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卷三十六陳杞世家第六 林小安注譯 陳胡公滿者,〔1〕虞帝舜之后也。〔2〕昔舜為庶人時,〔3〕堯妻之二女,〔4〕居于媯汭,〔5〕其后因為氏姓,姓媯氏?!?〕舜已崩,傳禹天下,而舜子商均為封國。〔7〕夏后之時,或失或續(xù)。至于周武王克殷紂,〔8〕乃復求舜后,得媯滿,封之于陳,〔9〕以奉帝舜祀,〔10〕是為胡公。
【注釋】〔1〕“陳”,陳國,周武王滅商后所封建的諸侯國,其地在今河南省淮陽縣至安徽省亳縣一帶,國都宛丘即今淮陽城。陳國自周武王始封,至春秋魯哀公十七年、陳湣公二十四年(公元前四七八年)為楚所滅,存國為九百余年?!昂珴M”,陳國始封君,胡公為其君號,滿為其名?!?〕“虞帝舜之后”,據(jù)襄公二十五年及昭公八年《左傳》,知滿父虞閼父為虞舜后裔?!?〕“庶人”,平民。傳說堯禪位于舜,此句當指堯禪位前事?!?〕“二女”,堯之二女相傳為娥皇、女英?!?〕“媯汭”,媯水入黃河處?!皨偂?,音gu9,水名,傳說在今山西省永濟縣南?!皼I”,音ru@,兩水相匯處?!?〕“姓媯氏”,有虞氏本姓姚,哀公元年《左傳》稱“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離騷》稱“及少康之未嫁兮,留有虞氏之二姚”可證,司馬遷此處說舜居媯水后其后代子孫改姓媯,與下文“及胡公,周賜之姓”自相矛盾。昭公八年《左傳》稱“及胡公不淫(不淫為滿之字),故周賜之姓”,知自胡公始姓媯?!?〕“舜子商均為封國”,傳說舜子商均封于虞(今河南省虞城),其子虞思事夏少康為相,號幕。其后遂公淮事商湯為司徒,湯滅夏封為遂公,號虞遂。遂的后代希,去殷入周,事周王季為宮尹。希子遏父(即閼父)事周文王為陶正,遏父之子即媯滿?!?〕“武王克殷紂”,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張鈺哲、張培瑜據(jù)文獻載是年“歲(歲星)在鶉火”,“五星若連珠”、“武王伐紂,彗星(哈雷彗星)出”等殷周天象,推定為公元前一○五七年。詳見《人文雜志》一九八五年第五期《殷周天象和征商年代》?!?〕“封之于陳”,《左傳》稱武王以元女太姬配虞胡公,封于陳?!对娮V》稱“舜后遏父為周武王陶正(掌管制陶官吏),武王賴其器用,封其子媯滿于陳丘,宛丘之側(cè)”,陳都宛丘,即今河南省淮陽縣?!?0〕“以奉帝舜祀”,此言武王封媯滿于陳,使其族人得以世代祭祀其先祖。武王以此手段獲取有虞氏后裔對自己統(tǒng)治的服從和支持。
胡公卒,子申公犀侯立。申公卒,弟相公皋羊立?!?〕相公卒,立申公子突,是為孝公。孝公卒,子慎公圉戎立?!?〕慎公當周厲王時。慎公卒,子幽公寧立。〔3〕【注釋】〔1〕“皋”,音g1o?!?〕“圉”,音y(。〔3〕“幽公寧”,陳幽公十四年即周共和元年,為史可確知的公元前八四一年。案:胡公既為武王所封,傳四代即到厲王,于情理相悖,其間必有脫漏。幽公十二年,周厲王奔于彘。〔1〕【注釋】〔1〕“周厲王奔于彘”,史載周厲王施暴政,遭國人驅(qū)逐,逃奔于彘。“彘”,音zh@,在今山西省霍縣。
二十三年,幽公卒,子釐公孝立。〔1〕釐公六年,周宣王即位。〔2〕三十六年,釐公卒,子武公靈立。武公十五年卒,子夷公說立?!?〕是歲,周幽王即位?!?〕夷公三年卒,弟平公燮立。平公七年,周幽王為犬戎所殺,〔5〕周東徙?!?〕秦始列為諸侯?!?〕【注釋】〔1〕“釐”,音x!?!?〕“周宣王”,宣王在位時不斷對淮夷、徐戎、狁用兵,加深了西周統(tǒng)治的危機。〔3〕“說”,音yu8,同“悅”?!?〕“周幽王”,任用虢石父執(zhí)政,殘酷剝削人民,加以地震與旱災,民眾流離失所。因?qū)檺郯Γ瑥U掉申后和太子宜臼,被申侯聯(lián)合犬戎殺于驪山之下,西周遂亡?!?〕“犬戎”,周代少數(shù)部族名,又稱鬼方、昆夷,戰(zhàn)國以降,又稱曰胡、匈奴,游牧于涇渭流域(今陜西省彬縣、岐山縣一帶)?!?〕“徙”,音x!,遷移。幽王被殺后,太子宜臼在秦襄公的護衛(wèi)下,遷都洛邑(今河南省洛陽市),在晉國、鄭國的輔助下立國,史稱東周。〔7〕“秦”,嬴姓,相傳是伯益后代,非子作部族首領時,居于犬丘(今甘肅省禮縣東北),善養(yǎng)馬,被封于秦(今甘肅省張家川東)。秦襄公護送平王東遷有功,被封為諸侯,受賜岐(今陜西省岐山縣)以西地。
二十三年,平公卒,子文公圉立。文公元年,取蔡女,生子佗?!?〕十年,文公卒,長子桓公鮑立?!?〕【注釋】〔1〕“佗”,音t1?!?〕“桓公鮑”,桓公鮑與佗為同父異母兄弟而年長于佗,故得繼位。
桓公二十三年,魯隱公初立?!?〕二十六年,衛(wèi)殺其君州吁?!?〕三十三年,魯弒其君隱公。〔3〕【注釋】〔1〕“魯隱公”,魯隱公元年即《春秋》記事的第一年?!?〕“吁”,音x&。衛(wèi)州吁殺桓公而篡位,后被國人所殺。因其非法篡位而自立,故此處稱“殺”不稱“弒”?!?〕“弒”,音sh@,古稱臣殺君、子殺父為“弒君”、“弒父”。三十八年正月甲戌己丑,〔1〕桓公鮑卒?;腹苜?,其母蔡女,故蔡人為佗殺五父及桓公太子免而立佗,〔2〕是為厲公?;腹《鴣y作,國人分散,故再赴。〔3〕【注釋】〔1〕“甲戌己丑”,古以干支記日,甲戌至己丑共十六天?!洞呵铩窌r,各諸侯國凡遇大事必互相通告。桓公死后,公子佗殺太子免而立,因其內(nèi)亂,故再次通告,所以記下甲戌、己丑兩日。本書此段采自《春秋》。因記下甲戌、己丑兩日。〔2〕“五父”,桓公弟?!懊狻?,音w3n?!?〕“赴”,赴告?!洞呵铩窌r,各諸侯國遇大事皆相互通報,謂之“赴”。
厲公二年,生子敬仲完。〔1〕周太史過陳,〔2〕陳厲公使以《周易》筮之,〔3〕卦得《觀》之《否》:〔4〕“是為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5〕此其代陳有國乎?不在此,〔6〕其在異國?非此其身,〔7〕在其子孫。若在異國,〔8〕必姜姓。姜姓,太岳之后?!?〕物莫能兩大,陳衰,此其昌乎?”〔10〕【注釋】〔1〕“敬仲完”,又稱陳完、田完(陳、田古音同,通用)、公子完?!?〕“太史”,周王室史官,掌管起草文書、冊命、記載史事,兼管國家典籍、天文歷法、祭祀、卜筮等?!?〕“《周易》”,周人占卜書,以變易為說。漢以后所傳《周易》包括經(jīng)、傳兩部分: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并卦辭、爻辭為經(jīng);上彖、下彖、上象、下象、上系、下系、文言、說卦、序卦、雜卦稱十翼為傳。以象征天地風雷水火山澤等八種自然現(xiàn)象的八卦,推測自然和人事的變化。春秋時期的政治家常以《周易》作為自己政治主張和政治預言的理論根據(jù),以說服別人服從天命而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绑摺?,音sh@,用蓍草占吉兇。〔4〕“《觀》”,六十四卦之一,卦畫為,坤下巽上,即地下風上,喻“先王省方觀民設教”?!啊斗瘛贰?,六十四卦之一,卦畫為,坤下乾上,喻天地不交,上下隔閡,閉塞不通。凡筮占皆占兩卦以觀其變化。此占得《觀》變《否》?!胺瘛?,音p!。〔5〕“是為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此為《周易》之《觀·六四》爻辭。周人筮法,或以前卦為說,或以后卦為說,或摻和兩卦為說,均以需要而定。本句以前卦為說?!肮狻保颂幹甘サ?。“用”,于。〔6〕“此”,指陳國?!?〕“此其身”,此人之身,指敬仲完。此卦為厲公替敬仲完所卜?!捌渥訉O”,指敬仲完子孫,“此其代陳有國”以下為筮者根據(jù)《觀·六四》爻辭所作的占辭。〔8〕“異國”,此指姜姓之齊國?!?〕“太岳”,即四岳,相傳為堯時掌四時、主方岳之官。《國語·周語》云“祚四岳國,命以侯伯,賜姓曰姜,氏曰有呂”,知姜姓出自四岳。〔10〕“陳衰,此其昌乎”,周敬王三十九年,齊簡公被田常(陳完之后)所殺;四十一年,陳湣公被楚惠王所殺。此句為筮人據(jù)筮卦所作的預言,謂后世陳國衰亡后,必有其在異國子孫代之昌盛。司馬遷此文采自莊公二十二年《左傳》?!蹲髠鳌范嘤写祟惻c后世史實相合之預言,實非預言之靈,乃后世撰寫者所加。
厲公取蔡女,蔡女與蔡人亂,〔1〕厲公數(shù)如蔡淫。七年,厲公所殺桓公太子免之三弟,長曰躍,中曰林,少曰杵臼,共令蔡人誘厲公以好女,〔2〕與蔡人共殺厲公而立躍,〔3〕是為利公。利公者,桓公子也。利公立五月卒,立中弟林,是為莊公。莊公七年卒,少弟杵臼立,是為宣公。
【注釋】〔1〕“亂”,指淫亂?!?〕“好女”,美女?!?〕“與蔡人共殺厲公而立躍”,《公羊傳》作“淫于蔡,蔡人殺之”。
宣公三年,楚武王卒,〔1〕楚始強。十七年,周惠王娶陳女為后。
【注釋】〔1〕“楚武王”,《楚世家》謂名熊通,《左傳》等書皆謂名熊達。楚國自武王始自尊為王,顯示了其實力的強大,以及其對周王天下獨尊的傳統(tǒng)觀念的蔑視。說明了周王室的衰敗、諸侯勢力的強大。
二十一年,宣公后有嬖姬生子款,〔1〕欲立之,乃殺其太子御寇。御寇素愛厲公子完,〔2〕完懼禍及己,乃奔齊。齊桓公欲使陳完為卿,〔3〕完曰:“羈旅之臣,〔4〕幸得免負檐,〔5〕君之惠也,不敢當高位。”桓公使為工正。〔6〕齊懿仲欲妻陳敬仲,〔7〕卜之,占曰:“是謂鳳皇于飛,和鳴鏘鏘?!?〕有媯之后,〔9〕將育于姜。五世其昌,〔10〕并于正卿?!?1〕八世之后,莫之與京?!薄?2〕【注釋】〔1〕“嬖”,音b@,寵愛。“姬”,妾。〔2〕“愛”,親近友愛。〔3〕“卿”,西周、春秋時,王朝及諸侯國的高級執(zhí)政官。〔4〕“羈”,音j9,寄居?!奥谩保途?。羈旅,同義連綿詞?!?〕“檐”,通“擔”,負擔,此處指戴罪的負擔。〔6〕“工正”,掌管百工及官營手工業(yè)的官?!?〕“齊懿仲”,《左傳》作“懿氏”,杜預謂陳大夫?!?〕“鳳皇”,即鳳凰,古代傳說中的神鳥,雄為鳳,雌為凰?!坝凇?,語詞,無義,常置動詞前?!昂网Q”,雌雄鳴聲相和?!扮I鏘”,音qi1ngqi1ng,和鳴之象聲詞。此兩句喻夫妻和諧歡愉。此卜人借喻“妻陳敬仲”必吉?!?〕“有媯”,古人每于國名、族名、氏姓前加一“有”字,“有”字無義。此“有媯”即指媯姓之族。〔10〕“五世”,據(jù)《田敬仲完世家》,敬仲生稚孟夷,稚孟夷生湣孟莊,湣孟莊生文子須無,文子生桓子無宇,則“五世”當指陳無宇?!?1〕“正”,長。正卿,卿之長?!?2〕“京”,大。絕高之處也稱京。
三十七年,齊桓公伐蔡,蔡?。荒锨殖?,至召陵,〔1〕還過陳。陳大夫轅濤涂惡其過陳,〔2〕詐齊令出東道?!?〕東道惡,〔4〕桓公怒,執(zhí)陳轅濤涂?!?〕是歲,晉獻公殺其太子申生?!?〕【注釋】〔1〕“召陵”,楚地名,今河南省郾城縣東?!罢佟?,音sh4o?!?〕“轅濤涂”,即轅宣仲,又作袁濤涂?!皭骸保魒),憎惡。據(jù)僖公四年《左傳》,轅濤涂認為齊軍過陳必定給陳國帶來禍害?!?〕“詐齊令出東道”,據(jù)《公羊傳》,轅濤涂對齊桓公說:既然您已經(jīng)征服南夷(指楚國),何不在回師時,往東沿海邊走,征服了東夷再返國。轅濤涂此番話實是誘使齊軍避開陳國返國?!?〕“惡”,音8,惡劣。據(jù)《公羊傳》齊軍往東濱海返國,陷于沼澤之中?!?〕“執(zhí)陳轅濤涂”,據(jù)《左傳》,這一年秋天,齊軍伐陳,討伐轅濤涂的欺詐行為?!?〕“晉獻公殺其太子申生”,晉獻公因?qū)檺垠P姬而殺太子申生,逼使公子重耳、夷吾出奔他國。詳見僖公四年《左傳》。
四十五年,宣公卒,子款立,是為穆公。穆公五年,齊桓公卒。十六年,晉文公敗楚師于城濮?!?〕是歲,穆公卒,子共公朔立。共公六年,楚太子商臣弒其父成王代立,是為穆王。十一年,秦穆公卒。〔2〕十八年,共公卒,子靈公平國立。
【注釋】〔1〕“晉文公敗楚師于城濮”,晉楚城濮之戰(zhàn)為春秋時代最著名的大戰(zhàn)之一。晉國以弱勝強,打敗了稱雄多年的楚國,晉文公由此稱霸中原。城濮,春秋時衛(wèi)國屬地,在今河南省范縣南?!?〕“秦穆公”,春秋時五霸之一,因用百里奚、蹇叔等勵精圖治,國勢日強,遂伐西戎,益國十二,開地千里,為西方諸侯伯。
靈公元年,楚莊王即位?!?〕六年,楚伐陳?!?〕十年,陳及楚平。〔3〕【注釋】〔1〕“楚莊王”,春秋五霸之一,乘晉國內(nèi)亂與鄭國合兵攻打陳國、宋國(晉國的與國),與晉國爭霸中原。又觀兵于周疆,問周王室鼎之大小輕重,又滅掉東方舒、蓼小國,成一代霸業(yè)?!?〕“楚伐陳”,據(jù)《年表》,這年秋,楚以陳、宋背叛自己而聽命于晉國為理由,聯(lián)合鄭國討伐陳、宋兩國?!?〕“平”,求得和平。
十四年,靈公與其大夫孔寧、儀行父皆通于夏姬,〔1〕衷其衣以戲于朝?!?〕泄冶諫曰:〔3〕“君臣淫亂,民何效焉?”靈公以告二子,〔4〕二子請殺泄冶,公弗禁,遂殺泄冶?!?〕十五年,靈公與二子飲于夏氏。公戲二子曰:“征舒似汝?!薄?〕二子曰:“亦似公?!闭魇媾l`公罷酒出,征舒伏弩廄門射殺靈公?!?〕孔寧、儀行父皆奔楚,靈公太子午奔晉。征舒自立為陳侯?!?〕征舒,故陳大夫也。夏姬,御叔之妻,舒之母也。
【注釋】〔1〕“孔寧”,又名公孫寧??讓?、儀行父,杜預以為陳卿,宣公九年《左傳》洩冶諫曰“公卿宣淫”,似以卿為是?!巴ā?,通奸?!跋募А保嵞鹿?,陳大夫御叔之妻,夏征舒之母。一說御叔食采于夏,一說征舒之祖字子夏,因而以夏為氏,故稱夏姬、夏征舒?!?〕“衷”,貼身內(nèi)衫,這里“衷”當動詞用,指將衣穿在貼身處。“其衣”,指夏姬的內(nèi)衣?!?〕“泄冶”,《左傳》作“洩冶”,陳大夫?!?〕“二子”,指孔寧、儀行父。子,指男子?!?〕“遂殺泄冶”,《大戴禮·保傅篇》及賈誼《新書·雜事》尚有“陳靈公殺泄冶,而鄧元去陳,以族徙”句,《左傳》無?!?〕“征舒似汝”,意謂征舒的容貌長相與孔寧和儀行父有相似之處,實謂征舒是孔寧或儀行父的私生子?!?〕“弩”,用機械射箭的弓?!皫?,音ji),馬棚?!?〕“陳侯”,征舒自立之次年,被楚莊王所誅殺,又因其為大夫篡位,故未見謚號。
成公元年冬,楚莊王為夏征舒殺靈公,率諸侯伐陳?!?〕謂陳曰:“無驚,吾誅征舒而已。”已誅征舒,因縣陳而有之,〔2〕群臣畢賀。申叔時使于齊來還,〔3〕獨不賀。莊王問其故,對曰:“鄙語有之,〔4〕牽牛徑人田,田主奪之牛。徑則有罪矣,奪之牛,不亦甚乎?今王以征舒為賊弒君,故征兵諸侯,以義伐之,已而取之,以利其地,則后何以令于天下!是以不賀?!鼻f王曰:“善?!蹦擞愳`公太子午于晉而立之,復君陳如故,〔5〕是為成公。孔子讀史記至楚復陳,曰:“賢哉楚莊王!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薄?〕【注釋】〔1〕“率諸侯伐陳”,楚莊王以夏征舒以臣弒君為由,率諸侯伐陳。〔2〕“縣陳”,以陳國為己縣。此處“縣”,名詞作動詞用?!?〕“申叔時”,楚臣?!?〕“鄙語”,俗語?!?〕“君”,此處名詞當動詞用?!叭绻省?,此指按往昔慣例由胡公滿的子孫作為陳國的君主?!?〕“輕”,看得輕?!爸亍?,看得重。“輕”“重”皆形容詞當動詞用?!俺恕保魋h8ng,四匹馬拉的兵車。
八年,楚莊王卒。二十九年,陳倍楚盟?!?〕三十年,楚共王伐陳?!?〕是歲,成公卒,子哀公弱立?!?〕楚以陳喪,罷兵去。
【注釋】〔1〕“倍”,通“背”,背叛。春秋時期晉、楚兩國長期爭霸中原,其間諸國,時而叛楚附晉,時而叛晉附楚?!?〕“楚共王”,名審,又作恭王、龔王?!胺リ悺?,楚國因陳國不聽命于己而伐之。詳見襄公四年《春秋》經(jīng)傳?!?〕“哀公弱”,《春秋》作“哀公溺”。
哀公三年,楚圍陳,〔1〕復釋之。二十八年,楚公子圍弒其君郟敖自立,〔2〕為靈王。
【注釋】〔1〕“楚圍陳”,據(jù)襄公七年《左傳》,這年冬,楚公子貞(子囊)率兵圍陳。晉、魯、宋、衛(wèi)、曹、莒、邾等國會于■(鄭地,在今河南省魯山縣)以救陳?!?〕“公子圍弒其君郟敖”,公子圍趁郟敖患病時,借探視而縊殺之。“郟敖”,楚康王子熊麇,因死后葬于郟,故稱郟敖。郟,音ji2,原鄭國地,后為郟敖封地,在今河南省郟縣。敖,馬融、鄭玄以為通“獒”,酋長。
三十四年,初,哀公娶鄭,長姬生悼太子師,〔1〕少姬生偃。二嬖妾,〔2〕長妾生留,少妾生勝。留有寵哀公,哀公屬之其弟司徒招?!?〕哀公病,三月,招殺悼太子,立留為太子?!?〕哀公怒,欲誅招,招發(fā)兵圍守哀公,哀公自經(jīng)殺?!?〕招卒立留為陳君。四月,陳使使赴楚?!?〕楚靈王聞陳亂,乃殺陳使者,〔7〕使公子棄疾發(fā)兵伐陳,陳君留奔鄭。九月,楚圍陳?!?〕十一月,滅陳?!?〕使棄疾為陳公。
【注釋】〔1〕“長姬”,鄭姬姓,故哀公娶于鄭,其女稱長姬、少姬。又,古人嫁女往往以姊妹或同族女子隨嫁,故有長姬、少姬皆隨嫁生子。哀公娶鄭,《左傳》稱“陳哀公元妃鄭姬生悼太子偃師”,以偃、師為一人,亦無長姬、少姬事?!?〕“二嬖妾”,昭公八年《左傳》稱“二妃”、“下妃”?!?〕“屬”,音zh(,通“囑”,囑托?!八就健?,官名,西周金文作“司土”,掌管土地和人民。“招”,又稱公子招?!?〕“立留為太子”,昭公八年《左傳》稱哀公將公子留囑托于公子招及公子過,殺悼太子并二人所為。招、過皆哀公之弟。〔5〕“經(jīng)殺”,縊殺。〔6〕“使使”,前一“使”,指使、指派;后一“使”,使者。〔7〕“陳使者”,據(jù)《左傳》為行人干征師,因公子勝以招、過殺悼太子告楚,為楚所殺?!?〕“楚圍陳”,據(jù)《左傳》,楚公子棄疾帥師奉孫吳圍陳。吳,哀公之孫,悼太子之子。據(jù)昭公十一年《左傳》叔向言,楚王奉孫吳伐陳,謊稱奉吳復國平亂,騙取陳國人聽命于己,從而輕易地占領了陳國?!?〕“滅陳”,楚滅陳后,將陳作為自己的一個屬縣,指派棄疾掌管陳國。據(jù)《春秋》經(jīng)傳,楚師滅陳,執(zhí)陳公子招,放之于越。公子招歸罪于公子過,陳人殺過。又,《左傳》稱使為陳公的是楚大夫穿封戌,棄疾為蔡公。
招之殺悼太子也,太子之子名吳,出奔晉。晉平公問太史趙曰:〔1〕“陳遂亡乎?”對曰:“陳,顓頊之族。〔2〕陳氏得政于齊,乃卒亡。自幕至于瞽瞍,〔3〕無違命。舜重之以明德?!?〕至于遂,〔5〕世世守之。及胡公,〔6〕周賜之姓,使祀虞帝。且盛德之后,必百世祀。虞之世未也,其在齊乎?”〔7〕【注釋】〔1〕“晉平公”,名彪?!疤汾w”,又稱史趙,晉太史?!?〕“顓頊”,音zhu1nx&,傳說時代五帝之一,黃帝之孫,昌意之子,號高陽氏。陳的先祖為舜,舜出自顓頊,見《大戴禮·帝系篇》?!秶Z·魯語》亦曰“有虞氏褅黃帝而祖顓頊”?!白濉?,嗣。昭公十七年《左傳》曰“衛(wèi),顓頊之虛也,故為帝丘”,則有虞氏最初之發(fā)祥地或在后來衛(wèi)都之帝丘,今河南省濮陽?!?〕“幕”,顓頊之后,舜之祖。《國語·魯語》稱“幕能帥顓頊者也,有虞氏報焉”?!邦ぁ?,舜父?!?〕“重”,音zhòng,增益。“明德”,完美的德操?!?〕“遂”,又作“虞遂”,舜后?!?〕“胡公”,胡公滿,遂之后。有虞氏本姚姓,此言周賜以媯姓,與前文“堯妻之二女,居于媯汭,其后因為氏姓,姓媯氏”相矛盾?!?〕“其在齊乎”,陳公子完奔齊,其后田乞、田常為齊相,至田和終于取姜齊而代之為齊國國君。此時,陳國已亡。
楚靈王滅陳五歲,楚公子棄疾弒靈王代立,是為平王?!?〕平王初立,欲得和諸侯,乃求故陳悼太子師之子吳,立為陳侯,是為惠公?;莨ⅲ嚼m(xù)哀公卒時年而為元,空籍五歲矣。〔2〕【注釋】〔1〕“是為平王”,據(jù)昭公十三年《左傳》,楚公子比、公子黑肱、公子棄疾等帥陳、蔡、不羹、許、葉之師入楚,殺太子祿及公子罷敵,公子比自立為王,公子黑肱為令尹,公子棄疾為司馬。靈王聞太子祿及公子罷敵死,遂自縊而死。棄疾使人詐呼“靈王到了”,公子比、公子黑肱皆自殺,于是棄疾得以即位。平王,名熊居。參見《楚世家》?!?〕“空籍五歲矣”,楚靈王滅陳后,以陳國為楚國屬縣,派穿封戌為陳縣公。五年后始立陳悼太子子吳為陳惠公,因此陳國有五年空無國君?;莨次缓?,為接續(xù)陳國紀年,故上溯到哀公去世的次年為惠公元年。
十年,陳火。十五年,吳王僚使公子光伐陳,取胡、沈而去?!?〕二十八年,吳王闔閭與子胥敗楚入郢?!?〕是年,惠公卒,子懷公柳立。
【注釋】〔1〕“取胡、沈而去”,昭公二十三年《左傳》載吳子獲胡、沈之君及陳大夫。胡,古國,媯姓,故城即今安徽省阜陽市,魯定公十五年(公元前四九五年)為楚所滅。吳子所獲胡君為胡子髠。沈,古國,姬姓,在今河南省汝南縣東南,魯定公四年(公元前五○六年)為蔡所滅。吳子所獲沈君為沈子逞,所獲陳大夫為夏齧?!?〕“闔閭”,音h6l+,即公子光,公元前五一四年至前四九六年在位。他用專諸刺殺吳王僚而自立,曾滅徐國,攻破楚國,一度占領楚都郢,后被越王勾踐打敗,重傷而死。“子胥”,即伍子胥,吳國大夫,楚大夫伍奢次子。伍奢被楚平王殺后,伍子胥輾轉(zhuǎn)入?yún)?,幫助公子光刺殺吳王僚奪取王位,整軍經(jīng)武,國勢日盛,不久攻破楚國,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為父報仇。郢,楚都,今湖北省江陵縣。
懷公元年,吳破楚,在郢,召陳侯。〔1〕陳侯欲往,大夫曰:〔2〕“吳新得意;楚王雖亡,與陳有故,不可倍。”〔3〕懷公乃以疾謝吳?!?〕四年,吳復召懷公。懷公恐,如吳。吳怒其前不往,留之,因卒吳。陳乃立懷公之子越,是為湣公?!?〕【注釋】〔1〕“召陳侯”,召陳侯者為吳王闔閭,本段采自哀公元年《左傳》。〔2〕“大夫”,指大夫逢滑,陳臣?!?〕“倍”,通“背”,背棄。此言陳與楚有舊誼,不可當其遇難時背棄之,而與其敵國交往。〔4〕“謝”,推辭、婉拒?!?〕“湣公”,又作“愍公”,名周。湣,音m!n。
湣公六年,孔子適陳?!?〕吳王夫差伐陳,〔2〕取三邑而去。十三年,吳復來伐陳,陳告急楚,楚昭王來救,〔3〕軍于城父,〔4〕吳師去。是年,楚昭王卒于城父。時孔子在陳?!?〕十五年,宋滅曹?!?〕十六年,吳王夫差伐齊,敗之艾陵,〔7〕使人召陳侯。陳侯恐,如吳。楚伐陳。二十一年,齊田常弒其君簡公。〔8〕二十三年,楚之白公勝殺令尹子西、子綦,〔9〕襲惠王?!?0〕葉公攻敗白公,〔11〕白公自殺。
【注釋】〔1〕“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縣)人,因不滿魯國執(zhí)政季桓子所為,離開魯國周游衛(wèi)、宋、蔡、楚等國,皆不為時君所用。據(jù)《孔子世家》,此年孔子尚在衛(wèi),湣公七年適陳?!?〕“夫差”,吳王闔閭之子,陳湣公七年即位。或曰“吳王”前當有“八年”二字,夫差伐陳取三邑,為陳湣公八年事?!?〕“楚昭王”,平王子,名壬(任),又名軫(珍),稱熊珍。因吳王闔閭攻陷郢都,故遷都于鄀(今湖北省宜城縣東南)?!?〕“城父”,楚邑,今河南省寶豐縣東四十里。〔5〕“時孔子在陳”,據(jù)《孔子世家》,魯哀公六年(陳湣公十三年),孔子自楚返衛(wèi),知孔子于陳湣公七年后,曾離陳游楚、衛(wèi)。〔6〕“宋滅曹”,據(jù)哀公八年《左傳》,宋景公伐曹,執(zhí)曹伯陽,遂滅曹。〔7〕“敗之艾陵”,吳王夫差在征服越國,開鑿邗溝(今江蘇省揚州至淮安之運河)后,為向北方發(fā)展爭霸中原,與齊國在艾陵交戰(zhàn)。艾陵,今山東省萊蕪縣東?!?〕“田常”,即田成子,又稱陳成子(田、陳古音同,通用),陳公子完(敬仲)后裔。田常以大斗貸糧,小斗收進,獲取人心,殺簡公,立平公,自任齊相,獨攬齊國大權(quán)。簡公在位四年被田成子所殺?!?〕“白公勝”,又稱王孫勝,楚太子建之子?!傲钜游鳌保垂由?,楚平王之子,昭王庶兄,時任楚令尹。令尹,楚國最高行政官,相當后世宰相?!白郁搿?,又作子期(綦、期同從“其”聲,故通用),即公子結(jié),平王子,昭王兄,子西弟,為楚國司馬(掌管軍政、軍賦)。〔10〕“惠王”,名章,昭王子,又稱熊章,獻惠王,在位五十七年?!?1〕“葉公”,字子高,名諸梁,又稱沈諸梁,食采于葉,僭稱公,楚左司馬沈尹戌之子。葉,音sh8,楚邑,今河南省葉縣。
二十四年,楚惠王復國,以兵北伐,殺陳湣公,遂滅陳而有之?!?〕是歲,孔子卒。
【注釋】〔1〕“遂滅陳而有之”,楚惠王滅陳,當周敬王四十二年,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四七八年。杞東樓公者,〔1〕夏后禹之后苗裔也?!?〕殷時或封或絕。周武王克殷紂,求禹之后,得東樓公,封之于杞,〔3〕以奉夏后氏祀。
【注釋】〔1〕“杞”,音q!,周武王所封國,姒姓。《路史·后紀》謂杞后析于曹東之婁,故號東樓。東樓是其號,史失其名。〔2〕“苗裔”,子孫后代。〔3〕“杞”,今河南省杞縣,杞成公遷緣陵(今山東省昌樂縣東南),杞文公遷淳于(今山東省安丘縣東北)?!洞蟠鞫Y·少間篇》稱湯伐桀,封其后于杞,則武王殆因其舊封而重命之。
東樓公生西樓公,西樓公生題公,題公生謀娶公。謀娶公當周厲王時?!?〕謀娶公生武公。武公立四十七年卒,子靖公立。靖公二十三年卒,子共公立。共公八年卒,子德公立?!?〕德公十八年卒,弟桓公姑容立?!?〕桓公十七年卒,子孝公匄立?!?〕孝公十七年卒,弟文公益姑立。文公十四年卒,弟平公郁立。平公十八年卒,子悼公成立。悼公十二年卒,子隱公乞立。七月,隱公弟遂弒隱公自立,是為釐公?!?〕釐公十九年卒,子湣公維立。湣公十五年,楚惠王滅陳。〔6〕十六年,湣公弟閼路弒湣公代立,〔7〕是為哀公。哀公立十年卒,湣公子敕立,是為出公。出公十二年卒,子簡公春立。立一年,楚惠王之四十四年,〔8〕滅杞。杞后陳亡三十四年。
【注釋】〔1〕“謀娶公當周厲王時”,依此文,東樓公至謀娶公共四代,然封東樓公之武王至厲王則共十王二百八十余年,其間必有訛缺?!?〕“德公”,《世本》及《古史考》皆作“惠公”,且云“惠公生成公及桓公”。本文缺成公,然莊公二十五年《左傳》稱“杞成公娶魯女”,是當有成公?!?〕“弟桓公姑容立”,依此文,武公立年至桓公卒年共一百一十三年,然《春秋》襄公六年云“三月壬午,杞伯姑容卒”,襄公至厲王約二百七十余年,是武公至桓公年又與厲王至襄公(周靈王)年歲不合,其間亦有訛缺?!?〕“匄”,音g4i?!?〕“釐”,音x9?!八臁保Ч四辍蹲髠鳌纷鳌斑^”?!?〕“楚惠王滅陳”,依此文,湣公十五年楚惠王滅陳,至簡公為楚所滅,共二十四年,與后文“杞后陳亡三十四年”不合,其間尚有錯訛?!?〕“閼”,音5?!鞍Ч保豆攀房肌纷鳌败补??!?〕“楚惠王四十四年”,即公元前四四五年。
杞小微,其事不足稱述。
舜之后,周武王封之陳,至楚惠王滅之,有世家言。禹之后,周武王封之杞,楚惠王滅之,有世家言。契之后為殷,殷有本紀言。殷破,周封其后于宋,齊湣王滅之,有世家言。后稷之后為周,秦昭王滅之,有本紀言。皋陶之后,或封英、六,〔1〕楚穆王滅之,無譜。伯夷之后,〔2〕至周武王復封于齊,曰太公望,〔3〕陳氏滅之,〔4〕有世家言。伯翳之后,〔5〕至周平王時封為秦,〔6〕項羽滅之,〔7〕有本紀言。垂、益、夔、龍,〔8〕其后不知所封,不見也。右十一人者,皆唐虞之際名有功德臣也;其五人之后皆至帝王,〔9〕余乃為顯諸侯。滕、薛、騶,夏、殷、周之間封也,〔10〕小,不足齒列,弗論也。
【注釋】〔1〕“皋陶”,音g1oy2o,又作“咎陶”,傳說時代東夷族的首領,偃姓。“英”,國名,偃姓,在今安徽省金寨縣與霍山縣之間?!傲?,國名,偃姓,在今安徽省六安縣一帶?!?〕“伯夷”,傳說時代姜姓部族首領?!?〕“太公望”,即呂尚,佐武王滅殷,封于齊?!?〕“陳氏”,陳國公子完后裔,又稱田氏,公元前三九一年田和遷齊康公于海上,奪取君位,公元前三八六年周安王正式承認田和為齊國國君,從此姜齊為田齊所取代?!?〕“伯翳”,又作柏翳,古代嬴姓部族之先祖?!?〕“至周平王時封為秦”,西周末年,幽王為犬戎所殺,秦襄公護送平王東遷有功,受封為秦?!?〕“項羽”,名籍,楚國貴族后裔,秦二世元年(公元前二○九年)從叔父項梁在吳(今江蘇省蘇州)起義反秦,與秦九戰(zhàn)皆捷,巨鹿(今河北省平鄉(xiāng)縣)一戰(zhàn),摧毀秦軍主力,最終推翻秦王朝?!?〕“垂、益”,文公十八年《左傳》“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蒼舒、隤,梼戭、大臨、尨降、庭堅、仲容、叔達”。杜預《注》云“此即垂、益、禹、皋陶之倫”。若然,垂、益為高陽氏后裔?;蛞詾橐婕床妫颂幷`重出?!百纭?,音ku0,相傳為虞舜的樂官。僖公二十六年《左傳》曰“夔子不祀祝融與鬻熊,楚人讓之”,夔人答曰“我先王熊摯”云云,是知夔與楚同為祝融與鬻熊的后裔。《國語·鄭語》曰“羋姓夔、越,不足命也”,知夔為羋姓族。今湖北省秭歸縣東有夔子城,傳說即古夔國。僖公二十六年《左傳》云“楚成得臣、■宜申帥師滅夔,以夔子歸”,譙周《古史考》作“滅歸”,是“夔”又作“歸”。銅器有歸羋伯簋,當即夔國遺物。昭公二十八年《左傳》曰“昔有仍氏生女,黰黑而甚美,光可以鑒,名曰玄妻。樂正后夔取之,生伯封……有窮后羿滅之,夔是以不祀”,是夔為古老氏族,僅因其弱小,有關(guān)傳說甚少,無世系流傳?!褒垺保堵肥贰芬詾楦咝磷?,無可印證?!?〕“五人”,舜、禹、契、稷、皋陶。舜、禹自身為帝王,契、稷、皋陶之后商、周、秦分別為帝王?!?0〕“滕”,國名,武王時封文王子錯叔繡于滕,在今山東省滕縣西南古滕城?!把Α?,任姓國,奚仲的后裔,在今山東省滕縣南?!膀|”,音z#u,國名,又作“鄒”,曹姓,初都今山東省曲阜縣東稍南,后都今鄒縣東南,春秋后八世楚滅之?!抖Y記·檀弓》、《公羊傳》皆作“邾婁”。傳世銅器有邾公牼鐘、邾公釴鐘等。
周武王時,侯伯尚千余人。及幽、厲之后,諸侯力攻相并。江、黃、胡、沈之屬,〔1〕不可勝數(shù),故弗采著于傳云。
【注釋】〔1〕“江”,國名,嬴姓,在今河南省正陽縣及息縣間?!包S”,國名,嬴姓,傳說為陸終(祝融之子)之后,在今河南省潢川縣西?!昂?,國名,一為姬姓,哀公八年《左傳》“齊侯殺胡姬”之地,在今河南省漯河市東;一為歸姓,在今安徽省阜陽市?!吧颉?,國名,姬姓,一說姒姓,在今河南省舊沈丘。
太史公曰:舜之德可謂至矣!禪位于夏,而后世血食者歷三代?!?〕及楚滅陳,而田常得政于齊,卒為建國,百世不絕,苗裔茲茲,〔2〕有土者不乏焉。至禹,于周則杞,微甚,不足數(shù)也。楚惠王滅杞,其后越王勾踐興?!?〕【注釋】〔1〕“血食”,享祭,古代祭祀皆殺牲取血而食,故受祭祀亦稱血食?!叭?,指夏、商、周?!?〕“茲茲”,繁殖生息連綿不斷?!捌潯?,通“孳”、“滋”,孳蔓、滋蔓。〔3〕“楚惠王滅杞,其后越王勾踐興”,楚惠王滅杞在公元前四四五年,勾踐滅吳在公元前四七三年,是勾踐之興早在楚惠王滅杞之前?!霸健?,姒姓國,相傳是夏代少康庶子無余之后?!肮础保鬵#u。
譯文 陳國的君主胡公滿,是虞帝舜的后代。當舜還是平民時,堯把兩個女兒嫁給他,讓他們住在媯水邊,他們的后代子孫便用這水名作為自己的姓氏,姓媯。舜去世后,把帝位傳給了禹,舜的兒子商均則做了諸侯。夏代時,他們的封國時斷時續(xù)。到周武王戰(zhàn)勝了商紂王后,才又重新尋找舜的后代,找到媯滿后,把他封在陳地,用來供奉帝舜的祭祀,這就是陳胡公。
胡公去世,他的兒子申公犀侯繼位。申公去世,他的弟弟相公皋羊繼位。相公去世,國人立申公的兒子突為國君,這就是孝公。孝公去世,他的兒子慎公圉戎繼位。慎公在位時,正當周厲王時。慎公去世,他的兒子幽公寧繼位。
幽公在位的第十二年,周厲王逃奔于彘。
幽公即位二十三年去世,他的兒子釐公孝繼位。釐公六年時,周宣王繼位。釐公在位三十六年去世,他的兒子武公靈繼位。武公在位十五年去世,他的兒子夷公說繼位。這一年,正是周幽王繼王位的那一年。夷公在位三年去世,他的弟弟平公燮繼位。平公繼位七年,周幽王被犬戎殺了,周王朝向東遷都。秦國在這一年開始受封為諸侯。
平公即位二十三年去世,他的兒子文公圉繼位。
文公元年時,娶蔡國女子,生子名佗。文公去世,他的長子桓公鮑繼位。
桓公即位二十三年,魯隱公開始即位?;腹陼r,衛(wèi)國人殺了他們的國君州吁。桓公三十三年時,魯隱公被其臣下殺死。
桓公三十八年正月甲戌、己丑兩日先后通告陳桓公鮑的去世?;腹牡艿苜⒌哪赣H是蔡國人,蔡人為了讓佗繼承君位,殺了公子五父和桓公太子免,而扶助佗登君位,這就是厲公。趁桓公生病,蔡人發(fā)動了內(nèi)亂,國人四散避難,因此桓公的死有再次通報。
厲公二年時,生下兒子敬仲完。在周太史經(jīng)過陳國時,陳厲公請他用《周易》為敬仲完卜筮,卜得《觀》變《否》之卦。太史說:“此卦爻辭說‘可見國之圣德光耀,利于臣朝見君,作王之賓’。這是說將有代陳國做諸侯的吧?此人將不在陳國,而在別的國家吧?也不在敬仲完本人,而在他的子孫后代。若在別的國家,一定是姜姓之國。姜姓,是堯時太岳的后代。世間之物,不可能兩大勢力并存,將來陳國衰亡后,他這一支就要興盛起來了?!?br/>
陳厲公娶蔡女,蔡女與蔡人淫亂,厲公也多次到蔡國尋求淫樂。厲公七年時,被厲公殺死的太子免的三個弟弟,大的名叫躍,次的名叫林,小的名叫杵臼,共謀指使蔡人用美女引誘厲公,伺機同蔡人一起把厲公殺了,擁立躍繼位,這就是利公。利公此人就是桓公的兒子啊。利公即位五個月就去世了,又擁立仲弟林繼位,這就是莊公。莊公即位七年就去世,小弟杵臼繼位,這就是宣公。
宣公三年,楚武王去世,楚國開始強大起來。宣公十七年,周惠王娶陳女為后。
宣公二十一年時,宣公后得的寵妃生了子,名款。宣公打算立他為繼承人,便把太子御寇殺了。御寇平素同厲公的兒子完很親近友愛,完害怕因此而遭禍,于是出奔到了齊國。齊桓公打算任命陳完為卿,陳完說:“我是個流亡寄居在外的人,能幸免于難,已是您對我極大的恩惠了,不敢再居高位當大官?!被腹谑侨蚊隽斯ふ@個官。齊國的懿仲打算把女兒嫁給陳完,先占卜此事的吉兇,卜人占說:“此卜說‘鳳凰雙雙飛翔,鳴聲和諧而悅耳’,媯姓的后代,將在姜姓之國蕃育成長。五代以后就會昌盛起來,官位同正卿一樣高。八代以后,就沒有任何人能與之匹敵了?!?br/>
宣公三十七年時,齊桓公率軍伐蔡,蔡國戰(zhàn)敗;齊軍又向南侵犯楚國,到達楚國的召陵,齊國軍隊從召陵返國時要路過陳國。陳國大夫轅濤涂擔心齊軍路過陳國時帶來禍害,于是詐騙齊軍,要他們由向東的道路返國。向東的道路異常惡劣,齊桓公非常氣惱,派兵把轅濤涂從陳國抓走了。這一年,晉獻公殺了自己的太子申生。
宣公四十五年時去世,他的兒子款繼位,這就是穆公。穆公五年時,齊桓公去世。穆公十六年時,晉文公大敗楚師于城濮。這一年,穆公去世,他的兒子共公朔繼位。共公六年時,楚國的太子商臣殺了自己的父親成王取代了王位,這就是楚穆王。共公十一年時,秦穆公去世。共公在位十八年去世,他的兒子靈公平國繼位。
靈公元年,楚莊王即位。靈公六年時,楚國攻打陳國。靈公十年,陳國與楚國媾和。
靈公十四年,靈公和他的大夫孔寧、儀行父都與夏姬私通,各自穿著夏姬的內(nèi)衣在朝廷上相互炫耀嬉戲。大夫泄冶進諫說:“君臣公開淫亂,百姓將效法誰呢?”靈公把泄冶的話告訴了二位大夫,二位大夫向靈公請求殺掉泄冶,靈公不加禁止,于是二位大夫就把泄冶殺了。靈公十五年,靈公和二位大夫在夏姬處飲酒,靈公同二位大夫開玩笑說:“征舒長得像你?!倍淮蠓蛘f:“也像您啊!”征舒聽后極為憤怒。等到靈公喝完酒出來,征舒在馬廄門口埋伏下弓弩射殺了靈公??讓?、儀行父都逃往楚國,靈公的太子午則出奔到了晉國。征舒于是自立為陳侯。夏征舒在此之前本是陳國的大夫。夏姬是大夫御叔的妻子,征舒的母親。
成公元年的冬天,楚莊王以夏征舒殺死靈公為理由,率領各諸侯國討伐陳國。對陳國百姓說:“不要驚慌,我們僅僅為了誅討夏征舒而已?!睔⒘讼恼魇嬉院?,便將陳國作為楚國的一個縣而占有它,這時群臣全都來道賀。申叔時出使齊國歸來,卻獨不道賀。莊王問他為什么,叔時回答說:“俗話說,牽牛踩了別人的田,田的主人就把這頭牛搶走。踩別人的田固然是過錯,奪人家的牛,不是也太過分了嗎?現(xiàn)在君王您認為夏征舒殺了國君是個亂臣,因而征集諸侯之師,主持大義去討伐他,過后又貪圖陳國的土地,把它據(jù)為己有,那么,將來又靠什么來號令天下呢?因此我不道賀?!鼻f王說:“不錯?!庇谑菑臅x國迎接陳靈公的太子午回來,立為國君,重新像以往一樣統(tǒng)治陳國,這就是成公??鬃幼x史書到楚國恢復陳國舊制時,贊美說:“楚莊王真賢明通達!他能不貪求千乘兵車的大國,而重視一句有道理的話?!?br/>
成公八年,楚莊王去世。成公二十九年,陳國背叛了與楚國的盟約。成公三十年,楚共王出兵討伐陳國。這一年,成公去世,他的兒子哀公弱繼位。楚國因陳國舉辦國喪而撤兵退回去了。
哀公三年,楚國圍攻陳國,繼而又放棄了攻打。哀公二十八年,楚國的公子圍殺了自己的國君郟敖,自己繼位,這就是楚靈王。
哀公三十四年時,陳國發(fā)生了內(nèi)亂。當初,哀公娶了鄭國女子,大妃生悼太子師,次妃生公子偃。另有兩個寵愛的侍妾,大的生子留,小的生子勝。公子留很受哀公的寵愛,哀公把他囑托給自己的弟弟司徒招。這一年三月,哀公正在生病,司徒招殺了悼太子,立公子留為太子。哀公知道后很生氣,想誅殺司徒招,招派兵把哀公包圍監(jiān)守起來。哀公遂自縊而死。招終于立留為陳國的國君。這一年的四月,陳國派使者去楚國報告陳國的君喪。楚靈王聽說了陳國的動亂,于是殺掉陳國的使者,并派遣公子棄疾發(fā)兵討伐陳國。陳君留逃奔鄭國。九月,楚國軍隊包圍了陳國。十一月,滅了陳國。楚國派公子棄疾做了陳公。
陳司徒招殺死悼太子時,名叫吳的太子的兒子出奔到了晉國。晉平公問太史趙說:“陳國從此就要亡了吧?”回答說:“陳國是顓頊的后代,陳氏在齊國獲得政權(quán)后,陳國才會滅亡。陳國的先人,從幕到瞽叟,沒有哪一個違背天命。舜的功德更加顯赫,一直到遂,世世代代維持不變。及到胡公時,周王朝賜給他姓,讓他祭奉虞舜。況且,有大功德的后代,必能百世享祭其祖。有虞氏的后代還沒有完結(jié),恐怕將在齊國獲得發(fā)展吧?”
楚靈王滅陳五年后,楚國的公子棄疾殺了靈王取代了他的王位,這就是平王。楚平王剛繼位時,想得到各諸侯國的和睦相助,于是找到從前陳國悼太子師的兒子吳,立他為陳侯,這就是陳惠公?;莨^位后,把自己的元年接續(xù)到哀公去世的那一年,實際上其間空置了五年。
惠公十年,陳國失火?;莨迥辏瑓峭趿排晒庸夤ゴ蜿悋?,擄走了胡、沈兩國的國君?;莨四?,吳王闔閭與伍子胥擊敗了楚國,攻入郢都。這一年,惠公去世,他的兒子懷公柳繼位。
懷公元年,吳國攻破了楚國,在郢都召見陳侯。陳侯打算前往,陳國大夫說:“吳國最近剛得意,楚王雖然亡了,但是一向與陳國有舊交,不可背棄之?!睉压谑峭普f有病婉言謝絕了。懷公四年,吳國又召見懷公,懷公膽怯了,去了吳國。吳王怨恨他前次不來,扣留了他,懷公因而死在吳國。陳國于是擁立懷公的兒子越繼位,這就是湣公。
陳湣公六年,孔子來到陳國。吳王夫差攻打陳國,掠取了三個城邑才離開。湣公十三年,吳國再次攻打陳國,陳國向楚國告急,楚昭王率軍來救,駐軍于城父,吳國軍隊退走。這一年,楚昭王在城父去世。這個時期,孔子正在陳國。湣公十五年,宋國滅了曹國。湣公十六年,吳王夫差攻打齊國,在艾陵打敗了齊軍,派人召見陳侯,陳侯畏懼,只得前往吳國。楚國攻打陳國。湣公二十一年,齊國的田常殺了他的國君齊簡公。湣公二十二年,楚國的白公勝殺了令尹子西、司馬子綦,并襲擊了楚惠王。葉公打敗了白公勝,白公勝自殺身亡。
湣公二十四年,楚惠王復君位,率兵北伐,殺了陳湣公,于是滅亡了陳國,占有了陳國的土地。這一年,孔子去世。
杞東樓公是夏代君主禹的后代。在殷商王朝時期,禹的后代有時受封,有時失國。周武王推翻了殷王紂后,尋找禹的后代,找到東樓公,將他封在杞地,以供奉夏后氏的祭祀。
東樓公生西樓公,西樓公生題公,題公生謀娶公。謀娶公在位時正是周厲王時。謀娶公生武公,武公繼位四十七年去世,他的兒子靖公繼位。靖公繼位二十三年去世,他的兒子共公繼位。共公繼位八年去世,他的兒子德公繼位。德公繼位十八年去世,他的弟弟桓公姑容繼位。桓公繼位十七年去世,他的兒子孝公丐繼位。孝公繼位十七年去世,他的弟弟文公益姑繼位。文公繼位十四年去世,他的弟弟平公郁繼位。平公繼位十八年去世,他的兒子悼公成繼位。悼公繼位十二年去世,他的兒子隱公乞繼位。隱公繼位七個月,他的弟弟遂便殺了隱公自己繼位,這就是釐公。釐公繼位十九年去世,他的兒子湣公維繼位。湣公十五年時,楚惠王滅了陳國。湣公十六年,他的弟弟閼路殺了湣公取代了他的君位,這就是哀公。哀公繼位十年去世,他的兒子敕繼位,這就是出公。出公繼位十二年去世,他的兒子簡公春繼位。簡公繼位一年,正是楚惠王四十四年,楚國滅了杞國。杞國比陳國后三十四年而亡。
杞國國既小地位又不顯要,他的政事沒有值得稱道的。
舜的后代,周武王將他們封在陳國,從封國到楚惠王滅亡它的歷史,有世家敘述其事。禹的后代,周武王將他們封在杞國,從封國到楚惠王滅亡它的歷史,有世家敘述其事。契的后代是殷人,殷人的歷史有本紀敘述其事。殷亡國后,周王朝把他們的后代封在了宋國,從封國到齊湣王滅亡它的歷史,有世家敘述其事。后稷的后代是周人,從建國到秦昭王滅亡它的歷史,有本紀敘述其事。皋陶的后代,有的封在英、六,從封國到楚穆王滅亡它的歷史,沒有世譜流傳下來。伯夷的后代,到周武王時重又封在了齊國,就是名叫太公望的,從封國到陳氏滅亡它的歷史,有世家敘述其事。伯翳的后代,到周平王時封為秦國,從封國到項羽滅亡它的歷史,有本紀敘述其事。垂、益、夔、龍的后代,不知封在了哪里,見不到有關(guān)文獻。以上十一人,都是唐堯、虞舜時代功德昭著的名臣。其中五人之后代都做到了帝王,其余的也都成為顯要的諸侯。滕、薛、騶是夏、商、周之間封建的諸侯,國土太小,不能和其它諸侯并列,因此不加論述了。
周武王時,大大小小的諸侯還有一千多,到周幽王、厲王之后,諸侯憑借武力相互攻伐,彼此吞并。像江、黃、胡、沈這一類的小國,數(shù)目繁多,無法計數(shù),因此不再采錄和述說了。
太史公說:舜的功德可以說是達到頂點了,他把帝位禪讓給夏禹,仍能在經(jīng)歷夏、商、周三代的長時間里,享受到子孫世世代代的祭祀。及到楚國滅亡了陳國后,他的后代田常仍能執(zhí)掌齊國的政權(quán),終于又建立了自己的國家,真是百代不斷,子孫綿延眾多,有封地的不曾缺乏。至于禹的后代,在周代有個杞國,過于微小,簡直算不上諸侯。楚惠王滅亡了杞國,禹的后代越王勾踐才振興起來。
【注釋】〔1〕“陳”,陳國,周武王滅商后所封建的諸侯國,其地在今河南省淮陽縣至安徽省亳縣一帶,國都宛丘即今淮陽城。陳國自周武王始封,至春秋魯哀公十七年、陳湣公二十四年(公元前四七八年)為楚所滅,存國為九百余年?!昂珴M”,陳國始封君,胡公為其君號,滿為其名?!?〕“虞帝舜之后”,據(jù)襄公二十五年及昭公八年《左傳》,知滿父虞閼父為虞舜后裔?!?〕“庶人”,平民。傳說堯禪位于舜,此句當指堯禪位前事?!?〕“二女”,堯之二女相傳為娥皇、女英?!?〕“媯汭”,媯水入黃河處?!皨偂?,音gu9,水名,傳說在今山西省永濟縣南?!皼I”,音ru@,兩水相匯處?!?〕“姓媯氏”,有虞氏本姓姚,哀公元年《左傳》稱“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離騷》稱“及少康之未嫁兮,留有虞氏之二姚”可證,司馬遷此處說舜居媯水后其后代子孫改姓媯,與下文“及胡公,周賜之姓”自相矛盾。昭公八年《左傳》稱“及胡公不淫(不淫為滿之字),故周賜之姓”,知自胡公始姓媯?!?〕“舜子商均為封國”,傳說舜子商均封于虞(今河南省虞城),其子虞思事夏少康為相,號幕。其后遂公淮事商湯為司徒,湯滅夏封為遂公,號虞遂。遂的后代希,去殷入周,事周王季為宮尹。希子遏父(即閼父)事周文王為陶正,遏父之子即媯滿?!?〕“武王克殷紂”,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張鈺哲、張培瑜據(jù)文獻載是年“歲(歲星)在鶉火”,“五星若連珠”、“武王伐紂,彗星(哈雷彗星)出”等殷周天象,推定為公元前一○五七年。詳見《人文雜志》一九八五年第五期《殷周天象和征商年代》?!?〕“封之于陳”,《左傳》稱武王以元女太姬配虞胡公,封于陳?!对娮V》稱“舜后遏父為周武王陶正(掌管制陶官吏),武王賴其器用,封其子媯滿于陳丘,宛丘之側(cè)”,陳都宛丘,即今河南省淮陽縣?!?0〕“以奉帝舜祀”,此言武王封媯滿于陳,使其族人得以世代祭祀其先祖。武王以此手段獲取有虞氏后裔對自己統(tǒng)治的服從和支持。
胡公卒,子申公犀侯立。申公卒,弟相公皋羊立?!?〕相公卒,立申公子突,是為孝公。孝公卒,子慎公圉戎立?!?〕慎公當周厲王時。慎公卒,子幽公寧立。〔3〕【注釋】〔1〕“皋”,音g1o?!?〕“圉”,音y(。〔3〕“幽公寧”,陳幽公十四年即周共和元年,為史可確知的公元前八四一年。案:胡公既為武王所封,傳四代即到厲王,于情理相悖,其間必有脫漏。幽公十二年,周厲王奔于彘。〔1〕【注釋】〔1〕“周厲王奔于彘”,史載周厲王施暴政,遭國人驅(qū)逐,逃奔于彘。“彘”,音zh@,在今山西省霍縣。
二十三年,幽公卒,子釐公孝立。〔1〕釐公六年,周宣王即位。〔2〕三十六年,釐公卒,子武公靈立。武公十五年卒,子夷公說立?!?〕是歲,周幽王即位?!?〕夷公三年卒,弟平公燮立。平公七年,周幽王為犬戎所殺,〔5〕周東徙?!?〕秦始列為諸侯?!?〕【注釋】〔1〕“釐”,音x!?!?〕“周宣王”,宣王在位時不斷對淮夷、徐戎、狁用兵,加深了西周統(tǒng)治的危機。〔3〕“說”,音yu8,同“悅”?!?〕“周幽王”,任用虢石父執(zhí)政,殘酷剝削人民,加以地震與旱災,民眾流離失所。因?qū)檺郯Γ瑥U掉申后和太子宜臼,被申侯聯(lián)合犬戎殺于驪山之下,西周遂亡?!?〕“犬戎”,周代少數(shù)部族名,又稱鬼方、昆夷,戰(zhàn)國以降,又稱曰胡、匈奴,游牧于涇渭流域(今陜西省彬縣、岐山縣一帶)?!?〕“徙”,音x!,遷移。幽王被殺后,太子宜臼在秦襄公的護衛(wèi)下,遷都洛邑(今河南省洛陽市),在晉國、鄭國的輔助下立國,史稱東周。〔7〕“秦”,嬴姓,相傳是伯益后代,非子作部族首領時,居于犬丘(今甘肅省禮縣東北),善養(yǎng)馬,被封于秦(今甘肅省張家川東)。秦襄公護送平王東遷有功,被封為諸侯,受賜岐(今陜西省岐山縣)以西地。
二十三年,平公卒,子文公圉立。文公元年,取蔡女,生子佗?!?〕十年,文公卒,長子桓公鮑立?!?〕【注釋】〔1〕“佗”,音t1?!?〕“桓公鮑”,桓公鮑與佗為同父異母兄弟而年長于佗,故得繼位。
桓公二十三年,魯隱公初立?!?〕二十六年,衛(wèi)殺其君州吁?!?〕三十三年,魯弒其君隱公。〔3〕【注釋】〔1〕“魯隱公”,魯隱公元年即《春秋》記事的第一年?!?〕“吁”,音x&。衛(wèi)州吁殺桓公而篡位,后被國人所殺。因其非法篡位而自立,故此處稱“殺”不稱“弒”?!?〕“弒”,音sh@,古稱臣殺君、子殺父為“弒君”、“弒父”。三十八年正月甲戌己丑,〔1〕桓公鮑卒?;腹苜?,其母蔡女,故蔡人為佗殺五父及桓公太子免而立佗,〔2〕是為厲公?;腹《鴣y作,國人分散,故再赴。〔3〕【注釋】〔1〕“甲戌己丑”,古以干支記日,甲戌至己丑共十六天?!洞呵铩窌r,各諸侯國凡遇大事必互相通告。桓公死后,公子佗殺太子免而立,因其內(nèi)亂,故再次通告,所以記下甲戌、己丑兩日。本書此段采自《春秋》。因記下甲戌、己丑兩日。〔2〕“五父”,桓公弟?!懊狻?,音w3n?!?〕“赴”,赴告?!洞呵铩窌r,各諸侯國遇大事皆相互通報,謂之“赴”。
厲公二年,生子敬仲完。〔1〕周太史過陳,〔2〕陳厲公使以《周易》筮之,〔3〕卦得《觀》之《否》:〔4〕“是為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5〕此其代陳有國乎?不在此,〔6〕其在異國?非此其身,〔7〕在其子孫。若在異國,〔8〕必姜姓。姜姓,太岳之后?!?〕物莫能兩大,陳衰,此其昌乎?”〔10〕【注釋】〔1〕“敬仲完”,又稱陳完、田完(陳、田古音同,通用)、公子完?!?〕“太史”,周王室史官,掌管起草文書、冊命、記載史事,兼管國家典籍、天文歷法、祭祀、卜筮等?!?〕“《周易》”,周人占卜書,以變易為說。漢以后所傳《周易》包括經(jīng)、傳兩部分: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并卦辭、爻辭為經(jīng);上彖、下彖、上象、下象、上系、下系、文言、說卦、序卦、雜卦稱十翼為傳。以象征天地風雷水火山澤等八種自然現(xiàn)象的八卦,推測自然和人事的變化。春秋時期的政治家常以《周易》作為自己政治主張和政治預言的理論根據(jù),以說服別人服從天命而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绑摺?,音sh@,用蓍草占吉兇。〔4〕“《觀》”,六十四卦之一,卦畫為,坤下巽上,即地下風上,喻“先王省方觀民設教”?!啊斗瘛贰?,六十四卦之一,卦畫為,坤下乾上,喻天地不交,上下隔閡,閉塞不通。凡筮占皆占兩卦以觀其變化。此占得《觀》變《否》?!胺瘛?,音p!。〔5〕“是為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此為《周易》之《觀·六四》爻辭。周人筮法,或以前卦為說,或以后卦為說,或摻和兩卦為說,均以需要而定。本句以前卦為說?!肮狻保颂幹甘サ?。“用”,于。〔6〕“此”,指陳國?!?〕“此其身”,此人之身,指敬仲完。此卦為厲公替敬仲完所卜?!捌渥訉O”,指敬仲完子孫,“此其代陳有國”以下為筮者根據(jù)《觀·六四》爻辭所作的占辭。〔8〕“異國”,此指姜姓之齊國?!?〕“太岳”,即四岳,相傳為堯時掌四時、主方岳之官。《國語·周語》云“祚四岳國,命以侯伯,賜姓曰姜,氏曰有呂”,知姜姓出自四岳。〔10〕“陳衰,此其昌乎”,周敬王三十九年,齊簡公被田常(陳完之后)所殺;四十一年,陳湣公被楚惠王所殺。此句為筮人據(jù)筮卦所作的預言,謂后世陳國衰亡后,必有其在異國子孫代之昌盛。司馬遷此文采自莊公二十二年《左傳》?!蹲髠鳌范嘤写祟惻c后世史實相合之預言,實非預言之靈,乃后世撰寫者所加。
厲公取蔡女,蔡女與蔡人亂,〔1〕厲公數(shù)如蔡淫。七年,厲公所殺桓公太子免之三弟,長曰躍,中曰林,少曰杵臼,共令蔡人誘厲公以好女,〔2〕與蔡人共殺厲公而立躍,〔3〕是為利公。利公者,桓公子也。利公立五月卒,立中弟林,是為莊公。莊公七年卒,少弟杵臼立,是為宣公。
【注釋】〔1〕“亂”,指淫亂?!?〕“好女”,美女?!?〕“與蔡人共殺厲公而立躍”,《公羊傳》作“淫于蔡,蔡人殺之”。
宣公三年,楚武王卒,〔1〕楚始強。十七年,周惠王娶陳女為后。
【注釋】〔1〕“楚武王”,《楚世家》謂名熊通,《左傳》等書皆謂名熊達。楚國自武王始自尊為王,顯示了其實力的強大,以及其對周王天下獨尊的傳統(tǒng)觀念的蔑視。說明了周王室的衰敗、諸侯勢力的強大。
二十一年,宣公后有嬖姬生子款,〔1〕欲立之,乃殺其太子御寇。御寇素愛厲公子完,〔2〕完懼禍及己,乃奔齊。齊桓公欲使陳完為卿,〔3〕完曰:“羈旅之臣,〔4〕幸得免負檐,〔5〕君之惠也,不敢當高位。”桓公使為工正。〔6〕齊懿仲欲妻陳敬仲,〔7〕卜之,占曰:“是謂鳳皇于飛,和鳴鏘鏘?!?〕有媯之后,〔9〕將育于姜。五世其昌,〔10〕并于正卿?!?1〕八世之后,莫之與京?!薄?2〕【注釋】〔1〕“嬖”,音b@,寵愛。“姬”,妾。〔2〕“愛”,親近友愛。〔3〕“卿”,西周、春秋時,王朝及諸侯國的高級執(zhí)政官。〔4〕“羈”,音j9,寄居?!奥谩保途?。羈旅,同義連綿詞?!?〕“檐”,通“擔”,負擔,此處指戴罪的負擔。〔6〕“工正”,掌管百工及官營手工業(yè)的官?!?〕“齊懿仲”,《左傳》作“懿氏”,杜預謂陳大夫?!?〕“鳳皇”,即鳳凰,古代傳說中的神鳥,雄為鳳,雌為凰?!坝凇?,語詞,無義,常置動詞前?!昂网Q”,雌雄鳴聲相和?!扮I鏘”,音qi1ngqi1ng,和鳴之象聲詞。此兩句喻夫妻和諧歡愉。此卜人借喻“妻陳敬仲”必吉?!?〕“有媯”,古人每于國名、族名、氏姓前加一“有”字,“有”字無義。此“有媯”即指媯姓之族。〔10〕“五世”,據(jù)《田敬仲完世家》,敬仲生稚孟夷,稚孟夷生湣孟莊,湣孟莊生文子須無,文子生桓子無宇,則“五世”當指陳無宇?!?1〕“正”,長。正卿,卿之長?!?2〕“京”,大。絕高之處也稱京。
三十七年,齊桓公伐蔡,蔡?。荒锨殖?,至召陵,〔1〕還過陳。陳大夫轅濤涂惡其過陳,〔2〕詐齊令出東道?!?〕東道惡,〔4〕桓公怒,執(zhí)陳轅濤涂?!?〕是歲,晉獻公殺其太子申生?!?〕【注釋】〔1〕“召陵”,楚地名,今河南省郾城縣東?!罢佟?,音sh4o?!?〕“轅濤涂”,即轅宣仲,又作袁濤涂?!皭骸保魒),憎惡。據(jù)僖公四年《左傳》,轅濤涂認為齊軍過陳必定給陳國帶來禍害?!?〕“詐齊令出東道”,據(jù)《公羊傳》,轅濤涂對齊桓公說:既然您已經(jīng)征服南夷(指楚國),何不在回師時,往東沿海邊走,征服了東夷再返國。轅濤涂此番話實是誘使齊軍避開陳國返國?!?〕“惡”,音8,惡劣。據(jù)《公羊傳》齊軍往東濱海返國,陷于沼澤之中?!?〕“執(zhí)陳轅濤涂”,據(jù)《左傳》,這一年秋天,齊軍伐陳,討伐轅濤涂的欺詐行為?!?〕“晉獻公殺其太子申生”,晉獻公因?qū)檺垠P姬而殺太子申生,逼使公子重耳、夷吾出奔他國。詳見僖公四年《左傳》。
四十五年,宣公卒,子款立,是為穆公。穆公五年,齊桓公卒。十六年,晉文公敗楚師于城濮?!?〕是歲,穆公卒,子共公朔立。共公六年,楚太子商臣弒其父成王代立,是為穆王。十一年,秦穆公卒。〔2〕十八年,共公卒,子靈公平國立。
【注釋】〔1〕“晉文公敗楚師于城濮”,晉楚城濮之戰(zhàn)為春秋時代最著名的大戰(zhàn)之一。晉國以弱勝強,打敗了稱雄多年的楚國,晉文公由此稱霸中原。城濮,春秋時衛(wèi)國屬地,在今河南省范縣南?!?〕“秦穆公”,春秋時五霸之一,因用百里奚、蹇叔等勵精圖治,國勢日強,遂伐西戎,益國十二,開地千里,為西方諸侯伯。
靈公元年,楚莊王即位?!?〕六年,楚伐陳?!?〕十年,陳及楚平。〔3〕【注釋】〔1〕“楚莊王”,春秋五霸之一,乘晉國內(nèi)亂與鄭國合兵攻打陳國、宋國(晉國的與國),與晉國爭霸中原。又觀兵于周疆,問周王室鼎之大小輕重,又滅掉東方舒、蓼小國,成一代霸業(yè)?!?〕“楚伐陳”,據(jù)《年表》,這年秋,楚以陳、宋背叛自己而聽命于晉國為理由,聯(lián)合鄭國討伐陳、宋兩國?!?〕“平”,求得和平。
十四年,靈公與其大夫孔寧、儀行父皆通于夏姬,〔1〕衷其衣以戲于朝?!?〕泄冶諫曰:〔3〕“君臣淫亂,民何效焉?”靈公以告二子,〔4〕二子請殺泄冶,公弗禁,遂殺泄冶?!?〕十五年,靈公與二子飲于夏氏。公戲二子曰:“征舒似汝?!薄?〕二子曰:“亦似公?!闭魇媾l`公罷酒出,征舒伏弩廄門射殺靈公?!?〕孔寧、儀行父皆奔楚,靈公太子午奔晉。征舒自立為陳侯?!?〕征舒,故陳大夫也。夏姬,御叔之妻,舒之母也。
【注釋】〔1〕“孔寧”,又名公孫寧??讓?、儀行父,杜預以為陳卿,宣公九年《左傳》洩冶諫曰“公卿宣淫”,似以卿為是?!巴ā?,通奸?!跋募А保嵞鹿?,陳大夫御叔之妻,夏征舒之母。一說御叔食采于夏,一說征舒之祖字子夏,因而以夏為氏,故稱夏姬、夏征舒?!?〕“衷”,貼身內(nèi)衫,這里“衷”當動詞用,指將衣穿在貼身處。“其衣”,指夏姬的內(nèi)衣?!?〕“泄冶”,《左傳》作“洩冶”,陳大夫?!?〕“二子”,指孔寧、儀行父。子,指男子?!?〕“遂殺泄冶”,《大戴禮·保傅篇》及賈誼《新書·雜事》尚有“陳靈公殺泄冶,而鄧元去陳,以族徙”句,《左傳》無?!?〕“征舒似汝”,意謂征舒的容貌長相與孔寧和儀行父有相似之處,實謂征舒是孔寧或儀行父的私生子?!?〕“弩”,用機械射箭的弓?!皫?,音ji),馬棚?!?〕“陳侯”,征舒自立之次年,被楚莊王所誅殺,又因其為大夫篡位,故未見謚號。
成公元年冬,楚莊王為夏征舒殺靈公,率諸侯伐陳?!?〕謂陳曰:“無驚,吾誅征舒而已。”已誅征舒,因縣陳而有之,〔2〕群臣畢賀。申叔時使于齊來還,〔3〕獨不賀。莊王問其故,對曰:“鄙語有之,〔4〕牽牛徑人田,田主奪之牛。徑則有罪矣,奪之牛,不亦甚乎?今王以征舒為賊弒君,故征兵諸侯,以義伐之,已而取之,以利其地,則后何以令于天下!是以不賀?!鼻f王曰:“善?!蹦擞愳`公太子午于晉而立之,復君陳如故,〔5〕是為成公。孔子讀史記至楚復陳,曰:“賢哉楚莊王!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薄?〕【注釋】〔1〕“率諸侯伐陳”,楚莊王以夏征舒以臣弒君為由,率諸侯伐陳。〔2〕“縣陳”,以陳國為己縣。此處“縣”,名詞作動詞用?!?〕“申叔時”,楚臣?!?〕“鄙語”,俗語?!?〕“君”,此處名詞當動詞用?!叭绻省?,此指按往昔慣例由胡公滿的子孫作為陳國的君主?!?〕“輕”,看得輕?!爸亍?,看得重。“輕”“重”皆形容詞當動詞用?!俺恕保魋h8ng,四匹馬拉的兵車。
八年,楚莊王卒。二十九年,陳倍楚盟?!?〕三十年,楚共王伐陳?!?〕是歲,成公卒,子哀公弱立?!?〕楚以陳喪,罷兵去。
【注釋】〔1〕“倍”,通“背”,背叛。春秋時期晉、楚兩國長期爭霸中原,其間諸國,時而叛楚附晉,時而叛晉附楚?!?〕“楚共王”,名審,又作恭王、龔王?!胺リ悺?,楚國因陳國不聽命于己而伐之。詳見襄公四年《春秋》經(jīng)傳?!?〕“哀公弱”,《春秋》作“哀公溺”。
哀公三年,楚圍陳,〔1〕復釋之。二十八年,楚公子圍弒其君郟敖自立,〔2〕為靈王。
【注釋】〔1〕“楚圍陳”,據(jù)襄公七年《左傳》,這年冬,楚公子貞(子囊)率兵圍陳。晉、魯、宋、衛(wèi)、曹、莒、邾等國會于■(鄭地,在今河南省魯山縣)以救陳?!?〕“公子圍弒其君郟敖”,公子圍趁郟敖患病時,借探視而縊殺之。“郟敖”,楚康王子熊麇,因死后葬于郟,故稱郟敖。郟,音ji2,原鄭國地,后為郟敖封地,在今河南省郟縣。敖,馬融、鄭玄以為通“獒”,酋長。
三十四年,初,哀公娶鄭,長姬生悼太子師,〔1〕少姬生偃。二嬖妾,〔2〕長妾生留,少妾生勝。留有寵哀公,哀公屬之其弟司徒招?!?〕哀公病,三月,招殺悼太子,立留為太子?!?〕哀公怒,欲誅招,招發(fā)兵圍守哀公,哀公自經(jīng)殺?!?〕招卒立留為陳君。四月,陳使使赴楚?!?〕楚靈王聞陳亂,乃殺陳使者,〔7〕使公子棄疾發(fā)兵伐陳,陳君留奔鄭。九月,楚圍陳?!?〕十一月,滅陳?!?〕使棄疾為陳公。
【注釋】〔1〕“長姬”,鄭姬姓,故哀公娶于鄭,其女稱長姬、少姬。又,古人嫁女往往以姊妹或同族女子隨嫁,故有長姬、少姬皆隨嫁生子。哀公娶鄭,《左傳》稱“陳哀公元妃鄭姬生悼太子偃師”,以偃、師為一人,亦無長姬、少姬事?!?〕“二嬖妾”,昭公八年《左傳》稱“二妃”、“下妃”?!?〕“屬”,音zh(,通“囑”,囑托?!八就健?,官名,西周金文作“司土”,掌管土地和人民。“招”,又稱公子招?!?〕“立留為太子”,昭公八年《左傳》稱哀公將公子留囑托于公子招及公子過,殺悼太子并二人所為。招、過皆哀公之弟。〔5〕“經(jīng)殺”,縊殺。〔6〕“使使”,前一“使”,指使、指派;后一“使”,使者。〔7〕“陳使者”,據(jù)《左傳》為行人干征師,因公子勝以招、過殺悼太子告楚,為楚所殺?!?〕“楚圍陳”,據(jù)《左傳》,楚公子棄疾帥師奉孫吳圍陳。吳,哀公之孫,悼太子之子。據(jù)昭公十一年《左傳》叔向言,楚王奉孫吳伐陳,謊稱奉吳復國平亂,騙取陳國人聽命于己,從而輕易地占領了陳國?!?〕“滅陳”,楚滅陳后,將陳作為自己的一個屬縣,指派棄疾掌管陳國。據(jù)《春秋》經(jīng)傳,楚師滅陳,執(zhí)陳公子招,放之于越。公子招歸罪于公子過,陳人殺過。又,《左傳》稱使為陳公的是楚大夫穿封戌,棄疾為蔡公。
招之殺悼太子也,太子之子名吳,出奔晉。晉平公問太史趙曰:〔1〕“陳遂亡乎?”對曰:“陳,顓頊之族。〔2〕陳氏得政于齊,乃卒亡。自幕至于瞽瞍,〔3〕無違命。舜重之以明德?!?〕至于遂,〔5〕世世守之。及胡公,〔6〕周賜之姓,使祀虞帝。且盛德之后,必百世祀。虞之世未也,其在齊乎?”〔7〕【注釋】〔1〕“晉平公”,名彪?!疤汾w”,又稱史趙,晉太史?!?〕“顓頊”,音zhu1nx&,傳說時代五帝之一,黃帝之孫,昌意之子,號高陽氏。陳的先祖為舜,舜出自顓頊,見《大戴禮·帝系篇》?!秶Z·魯語》亦曰“有虞氏褅黃帝而祖顓頊”?!白濉?,嗣。昭公十七年《左傳》曰“衛(wèi),顓頊之虛也,故為帝丘”,則有虞氏最初之發(fā)祥地或在后來衛(wèi)都之帝丘,今河南省濮陽?!?〕“幕”,顓頊之后,舜之祖。《國語·魯語》稱“幕能帥顓頊者也,有虞氏報焉”?!邦ぁ?,舜父?!?〕“重”,音zhòng,增益。“明德”,完美的德操?!?〕“遂”,又作“虞遂”,舜后?!?〕“胡公”,胡公滿,遂之后。有虞氏本姚姓,此言周賜以媯姓,與前文“堯妻之二女,居于媯汭,其后因為氏姓,姓媯氏”相矛盾?!?〕“其在齊乎”,陳公子完奔齊,其后田乞、田常為齊相,至田和終于取姜齊而代之為齊國國君。此時,陳國已亡。
楚靈王滅陳五歲,楚公子棄疾弒靈王代立,是為平王?!?〕平王初立,欲得和諸侯,乃求故陳悼太子師之子吳,立為陳侯,是為惠公?;莨ⅲ嚼m(xù)哀公卒時年而為元,空籍五歲矣。〔2〕【注釋】〔1〕“是為平王”,據(jù)昭公十三年《左傳》,楚公子比、公子黑肱、公子棄疾等帥陳、蔡、不羹、許、葉之師入楚,殺太子祿及公子罷敵,公子比自立為王,公子黑肱為令尹,公子棄疾為司馬。靈王聞太子祿及公子罷敵死,遂自縊而死。棄疾使人詐呼“靈王到了”,公子比、公子黑肱皆自殺,于是棄疾得以即位。平王,名熊居。參見《楚世家》?!?〕“空籍五歲矣”,楚靈王滅陳后,以陳國為楚國屬縣,派穿封戌為陳縣公。五年后始立陳悼太子子吳為陳惠公,因此陳國有五年空無國君?;莨次缓?,為接續(xù)陳國紀年,故上溯到哀公去世的次年為惠公元年。
十年,陳火。十五年,吳王僚使公子光伐陳,取胡、沈而去?!?〕二十八年,吳王闔閭與子胥敗楚入郢?!?〕是年,惠公卒,子懷公柳立。
【注釋】〔1〕“取胡、沈而去”,昭公二十三年《左傳》載吳子獲胡、沈之君及陳大夫。胡,古國,媯姓,故城即今安徽省阜陽市,魯定公十五年(公元前四九五年)為楚所滅。吳子所獲胡君為胡子髠。沈,古國,姬姓,在今河南省汝南縣東南,魯定公四年(公元前五○六年)為蔡所滅。吳子所獲沈君為沈子逞,所獲陳大夫為夏齧?!?〕“闔閭”,音h6l+,即公子光,公元前五一四年至前四九六年在位。他用專諸刺殺吳王僚而自立,曾滅徐國,攻破楚國,一度占領楚都郢,后被越王勾踐打敗,重傷而死。“子胥”,即伍子胥,吳國大夫,楚大夫伍奢次子。伍奢被楚平王殺后,伍子胥輾轉(zhuǎn)入?yún)?,幫助公子光刺殺吳王僚奪取王位,整軍經(jīng)武,國勢日盛,不久攻破楚國,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為父報仇。郢,楚都,今湖北省江陵縣。
懷公元年,吳破楚,在郢,召陳侯。〔1〕陳侯欲往,大夫曰:〔2〕“吳新得意;楚王雖亡,與陳有故,不可倍。”〔3〕懷公乃以疾謝吳?!?〕四年,吳復召懷公。懷公恐,如吳。吳怒其前不往,留之,因卒吳。陳乃立懷公之子越,是為湣公?!?〕【注釋】〔1〕“召陳侯”,召陳侯者為吳王闔閭,本段采自哀公元年《左傳》。〔2〕“大夫”,指大夫逢滑,陳臣?!?〕“倍”,通“背”,背棄。此言陳與楚有舊誼,不可當其遇難時背棄之,而與其敵國交往。〔4〕“謝”,推辭、婉拒?!?〕“湣公”,又作“愍公”,名周。湣,音m!n。
湣公六年,孔子適陳?!?〕吳王夫差伐陳,〔2〕取三邑而去。十三年,吳復來伐陳,陳告急楚,楚昭王來救,〔3〕軍于城父,〔4〕吳師去。是年,楚昭王卒于城父。時孔子在陳?!?〕十五年,宋滅曹?!?〕十六年,吳王夫差伐齊,敗之艾陵,〔7〕使人召陳侯。陳侯恐,如吳。楚伐陳。二十一年,齊田常弒其君簡公。〔8〕二十三年,楚之白公勝殺令尹子西、子綦,〔9〕襲惠王?!?0〕葉公攻敗白公,〔11〕白公自殺。
【注釋】〔1〕“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縣)人,因不滿魯國執(zhí)政季桓子所為,離開魯國周游衛(wèi)、宋、蔡、楚等國,皆不為時君所用。據(jù)《孔子世家》,此年孔子尚在衛(wèi),湣公七年適陳?!?〕“夫差”,吳王闔閭之子,陳湣公七年即位。或曰“吳王”前當有“八年”二字,夫差伐陳取三邑,為陳湣公八年事?!?〕“楚昭王”,平王子,名壬(任),又名軫(珍),稱熊珍。因吳王闔閭攻陷郢都,故遷都于鄀(今湖北省宜城縣東南)?!?〕“城父”,楚邑,今河南省寶豐縣東四十里。〔5〕“時孔子在陳”,據(jù)《孔子世家》,魯哀公六年(陳湣公十三年),孔子自楚返衛(wèi),知孔子于陳湣公七年后,曾離陳游楚、衛(wèi)。〔6〕“宋滅曹”,據(jù)哀公八年《左傳》,宋景公伐曹,執(zhí)曹伯陽,遂滅曹。〔7〕“敗之艾陵”,吳王夫差在征服越國,開鑿邗溝(今江蘇省揚州至淮安之運河)后,為向北方發(fā)展爭霸中原,與齊國在艾陵交戰(zhàn)。艾陵,今山東省萊蕪縣東?!?〕“田常”,即田成子,又稱陳成子(田、陳古音同,通用),陳公子完(敬仲)后裔。田常以大斗貸糧,小斗收進,獲取人心,殺簡公,立平公,自任齊相,獨攬齊國大權(quán)。簡公在位四年被田成子所殺?!?〕“白公勝”,又稱王孫勝,楚太子建之子?!傲钜游鳌保垂由?,楚平王之子,昭王庶兄,時任楚令尹。令尹,楚國最高行政官,相當后世宰相?!白郁搿?,又作子期(綦、期同從“其”聲,故通用),即公子結(jié),平王子,昭王兄,子西弟,為楚國司馬(掌管軍政、軍賦)。〔10〕“惠王”,名章,昭王子,又稱熊章,獻惠王,在位五十七年?!?1〕“葉公”,字子高,名諸梁,又稱沈諸梁,食采于葉,僭稱公,楚左司馬沈尹戌之子。葉,音sh8,楚邑,今河南省葉縣。
二十四年,楚惠王復國,以兵北伐,殺陳湣公,遂滅陳而有之?!?〕是歲,孔子卒。
【注釋】〔1〕“遂滅陳而有之”,楚惠王滅陳,當周敬王四十二年,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四七八年。杞東樓公者,〔1〕夏后禹之后苗裔也?!?〕殷時或封或絕。周武王克殷紂,求禹之后,得東樓公,封之于杞,〔3〕以奉夏后氏祀。
【注釋】〔1〕“杞”,音q!,周武王所封國,姒姓。《路史·后紀》謂杞后析于曹東之婁,故號東樓。東樓是其號,史失其名。〔2〕“苗裔”,子孫后代。〔3〕“杞”,今河南省杞縣,杞成公遷緣陵(今山東省昌樂縣東南),杞文公遷淳于(今山東省安丘縣東北)?!洞蟠鞫Y·少間篇》稱湯伐桀,封其后于杞,則武王殆因其舊封而重命之。
東樓公生西樓公,西樓公生題公,題公生謀娶公。謀娶公當周厲王時?!?〕謀娶公生武公。武公立四十七年卒,子靖公立。靖公二十三年卒,子共公立。共公八年卒,子德公立?!?〕德公十八年卒,弟桓公姑容立?!?〕桓公十七年卒,子孝公匄立?!?〕孝公十七年卒,弟文公益姑立。文公十四年卒,弟平公郁立。平公十八年卒,子悼公成立。悼公十二年卒,子隱公乞立。七月,隱公弟遂弒隱公自立,是為釐公?!?〕釐公十九年卒,子湣公維立。湣公十五年,楚惠王滅陳。〔6〕十六年,湣公弟閼路弒湣公代立,〔7〕是為哀公。哀公立十年卒,湣公子敕立,是為出公。出公十二年卒,子簡公春立。立一年,楚惠王之四十四年,〔8〕滅杞。杞后陳亡三十四年。
【注釋】〔1〕“謀娶公當周厲王時”,依此文,東樓公至謀娶公共四代,然封東樓公之武王至厲王則共十王二百八十余年,其間必有訛缺?!?〕“德公”,《世本》及《古史考》皆作“惠公”,且云“惠公生成公及桓公”。本文缺成公,然莊公二十五年《左傳》稱“杞成公娶魯女”,是當有成公?!?〕“弟桓公姑容立”,依此文,武公立年至桓公卒年共一百一十三年,然《春秋》襄公六年云“三月壬午,杞伯姑容卒”,襄公至厲王約二百七十余年,是武公至桓公年又與厲王至襄公(周靈王)年歲不合,其間亦有訛缺?!?〕“匄”,音g4i?!?〕“釐”,音x9?!八臁保Ч四辍蹲髠鳌纷鳌斑^”?!?〕“楚惠王滅陳”,依此文,湣公十五年楚惠王滅陳,至簡公為楚所滅,共二十四年,與后文“杞后陳亡三十四年”不合,其間尚有錯訛?!?〕“閼”,音5?!鞍Ч保豆攀房肌纷鳌败补??!?〕“楚惠王四十四年”,即公元前四四五年。
杞小微,其事不足稱述。
舜之后,周武王封之陳,至楚惠王滅之,有世家言。禹之后,周武王封之杞,楚惠王滅之,有世家言。契之后為殷,殷有本紀言。殷破,周封其后于宋,齊湣王滅之,有世家言。后稷之后為周,秦昭王滅之,有本紀言。皋陶之后,或封英、六,〔1〕楚穆王滅之,無譜。伯夷之后,〔2〕至周武王復封于齊,曰太公望,〔3〕陳氏滅之,〔4〕有世家言。伯翳之后,〔5〕至周平王時封為秦,〔6〕項羽滅之,〔7〕有本紀言。垂、益、夔、龍,〔8〕其后不知所封,不見也。右十一人者,皆唐虞之際名有功德臣也;其五人之后皆至帝王,〔9〕余乃為顯諸侯。滕、薛、騶,夏、殷、周之間封也,〔10〕小,不足齒列,弗論也。
【注釋】〔1〕“皋陶”,音g1oy2o,又作“咎陶”,傳說時代東夷族的首領,偃姓。“英”,國名,偃姓,在今安徽省金寨縣與霍山縣之間?!傲?,國名,偃姓,在今安徽省六安縣一帶?!?〕“伯夷”,傳說時代姜姓部族首領?!?〕“太公望”,即呂尚,佐武王滅殷,封于齊?!?〕“陳氏”,陳國公子完后裔,又稱田氏,公元前三九一年田和遷齊康公于海上,奪取君位,公元前三八六年周安王正式承認田和為齊國國君,從此姜齊為田齊所取代?!?〕“伯翳”,又作柏翳,古代嬴姓部族之先祖?!?〕“至周平王時封為秦”,西周末年,幽王為犬戎所殺,秦襄公護送平王東遷有功,受封為秦?!?〕“項羽”,名籍,楚國貴族后裔,秦二世元年(公元前二○九年)從叔父項梁在吳(今江蘇省蘇州)起義反秦,與秦九戰(zhàn)皆捷,巨鹿(今河北省平鄉(xiāng)縣)一戰(zhàn),摧毀秦軍主力,最終推翻秦王朝?!?〕“垂、益”,文公十八年《左傳》“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蒼舒、隤,梼戭、大臨、尨降、庭堅、仲容、叔達”。杜預《注》云“此即垂、益、禹、皋陶之倫”。若然,垂、益為高陽氏后裔?;蛞詾橐婕床妫颂幷`重出?!百纭?,音ku0,相傳為虞舜的樂官。僖公二十六年《左傳》曰“夔子不祀祝融與鬻熊,楚人讓之”,夔人答曰“我先王熊摯”云云,是知夔與楚同為祝融與鬻熊的后裔。《國語·鄭語》曰“羋姓夔、越,不足命也”,知夔為羋姓族。今湖北省秭歸縣東有夔子城,傳說即古夔國。僖公二十六年《左傳》云“楚成得臣、■宜申帥師滅夔,以夔子歸”,譙周《古史考》作“滅歸”,是“夔”又作“歸”。銅器有歸羋伯簋,當即夔國遺物。昭公二十八年《左傳》曰“昔有仍氏生女,黰黑而甚美,光可以鑒,名曰玄妻。樂正后夔取之,生伯封……有窮后羿滅之,夔是以不祀”,是夔為古老氏族,僅因其弱小,有關(guān)傳說甚少,無世系流傳?!褒垺保堵肥贰芬詾楦咝磷?,無可印證?!?〕“五人”,舜、禹、契、稷、皋陶。舜、禹自身為帝王,契、稷、皋陶之后商、周、秦分別為帝王?!?0〕“滕”,國名,武王時封文王子錯叔繡于滕,在今山東省滕縣西南古滕城?!把Α?,任姓國,奚仲的后裔,在今山東省滕縣南?!膀|”,音z#u,國名,又作“鄒”,曹姓,初都今山東省曲阜縣東稍南,后都今鄒縣東南,春秋后八世楚滅之?!抖Y記·檀弓》、《公羊傳》皆作“邾婁”。傳世銅器有邾公牼鐘、邾公釴鐘等。
周武王時,侯伯尚千余人。及幽、厲之后,諸侯力攻相并。江、黃、胡、沈之屬,〔1〕不可勝數(shù),故弗采著于傳云。
【注釋】〔1〕“江”,國名,嬴姓,在今河南省正陽縣及息縣間?!包S”,國名,嬴姓,傳說為陸終(祝融之子)之后,在今河南省潢川縣西?!昂?,國名,一為姬姓,哀公八年《左傳》“齊侯殺胡姬”之地,在今河南省漯河市東;一為歸姓,在今安徽省阜陽市?!吧颉?,國名,姬姓,一說姒姓,在今河南省舊沈丘。
太史公曰:舜之德可謂至矣!禪位于夏,而后世血食者歷三代?!?〕及楚滅陳,而田常得政于齊,卒為建國,百世不絕,苗裔茲茲,〔2〕有土者不乏焉。至禹,于周則杞,微甚,不足數(shù)也。楚惠王滅杞,其后越王勾踐興?!?〕【注釋】〔1〕“血食”,享祭,古代祭祀皆殺牲取血而食,故受祭祀亦稱血食?!叭?,指夏、商、周?!?〕“茲茲”,繁殖生息連綿不斷?!捌潯?,通“孳”、“滋”,孳蔓、滋蔓。〔3〕“楚惠王滅杞,其后越王勾踐興”,楚惠王滅杞在公元前四四五年,勾踐滅吳在公元前四七三年,是勾踐之興早在楚惠王滅杞之前?!霸健?,姒姓國,相傳是夏代少康庶子無余之后?!肮础保鬵#u。
譯文 陳國的君主胡公滿,是虞帝舜的后代。當舜還是平民時,堯把兩個女兒嫁給他,讓他們住在媯水邊,他們的后代子孫便用這水名作為自己的姓氏,姓媯。舜去世后,把帝位傳給了禹,舜的兒子商均則做了諸侯。夏代時,他們的封國時斷時續(xù)。到周武王戰(zhàn)勝了商紂王后,才又重新尋找舜的后代,找到媯滿后,把他封在陳地,用來供奉帝舜的祭祀,這就是陳胡公。
胡公去世,他的兒子申公犀侯繼位。申公去世,他的弟弟相公皋羊繼位。相公去世,國人立申公的兒子突為國君,這就是孝公。孝公去世,他的兒子慎公圉戎繼位。慎公在位時,正當周厲王時。慎公去世,他的兒子幽公寧繼位。
幽公在位的第十二年,周厲王逃奔于彘。
幽公即位二十三年去世,他的兒子釐公孝繼位。釐公六年時,周宣王繼位。釐公在位三十六年去世,他的兒子武公靈繼位。武公在位十五年去世,他的兒子夷公說繼位。這一年,正是周幽王繼王位的那一年。夷公在位三年去世,他的弟弟平公燮繼位。平公繼位七年,周幽王被犬戎殺了,周王朝向東遷都。秦國在這一年開始受封為諸侯。
平公即位二十三年去世,他的兒子文公圉繼位。
文公元年時,娶蔡國女子,生子名佗。文公去世,他的長子桓公鮑繼位。
桓公即位二十三年,魯隱公開始即位?;腹陼r,衛(wèi)國人殺了他們的國君州吁。桓公三十三年時,魯隱公被其臣下殺死。
桓公三十八年正月甲戌、己丑兩日先后通告陳桓公鮑的去世?;腹牡艿苜⒌哪赣H是蔡國人,蔡人為了讓佗繼承君位,殺了公子五父和桓公太子免,而扶助佗登君位,這就是厲公。趁桓公生病,蔡人發(fā)動了內(nèi)亂,國人四散避難,因此桓公的死有再次通報。
厲公二年時,生下兒子敬仲完。在周太史經(jīng)過陳國時,陳厲公請他用《周易》為敬仲完卜筮,卜得《觀》變《否》之卦。太史說:“此卦爻辭說‘可見國之圣德光耀,利于臣朝見君,作王之賓’。這是說將有代陳國做諸侯的吧?此人將不在陳國,而在別的國家吧?也不在敬仲完本人,而在他的子孫后代。若在別的國家,一定是姜姓之國。姜姓,是堯時太岳的后代。世間之物,不可能兩大勢力并存,將來陳國衰亡后,他這一支就要興盛起來了?!?br/>
陳厲公娶蔡女,蔡女與蔡人淫亂,厲公也多次到蔡國尋求淫樂。厲公七年時,被厲公殺死的太子免的三個弟弟,大的名叫躍,次的名叫林,小的名叫杵臼,共謀指使蔡人用美女引誘厲公,伺機同蔡人一起把厲公殺了,擁立躍繼位,這就是利公。利公此人就是桓公的兒子啊。利公即位五個月就去世了,又擁立仲弟林繼位,這就是莊公。莊公即位七年就去世,小弟杵臼繼位,這就是宣公。
宣公三年,楚武王去世,楚國開始強大起來。宣公十七年,周惠王娶陳女為后。
宣公二十一年時,宣公后得的寵妃生了子,名款。宣公打算立他為繼承人,便把太子御寇殺了。御寇平素同厲公的兒子完很親近友愛,完害怕因此而遭禍,于是出奔到了齊國。齊桓公打算任命陳完為卿,陳完說:“我是個流亡寄居在外的人,能幸免于難,已是您對我極大的恩惠了,不敢再居高位當大官?!被腹谑侨蚊隽斯ふ@個官。齊國的懿仲打算把女兒嫁給陳完,先占卜此事的吉兇,卜人占說:“此卜說‘鳳凰雙雙飛翔,鳴聲和諧而悅耳’,媯姓的后代,將在姜姓之國蕃育成長。五代以后就會昌盛起來,官位同正卿一樣高。八代以后,就沒有任何人能與之匹敵了?!?br/>
宣公三十七年時,齊桓公率軍伐蔡,蔡國戰(zhàn)敗;齊軍又向南侵犯楚國,到達楚國的召陵,齊國軍隊從召陵返國時要路過陳國。陳國大夫轅濤涂擔心齊軍路過陳國時帶來禍害,于是詐騙齊軍,要他們由向東的道路返國。向東的道路異常惡劣,齊桓公非常氣惱,派兵把轅濤涂從陳國抓走了。這一年,晉獻公殺了自己的太子申生。
宣公四十五年時去世,他的兒子款繼位,這就是穆公。穆公五年時,齊桓公去世。穆公十六年時,晉文公大敗楚師于城濮。這一年,穆公去世,他的兒子共公朔繼位。共公六年時,楚國的太子商臣殺了自己的父親成王取代了王位,這就是楚穆王。共公十一年時,秦穆公去世。共公在位十八年去世,他的兒子靈公平國繼位。
靈公元年,楚莊王即位。靈公六年時,楚國攻打陳國。靈公十年,陳國與楚國媾和。
靈公十四年,靈公和他的大夫孔寧、儀行父都與夏姬私通,各自穿著夏姬的內(nèi)衣在朝廷上相互炫耀嬉戲。大夫泄冶進諫說:“君臣公開淫亂,百姓將效法誰呢?”靈公把泄冶的話告訴了二位大夫,二位大夫向靈公請求殺掉泄冶,靈公不加禁止,于是二位大夫就把泄冶殺了。靈公十五年,靈公和二位大夫在夏姬處飲酒,靈公同二位大夫開玩笑說:“征舒長得像你?!倍淮蠓蛘f:“也像您啊!”征舒聽后極為憤怒。等到靈公喝完酒出來,征舒在馬廄門口埋伏下弓弩射殺了靈公??讓?、儀行父都逃往楚國,靈公的太子午則出奔到了晉國。征舒于是自立為陳侯。夏征舒在此之前本是陳國的大夫。夏姬是大夫御叔的妻子,征舒的母親。
成公元年的冬天,楚莊王以夏征舒殺死靈公為理由,率領各諸侯國討伐陳國。對陳國百姓說:“不要驚慌,我們僅僅為了誅討夏征舒而已?!睔⒘讼恼魇嬉院?,便將陳國作為楚國的一個縣而占有它,這時群臣全都來道賀。申叔時出使齊國歸來,卻獨不道賀。莊王問他為什么,叔時回答說:“俗話說,牽牛踩了別人的田,田的主人就把這頭牛搶走。踩別人的田固然是過錯,奪人家的牛,不是也太過分了嗎?現(xiàn)在君王您認為夏征舒殺了國君是個亂臣,因而征集諸侯之師,主持大義去討伐他,過后又貪圖陳國的土地,把它據(jù)為己有,那么,將來又靠什么來號令天下呢?因此我不道賀?!鼻f王說:“不錯?!庇谑菑臅x國迎接陳靈公的太子午回來,立為國君,重新像以往一樣統(tǒng)治陳國,這就是成公??鬃幼x史書到楚國恢復陳國舊制時,贊美說:“楚莊王真賢明通達!他能不貪求千乘兵車的大國,而重視一句有道理的話?!?br/>
成公八年,楚莊王去世。成公二十九年,陳國背叛了與楚國的盟約。成公三十年,楚共王出兵討伐陳國。這一年,成公去世,他的兒子哀公弱繼位。楚國因陳國舉辦國喪而撤兵退回去了。
哀公三年,楚國圍攻陳國,繼而又放棄了攻打。哀公二十八年,楚國的公子圍殺了自己的國君郟敖,自己繼位,這就是楚靈王。
哀公三十四年時,陳國發(fā)生了內(nèi)亂。當初,哀公娶了鄭國女子,大妃生悼太子師,次妃生公子偃。另有兩個寵愛的侍妾,大的生子留,小的生子勝。公子留很受哀公的寵愛,哀公把他囑托給自己的弟弟司徒招。這一年三月,哀公正在生病,司徒招殺了悼太子,立公子留為太子。哀公知道后很生氣,想誅殺司徒招,招派兵把哀公包圍監(jiān)守起來。哀公遂自縊而死。招終于立留為陳國的國君。這一年的四月,陳國派使者去楚國報告陳國的君喪。楚靈王聽說了陳國的動亂,于是殺掉陳國的使者,并派遣公子棄疾發(fā)兵討伐陳國。陳君留逃奔鄭國。九月,楚國軍隊包圍了陳國。十一月,滅了陳國。楚國派公子棄疾做了陳公。
陳司徒招殺死悼太子時,名叫吳的太子的兒子出奔到了晉國。晉平公問太史趙說:“陳國從此就要亡了吧?”回答說:“陳國是顓頊的后代,陳氏在齊國獲得政權(quán)后,陳國才會滅亡。陳國的先人,從幕到瞽叟,沒有哪一個違背天命。舜的功德更加顯赫,一直到遂,世世代代維持不變。及到胡公時,周王朝賜給他姓,讓他祭奉虞舜。況且,有大功德的后代,必能百世享祭其祖。有虞氏的后代還沒有完結(jié),恐怕將在齊國獲得發(fā)展吧?”
楚靈王滅陳五年后,楚國的公子棄疾殺了靈王取代了他的王位,這就是平王。楚平王剛繼位時,想得到各諸侯國的和睦相助,于是找到從前陳國悼太子師的兒子吳,立他為陳侯,這就是陳惠公?;莨^位后,把自己的元年接續(xù)到哀公去世的那一年,實際上其間空置了五年。
惠公十年,陳國失火?;莨迥辏瑓峭趿排晒庸夤ゴ蜿悋?,擄走了胡、沈兩國的國君?;莨四?,吳王闔閭與伍子胥擊敗了楚國,攻入郢都。這一年,惠公去世,他的兒子懷公柳繼位。
懷公元年,吳國攻破了楚國,在郢都召見陳侯。陳侯打算前往,陳國大夫說:“吳國最近剛得意,楚王雖然亡了,但是一向與陳國有舊交,不可背棄之?!睉压谑峭普f有病婉言謝絕了。懷公四年,吳國又召見懷公,懷公膽怯了,去了吳國。吳王怨恨他前次不來,扣留了他,懷公因而死在吳國。陳國于是擁立懷公的兒子越繼位,這就是湣公。
陳湣公六年,孔子來到陳國。吳王夫差攻打陳國,掠取了三個城邑才離開。湣公十三年,吳國再次攻打陳國,陳國向楚國告急,楚昭王率軍來救,駐軍于城父,吳國軍隊退走。這一年,楚昭王在城父去世。這個時期,孔子正在陳國。湣公十五年,宋國滅了曹國。湣公十六年,吳王夫差攻打齊國,在艾陵打敗了齊軍,派人召見陳侯,陳侯畏懼,只得前往吳國。楚國攻打陳國。湣公二十一年,齊國的田常殺了他的國君齊簡公。湣公二十二年,楚國的白公勝殺了令尹子西、司馬子綦,并襲擊了楚惠王。葉公打敗了白公勝,白公勝自殺身亡。
湣公二十四年,楚惠王復君位,率兵北伐,殺了陳湣公,于是滅亡了陳國,占有了陳國的土地。這一年,孔子去世。
杞東樓公是夏代君主禹的后代。在殷商王朝時期,禹的后代有時受封,有時失國。周武王推翻了殷王紂后,尋找禹的后代,找到東樓公,將他封在杞地,以供奉夏后氏的祭祀。
東樓公生西樓公,西樓公生題公,題公生謀娶公。謀娶公在位時正是周厲王時。謀娶公生武公,武公繼位四十七年去世,他的兒子靖公繼位。靖公繼位二十三年去世,他的兒子共公繼位。共公繼位八年去世,他的兒子德公繼位。德公繼位十八年去世,他的弟弟桓公姑容繼位。桓公繼位十七年去世,他的兒子孝公丐繼位。孝公繼位十七年去世,他的弟弟文公益姑繼位。文公繼位十四年去世,他的弟弟平公郁繼位。平公繼位十八年去世,他的兒子悼公成繼位。悼公繼位十二年去世,他的兒子隱公乞繼位。隱公繼位七個月,他的弟弟遂便殺了隱公自己繼位,這就是釐公。釐公繼位十九年去世,他的兒子湣公維繼位。湣公十五年時,楚惠王滅了陳國。湣公十六年,他的弟弟閼路殺了湣公取代了他的君位,這就是哀公。哀公繼位十年去世,他的兒子敕繼位,這就是出公。出公繼位十二年去世,他的兒子簡公春繼位。簡公繼位一年,正是楚惠王四十四年,楚國滅了杞國。杞國比陳國后三十四年而亡。
杞國國既小地位又不顯要,他的政事沒有值得稱道的。
舜的后代,周武王將他們封在陳國,從封國到楚惠王滅亡它的歷史,有世家敘述其事。禹的后代,周武王將他們封在杞國,從封國到楚惠王滅亡它的歷史,有世家敘述其事。契的后代是殷人,殷人的歷史有本紀敘述其事。殷亡國后,周王朝把他們的后代封在了宋國,從封國到齊湣王滅亡它的歷史,有世家敘述其事。后稷的后代是周人,從建國到秦昭王滅亡它的歷史,有本紀敘述其事。皋陶的后代,有的封在英、六,從封國到楚穆王滅亡它的歷史,沒有世譜流傳下來。伯夷的后代,到周武王時重又封在了齊國,就是名叫太公望的,從封國到陳氏滅亡它的歷史,有世家敘述其事。伯翳的后代,到周平王時封為秦國,從封國到項羽滅亡它的歷史,有本紀敘述其事。垂、益、夔、龍的后代,不知封在了哪里,見不到有關(guān)文獻。以上十一人,都是唐堯、虞舜時代功德昭著的名臣。其中五人之后代都做到了帝王,其余的也都成為顯要的諸侯。滕、薛、騶是夏、商、周之間封建的諸侯,國土太小,不能和其它諸侯并列,因此不加論述了。
周武王時,大大小小的諸侯還有一千多,到周幽王、厲王之后,諸侯憑借武力相互攻伐,彼此吞并。像江、黃、胡、沈這一類的小國,數(shù)目繁多,無法計數(shù),因此不再采錄和述說了。
太史公說:舜的功德可以說是達到頂點了,他把帝位禪讓給夏禹,仍能在經(jīng)歷夏、商、周三代的長時間里,享受到子孫世世代代的祭祀。及到楚國滅亡了陳國后,他的后代田常仍能執(zhí)掌齊國的政權(quán),終于又建立了自己的國家,真是百代不斷,子孫綿延眾多,有封地的不曾缺乏。至于禹的后代,在周代有個杞國,過于微小,簡直算不上諸侯。楚惠王滅亡了杞國,禹的后代越王勾踐才振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