤連上錄之,遂與本注相離,其實(shí)楊氏原書不誤也。成十四年秋,“叔孫僑如如齊逆女”疏“公即位,下文即云,公子遂如齊逆女”,十行本脫“即位下文”四字,毛本脫“下文即云”四字,《??庇洝分^“十行本脫七字”,亦誤也。成十六年,“會(huì)于沙隨”疏標(biāo)“《傳》譏在諸侯也”六字另為一條,注疏本溷入上文“戰(zhàn)于鄢陵”疏中,大謬矣。襄五年,注疏本標(biāo)“叔孫豹、繒世子巫如晉”,《??庇洝分^此句當(dāng)在下文“《公羊》以繒世子巫”之上,以標(biāo)起止為非。今案:此本亦標(biāo)“叔孫豹至如晉”六字,而《公羊》句上并無叔孫豹云云,《??庇洝芬龁问璞?,止據(jù)何小山校本而未見原本,故其說相歧。襄三十年,“宋災(zāi),伯姬卒”《傳》疏“共公卒雖日久,姬能守夫在之貞”,注疏本“夫在”作“災(zāi)死”,與上句不相應(yīng)矣。定十年,“公會(huì)齊侯于頰谷”疏“若非孔子,必以白刃喪其瞻核,焉敢直視齊侯行法殺戮”,“瞻核”,當(dāng)是察視意,與下“直視”相應(yīng)。十行本“瞻”誤為“膽”,閩、監(jiān)、毛本承之,改“核”為“胲”,一誤再誤,至“焉”字又誤“矣”字,下并不成句矣。其馀字句,足訂脫誤者,已詳《??庇洝放c張氏《藏書志》中,不復(fù)贅述。
△監(jiān)本附音春秋穀梁傳注疏二十卷(宋刊本)
此本首行較閩、監(jiān)、毛本多“監(jiān)本附音序”五字。次行題“國(guó)子四門助教楊士勛撰”,三行題“國(guó)子博士兼太子中允贈(zèng)齊州刺史吳縣開國(guó)男陸德明釋文”,亦與閩、監(jiān)、毛本異,何氏煌謂“宋南監(jiān)本”,是也。前有范氏《集解序》,每半葉十行,行十七字,注、疏俱雙行,行二十三字,版心有大小字?jǐn)?shù)、刊字人名。《經(jīng)傳》不別,如“元年春王正月”,即接《傳》文,不標(biāo)《傳》字,與《石經(jīng)》合?!秱鳌废隆都狻芬嗖粯?biāo)“注”字,惟疏文則冠一大“疏”字於上。今以阮氏重刊本對(duì)校,著其異於篇。
“春秋穀梁傳序”疏“亦既《經(jīng)傳》共文”。何校本同。重刊本“共”誤“其”?!肮试弧斗Y梁傳》,傳孫卿”。與毛本同。重刊本“傳”字不重?!扒鋫黥斎松旯薄扒洹鄙现乜狙堋皩O”字?!安┦就愐病??!安敝乜咀鳌皞鳌?。案:《序》云,“博示諸儒同異之說”,則作“博”是?!笆且浴敝痢按脜枴笔琛皷I則侯王其荼”。何校本同。重刊本“荼”誤“恭”?!叭ㄕ稹薄C就?。重刊本“三”誤“二”?!吧w誨”至“者漸”疏“愚主不能用也”?!爸鳌敝乜咀鳌吧稀?。
隱公元年注“隱公”至“月也”疏“《公羊》又云”?!霸啤敝乜咀鳌耙薄!笆芙裢踔畾v”?!笆堋敝乜咀鳌坝谩薄!罢却罅x”?!罢取敝乜咀鳌罢獭薄!皟x字也”節(jié)注“末王命”?!澳敝乜咀鳌拔础薄?二年注“凡年”至“例時(shí)”疏“年時(shí)月皆備”?!皞洹敝乜菊`“借”。注“無此”至“戎乎”疏“司馬主斷割也”?!案睢敝乜咀鳌爸啤?。
七年“戎者衛(wèi)也”節(jié)注“諱執(zhí)言以歸”。“諱”重刊本誤“韓”。
桓公元年注“杜預(yù)”至“於策”疏“即位必待逾年”?!按敝乜菊`“持”。
八年“祭公來”節(jié)注“在郃之陽(yáng)”。與《釋文》合。重刊本“郃”誤“邰”。
十有四年“無冰”疏“時(shí)燠也”?!办邸敝乜菊`“暖”?!拔逍小敝痢傲P常燠”疏“此等皆是不明去就”?!懊鳌敝乜咀鳌澳堋?。
十有五年注“櫟鄭”至“當(dāng)受”疏“則是以惡入”。何校本同。重刊本“入”誤“故”。
莊公元年《傳》“人之至受命”疏“謂君父既絕夫人”?!胺颉敝乜菊`“天”。注“禮有”至“多少”疏“能征不順者賜弓矢”。何校本同。重刊本“順”誤“顯”。
四年“饗食”至“魯?shù)亍笔琛昂啻罄我燥嬞e”。何校本同。重刊本“亨”作“烹”。
八年注“導(dǎo)之以德”《釋文》“導(dǎo),徒報(bào)反”。“導(dǎo)”重刊本作“道”。
九年《傳》“不諱敗惡內(nèi)也”《釋文》“敗惡,烏各反”。“各”重刊本作“洛”。
十有二年《傳》“仇牧閑也”疏“荀息雖同後死之例”。何校本同。重刊本“後”誤“復(fù)”。
二十有七年《傳》“信其信仁其仁”疏“則首戴之會(huì)亦可為兩也”?!皟伞敝乜咀鳌岸薄?僖公元年《傳》“向之師也”疏“故重列三國(guó)”?!叭敝乜菊`“二”。
四年注“十四年”至“惡也”疏“但為卒于楚”?!坝凇敝乜咀鳌办丁薄?五年“秋八月諸侯監(jiān)于首戴”《傳》“以其去諸侯”?!叭ァ敝乜咀鳌胺ā?。
九年“宋其稱子”節(jié)注“殷人殯于兩楹之間”?!耙蟆敝乜菊`“周”。
十有五年“九月公至自會(huì)”注“桓會(huì)不致”?!盎浮敝乜菊`“相”。注“獲者不與之辭”疏“莒顯公子之紿”?!敖H”,重刊本誤“給”。“君子”至“其終”疏“欲使惡人不得終於惡”?!叭恕?,重刊本誤“入”。
十有八年“今狄亦近衛(wèi)而遠(yuǎn)齊”《釋文》“遠(yuǎn)齊,如字,于萬反”?!叭f”,重刊本誤“邁”。
三十年“以是為訟君”疏“嫌衛(wèi)侯無罪”?!昂睢?,重刊本作“殺”?!岸焱跏乖字芄珌砥浮薄秱鳌贰疤熳又淄ㄓ谒暮?。”“于”,重刊本作“於”。
文公十有八年“惡宣公也”疏“理亦通也”?!袄怼?,重刊本誤“禮”。
宣公三年“緩辭也”疏“理雖迂誕”。何校本同。重刊本“誕”作“延”。
八年“猶者”至“賓也”疏“殷曰肜”。下“謂之肜者”肜,是不絕之辭,并同。重刊本“肜”俱作“彤”。而“緩辭也”疏“日下稷乃克葬”?!梆ⅰ敝乜咀鳌瓣尽保睢队洝吩啤按俗重喔氖且病?。
九年注“故書見變禮”《釋文》“見變,賢遍反”。重刊本無“變”字。
十有六年“夏成周宣榭災(zāi)”注“宣榭,宣王之謝”。何校本同。重刊本作“榭”。
十有七年“許男錫我卒”《釋文》“錫,星歷反。”“星”重刊本誤“墨”。
成公元年“曹公子手僂”《釋文》“僂,於矩反,一音力主反”?!傲χ鳌敝乜菊`“刀圭”。
九年“大夫”至“事也疏”“從例可知也”。“也”重刊本誤“他”。
十有五年“其地許復(fù)見也”《釋文》“復(fù),扶又反”?!皬?fù)”重刊本作“覆”。
襄公元年注“冬者”至“之禮”疏“赴未至魯。”“赴”重刊本誤“越”。
二十有四年“五穀”至“大侵”疏“謂五穀不孰也”?!笆搿敝乜咀鳌笆臁?。
二十有五年“楚屈建帥師滅舒鳩”《釋文》“屈,居勿反”?!拔稹?,重刊本作“忽”。案:昭五年《釋文》亦“居勿反”,則作“忽”者非。
昭公八年“掩禽旅”《釋文》“本亦作掩”。“掩”重刊本作“俺”?!鞍m”至“力也”疏“故以毛布覆之”?!安肌敝乜菊`“市”。
十有一年“夷狄之君”節(jié)注“所以情理俱揚(yáng)”?!皳P(yáng)”重刊本作“暢”。
十有四年注“曹叔”至“之國(guó)”疏“定四年《左氏》文”“氏”重刊本作“傳”。
二十有三年“尹氏立王子朝”注“此言尹氏立,明惟尹氏欲立之”?!笆稀敝乜咀鳌俺?。
定公四年“庚辰吳入楚”節(jié)注“楚無能亢御之者”。與《釋文》及余仁仲本合。重刊本作“抗御”。蓋據(jù)剜修本也。
哀公二年注“蒯瞆”至“廢之”疏“三顧速不進(jìn)”。“三”重刊本誤“二”。
七年“秋公伐邾”節(jié)注“魯非霸主”?!爸鳌敝乜菊`“王”。“春秋”至“言焉”疏“天王守于河陽(yáng)”何校本同,與《唐石經(jīng)》合。重刊本“守”作“狩”。
十有二年注“古者五”至“百畝”疏“其馀彊弱相半”。“彊”重刊本誤“疆”。
△春秋集傳纂例十卷(舊鈔本)
唐陸淳撰。此書所引《三傳》經(jīng)文,每有異文,與今本不同,可補(bǔ)《釋文》之闕。宋慶歷間刻本。每半葉十行,行十字。明嘉靖時(shí)有繙雕本。至國(guó)朝龔氏所刻,多脫錯(cuò)處,有行款宜大字者訛作小字,引《穀梁傳》訛作《公羊》之類,此從宋本鈔本,可以正其失。
△春秋經(jīng)解十五卷(舊鈔本)
宋孫覺撰。此書見《宋史藝文志》、陳氏《書錄》,卷數(shù)相同。舊有紹興間陽(yáng)羨邵輯刻本,相沿傳錄有輯序及周麟之跋,已失。此平津館孫氏藏本,卷末有朱筆記云“乾隆乙卯夏日王端履校過?!本硎子小皩O星衍印”、“東魯觀察使者”、“泉唐江氏珍藏”諸朱記。
△春秋五禮例宗七卷(舊鈔本)
題“霅川張大亨集”。凡《吉禮》一卷、《兇禮》二卷、《軍禮》四卷、《賓禮》二卷、《嘉禮》一卷。舊闕第四至第六《軍禮》三卷。前有自序,作於紹圣四年二月。
△春秋傳三十卷(宋刊本)
題:“左朝散郎充徽猷閣待制提舉江州太平觀賜紫金魚袋臣胡安國(guó)奉圣旨纂修?!鼻坝凶孕蚣敖B興六年《進(jìn)書表》、《論名諱劄子》,又有《述綱領(lǐng)》、《明類例》、《謹(jǐn)始例》、《敘傳授》四篇,汲古毛氏刻本俱遺之,添入音注,失舊本之真矣。陳直齋謂紹興中經(jīng)筵所進(jìn)者。此本“慎”字闕筆,其刻當(dāng)在孝宗時(shí)。每半葉十四行,行廿六字,《傳》文低《經(jīng)》一格。(卷首有“顧從德印”、“顧從義氏”二朱記。)
按:商務(wù)印書館四部叢刊續(xù)編影印本。
△左傳類編六卷(舊鈔本)
宋呂祖謙撰。是書取《左傳》中事類而析之,分十九則,曰《周》、曰《齊》、曰《晉》、曰《楚》、曰《夷狄》、曰《附庸》、曰《諸侯制度》、曰《風(fēng)俗》、曰《禮》、曰《氏族》、曰《官制》、曰《財(cái)用》、曰《刑》、曰《兵制》、曰《地理》、曰《春秋前事》、曰《春秋始末》,終之以《論議》者,取《左傳》中論議之言也。案:成公生平研究《春秋左氏傳》,凡著三書:一曰《春秋傳說續(xù)說》,一曰《博議》,一即是編,世鮮傳本,《四庫(kù)》未經(jīng)采錄,幸而僅存。覈之《直齋書錄》、《中興館閣書目》,猶為完帙。惟張氏萱曰,《春秋前事》一則,取左氏所引唐虞以來典故,此編前事類,自惠公之季年至宋武公之世,共七條,疑有脫佚處也。
按:商務(wù)印書館《四部叢刊續(xù)編》影印本。
△精選東萊先生左氏傳博議句解十六卷(元刊本)
宋呂祖謙撰。不著何人所注,考《宋志》有《博議綱目》一卷,為成公門人張成招標(biāo)注,疑此本即張氏舊注,後人羼入之也。原書或作二十卷,或作二十五卷,此元人所刻刪節(jié)本。楊文貞稱別有一本十五卷,題曰“精選”,或即是本未可知。惟卷數(shù)微不合耳。
△京本詳增補(bǔ)注東萊先生博議二十五卷(明刊本)
此二十五卷本,乃呂氏全書,黃俞邰謂世所傳本皆刪節(jié),惟正德刊本獨(dú)全,其注與句解本同。惟《左傳》標(biāo)題下無“主意”。後有墨圖記云:“汝水文峰胡岳英錄正”。
△春秋集傳十九卷綱領(lǐng)一卷(舊鈔殘本)
宋張洽撰。案:文憲游朱子之門,湛深經(jīng)學(xué),於《春秋》有《集注》、《集傳》、《地里沿革表》三書。朱氏《經(jīng)義考》云:《集傳》已佚,《四庫(kù)全書總目》亦未收入。原本二十六卷,今佚第十八至二十、第二十三至末,凡七卷。其書與《集注》例異,首列《左氏》、《公》、《穀》程氏、胡氏傳及諸儒之解,後另行作《辨說》以折衷至當(dāng)。其釋“春王正月”,主改月改時(shí)而言。左氏亦有錯(cuò)出處,如太子申生之死,《經(jīng)》書於僖六年之春,而傳以為五年之冬;韓之戰(zhàn),《經(jīng)》書十一月壬戌,而《傳》以為九月壬戌;以至奚齊、卓子之弒,里克■〈不上十下〉鄭之殺,皆《傳》先而《經(jīng)》後。蓋是時(shí)晉之國(guó)史,不用周正,而用夏正,是以有差。左氏訛以為《經(jīng)》從“告”而書之,使即從“告”,何以每差兩月?且訃告雖後,而告以日月則從實(shí),豈有始經(jīng)國(guó)史之錄,再經(jīng)夫子之修,而不能釐正其文者?故知周正、夏正,因兩存而混淆,其說甚辨。後來諸儒不宗胡氏夏時(shí)冠周月之解,其論實(shí)肇於文憲。其他若邾儀父之盟,謂幽厲以來,屢盟長(zhǎng)亂,春秋惡盟,誓謹(jǐn)參盟,所以撥亂反正,初獻(xiàn)六羽,謂當(dāng)從《公羊》。程子說見前。此用八佾之僭,胥命于蒲,謂謹(jǐn)霸政擅命之始,與《集注》大略相似,蓋此書為《集注》之權(quán)輿也。前有《進(jìn)書狀》,謂《春秋》之書,嘗從師友傳習(xí),於漢唐以來諸儒議論,莫不考覈研究,會(huì)其異同,而參其中否。積年既久,取其足以發(fā)明圣明之意者,附於每事之左,以為之傳。衛(wèi)氏宗武所云:“索幽闡秘,研精極微者,洵不誣也?!逼鋾鴩L刊於延祐甲寅,《綱領(lǐng)》一卷附後。今惟《綱領(lǐng)》刻《通志堂經(jīng)解》中。此本有曾孫庭堅(jiān)《書後》一則,猶原本也。
△音注全文春秋括例始末左傳句讀直解七十卷(元刊本)
題“梅谿林堯穸唐翁句解”。唐翁事跡未詳,以自題里居,知為閩人。或曰南宋時(shí)人。其解《經(jīng)》、《傳》,自云依杜氏古注,并采止齋陳氏議論附益之。有別出新意,以“愚案”別之。全書箋釋字句,淺顯易明,故曰“《句讀直解》”。於十二公之始,必注明周王紀(jì)年、列國(guó)紀(jì)年及列國(guó)之君,易世嗣位,以至齊、晉、秦、楚之大夫?yàn)檎?,使讀者即知時(shí)變。其《經(jīng)》、《傳》字之異於今本者,皆與《唐石經(jīng)》合。日本山井鼎《考文》引以證足利本所謂“林直解者”是也。自明王道、趙如源有《杜林合注》之編,或刪杜以就林,或移林以冒杜,而林氏原書幾晦?!端膸?kù)全書總目》亦但錄其書。此元刊初印本,猶是曝書亭“三萬卷”中物。有好事者傳刻之,而唐翁之名,不致見蒙於《合注》一書矣。
△古文春秋左傳十二卷(鈔本)
宋王應(yīng)麟撰。是書搜輯賈氏逵、服氏虔舊注并鄭康成、馬季長(zhǎng)、王子雍之說。諸家書目俱未著錄。吳中惠氏藏有鈔本,其輯《左傳補(bǔ)注》,如“邱賦卒兩”之說,不從杜,“遂扶以下”作“遂跣以下”,以為燕飲解韈之證。皆本之。
△春秋纂言十二卷總例七卷(元刊本)
題“吳澄學(xué)?!鼻坝凶孕颍^仿陸氏《纂例》為《總例》,例之綱七:《天道》一,《人紀(jì)》二,《嘉禮》三,《賓禮》四,《軍禮》五,《兇禮》六,《吉禮》七。例之目八十有八。《天道》五例,年、時(shí)、月、日、變異?!度思o(jì)》二十三例,王公、侯伯、子男、微國(guó)、夷國(guó)、國(guó)地、爵字、氏名、人盜、兄弟、世子、命數(shù)、即位立、歸入納、居在、孫、奔、去、逃、弒、執(zhí)、放?!都味Y》四例,王后、王女、魯夫人、魯女。《賓禮》八例,如、朝、聘、來、盟、會(huì)、遇、至。《軍禮》二十二例,伐、侵、戰(zhàn)、敗、追、救、次、戍、圍、取、入、滅、降、遷、潰、獲、以歸、師、軍制、軍賦、軍事、力役?!秲炊Y》六例,崩薨、卒葬、含襚、赗賻、奔喪、會(huì)葬?!都Y》十例。郊、雩、杜、望、禘、袷、時(shí)、享、廟主、告朔。此書傳本甚稀,後有嘉靖間蔣若愚刊本,亦不可得。竹垞朱氏僅見之吳郡陸醫(yī)其清家。此元刊本精好完善,固足寶也。
△春秋諸傳會(huì)通二十四卷(元刊本)
題“廬陵進(jìn)士李廉輯”。自序謂:讀經(jīng)三十年而成書。前有《凡例》及《讀春秋綱領(lǐng)》??吨琳拍?。通志堂本即其所出。《自序》後有墨記云“至正辛卯臘月崇川書府重刊”。
△春秋經(jīng)傳闕疑四十五卷(舊鈔本)
元鄭玉撰并序。自謂:《經(jīng)》有殘闕,則考諸《傳》以補(bǔ)其遺;《傳》有舛訛,則稽諸《經(jīng)》以正其謬。與其強(qiáng)通所不通,以取譏於當(dāng)世,孰若闕所當(dāng)闕,以俟知於後人。故曰“闕疑”。後有裔孫獻(xiàn)文《序》。其書世無刊本,此猶明人所錄。舊藏吳中錢叔寶家,後歸太倉(cāng)張西銘太史,嘉定陸元輔嘗乞得之,後復(fù)失去,思之如喪良朋。有跋語(yǔ)見《經(jīng)義考》,所謂版心有“師山書院”四字者,即是本也。(卷首有“錢穀”、“叔寶”二朱記。)
△春秋屬辭十五卷春秋左氏傳補(bǔ)注十卷春秋師說三卷(元刊本)
三書俱題“新安趙汸學(xué)并序”?!秾俎o》有金華宋濂序,又有太平黃倫《總題辭》?!秾俎o》卷末列三行“金居敬覆校,倪尚誼校對(duì),朱升校正”。後附汪文、程性跋?!稁熣f》後附錄黃楚望《思古吟》十章,吳氏澂為黃氏作《六經(jīng)辨釋補(bǔ)注》、《易學(xué)濫觴》、《春秋指要》三書序,又子常所作《黃楚望先生行狀》,又附門人金居敬總跋?!秾俎o》刊於海寧商山義塾,始至正二十年庚子,至二十四年甲辰而成。并刻《補(bǔ)注》、《師說》,皆居敬校定之本。入明後,板刻有闕。弘治六年太平黃倫重完之。
△春秋胡氏纂疏三十卷(元刊本)
題“新安汪克寬學(xué)”。前有至元再元之四年新安汪澤民序,至正元年雍虞集序。又《凡例》及《引用書目》。《凡例》後有墨圖記云“建安劉叔簡(jiǎn)刊于日新堂”。後有至正八年紫陽(yáng)吳國(guó)英跋,謂書甫成編而劉君鋟諸梓以廣其傳。又,《環(huán)谷集》中有《答劉叔簡(jiǎn)啟》,即商量刻書事也。案:環(huán)谷有自序,略謂書作於元統(tǒng)甲戌教導(dǎo)郡齋時(shí),至元戊寅,值郁攸之變,不復(fù)存。越三年辛巳,搜輯舊聞,正於邵菴虞先生,頗加獎(jiǎng)勵(lì),并題卷端云云。此本不載,豈脫佚耶,抑當(dāng)時(shí)未刻耶?
△春秋繁露十七卷(明活字本)
漢董仲舒撰,宋樓文獻(xiàn)定本,明錫山華氏以活字銅板印行。是書在宋時(shí)已殘佚,歐陽(yáng)氏、程氏辨之甚詳。至樓氏,蒐采校訂為八十二篇,原闕三篇。明時(shí)又有脫葉、脫字,惟十七卷猶是董子原書舊第也。前有慶歷七年樓郁序,後有嘉定三年樓鑰跋,并附《崇文總目》、《中興館閣書目》、《郡齋讀書志》、六一先生《書後》、程大昌《書後》諸題跋。卷末有“正德丙子季夏錫山蘭雪堂華堅(jiān)允剛活字銅板印行”一條。
○孝經(jīng)類
△考經(jīng)一卷(影鈔宋本)
唐玄宗御注并序。此從相臺(tái)岳氏本影寫。其注有與石臺(tái)本、《唐石經(jīng)》不合者,如“喪則致其哀”注“擗踴哭泣”,不作“擗踴”:“要君者無上”注“君者,臣之稟命也”,不作“君所”:“是以行成於內(nèi)而名立於後世矣”注“脩上三德於內(nèi)”,“脩”不作“修”:“敢問子從父之令”注“故疑而問之也”,多一“也”字:“用天之道”注“秋斂冬藏”,不作“秋收”。每半葉八行,行十七字,注雙行,附音釋於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