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冊

史記卷三十二 齊太公世家第二

史記新注 作者:(漢)司馬遷原著


  史記卷三十二齊太公世家第二〔1〕 魏連科注譯 太公望呂尚者,〔2〕東海上人?!?〕其先祖嘗為四岳,〔4〕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于呂,〔6〕或封于申,〔7〕姓姜氏。夏商之時,申、呂或封枝庶子孫,〔8〕或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從其封姓,故曰呂尚。

  【注釋】〔1〕“齊”,古國名。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朝分封的諸侯國,姜姓。其地在今山東省北部。開國君主為呂尚,建都營丘(后稱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春秋初期,齊桓公稱霸,疆土擴大,東至海,西至黃河,南至泰山,北至無棣(今河北省鹽山南)。春秋末年,齊政權為田氏所奪。至齊威王時,國力強盛,成為戰(zhàn)國七雄之一。公元前二二一年,被秦國所滅?!?〕“太公望”,周代齊國的始祖,姜姓,名牙。因其祖先曾封于呂,以地為氏,又因其在周初官太師,稱師尚父,故又稱呂尚。文王時號太公望。因其輔佐周武王滅商有功,封于齊,故稱齊太公。俗又稱之為姜子牙?!?〕“東海上人”,東部海邊上的人,東海指山東之近海地區(qū)?!?〕“四岳”,傳說為堯舜時的四方部落首領。堯為部落聯(lián)盟領袖時,四岳推舉舜為繼承人。舜繼位后,四岳又推舉禹輔佐舜。〔5〕“佐”,輔佐?!捌健?,治理?!?〕“虞”,即有虞氏,傳說中遠古部落名,居于蒲坂(今山西永濟西蒲州鎮(zhèn)),舜為其領袖。“夏”,即夏后氏,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相傳為夏后氏部落領袖禹子啟所建立。傳十三代十六王,約當公元前二十一世紀到前十六世紀左右?!皡巍?,古國名。一作甫,亦稱有呂。姜姓。傳為四岳之后,封于呂。其地在今河南南陽西。春秋初年被楚所滅?!?〕“申”,古國名,姜姓。傳為伯夷之后,其地在今陜西、山西之間。后來周宣王時,一部分東遷,分封于謝(今河南南陽),建立申國。春秋時被楚文王所滅?!?〕“枝庶”,按我國古代的宗法制度,宗族的嫡長子派系稱為正宗,非嫡系則稱為枝庶?!?〕“苗裔”,后世子孫。

  呂尚蓋嘗窮困,年老矣,〔1〕以漁釣奸周西伯?!?〕西伯將出獵,卜之,〔3〕曰“所獲非龍非彲,〔4〕非虎非羆,〔5〕所獲霸王之輔”。于是周西伯獵,果遇太公于渭之陽,〔6〕與語大說,〔7〕曰:“自吾先君太公曰‘當有圣人適周,〔8〕周以興’。子真是邪?〔9〕吾太公望子久矣。”故號之曰“太公望”,載與俱歸,立為師?!?0〕【注釋】〔1〕“年老矣”,據(jù)傳當時呂尚已七十二歲。〔2〕“奸”,通“干”,干謁、進見?!爸芪鞑?,即姬昌,時為商末周部落領袖。〔3〕“卜”,古人以火灼龜甲,取龜甲裂紋以測吉兇禍福。后世除龜卜之外,又有其他方法,如骨卜、玉卜等。〔4〕“彲”,音ch9,通“螭”,傳說中無角的龍?!?〕“羆”,音p0,獸名,俗稱人熊。似熊而長頭高腳,猛憨多力,能拔樹木?!?〕“渭”,水名,即今渭水,源自甘肅渭源縣,東南流入陜西,橫貫渭河平原,東流至潼關,入黃河?!瓣枴保街匣蛩睘殛?。渭陽即渭水北岸?!?〕“說”,音yu8,通“悅”?!?〕“吾先君太公”,古人稱自己的父或祖父為太公。這里姬昌稱其祖父古公亶父為太公?!斑m”,至,往?!?〕“真”,正?!白诱媸切啊?,猶言您正是其人吧?〔10〕“師”,師輔之官,輔佐西伯的最高軍政長官。

  或曰,太公博聞,嘗事紂。〔1〕紂無道,〔2〕去之。游說諸侯,〔3〕無所遇,而卒西歸周西伯?!?〕或曰,呂尚處士,〔5〕隱海濱。周西伯拘羑里,〔6〕散宜生、閎夭素知而招呂尚?!?〕呂尚亦曰:“吾聞西伯賢,又善養(yǎng)老,盍往焉?!薄?〕三人者為西伯求美女奇物,獻之于紂,以贖西伯。〔9〕西伯得以出,反國?!?0〕言呂尚所以事周雖異,〔11〕然要之為文武師?!?2〕【注釋】〔1〕“事”,侍奉?!凹q”,商代的亡國之君?!?〕“無道”,暴虐不施仁政?!?〕“游說”,以福禍利害來往勸說諸侯。“說”,音shu@?!?〕“卒”,終于?!?〕“處士”,隱居不仕而有才德的人?!?〕“拘”,囚禁。“羑里”,地名。故址在今河南湯陰縣北?!傲h”,音y%u?!?〕“散宜生”,西周初年大臣。與閎夭、太顛等同輔周文王。文王被紂囚禁,他向商紂獻有莘氏之女以及驪戎的文馬,文王因而獲釋。后助武王滅商?!伴b夭”,周初大臣。與散宜生、太顛同輔周文王?!?〕“盍”,音h6,何不?!?〕“贖”,用財物換回人身自由或抵押品。〔10〕“反”,同“返”?!?1〕“言呂尚所以事周雖異”,對于呂尚事周的經(jīng)過雖然傳聞異詞?!?2〕“文武師”,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師輔之臣。

  周西伯昌之脫羑里歸,與呂尚陰謀修德以傾商政,〔1〕其事多兵權與奇計,〔2〕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3〕周西伯政平,〔4〕及斷虞芮之訟,〔5〕而詩人稱西伯受命曰文王?!?〕伐崇、密須、犬夷,〔7〕大作豐邑?!?〕天下三分,其二歸周者,太公之謀計居多。

  【注釋】〔1〕“陰謀修德”,暗中議定計謀,施行德政?!?〕“兵權”,用兵的謀略。〔3〕“陰權”,陰謀權術?!白凇?,推崇?!氨局\”,權謀的主要策劃者。此句猶言,后世研究軍事以及周代權謀的人,都推崇太公為主要策劃者?!?〕“政平”,為政公平持正?!?〕“虞”,古國名。周文王時建立的諸侯國,姬姓,開國君主是古公亶父之子虞仲的后代。其地在今山西平陸縣北。公元前六五五年晉國假道攻虢時,被晉國所滅?!败恰?,音ru@,古國名。周文王時建立的諸侯國,姬姓。其地在今陜西大荔朝邑城南。公元前六四○年被秦所滅。“虞芮之訟”,二國為疆界產(chǎn)生糾紛,周文王從中調(diào)解,并使二國歸附于周?!?〕“詩人稱西伯受命曰文王”,《詩經(jīng)·大明》有“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之句?!?〕“崇”,古國名。其地在今陜西戶縣東?!懊茼殹?,古國名。其地在今甘肅靈臺縣西南?!叭摹?,亦稱犬戎,部族名。周初活動于陜西彬縣、岐山一帶?!?〕“豐邑”,西周都城。其地在今陜西長安西北灃河以西。

  文王崩,〔1〕武王即位?!?〕九年,欲修文王業(yè),〔3〕東伐以觀諸侯集否?!?〕師行,師尚父左杖黃鉞,〔5〕右把白旄以誓,〔6〕曰:“蒼兕蒼兕,〔7〕總爾眾庶,〔8〕與爾舟楫,后至者斬!”遂至盟津?!?〕諸侯不期而會者八百諸侯。〔10〕諸侯皆曰:“紂可伐也?!蔽渫踉唬骸拔纯伞!边€師,與太公作此《太誓》?!?1〕【注釋】〔1〕“崩”,古代天子皇帝之死稱為崩?!?〕“武王”,即周武王姬發(fā),西周王朝的建立者。繼承其父文王的遺志,聯(lián)合諸國,率軍東下攻商,在牧野(今河南淇縣西南)取得大勝,遂滅商,建立西周王朝。〔3〕“欲修文王業(yè)”,指武王打算實行文王的統(tǒng)一大業(yè)?!?〕“東伐以觀諸侯集否”,武王率軍東征,以試探諸侯的態(tài)度。“集否”,是否率軍聚集到他的麾下?!?〕“杖”,手持?!包S鉞”,以黃金為飾的銅鉞,只有天子才能使用。后世成為帝王的儀仗。有時派大臣出征,亦假以黃鉞,以示威重?!?〕“白旄”,旗幟的一種,旗竿頂以旄牛尾為飾?!笆摹?,誓師時的誓詞?!?〕“蒼兕”,水獸名,善奔突,能覆舟。以之名官,職掌舟楫。為使居官者盡其職守,常呼蒼兕以為警?!百睢保魋@?!?〕“總”,統(tǒng)領?!氨娛?,眾人。〔9〕“盟津”,即孟津,古津渡名。其地在今河南省孟津縣東北黃河南岸。相傳周武王伐紂,在此會盟諸侯渡河,故稱盟津?!?0〕“不期而會”,事前沒有約定,到時自動前來會師。句末“諸侯”二字為衍文?!?1〕“《太誓》”,《尚書》篇名,也作“泰誓”,是周武王伐紂在孟津的誓詞。

  居二年,紂殺王子比干,〔1〕囚箕子?!?〕武王將伐紂,卜龜兆,不吉,風雨暴至。群公盡懼,唯太公強之勸武王,〔3〕武王于是遂行。十一年正月甲子,〔4〕誓于牧野,〔5〕伐商紂。紂師敗績。紂反走,〔6〕登鹿臺,〔7〕遂追斬紂。明日,武王立于社,〔8〕群公奉明水,〔9〕衛(wèi)康叔封布采席,〔10〕師尚父牽牲,〔11〕史佚策祝,〔12〕以告神討紂之罪?!?3〕散鹿臺之錢,發(fā)巨橋之粟,〔14〕以振貧民?!?5〕封比干墓,〔16〕釋箕子囚。遷九鼎,〔17〕修周政,與天下更始?!?8〕師尚父謀居多。

  【注釋】〔1〕“王子比干”,商代貴族,紂王的叔父,官少師。因?qū)掖蝿裰G紂王,被挖心而死。〔2〕“箕子”,商代貴族,紂王的諸父,官太師。封于箕(今山西太谷東北)。因勸諫紂王,遭囚禁。周武王滅商后被釋放。〔3〕“強之”,堅持出征之議。〔4〕“甲子”,此為甲子日。上古以干支紀日。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為十干,也稱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為十二支,也稱地支。天干地支一一相配,六十數(shù)為一周,俗稱六十花甲子。后世又用干支紀年紀月。〔5〕“牧野”,古地名,其地在今河南淇縣西南?!笆挠谀烈啊?,在牧野誓師?!渡袝つ潦摹芳词窃谀烈暗氖脑~?!?〕“反走”,即返走,回頭逃跑。〔7〕“鹿臺”,臺名。商紂所筑,用以貯藏財物。其地在今河南湯陰朝歌鎮(zhèn)南。據(jù)傳“紂為鹿臺七年而成,其大三里,高千尺,臨望云雨”。〔8〕“社”,祭祀土神的場所。〔9〕“奉”,讀為“捧”?!懊魉?,古代祭祀時以銅鑒收取的露水?!?0〕“衛(wèi)康叔”,周代晉國的始祖,名封,周武王之弟。初封于康(今河南禹縣西北),故稱康叔。周公滅武庚后,把殷民士族和商故都周圍地區(qū)封給他,國號衛(wèi)?!安肌?,鋪設?!安上?,即彩席。〔11〕“牲”,犧牲,做祭物的純色全體牲畜,如牛、羊之類。〔12〕“史佚”,西周初期的史官,名佚,一作逸。史為官名。史佚又稱作冊逸、尹佚?!安咦!?,讀簡策上的祝文,向天禱告?!?3〕“討紂之罪”,討伐紂王的罪名。〔14〕“巨橋”,古倉名。商代的大糧倉。其地在今河北省曲周縣東北古衡漳水東岸。〔15〕“振”,通“賑”,救濟。〔16〕“封”,封土增高墳頭。〔17〕“九鼎”,古代象征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相傳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象九州。成湯遷九鼎于商邑,周武王遷之于洛邑。〔18〕“更始”,除舊布新,開始新的生活。

  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1〕封師尚父于齊營丘。〔2〕東就國,〔3〕道宿行遲。逆旅之人曰:〔4〕“吾聞時難得而易失。客寢甚安,殆非就國者也。”〔5〕太公聞之,夜衣而行,犂明至國?!?〕萊侯來伐,〔7〕與之爭營丘。營丘邊萊?!?〕萊人,夷也,〔9〕會紂之亂而周初定,未能集遠方,〔10〕是以與太公爭國。

  【注釋】〔1〕“王天下”,統(tǒng)一天下?!巴酢保魒4ng,做動詞用?!?〕“營丘”,古邑名。其地在今山東淄博市臨淄北,以營丘山而得名?!?〕“就國”,赴封國就位。〔4〕“逆旅”,旅舍、賓館?!?〕“殆”,大概、恐怕。〔6〕“犂明”,即黎明。〔7〕“萊侯”,萊為商代諸侯國,姜姓。春秋時為齊靈公所滅。其地在今山東黃縣東南?!?〕“邊”,作動詞用,靠近。〔9〕“夷”,遠古時稱東部落后部族為夷。有北狄、南蠻、西戎、東夷之說?!?0〕“集”,通“輯”,和睦。

  太公至國,修政,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yè),便魚鹽之利,而人民多歸齊,齊為大國。及周成王少時,管蔡作亂,〔1〕淮夷畔周,〔2〕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3〕“東至海,西至河,〔4〕南至穆陵,〔5〕北至無棣?!?〕五侯九伯,〔7〕實得征之?!饼R由此得征伐,〔8〕為大國。都營丘。

  【注釋】〔1〕“管”,即管叔,名鮮,周武王之弟。武王滅商后,封于管(今河南鄭州)?!安獭?,即蔡叔,周武王之弟,武王滅商后,封于蔡(今河南上蔡西南)。武王去世,成王年幼,周公旦攝政,管、蔡不服,與商紂王之子武庚一起叛亂,被周公平定。管叔被殺,蔡叔被放逐?!?〕“淮夷”,部族名。商周時活動于淮河流域一帶?!芭稀?,通“叛”?!?〕“召康公”,姬奭,周代燕國的始祖。因其采邑在召(今陜西岐山縣西南),故稱召公或召伯。武王滅商后,封召公于燕。成王時任少保,與周公旦分陜而治,陜以西由他治理?!?〕“河”,指黃河?!?〕“穆陵”,古邑名。其地在今山東臨朐縣南?!?〕“無棣”,古邑名。其地在今山東無棣縣北?!?〕“五侯”,即公侯伯子男五等諸侯?!熬挪保胖葜L。〔8〕“得征伐”,有權征伐其他諸侯之罪。

  蓋太公之卒百有余年,子丁公呂伋立。丁公卒,子乙公得立。乙公卒,子癸公慈母立。癸公卒,子哀公不辰立。

  哀公時,紀侯譖之周,〔1〕周烹哀公而立其弟靜,〔2〕是為胡公。胡公徙都薄姑,〔3〕而當周夷王之時。〔4〕【注釋】〔1〕“譖”,音z8n,誣陷?!?〕“烹”,古代煮死人的一種酷刑?!?〕“薄姑”,古國名。又作蒲姑或亳姑。其地在今山東博興縣東北。薄姑原為商的盟國。周成王即位時,隨武庚和東方夷族反抗周朝,被周公所滅,作為齊的封地。〔4〕“周夷王”,公元前八八七年至前八五八年在位。

  哀公之同母少弟山怨胡公,乃與其黨率營丘人襲攻殺胡公而自立,是為獻公。獻公元年,盡逐胡公子,因徙薄姑都,治臨菑?!?〕【注釋】〔1〕“臨菑”,古邑名。亦作臨淄,以城臨菑水而得名。故址在今山東淄博市東北。

  九年,獻公卒,子武公壽立。武公九年,周厲王出奔,〔1〕居彘。〔2〕十年,王室亂,大臣行政,號曰“共和”?!?〕二十四年,周宣王初立。〔4〕【注釋】〔1〕“出奔”,出逃?!?〕“彘”,音zh@,地名。其地在今山西霍縣東北?!?〕“共和”,公元前八四一年,國人起義,周厲王出逃,由共和伯攝行政事,號共和元年。一說由召公、周公共同輔政,號為共和行政。共十四年。周厲王死后,始歸政于周宣王。這是中國歷史上有正確紀年的開始。〔4〕“周宣王”,公元前八二七年至前七八二年在位。

  二十六年,武公卒,子厲公無忌立?!?〕厲公暴虐,故胡公子復入齊,齊人欲立之,乃與攻殺厲公。胡公子亦戰(zhàn)死。齊人乃立厲公子赤為君,是為文公,〔2〕而誅殺厲公者七十人。〔3〕【注釋】〔1〕“厲公”,公元前八二四年至前八一六年在位?!?〕“文公”,公元前八一五年至前八○四年在位?!?〕“誅殺厲公者七十人”,處死殺害厲公的七十人。

  文公十二年卒,子成公脫立?!?〕成公九年卒,子莊公購立?!?〕【注釋】〔1〕“成公”,公元前八○三年至前七九五年在位?!?〕“莊公”,公元前七九四年至前七三一年在位。

  莊公二十四年,犬戎殺幽王,〔1〕周東徙雒?!?〕秦始列為諸侯。五十六年,晉弒其君昭侯?!?〕【注釋】〔1〕“犬戎”,戎人的一支?!坝耐酢?,即周幽王,周宣王子,名宮湦(音sh5ng)。公元前七八一年至前七七一年在位。他任用虢石父為政,橫征暴斂,加之地震和旱災,百姓流離失所。又進攻六濟之戎,大敗。因?qū)檺郯?,廢申后和太子宜臼。申后聯(lián)合曾、犬戎籌攻周,幽王被殺于驪山下,西周滅亡。〔2〕“雒”,音luò,通“洛”,都邑名。其地在今河南洛陽市西。〔3〕“晉弒其君昭侯”,晉昭侯封其叔父成師于曲沃,號桓叔?;甘搴玫?,國人歸附。公元前七三九年,晉大臣潘父殺其君昭侯而迎曲沃桓叔?;甘逵霑x,晉人發(fā)兵拒之,桓叔敗還。晉人立昭侯子平為君,是為孝侯。

  六十四年,莊公卒,子釐公祿甫立?!?〕【注釋】〔1〕“釐公”,公元前七三○年至前六九八年在位?!搬崱?,音x!。

  釐公九年,魯隱公初立?!?〕十九年,魯桓公弒其兄隱公而自立為君?!?〕【注釋】〔1〕“魯隱公”,公元前七二二年至前七一二年在位?!?〕“魯桓公弒其兄隱公而自立為君”,魯惠公立少子公子允(即魯桓公)為太子,因公子允年少,公子息(即魯隱公)攝政。公子揮為公子允襲殺隱公,立公子允,是為桓公。

  二十五年,北戎伐齊?!?〕鄭使太子忽來救齊,〔2〕齊欲妻之?!?〕忽曰:“鄭小齊大,非我敵?!薄?〕遂辭之。

  【注釋】〔1〕“北戎”,部族名,又稱山戎,居于今河北省東部。春秋時與齊、鄭、燕等國接壤?!?〕“太子忽”,鄭莊公之子?!?〕“妻之”,以女嫁給他?!捌蕖弊鲃釉~用?!?〕“敵”,相當、匹配。

  三十二年,釐公同母弟夷仲年死。其子曰公孫無知,釐公愛之,令其秩服奉養(yǎng)比太子?!?〕【注釋】〔1〕“秩服”,俸祿和服飾宮室等級?!胺铕B(yǎng)”,供應?!氨取保扔?。

  三十三年,釐公卒,太子諸兒立,是為襄公?!?〕【注釋】〔1〕“襄公”,公元前六九七年至前六八六年在位。

  襄公元年,始為太子時,嘗與無知斗,及立,絀無知秩服,〔1〕無知怨。

  【注釋】〔1〕“絀”,通“黜”,廢除、貶退。

  四年,魯桓公與夫人如齊,〔1〕齊襄公故嘗私通魯夫人。魯夫人者,〔2〕襄公女弟也,自釐公時嫁為魯桓公婦,及桓公來而襄公復通焉。魯桓公知之,怒夫人,夫人以告齊襄公。齊襄公與魯君飲,醉之,使力士彭生抱上魯君車,因拉殺魯桓公,〔3〕桓公下車則死矣。魯人以為讓,〔4〕而齊襄公殺彭生以謝魯?!?〕【注釋】〔1〕“如”,至、到?!?〕“魯夫人”,名文姜,齊襄公同父異母妹妹?!?〕“拉殺”,折斷肋骨致死。〔4〕“讓”,責備、責難?!?〕“謝”,謝罪、道歉。

  八年,伐紀,〔1〕紀遷去其邑。

  【注釋】〔1〕“紀”,古國名。其地在今山東壽光縣南。

  十二年,初,襄公使連稱、管至父戍葵丘,〔1〕瓜時而往,〔2〕及瓜而代?!?〕往戍一歲,卒瓜時而公弗為發(fā)代。〔4〕或為請代,公弗許。故此二人怒,因公孫無知謀作亂,連稱有從妹在公宮,〔5〕無寵,使之間襄公,〔6〕曰:“事成以女為無知夫人。”〔7〕冬十二月,襄公游姑棼,〔8〕遂獵沛丘,〔9〕見彘,〔10〕從者曰“彭生”。公怒,射之,彘人立而啼?!?1〕公懼,墜車傷足,失屨?!?2〕反而鞭主屨者茀三百。茀出宮。而無知、連稱、管至父等聞公傷,乃遂率其眾襲宮。逢主屨茀,茀曰:“且無入驚宮,驚宮未易入也。”無知弗信,茀示之創(chuàng),〔13〕乃信之。待宮外,令茀先入。茀先入,即匿襄公戶間?!?4〕良久,無知等恐,遂入宮。茀反與宮中及公之幸臣攻無知等,〔15〕不勝,皆死。無知入宮,求公不得。或見人足于戶間,發(fā)視,乃襄公,遂弒之,〔16〕而無知自立為齊君。

  【注釋】〔1〕“連稱、管至父”,齊國大夫。“戍”,守衛(wèi)?!翱稹保乓孛?。春秋時齊地。其地在今山東淄博市境。〔2〕“瓜時”,瓜熟的時節(jié)。按當時的時令,瓜時在農(nóng)歷七月?!?〕“及瓜”,指第二年瓜熟的時節(jié)?!?〕“卒瓜時”,瓜節(jié)終結時?!鞍l(fā)代”,派遣代替者?!?〕“從妹”,堂妹?!?〕“間”,音ji4n,窺伺機會。〔7〕“女”,音r(,通“汝”,你?!胺蛉恕?,諸侯之妻稱夫人?!?〕“姑棼”,地名,又名薄姑。其地在今山東博興縣東南?!拌?,音f6n。〔9〕“沛丘”,地名,又稱浿丘、貝丘。其地在山東博興縣薄姑東南?!?0〕“彘”,野豬?!?1〕“人立”,像人一樣站立?!?2〕“屨”,音j),以蔴葛為質(zhì)的鞋子?!?3〕“創(chuàng)”,音chu1ng,傷口?!?4〕“匿”,隱藏?!?5〕“幸臣”,受寵幸的臣子?!?6〕“弒”,臣殺君、子殺父母曰弒。

  桓公元年春,〔1〕齊君無知游于雍林?!?〕雍林人嘗有怨無知,及其往游,雍林人襲殺無知,告齊大夫曰:“無知弒襄公自立,臣謹行誅?!?〕唯大夫更立公子之當立者,唯命是聽。”

  【注釋】〔1〕“桓公”,名小白,齊襄公弟。公元前六八五年至前六四三年在位。任用管仲,富國強兵。以尊王攘夷為號召,多次大會諸侯,成為春秋時第一個霸主。〔2〕“雍林”,地名。其地當在臨淄附近?!?〕“謹行誅”,很謹慎地將他殺死。是一種辭令。

  初,襄公之醉殺魯桓公,通其夫人,殺誅數(shù)不當,〔1〕淫于婦人,數(shù)欺大臣,群弟恐禍及,故次弟糾奔魯。其母魯女也。管仲、召忽傅之。〔2〕次弟小白奔莒,〔3〕鮑叔傅之。〔4〕小白母,衛(wèi)女也,〔5〕有寵于釐公。小白自少好善大夫高傒。〔6〕及雍林人殺無知,議立君,高、國先陰召小白于莒。〔7〕魯聞無知死,亦發(fā)兵送公子糾,而使管仲別將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帶鉤?!?〕小白詳死,〔9〕管仲使人馳報魯。魯送糾者行益遲,六日至齊,則小白已入,高傒立之,是為桓公。

  【注釋】〔1〕“數(shù)”,音shuò,屢屢、多次。“不當”,罪不當死?!?〕“管仲”,名夷吾,字仲,潁上人。輔佐齊桓公進行改革,富國強兵,使之成為春秋霸主之首?!罢俸觥?,齊大夫,為輔公子糾而自殺?!?〕“莒”,音j(,古國名。西周分封的諸侯國,己姓,一說曹姓。開國君主是茲輿期,建都計斤(一作介根,在今山東膠縣西南)春秋初年遷于莒(今山東莒縣)。公元前四三一年被楚所滅?!?〕“鮑叔”,即鮑叔牙,春秋時齊國大夫,以知人著稱。齊桓公任其為宰,他辭謝,保舉管仲,齊用管仲,國力日強?!?〕“衛(wèi)女也”,衛(wèi)國女子嫁于魯釐公,生齊桓公?!?〕“高傒”,齊國正卿。高氏為齊國權勢之族,管仲曾服事于高傒家,經(jīng)鮑叔牙推薦,管仲任齊桓公之相?!?〕“國”,國懿仲。國氏亦為春秋時齊國貴族,世代為上卿。〔8〕“帶鉤”,束腰皮帶上的金屬鉤。〔9〕“詳”,通“佯”,偽裝。

  桓公之中鉤,詳死以誤管仲,〔1〕已而載溫車中馳行,〔2〕亦有高、國內(nèi)應,故得先入立,發(fā)兵距魯?!?〕秋,與魯戰(zhàn)于乾時,〔4〕魯兵敗走,齊兵掩絕魯歸道?!?〕齊遺魯書曰:〔6〕“子糾兄弟,弗忍誅,請魯自殺之。召忽、管仲仇也,請得而甘心醢之?!?〕不然,將圍魯。”魯人患之,遂殺子糾于笙瀆?!?〕召忽自殺,管仲請囚?!?〕桓公之立,發(fā)兵攻魯,心欲殺管仲?!?0〕鮑叔牙曰:“臣幸得從君,君竟以立。君之尊,臣無以增君。君將治齊,即高傒與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11〕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國國重,不可失也。”于是桓公從之。乃詳為召管仲欲甘心,實欲用之。管仲知之,故請往。鮑叔牙迎受管仲,及堂阜而脫桎梏,〔12〕齋祓而見桓公。〔13〕桓公厚禮以為大夫,任政。

  【注釋】〔1〕“詳死以誤管仲”,齊桓公裝死以延誤管仲的行動?!?〕“溫車”,又稱辒車、辒涼車。本是古代一種臥車,有篷有窗,可以調(diào)節(jié)冷熱。后世專用以載尸,成為喪車的專名。這里即指喪車?!?〕“距”,通“拒”,抵抗?!?〕“乾時”,齊地名。其地在今山東益都縣境?!?〕“掩絕”,阻絕、切斷。〔6〕“遺”,音w8i,交送?!?〕“甘心”,因解恨而感稱心、快意?!磅啊?,音h3i,把人剁成肉醬?!?〕“笙瀆”,又名句瀆,魯?shù)亍F涞卦诮裆綎|菏澤市北。“瀆”,音dòu?!?〕“管仲請囚”,管仲請求把自己囚禁起來。〔10〕“心欲殺管仲”,“心”當為“必”之俁。上文已言“召忽、管仲仇也,請得而甘心醢之”,不待此時“心欲殺之”。管仲輔佐公子糾,又射中桓公帶鉤,桓公必欲殺之而后快。因鮑叔牙之勸,桓公才轉(zhuǎn)心欲用之?!?1〕“霸王”,成就霸王之業(yè)。古代稱有天下者為王,諸侯之長為霸?!?2〕“堂阜”,地名,其地在今山東蒙陽縣西北?!拌滂簟?,音zh@g),腳鐐手銬?!?3〕“齋祓”,齋為沐浴更衣素食,祓為除災祈福的儀式?!办稹?,音f*。

  桓公既得管仲,與鮑叔、隰朋、高傒修齊國政,〔1〕連五家之兵,〔2〕設輕重魚鹽之利,〔3〕以贍貧窮,〔4〕祿賢能,〔5〕齊人皆說。

  【注釋】〔1〕“隰朋”,齊國大夫,幫助管仲輔佐桓公,成就霸業(yè)。管仲臨終時向齊桓公推薦隰朋可任齊相。后隰朋與管仲同年去世。“隰”,音x0。〔2〕“五家之兵”,古代一種軍政合一的戶籍制度。據(jù)《管子·小匡》,規(guī)定五家為軌,設軌長:戰(zhàn)時每家出一人,五人為伍,軌長率領。這是最基層的軍政組織。〔3〕“輕重”,指貨幣,取以輕馭重之義。這里指鑄造貨幣,控制物價?!皾O鹽”,指漁業(yè)鹽業(yè)的稅收?!?〕“贍”,音sh4n,贍養(yǎng)、救濟?!?〕“祿”,俸祿。這里作動詞用,使賢能之人得到俸祿。二年,伐滅郯,〔1〕郯子奔莒。初,桓公亡時,過郯,郯無禮,〔2〕故伐之。

  【注釋】〔1〕“郯”,音t2n,古國名,相傳為少皞的后裔所封之地。其地在今山東郯城縣西南?!?〕“無禮”,不以禮接待。

  五年,伐魯,魯將師敗。魯莊公請獻遂邑以平,〔1〕桓公許,與魯會柯而盟?!?〕魯將盟,曹沫以匕首劫桓公于壇上,〔3〕曰:“反魯之侵地!”〔4〕桓公許之。已而曹沫去匕首,北面就臣位?;腹蠡?,欲無與魯?shù)囟鴼⒉苣?。管仲曰:“夫劫許之而倍信殺之,〔5〕愈一小快耳,〔6〕而棄信于諸侯,失天下之援,不可?!庇谑撬炫c曹沫三敗所亡地于魯。〔7〕諸侯聞之,皆信齊而欲附焉。七年,諸侯會桓公于甄,〔8〕而桓公于是始霸焉。

  【注釋】〔1〕“遂邑”,魯城名。其地在今山東寧陽縣北?!捌健保v和?!?〕“柯”,齊邑名。其地在今山東東阿縣西南?!?〕“劫”,以暴力脅迫?!皦?,土筑之高臺。古代以壇為祭天神及遠祖之所。遇大事,如朝會、盟誓、封拜等,都立壇以示鄭重。〔4〕“反”,通“返”,歸還?!?〕“倍”,通“背”,背棄?!?〕“愈”,音y*,滿足,快意?!?〕“三敗所亡地”,指魯國因三次戰(zhàn)敗被齊所掠取的土地?!?〕“甄”,衛(wèi)地。其地在今山東甄城縣西北。

  十四年,陳厲公子完,〔1〕號敬仲,來奔齊。齊桓公欲以為卿,〔2〕讓;于是以為工正。〔3〕田成子常之祖也。〔4〕【注釋】〔1〕“陳完”,即田敬仲,春秋時齊國大夫,陳厲公之子。公元前六七二年,陳國內(nèi)亂,他出奔齊國,改姓田氏。被齊桓公任為工政。其后代逐漸強大,傳至田和,終于奪取齊國政權?!?〕“卿”,古代高級長官或爵位的稱謂。春秋時,天子、諸侯的高級長官都稱卿。〔3〕“工正”,官名,百工之長?!?〕“田成子”,即陳成子,名恒。春秋時期齊國大臣。繼其父陳釐子之后,繼續(xù)以小斗進大斗出,爭取民心。公元前四八一年,殺死齊簡公,擁立齊平公,任相國,盡殺公族中的強者,專齊國之政。

  二十三年,山戎伐燕,〔1〕燕告急于齊?!?〕齊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于孤竹而還?!?〕燕莊公遂送桓公入齊境?!?〕桓公曰:“非天子,諸侯相送不出境,吾不可以無禮于燕?!庇谑欠譁细钛嗑僚c燕,命燕君復修召公之政,〔5〕納貢于周,如成康之時。諸侯聞之,皆從齊。

  【注釋】〔1〕“燕”,音y1n,古國名。本作匽、郾。公元前十一世紀周分封的諸侯國,姬姓,開國君主是召公奭。其地在今河北北部及遼寧西端,建都薊(今北京西南)。燕昭王時,疆城擴大。公元前二二二年被秦所滅?!?〕“告急”,報告危難請求援助?!?〕“孤竹”,古國名。存在于商、西周、春秋時期。伯夷、叔齊即商末西周初年孤竹君的兒子。其地在今河北省盧龍縣南?!?〕“燕莊公”,公元前六九○年至前六五七年在位?!?〕“復修召公之政”,恢復召公時的德政。

  二十七年,魯湣公母曰哀姜,〔1〕桓公女弟也。哀姜淫于魯公子慶父,〔2〕慶父弒湣公,哀姜欲立慶父,魯人更立釐公?;腹侔Ы?,殺之。

  【注釋】〔1〕“魯湣公”,“湣”通“閔”。公元前六六一年至前六五九年在位。〔2〕“慶父”,即仲慶父、共仲,亦稱孟氏。魯莊公的庶兄。他殺死繼位的子般和閔公,逃亡到莒。魯國賄賂求莒送歸,慶父在歸途中自殺。后人常把制造內(nèi)亂的人比之為慶父,“慶父不死,魯難未已”這句成語即由此而來。

  二十八年,衛(wèi)文公有狄亂,〔1〕告急于齊。齊率諸侯城楚丘而立衛(wèi)君?!?〕【注釋】〔1〕“衛(wèi)文公”,名辟疆,后改名毀。初因內(nèi)亂,出奔于齊。衛(wèi)懿公九年(公元前六六○年),衛(wèi)被狄攻滅,齊桓公來救,筑楚丘,立以為君。本文即敘述這段史實?!暗摇?,部族名,亦作“翟”。春秋前,活動于太行山兩側(河北省中南部、河南省北部、山西等地區(qū)),經(jīng)常騷擾齊、魯、晉、衛(wèi)、宋、邢等國?!?〕“城”,筑城,作動詞用。“楚丘”,衛(wèi)國都城,其地在今河南滑縣東。衛(wèi)都城原在朝歌(今河南淇縣),因被狄攻滅,遷楚丘。

  二十九年,桓公與夫人蔡姬戲船中。蔡姬習水,〔1〕蕩公,〔2〕公懼,止之,不止,出船,怒,歸蔡姬,〔3〕弗絕。蔡亦怒,〔4〕嫁其女?;腹劧?,興師往伐。

  【注釋】〔1〕“習水”,熟習水性?!?〕“蕩”,晃動?!?〕“歸蔡姬”,蔡姬為蔡國之女,齊桓公將其遣歸蔡國。〔4〕“蔡”,古國名。公元前十一世紀周分封的諸侯國。開國君主是周武王之弟叔度,因隨同武庚反叛,被周公放逐。后改封其子蔡仲于此,建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春秋時常受楚國的逼迫,多次遷移。平侯遷新蔡(今屬河南),昭侯遷州來(今安徽鳳臺),稱為下蔡。公元前四四七年被楚國所滅。其時蔡君為蔡穆侯。

  三十年春,齊桓公率諸侯伐蔡,蔡潰。〔1〕遂伐楚。楚成王興師問曰:“何故涉吾地?”〔2〕管仲對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若實征之,〔3〕以夾輔周室?!?〕賜我先君履,〔5〕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楚貢包茅不入,〔6〕王祭不具,〔7〕是以來責。昭王南征不復,〔8〕是以來問?!背踉唬骸柏曋蝗?,有之,寡人罪也,〔9〕敢不共乎!〔10〕昭王之出不復,君其問之水濱?!饼R師進次于陘?!?1〕夏,楚王使屈完將兵捍齊,〔12〕齊師退次召陵?!?3〕桓公矜屈完以其眾?!?4〕屈完曰:“君以道則可;〔15〕若不,則楚方城以為城,〔16〕江、漢以為溝,〔17〕君安能進乎?”乃與屈完盟而去。過陳,陳袁濤涂詐齊,〔18〕令出東方,覺?!?9〕秋,齊伐陳。是歲,晉殺太子申生?!?0〕【注釋】〔1〕“潰”,戰(zhàn)敗逃散。〔2〕“涉”,到。對于齊國的入侵,僅用“涉”字,顯然是一種外交辭令?!?〕“若”,你?!皩崱保靡?,〔4〕“夾輔”,左右扶持?!爸苁摇?,周天子、周家王朝?!?〕“履”,履歷,這里指齊國初封時的疆域。〔6〕“包茅”,古代祭祀時,用以濾酒的青茅草束。也作“苞茅”。是楚地特產(chǎn)植物?!安蝗搿?,沒有進貢?!?〕“王祭不具”,周王的祭祀用品不具備?!?〕“昭王南征不復”,周昭王名瑕,康王之子。南攻楚國,溺死于漢水之濱。齊桓公借包茅不入、昭王之死,興師問罪?!?〕“寡人”,猶言寡德之人,古代王侯士大夫自謙之詞?!?0〕“共”,通“供”,供給?!?1〕“次”,駐扎?!瓣€”,楚地名。其地在今河南郾城縣?!?2〕“屈完”,楚國大夫。以此次以理屈齊桓公,使之退兵而著名?!皩⒈?,率兵?!昂础保钟??!?3〕“召陵”,楚邑名。故城在今河南郾城縣東。“召”,音sh4o?!?4〕“矜屈完”,向屈完夸耀。“矜”,音j9n?!?5〕“道”,道理、正義?!?6〕“方城”,方城為春秋楚國所筑的長城,北起今之河南方城縣北,南至泌陽縣北。〔17〕“江、漢”,長江和漢江。“溝”,城外的護城河?!?8〕“陳”,古國名。媯姓。開國君主為胡公滿,相傳是舜的后代,周武王滅商后所封。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陽),有今河南東南部和安徽一部分。公元前四七九年被楚國所滅?!霸瑵俊?,陳國大夫,他討厭齊兵回師途中路過陳地,騙齊桓公,令其從東道回師。東道路惡難行,齊桓公發(fā)覺,抓走袁濤涂?!?9〕“覺”,發(fā)覺?!?0〕“太子申生”,晉獻公之太子。獻公寵愛驪姬,欲立驪姬所生子奚齊,使申生居曲沃。驪姬進讒言,申生被迫自殺。

  三十五年夏,會諸侯于葵丘?!?〕周襄王使宰孔賜桓公文武胙、彤弓矢、大路,〔2〕命無拜?;腹S之,管仲曰:“不可?!蹦讼掳菔苜n。秋,復會諸侯于葵丘,益有驕色。周使宰孔會。諸侯頗有叛者。晉侯病,〔3〕后,遇宰孔。宰孔曰:“齊侯驕矣弟無行。”〔4〕從之。是歲,晉獻公卒,〔5〕里克殺奚齊、卓子,〔6〕秦穆公以夫人入公子夷吾為晉君。〔7〕桓公于是討晉亂,至高梁,〔8〕使隰朋立晉君,還。

  【注釋】〔1〕“葵丘”,宋邑名。故城在今河南蘭考縣境?!?〕“周襄王”,周惠王子,名鄭。公元前六五一年至前六一九年在位。“宰孔”,周朝太宰周公姬孔?!半选保魖uò,祭祀用的肉?!拔奈潆选?,祭祀周文王、周武王用的祭肉。以此來賞賜齊桓公,以示尊重。“彤弓矢”,朱紅色的弓箭。古代帝王以此賞賜有功的諸侯大臣,可以專征伐之權?!按舐贰?,亦作大輅,一種美玉裝飾的大車?!?〕“晉侯”,指晉獻公?!?〕“弟”,通“第”?!暗軣o行”,即且不要去?!?〕“晉獻公”,公元前六七六年至前六五○年在位。名詭諸,晉武公之子。淫父妾齊姜,生秦穆夫人及太子申生。又娶二戎女,生重耳、夷吾。又伐驪戎,獲驪姬,生奚齊;驪姬之妹又生卓子。驪姬得寵,欲立其子奚齊,殺太子中生,逐重耳、夷吾,引起內(nèi)亂?!?〕“里克”,晉獻公時大夫。晉獻公曾派太子申生去伐東山皋落氏,里克勸諫,晉獻公不聽。申生被迫自殺。后里克殺奚齊、卓子,而迎立夷吾,是為惠公。夷吾慮里克為變,將其賜死?!?〕“夫人”,即秦穆公夫人,夷吾的異母姐姐。〔8〕“高梁”,晉地名。其地在今山西臨汾市東北。

  是時周室微,唯齊、楚、秦、晉為強。晉初與會,〔1〕獻公死,國內(nèi)亂。秦穆公辟遠,〔2〕不與中國會盟?!?〕楚成王初收荊蠻有之,〔4〕夷狄自置?!?〕唯獨齊為中國會盟,〔6〕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諸侯賓會?!?〕于是桓公稱曰:〔8〕“寡人南伐至召陵,望熊山;〔9〕北伐山戎、離枝、孤竹;〔10〕西伐大夏,〔11〕涉流沙;〔12〕束馬懸車登太行,〔13〕至卑耳山而還?!?4〕諸侯莫違寡人?!?5〕寡人兵車之會三,〔16〕乘車之會六,〔17〕九合諸侯,〔18〕一匡天下。〔19〕昔三代受命,〔20〕有何以異于此乎?吾欲封泰山,〔21〕禪梁父?!薄?2〕管仲固諫,不聽;乃說桓公以遠方珍怪物至乃得封,桓公乃止。

  【注釋】〔1〕“晉初與會”,晉國剛剛參與諸侯的會盟?!?〕“辟”,通“僻”,偏僻?!?〕“中國”,指中原地區(qū)?!?〕“楚成王初收荊蠻有之”,指楚成王平定楚地的各部族、侯國。〔5〕“自置”,自己置身諸侯會盟之外?!?〕“唯獨齊為中國會盟”,只有齊國主持中原地區(qū)諸侯的會盟?!?〕“賓會”,順從地來赴會?!?〕“稱”,聲稱、表白?!?〕“望”,古代祭祀山川曰望。遙望而祭,故稱。“熊山”,又稱熊耳山,在今河南省西部盧氏縣、洛寧縣南?!?0〕“離枝”,古國名,又名令支。其地在今河北省遷安縣西?!?1〕“大夏”,地名。其地在今山西太原市南?!?2〕“流沙”,沙漠。在今山西平陸縣東?!?3〕“束馬懸車”,山路險隘難行,包裹馬腳,掛牢車子,以防滑入山澗?!疤小?,山名。南北綿延河南、河北、山西三省?!?4〕“卑耳山”,即辟耳山,在今山西平陸縣西北。〔15〕“莫違寡人”,沒有人違背我的命令?!?6〕“兵車之會三”,因戰(zhàn)爭而會盟三次。據(jù)舊注,指公元前六八一年平宋亂,前六五六年侵蔡、伐楚,前六五四年代鄭、圍新城。〔17〕“乘車之會六”,非戰(zhàn)事的會盟六次。據(jù)舊注,魯莊公十四年會于鄄(衛(wèi)地,故城在今山東鄄城縣);十五年又會于鄄;十六年盟于幽(宋地);僖公五年會于首止(衛(wèi)地,故城在今河南睢縣東南);八年會于洮(曹地,故城在今山東鄄城縣);九年會于葵丘。按,兵車之會三,乘車之會六,與下文的九合諸侯,都不必拘泥于三、六、九之數(shù)。實際上齊桓公主持的會盟不止此數(shù),有人指出兵車之會四次,乘車之會十一次等等。古代形容多次,往往用三、六、九等數(shù)字來表達,這類例子很多?!?8〕“合”,會合?!?9〕“一匡天下”,匡即匡正。此指魯僖公八年洮之會確定了周襄王繼天子位一事?!?0〕“三代”,指夏、商、周三代?!?1〕“封泰山”,封即封禪。古代儒者以為泰山最高,故而祭泰山成為帝王祭天地的盛大典禮。在泰山筑土為壇祭天,報天之功,稱封;在泰山下粱父山上辟場祭地,報地之功,稱禪。這實際上是帝王向世人炫耀文治武功的活動。后來秦始皇、漢武帝都曾到泰山封禪,刻石紀功?!?2〕“梁父”,山名。為泰山南坡一座小山,在今山東新泰縣西。

  三十八年,周襄王弟帶與戎、翟合謀伐周,齊使管仲平戎于周。〔1〕周欲以上卿禮管仲,〔2〕管仲頓首曰:“臣陪臣,〔3〕“安敢!”三讓,乃受下卿禮以見。三十九年,周襄王弟帶來奔齊。齊使仲孫請王,〔4〕為帶謝。襄王怒,弗聽。

  【注釋】〔1〕“平戎于周”,調(diào)解平息戎人與周朝的爭端?!?〕“上卿”,按周代官制,最尊貴的諸侯臣稱上卿?!岸Y”,禮節(jié),這里作動詞用,即按上卿的禮儀接待?!?〕“陪臣”,諸侯的大夫稱為陪臣?!?〕“仲孫”,即仲孫湫,齊桓公時大夫。“請王”,請見周天子。

  四十一年,秦穆公虜晉惠公,〔1〕復歸之。是歲,管仲、隰朋皆卒。管仲病,桓公問曰:“群臣誰可相者?”管仲曰:“知臣莫如君。”公曰:“易牙如何?”〔2〕對曰:“殺子以適君,非人情,不可?!惫唬骸伴_方如何?”〔3〕對曰:“倍親以適君,非人情,難近?!惫唬骸柏Q刀如何?”〔4〕對曰:“自宮以適君,〔5〕非人情,難親。”管仲死,而桓公不用管仲言,卒近用三子,三子專權。

  【注釋】〔1〕“秦穆公虜晉惠公”,晉獻公死后,秦穆公將逃往秦國的獻公之子夷吾送還晉國,立為君,是為惠公。在此之前,夷吾曾答應事成之后,割晉西河之地給秦國,后反悔,不與秦地。秦穆公伐晉,虜惠公而回。穆公夫人為惠公姊,請送回晉惠公,于是惠公得以返國?!?〕“易牙”,一作狄牙,齊桓公寵幸的近臣。雍國人,名巫,亦稱雍巫。長于調(diào)味,善逢迎,相傳曾烹其子為羹以獻齊桓公。管仲死后,他與豎刀、開方共同專權。桓公死,諸子爭立,他與豎刀殺害群吏,立公子無虧,太子昭奔宋,齊國因此發(fā)生內(nèi)亂?!?〕“開方”,齊桓的寵臣。本衛(wèi)國公子,仕齊。后與豎刀、易牙亂齊。《韓非子·難一》說:“管仲曰……聞開方事君十五年,齊、衛(wèi)之間,不容數(shù)日行,棄其母,久宦不歸。其母不愛,安能愛君?!薄?〕“豎刀”,“刀”一作“刁”。齊桓公近臣,閹官?!?〕“自宮”,自行閹割。四十二年,戎伐周,周告急于齊,齊令諸侯各發(fā)卒戍周?!?〕是歲,晉公子重耳來,〔2〕桓公妻之?!?〕【注釋】〔1〕“戌周”,保衛(wèi)周朝。〔2〕“重耳”,即晉文公,公元前六三六年至前六二八年在位。初因獻公立幼子為嗣,流亡在外十九年,后由秦送回即位。整頓內(nèi)政,國力強盛,城濮之戰(zhàn)后,成為霸主。此時重耳在流亡中投奔齊國?!?〕“桓公妻之”,據(jù)本書《晉世家》:“至齊,齊桓公厚禮,而以宗女妻之?!被腹驯咀迮蛹藿o重耳。

  四十三年。初,齊桓公之夫人三:曰王姬、徐姬、蔡姬,皆無子?;腹脙?nèi),〔1〕多內(nèi)寵,〔2〕如夫人者六人,〔3〕長衛(wèi)姬,〔4〕生無詭;少衛(wèi)姬,生惠公元;鄭姬,生孝公昭;葛嬴,生昭公潘;密姬,生懿公商人;宋華子,〔5〕生公子雍?;腹c管仲屬孝公于宋襄公,〔6〕以為太子。雍巫有寵于衛(wèi)共姬,因宦者豎刀以厚獻于桓公,亦有寵,桓公許之立無詭。管仲卒,五公子皆求立。冬十月乙亥,齊桓公卒。易牙入,與豎刀因內(nèi)寵殺群吏,〔7〕而立公子無詭為君。太子昭奔宋。

  【注釋】〔1〕“好內(nèi)”,貪好女色。〔2〕“內(nèi)寵”,得寵的姬妾。〔3〕“如夫人”,指小妾。諸侯之正妻稱夫人,小妾稱如夫人,因得寵,禮數(shù)如夫人,故稱。〔4〕“衛(wèi)姬”,衛(wèi)國之女。下鄭姬、葛嬴、密姬等均該國之女。〔5〕“宋華子”,宋國華氏之女?!?〕“屬”,通“囑”,托付。“宋襄公”,宋國君主,名茲父。公元前六五○年至前六三七年在位?!?〕“內(nèi)寵”,這里內(nèi)寵指宮內(nèi)有權勢的內(nèi)官。與上文之內(nèi)寵義別。

  桓公病,五公子各樹黨爭立。及桓公卒,遂相攻,以故宮中空,莫敢棺。〔1〕桓公尸在床上六十七日,尸蟲出于戶。十二月乙亥,無詭立,乃棺赴,〔2〕辛巳夜,斂殯?!?〕【注釋】〔1〕“莫敢棺”,沒人敢以棺木殮尸?!?〕“棺赴”,將死者棺殮,發(fā)出訃告?!案啊蓖ā坝嚒??!?〕“斂殯”,“斂”通“殮”。將死者裝入棺木,置于堂上,供人吊祭。

  桓公十有余子,要其后立者五人:〔1〕無詭立三月死,無謚;次孝公;次昭公;次懿公;次惠公。孝公元年三月,〔2〕宋襄公率諸侯兵送齊太子昭而伐齊。齊人恐,殺其君無詭。齊人將立太子昭,四公子之徒攻太子,太子走宋,宋遂與齊人四公子戰(zhàn)。五月,宋敗齊四公子師而立太子昭,是為齊孝公。宋以桓公與管仲屬之太子,故來征之。以亂故,八月乃葬齊桓公。

  【注釋】〔1〕“要”,總計?!?〕“孝公元年”,為公元前六四二年。齊孝公,公元前六四二年至前六三三年在位。

  六年春,齊伐宋,以其不同盟于齊也?!?〕夏,宋襄公卒。七年,晉文公立。

  【注釋】〔1〕齊孝公二年,齊主持諸侯會盟。因有齊桓公的余威,諸侯來與會。宋襄公欲繼齊桓公稱霸,不參加齊國主持的會盟。

  十年,孝公卒,孝公弟潘因衛(wèi)公子開方殺孝公子而立潘,是為昭公?!?〕昭公,桓公子也,其母曰葛嬴。

  【注釋】〔1〕“昭公”,公元前六三二年至前六一三年在位。

  昭公元年,晉文公敗楚于城濮,〔1〕而會諸侯踐土,〔2〕朝周,〔3〕天子使晉稱伯?!?〕六年,翟侵齊。晉文公卒。秦兵敗于殽?!?〕十二年,秦穆公卒。

  【注釋】〔1〕“城濮”,衛(wèi)地名。其地在今山東鄄城縣西南臨濮集。城濮之戰(zhàn),晉勝楚,奠定了霸主地位?!?〕“踐土”,鄭地名。其地在今河南原陽西南?!?〕“朝周”,朝見周天子?!?〕“伯”,通“霸”,諸侯之長?!?〕“殽”,即殽山,其地在今河南洛寧縣西北。公元前六二七年,晉擊秦軍,戰(zhàn)于殽,秦敗,獲其三帥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以歸。

  十九年五月,昭公卒,子舍立為齊君。舍之母無寵于昭公,國人莫畏。昭公之弟商人以桓公死爭立而不得,陰交賢士,〔1〕附愛百姓,〔2〕百姓說。及昭公卒,子舍立,孤弱,即與眾十月即墓上弒齊君舍,而商人自立,是為懿公?!?〕懿公,桓公子也,其母曰密姬。

  【注釋】〔1〕“陰”,暗中?!?〕“附愛”,“附”通“撫”,即撫愛?!?〕“懿公”,公元前六一二年至的六○九年在位。

  懿公四年春,初,懿公為公子時,與丙戎之父獵,爭獲不勝,〔1〕及即位,斷丙戎父足,〔2〕因使丙戎仆?!?〕庸職之妻好,公內(nèi)之宮,〔4〕使庸職驂乘?!?〕五月,懿公游于申池,〔6〕二人浴,戲。職曰:“斷足子!”戎曰:“奪妻者!”二人俱病此言,〔7〕乃怨。謀與公游竹中,二人弒懿公車上,棄竹中而亡去。

  【注釋】〔1〕“獲”,獲得的獵物?!?〕“斷丙戎父足”,其時丙戎已死,此乃掘墓斷其尸足。〔3〕“仆”,駕車?!?〕“內(nèi)”,通“納”?!?〕“驂乘”,陪乘之人,居于車右?!?〕“申池”,一說為齊地海濱之湖澤;一說為齊都臨淄申門外之池。前說當是?!?〕“二人俱病此言”,二人都以此言為恥辱。

  懿公之立,驕,民不附。齊人廢其子而迎公子元于衛(wèi),立之,是為惠公?!?〕惠公,桓公子也。其母衛(wèi)女,曰少衛(wèi)姬,避齊亂,故在衛(wèi)。

  【注釋】〔1〕“惠公”,公元前六○八年至前五九九年在位。

  惠公二年,長翟來,〔1〕王子城父攻殺之,〔2〕埋之于北門。晉趙穿弒其君靈公?!?〕【注釋】〔1〕“長翟”,“翟”通“狄”。長翟為狄族的一支,其人身材高大?!?〕“王子城父”,齊國大夫。長翟來犯,王子城父獲其將領榮如?!?〕“晉趙穿弒其君靈公”,晉襄公卒,大臣趙盾等立太子夷皋,是為靈公。靈公荒淫無道,趙盾數(shù)諫,不聽,且使人刺殺趙盾,趙盾出亡,其弟趙穿襲殺靈公。

  十年,惠公卒,子頃公無野立?!?〕初,崔杼有寵于惠公,惠公卒,高、國畏其逼也,逐之,崔杼奔衛(wèi)。

  【注釋】〔1〕“頃公”,公元前五九八年至前五八二年在位。

  頃公元年,楚莊王強,〔1〕伐陳;二年,圍鄭,鄭伯降,〔2〕已復國鄭伯。

  【注釋】〔1〕“楚莊王”,春秋時楚國君主,羋姓,名旅(一作呂、侶)。公元前六一三年至前五九一年在位。他整頓內(nèi)政,興修水利,攻滅庸國,國勢大盛。繼又進攻陸渾之戎,陳兵周郊,派人詢問象征政權的九鼎的輕重。后又大敗晉軍,陸續(xù)使魯、宋、鄭、陳等國歸附,成為霸主?!?〕“鄭伯”,指鄭襄公。公元前五九六年,因鄭與晉結盟,楚莊王伐鄭,圍鄭三月,鄭以都城降。鄭襄公肉袒牽羊迎降。楚莊王念其已服,舍之而去。

  六年春,晉使郤克于齊,〔1〕齊使夫人帷中而觀之?!?〕郤克上,夫人笑之。邵克曰:“不是報,〔3〕不復涉河!”〔4〕歸,請伐齊,晉侯弗許。齊使至晉,郤克執(zhí)齊使者四人河內(nèi),〔5〕殺之。八年,晉伐齊,齊以公子強質(zhì)晉,〔6〕晉兵去。十年春,齊伐魯、衛(wèi)。魯、衛(wèi)大夫如晉請師,〔7〕皆因郤克?!?〕晉使郤克以車八百乘為中軍將,〔9〕士燮將上軍,欒書將下軍,以救魯、衛(wèi),伐齊。六月壬申,與齊侯兵合靡笄下?!?0〕癸酉,陳于鞍,〔11〕逄丑父為齊頃公右?!?2〕頃公曰:“馳之,破晉軍會食?!鄙鋫S克,流血至履。克欲還入壁,〔13〕其御曰:〔14〕“我始入,再傷,不敢言疾,恐懼士卒,〔15〕愿子忍之?!彼鞆蛻?zhàn)。戰(zhàn),齊急,〔16〕丑父恐齊侯得,〔17〕乃易處,頃公為右,車絓于木而止?!?8〕晉小將韓厥伏齊侯車前,曰“寡君使臣救魯、衛(wèi)”,戲之。丑父使頃公下取飲,因得亡,脫去,入其軍。晉郤克欲殺丑父。丑父曰:“代君死而見僇,〔19〕后人臣無忠其君者矣?!笨松嶂?,丑父遂得亡歸齊。于是晉軍追齊至馬陵。〔20〕齊侯請以寶器謝,不聽;必得笑克者蕭桐叔子,〔21〕令齊東畝?!?2〕對曰:“叔子,齊君母。齊君母亦猶晉君母,子安置之?且子以義伐而以暴為后,其可乎?”于是乃許,令反魯、衛(wèi)之侵地。

  【注釋】〔1〕“人郤克”,晉國大夫,亦稱駒伯。其人身體有缺陷,駝背?!班S”,音x@?!?〕“帷中”,帳帷之中?!?〕“不是報”,猶言不報此辱。〔4〕“涉河”,渡過黃河?!?〕“河內(nèi)”,地區(qū)名。春秋戰(zhàn)國時,以黃河以北為河內(nèi),黃河以南為河外?!?〕“公子強”,齊靈公之子。“質(zhì)晉”,作為人質(zhì)留在晉國?!?〕“如”,至、往?!?〕“皆因郤克”,都以郤克為紹介?!?〕“中軍將”,古代行軍作戰(zhàn),分上中下(或左中右)三軍,由主將所在的中軍發(fā)號施令。〔10〕“靡笄”,山名,即今山東濟南市東北的華不注山。一說為濟南市南的歷山。也有的說在今長清縣境,即《金史·地理志》所載的靡笄山。“笄”,音j9。〔11〕“陳”,通“陣”,擺列軍陣?!鞍啊?,齊地名。其地在今山東濟南市境內(nèi)。〔12〕“逄丑父”,齊國大夫?!坝摇保囉?。古時乘車位于御者右邊的武士,以保衛(wèi)主帥?!板獭?,音p2ng。〔13〕“壁”,營壘?!?4〕“御”,即御者,駕車的人?!?5〕“恐懼士卒”,擔心士卒們被嚇壞。〔16〕“齊急”,齊軍危急?!?7〕“恐齊侯得”,恐怕齊侯被俘獲。〔18〕“絓”,同“掛”?!?9〕“見僇”,“僇”同“戮”,見僇即被殺。〔20〕“馬陵”,即馬陘,齊地名。其地在今山東益都縣西南。〔21〕“蕭桐叔子”,蕭國國君桐叔的女兒,即齊頃公之母。“蕭”,古國名,春秋時宋國的附庸。始封之君蕭叔大心。其地在今安徽蕭縣西北?!巴┦濉?,蕭君的字?!白印?,古代兼指女兒。這里郤克稱之為蕭桐叔子,以示輕蔑?!?2〕“東畝”,指田隴和田間道路改為東西向,以利西邊晉軍的進攻。

  十一年,晉初置六卿,〔1〕賞鞍之功。齊頃公朝晉,欲尊王晉景公,〔2〕晉景公不敢受,乃歸。歸而頃公弛苑囿,〔3〕薄賦斂,〔4〕振孤問疾,〔5〕虛積聚以救民,〔6〕民亦大說。厚禮諸侯。竟頃公卒,百姓附,諸侯不犯。

  【注釋】〔1〕“六卿”,按周代制度,把執(zhí)政大臣分為六官,稱之為六卿?!?〕“尊王”,尊之為王。是時只有周天子才可以稱王,晉、齊等國雖曾為霸主,其身份仍是諸侯,不得稱王?!?〕“弛苑囿”,開放皇家園林。苑囿為皇家園林,苑中畜養(yǎng)禽獸,種植花木,以供君主游獵。吏民不得私入漁獵、種植?!班蟆保魕òu。〔4〕“薄賦斂”,減輕賦稅?!?〕“振”,通“賑”,救濟?!?〕“虛積聚”,把聚積的財物發(fā)放一空。

  十七年,頃公卒,子靈公環(huán)立?!?〕【注釋】〔1〕“靈公”,公元前五八一年至前五五四年在位。

  靈公九年,晉欒書弒其君厲公。十年,晉悼公伐齊,齊令公子光質(zhì)晉。〔1〕十九年,立子光為太子,高厚傅之,令會諸侯盟于鐘離?!?〕二十七年,晉使中行獻子伐齊。〔3〕齊師敗,靈公走入臨淄。晏嬰止靈公,〔4〕靈公弗從。曰:“君亦無勇矣!”晉兵遂圍臨淄,臨淄城守不敢出,晉焚郭中而去?!?〕【注釋】〔1〕“公子光”,齊靈公之子?!?〕“鐘離”,古邑名。故城在今山東棗莊市南?!?〕“中行獻子”,名偃,晉國大夫?!?〕“晏嬰”,字平仲,齊國大臣。夷維(今山東高密)人。齊靈公二十六年(公元前五五六年),其父晏弱死后,繼任齊卿,歷仕靈公、莊公、景公三世?!?〕“郭”,外城。

  二十八年,初,靈公取魯女,〔1〕生子光,以為太子。仲姬,戎姬。戎姬嬖,〔2〕仲姬生子牙,屬之戎姬。〔3〕戎姬請以為太子,公許之。仲姬曰:“不可。光之立,列于諸侯矣,〔4〕今無故廢之,君必悔之。”公曰:“在我耳。”遂東太子光,〔5〕使高厚傅牙為太子。靈公疾,崔杼迎故太子光而立之,是為莊公?!?〕莊公殺戎姬。五月壬辰,靈公卒,莊公即位,執(zhí)太子牙于句竇之丘,〔7〕殺之。八月,崔杼殺高厚。晉聞齊亂,伐齊,至高唐?!?〕【注釋】〔1〕“取”,通“娶”。〔2〕“嬖”,音b@,得寵。〔3〕“屬之戎姬”,把他托付給戎姬?!?〕“列于諸侯”,已屬諸侯之列。指其多次參與諸侯會盟征伐?!?〕“東太子光”,把太子光發(fā)放到齊國東部?!?〕“莊公”,公元前五五三年至前五四八年在位?!?〕“句竇”,即句瀆,其地在今山東菏澤市北?!?〕“高唐”,齊邑名。故城在今山東高唐縣東北。

  莊公三年,晉大夫欒盈奔齊,莊公厚客待之。晏嬰、田文子諫,公弗聽。四年,齊莊公使欒盈間入晉曲沃為內(nèi)應,〔1〕以兵隨之,上太行,入孟門?!?〕欒盈敗,齊兵還,取朝歌?!?〕【注釋】〔1〕“間入”,秘密潛入。“間”,音ji4n?!扒帧?,晉邑名,故城在今山西聞喜縣東北。〔2〕“孟門”,山名。在今河南輝縣西,為晉國要隘?!?〕“朝歌”,原為衛(wèi)邑,后歸晉。故城在今河南淇縣。

  六年,初,棠公妻好,〔1〕棠公死,崔杼取之。莊公通之,數(shù)如崔氏,以崔杼之冠賜人。侍者曰:“不可?!贝掼膛?,因其伐晉,欲與晉合謀襲齊而不得間。莊公嘗笞宦者賈舉,賈舉復侍,為崔杼間公以報怨。五月,莒子朝齊,齊以甲戌饗之?!?〕崔杼稱病不視事?!?〕乙亥,公問崔杼病,遂從崔杼妻?!?〕崔杼妻入室,與崔杼自閉戶不出,公擁柱而歌。宦者賈舉遮公從官而入,〔5〕閉門,崔杼之徒持兵從中起。公登臺而請解,〔6〕不許;請盟,不許;請自殺于廟,〔7〕不許。皆曰:“君之臣杼疾病,〔8〕不能聽命。近于公宮。〔9〕陪臣爭趣有淫者,〔10〕不知二命。”〔11〕公窬墻,〔12〕射中公股,公反墜,遂弒之。晏嬰立崔杼門外,曰:“君為社稷死則死之,為社稷亡則亡之。若為己死己亡,非其私暱,〔13〕誰敢任之!”門開而入,枕公尸而哭,三踴而出?!?4〕人謂崔杼:“必殺之。”崔杼曰:“民之望也,〔15〕舍之得民。”〔16〕【注釋】〔1〕“棠公妻好”,棠公的妻子很美麗?!疤墓保R國棠邑大夫,其妻棠姜,是崔杼家臣東郭偃之姊。棠公死,大臣崔杼往吊,見棠姜美,謀于東郭偃而娶之。莊公私通棠姜,崔杼殺死莊公。后慶封滅崔氏,棠姜自殺?!?〕“以甲戌饗之”,在甲戌日宴請莒子。“饗”,以酒食招待人。〔3〕“視事”,辦公?!?〕“從”,追逐?!?〕“宦者”,閹人?!罢凇?,阻攔?!?〕“臺”,古時諸侯或權勢大夫在自己的住處修筑土臺,以瞭望守衛(wèi)?!罢埥狻?,請求和解?!?〕“廟”,王宮的前殿,朝堂?!?〕“疾病”,病重?!?〕“近于公宮”,言崔杼之家與王宮相近,或許有人冒稱齊君而行淫?!?0〕“爭趣”,爭相追趕。〔11〕“不知二命”,只受命于崔杼捉拿行淫者,不接受他人的指令?!?2〕“窬”,通“逾”?!榜緣Α?,爬墻欲逃?!?3〕“私暱”,亦作“私昵”,指親近愛幸的人。〔14〕“三踴”,古代遭喪,有擗踴之儀。擗為以手捶胸,踴為頓足而哭。男踴女擗,表示哀痛之至?!?5〕“民之望也”,百姓仰望的人?!?6〕“舍之”,放掉他。

  丁丑,崔杼立莊公異母弟杵臼,是為景公。〔1〕景公母,魯叔孫宣伯女也。景公立,以崔杼為右相,慶封為左相?!?〕二相恐亂起,乃與國人盟曰:“不與崔慶者死!”晏子仰天曰:“嬰所不獲唯忠于君利社稷者是從!”〔3〕不肯盟。慶封欲殺晏子,崔杼曰:“忠臣也,舍之。”齊太史書曰〔4〕“崔杼弒莊公”,崔杼殺之。其弟復書,崔杼復殺之。少弟復書,崔杼乃舍之。

  【注釋】〔1〕“齊景公”,公元前五四七年至前四九○年在位?!?〕“慶封”,齊國大夫。字子家,又字季。崔杼殺齊莊公,擁立景公,崔杼任右相,慶封任左相。景公二年(公元前五四六年),慶封滅崔氏,專齊國之政。次年,鮑、高、欒三氏合謀攻慶氏,慶封奔吳。后楚靈王伐吳,慶封被擒滅族。〔3〕“嬰所不獲唯忠于君利社稷者是從”,《左傳》無“獲”字。這句話是說,我晏嬰之所以不肯盟誓,是因為我只追隨忠于君、利于國家的人。言外之意,我不與弒君的賊臣合作?!?〕“太史”,史官。西周、春秋時,太史掌管起草文書,策命諸侯卿大夫,記載史事,編寫史書,兼管國家典籍、天文歷法等,為大臣。

  景公元年,初,崔杼生子成及強,其母死,取東郭女,〔1〕生明。東郭女使其前夫子無咎與其弟偃相崔氏。〔2〕成有罪,二相急治之,立明為太子。成請老于崔,〔3〕崔杼許之,二相弗聽,曰:“崔,宗邑,〔4〕不可?!背?、強怒,告慶封。慶封與崔杼有郤,〔5〕欲其敗也。成、強殺無咎、偃于崔杼家,家皆奔亡。〔6〕崔杼怒,無人,使一宦者御,見慶封。慶封曰:“請為子誅之?!笔勾掼坛鸨R蒲嫳攻崔氏,〔7〕殺成、強,盡滅崔氏,崔杼婦自殺。崔杼毋歸,〔8〕亦自殺。慶封為相國,專權。

  【注釋】〔1〕“東郭女”,即上文之棠公妻?!?〕“相崔氏”,相,輔佐。即崔氏的家臣?!?〕“崔”,齊地名,崔杼的封邑。其地在今山東濟陽縣東北?!?〕“宗邑”,崔氏宗廟所在之地?!?〕“郤”,音x@,嫌隙、矛盾。〔6〕“奔亡”,逃亡?!?〕“盧蒲嫳”,慶封的屬官?!皨薄?,音pi8?!?〕“毋歸”,沒有歸身之處。

  三年十月,慶封出獵。初,慶封已殺崔杼,益驕,嗜酒好獵,不聽政令。慶舍用政,〔1〕已有內(nèi)郤。〔2〕田文子謂桓子曰:〔3〕“亂將作?!碧铩ⅤU、高、欒氏相與謀慶氏。慶舍發(fā)甲圍慶封宮,〔4〕四家徒共擊破之。慶封還,不得入,奔魯。齊人讓魯,〔5〕封奔吳。吳與之朱方,〔6〕聚其族而居之,富于在齊。其秋,齊人徙葬莊公,僇崔杼尸于市以說眾?!?〕【注釋】〔1〕“慶舍”,慶封之子?!坝谜?,執(zhí)掌國政?!?〕“內(nèi)郤”,內(nèi)部矛盾。指慶封、慶舍父子之間的矛盾?!?〕“田文子”,即陳文子,名須無,齊臣?!盎缸印保搓惢缸?,名無宇,陳文子之子?!?〕“發(fā)甲”,發(fā)兵?!皣鷳c封宮”,環(huán)繞守衛(wèi)慶封的宮室?!?〕“讓魯”,責備魯國?!?〕“朱方”,吳邑名。故城在今江蘇丹徒縣境?!?〕“說眾”,取悅于眾人。“說”,音yu8。

  九年,景公使晏嬰之晉,〔1〕與叔向私語曰:〔2〕“齊政卒歸田氏。田氏雖無大德,以公權私,〔3〕有德于民,民愛之?!笔?,景公如晉,見平公。〔4〕欲與伐燕。十八年,公復如晉,見昭公?!?〕二十六年,獵魯郊,因入魯,與晏嬰俱問魯禮。三十一年,魯昭公辟季氏難,〔6〕奔齊。齊欲以千社封之,〔7〕子家止昭公,〔8〕昭公乃請齊伐魯,取鄆以居昭公?!?〕【注釋】〔1〕“使”,派遣?!爸保?。〔2〕“叔向”,春秋時晉國大夫,羊舌氏,名肸。因其食邑在楊(今山西洪洞東南),又稱楊肸。晉悼公時,為太子彪的師傅。晉平公六年(公元前五五二年),因其弟羊舌虎和欒盈同黨,一度為范宣子所囚。后被晉平公任為太傅。〔3〕“以公權私”,以公濟私。田氏為爭取人心,以小斗收租稅,以大斗借貸給百姓,以此樹私恩?!?〕“平公”,晉悼公子,名彪。公元前五五七年至前五三二年在位。〔5〕“昭公”,晉平公子,名夷。公元前五三一年至前五二六年在位?!?〕“魯昭公辟季氏難”,季氏即季孫氏,春秋后期魯國掌權的貴族。至魯昭公時,季氏權勢最盛。魯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五一七年),季平子與孟孫氏、叔孫氏三家一起攻伐昭公,昭公逃奔齊國?!氨佟?,通“避”?!?〕“社”,古代基層的行政單位,相當于“里”。二十五家為社?!?〕“子家”,公孫歸父,字子家,魯莊公曾孫。隨魯昭公出亡。〔9〕“鄆”,音y)n,魯邑名,故城在今山東鄆城縣東。

  三十二年,彗星見?!?〕景公坐柏寢,〔2〕嘆曰:“堂堂!誰有此乎?”群臣皆泣,晏子笑,公怒。晏子曰:“臣笑群臣諛甚?!本肮唬骸板缧浅鰱|北,當齊分野,〔3〕寡人以為憂?!标套釉唬骸熬吲_深池,賦斂如弗得,刑罰恐弗勝,茀星將出,〔4〕彗星何懼乎?”公曰:“可禳否?”〔5〕晏子曰:“使神可祝而來,〔6〕亦可禳而去也。百姓苦怨以萬數(shù),而君令一人禳之,安能勝眾口乎?”是時景公好治宮室,聚狗馬,奢侈,厚賦重刑,故晏子以此諫之。

  【注釋】〔1〕“彗星”,亦稱孛星,俗名掃帚星。以其曳長尾如彗,故名。古人以為,彗星出現(xiàn)是一種不祥的征兆?!耙姟?,音xi4n,即“現(xiàn)”字?!?〕“柏寢”,齊國臺名。在今山東廣饒縣東北?!?〕“分野”,古代天文學把十二星辰、二十八宿的位置與地上州郡國的位置相對應。就天上說稱為分星,就地上說稱為分野。〔4〕“茀星”,即孛星,彗星的一種。迷信的說法,認為它比彗星更不祥?!捌叀保鬮$。〔5〕“禳”,音r2ng,祈禱消災。〔6〕“?!?,祈禱。

  四十二年,吳王闔閭伐楚,〔1〕入郢?!?〕【注釋】〔1〕“吳王闔閭伐楚”,公元前五○六年,吳王夫差與伍子胥、伯嚭伐楚。唐國、蔡國相從。楚軍大敗,楚昭王奔鄖,又奔隨。吳軍入楚都郢,伍子胥鞭楚平王之尸,以報父仇?!?〕“郢”,音y!ng,楚都。楚平王以前之郢,在今湖北江陵兩北紀南城。楚平王遷至今江陵縣東北。

  四十七年,魯陽虎攻其君,〔1〕不勝,奔齊,請齊伐魯。鮑子諫景公,〔2〕乃囚陽虎。陽虎得亡,奔晉。

  【注釋】〔1〕“魯陽虎攻其君”,陽虎一作陽貨,或說字貨,春秋后期季孫氏的家臣。挾待季桓子,據(jù)有陽關(今山東泰安南),掌握國政,權勢很大。魯定公八年(公元前五○二年),他要廢除三桓的勢力,被擊敗,出奔陽關。次年出奔齊,后又經(jīng)宋奔晉,為趙鞅家臣?!?〕“鮑子”,鮑國,鮑叔牙的曾孫。

  四十八年,與魯定公好會夾谷?!?〕犂鉏曰:“孔丘知禮而怯,〔2〕請令萊人為樂?!?〕因執(zhí)魯君,可得志?!本肮浊鹣圄敚?〕懼其霸,故從犂鉏之計。方會,進萊樂,孔子歷階上,〔5〕使有司執(zhí)萊人斬之,〔6〕以禮讓景公。景公慚,乃歸魯侵地以謝,而罷去。是歲,晏嬰卒。

  【注釋】〔1〕“好會”,友好相會?!皧A谷”,春秋時齊地。故址有三說:一說在今江蘇贛榆西,一說在今山東萊蕪南,一說在今山東淄博市舊淄川西南。萊蕪之說近之?!?〕“犂鉏”,即犂彌,齊國大夫?!般I”,音j(?!翱浊稹保纯鬃??!扒印?,怯弱?!?〕“萊人”即萊夷。萊為古國名。今山東黃縣有萊子城,即古萊國之地。公元前五七六年被齊所滅?!?〕“害”,擔心?!跋圄敗?,任魯國之相?!?〕“歷階”,一腳一個臺階登上。按當時的禮儀,雙腳并立后再登上一個臺階??鬃映鲇趥}促,故一腳一個臺階急上?!?〕“有司”,古代設官分職。各有專司,故你有司。

  五十五年,范、中行反其君于晉,〔1〕晉攻之急,來請粟。田乞欲為亂,〔2〕樹黨于逆臣,說景公曰:〔3〕“范、中行數(shù)有德于齊,不可不救?!蹦耸蛊蚓榷斨凇?br/>
  【注釋】〔1〕“范、中行反其君于晉”,范為范吉射,即范獻子,中行為中行寅。范氏、中行氏世為晉卿。是時晉國六卿強大,趙簡子用事,范、中行氏攻趙簡子,遂反,兵敗逃入朝歌。其后,智伯與趙韓魏四家瓜分范氏、中行氏的封邑。〔2〕“田乞”,齊大臣,田無宇之子。齊景公時為大夫。以小斗進大斗出,收買人心。景公卒,高張、國夏立孺子荼。田乞逐高國,殺孺子荼而立公子陽生,是為悼公。田乞為相,專齊國之政四年?!?〕“說”,音shu@,勸說。

  五十八年夏,景公夫人燕姬適子死?!?〕景公寵妾芮姬生子荼,荼少,其母賤,無行,諸大夫恐其為嗣,乃言愿擇諸子長賢者為太子?!?〕景公老,惡言嗣事,〔3〕又愛荼母,欲立之,憚發(fā)之口,〔4〕乃謂諸大夫曰:“為樂耳,國何患無君乎?”秋,景公病,命國惠子、高昭子立少子荼為太子,〔5〕逐群公子,遷之萊。景公卒,太子荼立,是為晏孺子。冬,未葬,而群公子畏誅,皆出亡。荼諸異母兄公子壽、駒、黔奔衛(wèi),公子駔、陽生奔魯?!?〕萊人歌之曰:“景公死乎弗與埋,三軍事乎弗與謀,〔7〕師乎師乎,〔8〕胡黨之乎?”〔9〕【注釋】〔1〕“適子”,“適”通“嫡”。正妻所生之子稱適子?!斑m”,音d0?!?〕“長賢者”,年長而有賢德的人?!?〕“惡”,音w),討厭?!?〕“憚”,害怕。〔5〕“國惠子”,即國夏,謚惠子?!案哒炎印?,即高張,謚昭子?!?〕“駔”,音z)。〔7〕“三軍”,按周制,天子擁有六軍,諸侯三軍,每軍一萬二千五百人?!?〕“師”,眾人。指群公子的部下?!?〕“胡”,何?!包h”,處所。

  晏孺子元年春,田乞偽事高、國者,每朝,乞驂乘,言曰:“子得君,〔1〕大夫皆自危,欲謀作亂?!庇种^諸大夫曰:“高昭子可畏,及未發(fā),先之。”大夫從之。六月,田乞、鮑牧乃與大夫以兵入公宮,〔2〕攻高昭子。昭子聞之,與國惠子救公。公師敗,田乞之徒追之,國惠子奔莒,遂反殺高昭子。晏圉奔魯。〔3〕八月,齊秉意茲?!?〕田乞敗二相,乃使人之魯召公子陽生。陽生至齊,私匿田乞家。十月戊子,田乞請諸大夫曰:“常之母有魚菽之祭,〔5〕幸來會飲?!睍?,田乞盛陽生橐中,〔6〕置坐中央,〔7〕發(fā)橐出陽生,〔8〕曰:“此乃齊君矣!”大夫皆伏謁?!?〕將與大夫盟而立之,鮑牧醉,乞誣大夫曰:〔10〕“吾與鮑牧謀共立陽生?!滨U牧怒曰:“子忘景公之命乎?”諸大夫相視欲悔,陽生前,頓首曰:“可則立之,否則已?!滨U牧恐禍起,乃復曰:“皆景公子也,何為不可!”乃與盟,立陽生,是為悼公?!?1〕悼公入宮,使人遷晏孺子于駘,〔12〕殺之幕下,〔13〕而逐孺子母芮子。芮子故賤而孺子少,故無權,國人輕之。

  【注釋】〔1〕“得君”,為君主所寵信。〔2〕“鮑牧”,齊大夫,殆鮑叔牙之后人?!?〕“晏圉”,晏嬰之子?!班觥保魕(。〔4〕“秉意茲”,《左傳》作邴意茲,為齊國大夫?!氨弊智把堋褒R”字,“茲”字后脫“奔魯”二字。〔5〕“常之母”,田乞稱自己的妻子,田常是田乞的兒子。“魚菽之祭”,魚菽為魚和豆類的菜肴,用來祭祀。祭祀之后,自然為人食用。這句話是說,我的妻子準備了簡單的菜肴,請諸位來飲酒?!?〕“橐”,音tu$,袋子?!?〕“坐”,通“座”,座位?!?〕“發(fā)”,打開。〔9〕“伏謁”,伏地拜謁?!?0〕“誣”,欺騙。〔11〕“齊悼公”,公元前四八八年至前四八五年在位。〔12〕“駘”,音t2i,齊邑名。故城在今山東臨朐縣?!?3〕“幕”,帳篷,指途中臨時搭的棲身之所。

  悼公元年,齊伐魯,取讙、闡。〔1〕初,陽生亡在魯,季康子以其妹妻之?!?〕及歸即位,使迎之。季姬與季魴侯通,〔3〕言其情,魯弗敢與,故齊伐魯,竟迎季姬。季姬嬖,齊復歸魯侵地。

  【注釋】〔1〕“讙”,音hu1n,魯邑名。故城在今山東泰安縣南。“闡”,魯邑名。故城在今山東東平縣東南。〔2〕“季康子”,名肥,季桓子之子。〔3〕“季魴侯”,季康子的叔父。

  鮑子與悼公有郤,〔1〕不善。四年,吳、魯伐齊南方。鮑子弒悼公,赴于吳。吳王夫差哭于軍門外三日,〔2〕將從海入討齊。齊人敗之,吳師乃去。晉趙鞅伐齊,〔3〕至賴而去?!?〕齊人共立悼公子壬,是為簡公?!?〕【注釋】〔1〕“鮑子”,即上文之鮑牧。按,據(jù)《左傳》和本書《秦本紀》,弒悼公者為陳恒?!?〕“軍門”,軍營之門。古時行軍駐扎,樹兩旗為門,故稱軍門?!?〕“趙鞅”,即趙簡子。是時智伯與趙、韓、魏四家專晉國之政,因齊弒悼公,借機伐齊?!?〕“賴”,齊邑名。故城在今山東章丘縣西北?!?〕“簡公”,公元前四八四年至前四八一年在位。

  簡公四年春,初,簡公與父陽生俱在魯也,監(jiān)止有寵焉?!?〕及即位,使為政。田成子憚之,驟顧于朝。〔2〕御鞅言簡公曰:〔3〕“田、監(jiān)不可并也,君其擇焉。”弗聽。子我夕,〔4〕田逆殺人,〔5〕逢之,遂捕以入。田氏方睦,〔6〕使囚病而遺守囚者酒,〔7〕醉而殺守者,得亡。子我盟諸田于陳宗?!?〕初,田豹欲為子我臣;〔9〕使公孫言豹,〔10〕豹有喪而止。后卒以為臣,幸于子我。〔11〕子我謂曰:“吾盡逐田氏而立女,可乎?”對曰:“我遠田氏矣?!?2〕且其違者不過數(shù)人,〔13〕何盡逐焉!”遂告田氏。子行曰:“彼得君,〔14〕弗先,必禍子。”〔15〕子行舍于公宮?!?6〕【注釋】〔1〕“監(jiān)止”,即子我,魯叔孫成子之子,名申。魯人而仕于齊。一說子我即孔子弟子宰予。〔2〕“田成子”,即田常,田乞之子?!绑E”,數(shù)、屢。“驟顧于朝”,屢屢上朝察探。〔3〕“御鞅”,御為主管駕車的官員。鞅即田鞅,田氏之族人,田常之堂侄。〔4〕“夕”,臣子傍晚上朝問君晚安曰夕,即夕省之義?!?〕“田逆”,字子行,田氏族人?!?〕“田氏方睦”,田氏正在和睦宗族。〔7〕“使囚病”,讓囚犯(田逆)裝病?!斑z”,音w8i,贈送?!?〕“陳宗”,陳氏宗廟。〔9〕“田豹”,田氏族人?!?0〕“公孫”,齊國大夫?!把浴保榻B、推薦?!?1〕“幸”,寵信?!?2〕“遠田氏”,田氏族中的疏遠旁支?!?3〕“違者”,指不服從子我的田氏族人?!?4〕“彼”,指監(jiān)止,即子我?!?5〕“必禍子”,一定加害于你。子指田常?!?6〕“舍”,居住。

  夏五月壬申,成子兄弟四乘如公?!?〕子我在幄,〔2〕出迎之,遂入,閉門?;抡哂?,〔3〕子行殺宦者。公與婦人飲酒于檀臺,〔4〕成子遷諸寢?!?〕公執(zhí)戈將擊之,太史子余曰:〔6〕“非不利也,將除害也?!背勺映錾嵊趲?,〔7〕聞公猶怒,將出,〔8〕曰:“何所無君!”子行拔劍曰:“需,事之賊也?!?〕誰非田宗?所不殺子者有如田宗?!薄?0〕乃止。子我歸,屬徒攻闈與大門,〔11〕皆弗勝,乃出。田氏追之。豐丘人執(zhí)子我以告,〔12〕殺之郭關?!?3〕成子將殺大陸子方,〔14〕田逆請而免之。以公命取車于道,出雍門?!?5〕田豹與之車,弗受,曰:“逆為余請,豹與余車,余有私焉?!?6〕事子我而有私于其仇,何以見魯、衛(wèi)之士?”〔17〕【注釋】〔1〕“四乘”,四輛車。四馬一車為一乘?!俺恕?,音sh8ng。〔2〕“幄”,帳幕,以布臨時搭成的住所。因子我暫居公宮,故處帳幕之中以聽政?!?〕“宦者”,宮中的宦官。〔4〕“檀臺”,宮中修筑的高臺,以登高瞭望。舊址在今山東淄博市東北?!?〕“寢”,寢宮,古代帝王宗廟的后殿,是放置祖先衣冠的地方?!?〕“子余”,齊大夫,田氏之黨而為太史者?!?〕“庫”,儲存兵器戰(zhàn)車之所?!?〕“出”,出奔、逃亡。〔9〕“需”,遲疑不決?!笆轮\也”,敗事的禍根?!?0〕“所不殺子者有如田宗”,起誓之詞,猶言若不殺死你,就不是田氏族人?!?1〕“屬徒”,集合部下?!伴潯?,古代宮室,前曰廟,后曰寢,寢側兩邊的小門曰闈?!按箝T”,王宮正門?!?2〕“豐丘”,田氏封邑,今地不詳。〔13〕“郭關”,齊關名,今地不詳。〔14〕“大陸子方”,齊大夫,即東郭賈,子我的黨羽。〔15〕“雍門”,齊都臨淄北門曰雍門?!?6〕“余有私焉”,指田逆和田豹于我有私恩。〔17〕“何以見魯、衛(wèi)之士”,因大陸子方將逃往魯、衛(wèi),故有此言。

  庚辰,田常執(zhí)簡公于俆州?!?〕公曰:“余蚤從御鞅言,〔2〕不及此?!奔孜纾锍s簡公于俆州。田常乃立簡公弟驁,是為平公。〔3〕平公即位,田常相之,專齊之政,割齊安平以東為田氏封邑?!?〕【注釋】〔1〕“俆州”,田氏封邑,其地在今山東滕縣南?!皞T”,音sh&。〔2〕“蚤”,通“早”?!?〕“平公”,公元前四八○年至前四五六年在位?!?〕“安平”,齊邑名。故城在今山東益都西北。

  平公八年,越滅吳。二十五年卒,子宣公積立。〔1〕【注釋】〔1〕“宣公”,公元前四五五年至前四○五年在位。

  宣公五十一年卒,子康公貸立?!?〕田會反廩丘?!?〕【注釋】〔1〕“康公”,公元前四○四年至前三七九年在位?!?〕“田會”,齊國大夫?!皬[丘”,齊邑名。其地在今山東鄆城西。

  康公二年,韓、魏、趙始列為諸侯。〔1〕十九年,田常曾孫田和始為諸侯,遷康公海濱。

  【注釋】〔1〕“韓、魏、趙始列為諸侯”,春秋晚期,晉國由趙、韓、魏、知、范、中行氏六卿專權。周敬王三十年(公元前四九○年),趙氏擊敗范氏、中行氏。周貞定王十一年(公元前四五八年),知、趙、韓、魏四家盡分范氏、中行氏的封地。十六年(公元前四五三年),趙、韓、魏三家又滅知氏,三分其地。從此晉國被趙、韓、魏三家所瓜分,晉君成為附庸。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四○三年),周天子正式承認三家為諸侯。

  二十六年,康公卒,呂氏遂絕其祀。田氏卒有齊國,為齊威王,〔1〕強于天下。

  【注釋】〔1〕“齊威王”,田因齊,公元前三五六年至前三二○年在位。他任用鄒忌為相,田忌、孫臏為將和軍師,改革政治,國力漸強。齊威王十六年(公元前三四一年),大敗魏軍于馬陵,迫使魏惠王朝齊,互尊為王。他還繼其父桓公在國都臨淄稷門外廣置學宮,招攬學者,任其講學議論。

  太史公曰:吾適齊,自泰山屬之瑯邪,〔1〕北被于海,〔2〕膏壤二千里,〔3〕其民闊達多匿知,〔4〕其天性也。以太公之圣,建國本,桓公之盛,修善政,以為諸侯會盟,稱伯,不亦宜乎?洋洋哉,〔5〕固大國之風也!〔6〕【注釋】〔1〕“瑯邪”,山名。為泰山的枝屬余脈,在今山東膠縣南?!?〕“被”,及、到。〔3〕“膏壤”,肥沃的土地?!?〕“闊達”,胸懷豁達?!澳渲?,“知”通“智”。智慧而深沉不外露?!?〕“洋洋”,廣遠無涯的贊詞。〔6〕“風”,風度、風采。

   譯文 太公望呂尚,是東海邊上的人。他的先祖曾經(jīng)做過四方部落的首領,輔佐夏禹治理水土很有功勞。虞舜、夏禹時期后裔被封在呂,有的被封在申,姓姜。夏、商兩代,申、呂或者被封給旁支子孫,或者淪為平民,呂尚是他們的后代。本來姓姜,用他的封邑作姓氏,所以叫呂尚。

  呂尚曾經(jīng)很貧窮困苦,年老了,利用釣魚的機會進見周西伯。西伯準備出去打獵,占了一卦,卦辭說:“得到的不是龍不是螭,不是虎不是熊,得到的是成就霸王之業(yè)的輔佐人才。”于是周西伯去打獵,果然在渭水北岸遇到太公,和他交談,大為高興,說:“聽我的祖父說‘一定有圣人到周國來,周國將因之而興盛’。您正是這個人吧?我祖父想望您很久啦?!彼苑Q他為“太公望”,周西伯和他坐車一同回去,立他為師輔之臣。

  有人說,太公博學多聞,曾經(jīng)服事過商紂王。紂王暴虐無道,太公就離他而去。周游列國勸說諸侯,沒有遇到賞識他的人,最終才西去歸附周西伯。有人說,呂尚原是平民百姓,隱居在海濱。周西伯被紂王拘禁在羑里,散宜生和閎夭一向了解呂尚而請他出山。呂尚也說:“我聽說西伯賢明,又能很好地贍養(yǎng)老人,何不到他那兒去呢?!彼麄?nèi)颂嫖鞑锷琅蛯毼铮I給紂王,用來贖回西伯,西伯因此被釋放,回到周國。傳說呂尚臣事周國的經(jīng)過雖然人各異詞,但都說他作了周文王、武王的師輔之臣。

  周西伯姬昌從羑里脫身回來,跟呂尚默默謀劃施行德政去推翻商朝的政權,這些謀劃大都是用兵的權謀和奇妙的計策,所以后世研究用兵之道以及周王朝使用的權術都推崇太公是主要策劃者。周西伯為政公正持平,所以裁決了虞芮兩國的爭端之后,詩人稱道西伯承受上天之命稱為文王。他征討崇國、密須、犬夷,大規(guī)模建設豐邑。當時天下之所以有三分之二歸附王周,大多是出于太公的謀劃。

  文王去世,武王繼位。九年,武王想完成文王的大業(yè),進行東征,試探諸侯是不是前來會合。軍隊出發(fā)時,師尚父左手拿著黃金為飾的大斧,右手握著白牦牛尾為飾的軍旗誓師,說:“蒼兕哪蒼兕,統(tǒng)領你們的部隊,和你們的船只,遲到的就要斬首!”于是到了盟津。諸侯事先沒有約定而來會合的就有八百。諸侯都說:“紂王可以征伐了?!蔽渫跽f:“還不到時機。”帶領軍隊回來,與太公一道寫了這篇《泰誓》。

  過了兩年,紂王殺死王子比干,囚禁箕子。武王將要征伐紂王,用龜甲占卜,卜兆不吉利,暴風雨降臨。大臣們都很恐懼,只有太公堅決勸說武王出兵,武王于是率兵出征。十一年正月甲子日,在牧野誓師,討伐商紂。紂王的軍隊大敗。紂王往回逃,登上鹿臺,于是武王追來殺了紂王。第二天,武王站在土地神壇前,大臣們捧著凈水,衛(wèi)康叔姬封鋪設彩席,師尚父牽著致祭的牲畜,史佚誦讀告天文,報告天神聲討紂王的罪行。又散發(fā)鹿臺的金錢,打開巨橋的糧倉,用來救濟貧窮百姓。封高比干的墳墓,釋放被囚禁的箕子。遷移九只寶鼎至周,修明周王朝的政治,與天下人民一起除舊布新。這些舉措,師尚父的謀略居多。

  這時武王已經(jīng)平定商紂,稱王天下,封師尚父于齊地營丘。師尚父向東赴自己的封國,在路上住宿,動身很遲。旅舍的主人說:“我聽說時機難以得到而容易喪失??腿怂煤馨卜€(wěn),大概不是去封國就位的人吧?!碧牭竭@話,連夜就穿上衣服趕路,天亮到了自己的封國。萊侯來攻,與太公爭奪營丘。營丘靠近萊國邊界,萊人是夷族,遇到紂王的亂政而周王朝剛剛建立,還沒有來得及安撫遠方各國,因此和太公爭奪國土。

  太公到了封國,修明政治,適應當?shù)氐娘L俗習慣,簡化禮儀,溝通商工之業(yè),發(fā)展魚鹽生產(chǎn),因而人民多來歸附于齊,齊國發(fā)展成大國。后來周成王幼年登位,管叔蔡叔作亂,淮夷反叛周朝,于是朝廷派召康公授命太公道:“東邊到海濱,西邊到黃河,南邊到穆陵,北面到無棣。五等諸侯,九州長官,你都有權征討他們?!饼R國從此得到征伐大權,成為大國,建都營丘。

  太公死時大約一百多歲,兒子丁公呂伋繼位。丁公去世,兒子乙公得繼位。乙公去世,兒子癸公慈母繼位。癸公去世,兒子哀公不辰繼位。

  哀公在位的時候,紀侯在周王面前詆毀他,周王烹死了哀公,立哀公的弟弟靜為侯,這就是胡公。后來胡公遷都薄姑,正當周夷王的時候。

  哀公的同母小弟弟姜山怨恨胡公,就和他的私黨率領營丘人襲殺胡公而自己登位,這就是獻公。獻公元年,盡行驅(qū)逐胡公的兒子們,便從薄姑遷都,定都臨淄。

  九年,獻公去世,兒子武公壽繼位。武公九年,周厲王出逃,住在彘地。十年,周室發(fā)生動亂,大臣行使政權,號稱“共和”。二十四年,周宣王繼位。

  二十六年,武公去世,兒子厲公無忌繼位。厲公殘酷暴虐,已去世的胡公的兒子又進入齊都,齊國人想擁立他,于是和他一起殺死厲公。胡公的兒子也戰(zhàn)死了。齊國人就擁立厲公的兒子赤為國君,這就是文公,他處死了攻殺厲公的七十個人。

  文公在位十二年去世,兒子成公脫繼位。成公在位九年去世,兒子莊公購繼位。

  莊公二十四年,犬戎殺死周幽王,周王室向東遷都到洛邑。秦國開始列為諸侯。五十六年,晉國人殺害了他們的國君昭侯。

  六十四年,莊公去世,兒子僖公祿甫繼位。

  僖公九年,魯隱公初即位。十九年,魯桓公殺害了他的哥哥隱公自立為國君。

  二十五年,北戎攻打齊國。鄭侯派遣太子忽來救援齊國,齊侯想把女兒嫁給他。太子忽說:“鄭國小齊國大,不是我能匹配上的。”就辭謝了。

  三十二年,僖公的同母弟弟夷仲年去世。夷仲年的兒子叫公孫無知,僖公喜歡他,讓他享用的俸祿、器物服飾、飲食跟太子同一規(guī)格。

  三十二年,僖公去世,太子諸兒繼位,這就是襄公。

  襄公元年,他當初做太子時,曾經(jīng)和無知斗毆,這時即位,降低了無知的待遇規(guī)格,無知由此產(chǎn)生怨恨。

  四年,魯桓公和夫人來到齊國。齊襄公過去曾經(jīng)與魯夫人通奸。魯夫人是襄公的妹妹,在僖公時出嫁做了魯桓公夫人,這時魯桓公來齊國,襄公又與魯夫人通奸。魯桓公知道了這件事,就怒責夫人,夫人把這事告訴了齊襄公。齊襄公跟魯桓公喝酒,灌醉了桓公,派大力士彭生抱著魯桓公上車,趁機折斷了魯桓公的肋骨,桓公下車就死了。魯國人以此責備齊國,于是齊襄公殺了彭生向魯國謝罪。

  八年,征討紀國,紀國從它的都城遷移而去。

  十二年,當初,齊襄公派遣連稱、管至父駐守葵丘,約好瓜熟的時候去,到第二年瓜熟的時候派人代替。他們前去駐守了一年,到第二年收瓜完畢,襄公卻不派遣代替者。有人替他們請求派人接替,襄公不允許。因此這兩個人怒火中燒,就利用公孫無知陰謀發(fā)動叛亂。連稱有個堂妹在襄公宮中做姬妾,不受寵愛,讓她暗中窺探襄公的行動,說道:“事情成功了,把你嫁給無知做國君夫人?!倍臼拢骞斡[姑棼,于是在沛丘射獵。他看見一只野豬,隨從的人說是“彭生”。襄公惱怒,用箭射它,那只野豬像人一樣站起來嚎叫。襄公十分恐懼,從車上摔下,跌傷了腳,丟失了鞋子。回來后他打了侍候穿鞋的人茀三百鞭,茀走出公宮。而無知、連稱、管至父等聽到襄公受了傷,于是率領他們的黨徒襲擊公宮。遇到侍候穿鞋的茀,茀說:“先不要進去驚動了宮里人,驚動了宮里人就不容易進去了。”無知不相信,茀給他看被打的創(chuàng)傷,才相信了。他們等候在宮外,讓茀先進去。茀先進去,就把襄公隱藏在門后面。隔了很久,無知等人恐慌起來,就進入宮中。茀回身與宮中衛(wèi)士和襄公的寵幸內(nèi)臣攻打無知等,沒能取勝,都被殺死。無知進入宮中,找不到襄公。有人發(fā)現(xiàn)門下面露出人腳,拉開門一看,果然是襄公,就把他殺害了,無知便自立為齊君。

  桓公元年春天,齊君無知到雍林游覽。雍林人曾經(jīng)對無知有所怨恨,這時他來游覽,雍林人乘機襲殺了無知,并且告訴齊國的大夫們說:“無知殺害襄公自立,我等把他處死了。希望大夫們另行擁立公子中應當繼位的人,我們一定聽從他的命令?!?br/>
  當初,齊襄公灌醉殺死了魯桓公,與魯桓公的夫人通奸,多次誤殺罪不當死的人,奸淫婦女,屢次欺辱大臣,他的幾個弟弟唯恐禍及本身,因此次弟糾逃到魯國,他的母親是魯君的女兒,管仲、召忽輔佐他。次弟小白逃到莒國,鮑叔輔佐他。小白的母親是衛(wèi)君的女兒,受到齊釐公的寵愛。小白從小跟大夫高傒要好。在雍林人殺死公孫無知之后,商議擁立新君,高、國兩家先秘密到莒國召請小白。魯國聽到無知死了,也派兵送公子糾回國,而派遣管仲另外率領士兵在莒國通往齊國的大路上攔截,射中了小白腰上的帶鉤。小白趁機裝死,管仲派人飛快報告魯國小白已死。魯國護送公子糾的行動更加緩慢,走了六天才到達齊國,這時公子小白已經(jīng)進入齊都,高傒擁立了他,這就是桓公。

  桓公被射中帶鉤,裝死欺騙管仲,隨即乘喪車飛快前進,又有高氏、國氏作內(nèi)應,所以能夠先進入齊都登位,發(fā)兵抵御魯軍。秋天,與魯軍在乾時交戰(zhàn),魯軍敗走,齊軍切斷了魯軍的歸路。齊侯寫信給魯侯說:“子糾是我的兄弟,我不忍心殺他,請魯國自己殺掉他。召忽和管仲是我的仇人,我要抓到他們剁成肉醬才解我心頭之恨。不然,就要圍攻魯國?!濒攪鵀榇硕鴳n慮,就殺公子糾于笙瀆。召忽自殺,管仲請求囚禁?;腹俏?,派軍隊攻打魯國,定要殺死管仲,鮑叔牙說:“我有幸能夠隨從您,您終于登上君主之位。您已尊貴,我無法再提高您的地位。您若只是治理齊國,那么高傒和我就足夠了。您如果想稱霸天下,非得管夷吾不可。夷吾在哪個國家哪個國家就地位重要,不可失去他啊?!庇谑腔腹爮牧怂囊庖?。便聲稱逮回管仲殺掉他才甘心,實際是要任用他。管仲知道這事,所以請求前去。鮑叔牙迎接管仲,到達堂阜就為他卸下鐐銬,讓他沐浴更衣后去見桓公?;腹穸Y相待并叫他做大夫,委任他處理政事。

  桓公既得到了管仲,與鮑叔牙、隰朋、高傒一起整頓齊國的政治。實行以五家為基層單位的軍制,確立鑄造貨幣、捕魚煮鹽等稅收制度,收入用來救濟貧窮,起用、優(yōu)待賢能之士,齊國人都很高興。

  二年,征討滅亡了郯國,郯君逃到莒國。當初,桓公逃亡的時候,經(jīng)過郯國,郯君對他無禮,所以討伐它。

  五年,征討魯國,魯國的主力部隊吃了敗仗。魯莊公請求獻出遂邑求和,桓公答應了,與魯侯在柯地會盟。魯侯將要向上天宣誓,曹■手持匕首劫持桓公于壇上說:“歸還侵占的魯國土地!”齊桓公答應了。然后曹■放下匕首,面朝北站在臣子的位置上。桓公后悔,想不歸還魯國的土地并殺死曹■。管仲說:“被迫答應了他又失信殺掉他,滿足一時小小的快意,而在諸侯面前背棄信用,會失去天下的支持,不能這么干。”于是就把曹■三次吃敗仗所丟掉的土地還給了魯國。諸侯聽到這件事,都信服齊國而想歸附它。七年,桓公在甄地會見諸侯,桓公這時開始稱霸。

  十四年,陳厲公的兒子陳完,號敬仲,來投奔齊國。齊桓公要任他為卿,他推辭了;于是用他作工正。他就是田成子——田?!淖嫦取?br/>
  二十三年,山戎征討燕國,燕國向齊國告急。齊桓公為了救燕國,就征討山戎,一直打到孤竹才回師。燕莊公送桓公一直到齊國境內(nèi)?;腹f:“除非天子,諸侯之間相送不出國境,我不能對燕國沒有禮節(jié)?!庇谑峭跍蠟榻绨蜒嗑降牡胤礁钭尳o燕國,要求燕君再行召公的德政,向周王室交納貢品,如同周成王、康王的時候一樣。諸侯聽到這事,都服從齊國。

  二十七年,魯湣公的母親叫哀姜,是齊桓公的妹妹。哀姜與魯公子慶父淫亂;慶父殺害了湣公,哀姜想讓慶父登位,魯國人卻另擁立僖公?;腹倩匕Ы?,把她殺了。

  二十八年,衛(wèi)文公遭到狄人侵擾,向齊國告急。齊國率領諸侯在楚丘筑城,在此擁立衛(wèi)君。

  二十九年,桓公與夫人蔡姬在船中戲耍,蔡姬熟悉水性,搖晃游船,桓公很害怕,制止她,她仍不停地搖晃,桓公下了船,很惱火,把蔡姬送回娘家,但不斷絕婚姻關系。蔡侯一氣之下,改嫁了蔡姬?;腹犃舜笈?,發(fā)兵去征討蔡國。

  三十年春天,齊桓公率領諸侯征討蔡國,蔡國被擊潰。于是征討楚國。楚成王出兵問道:“為什么到我的國土上來?”管仲回答說:“從前召康公授命我先君太公說:‘五侯九伯,你有權征討他們,來輔佐周王室。’賜給我先君勢力范圍,東到海濱,西到黃河,南到穆陵,北到無棣。楚國的貢品包茅沒有交納,使天子的祭祀不完備,因此特來責問。還有從前周昭王南征沒有回去,因此特來查究?!背跽f:“沒有進貢包茅,有這件事,這是我的罪過,哪敢不供應!周昭王出來巡狩沒有回去,您應當?shù)綕h江邊上去查問?!饼R軍進駐陘地。夏天,楚王派遣屈完領兵抵抗齊軍,齊軍退駐召陵?;腹蚯昕湟R軍的眾多,屈完說:“您以道義服人才行;假若不是這樣,那么楚國以方城作為城防,以長江、漢江作為壕溝,您怎么能夠前進呢?”桓公就與屈完訂立盟約而離去。經(jīng)過陳國,陳國大夫袁濤涂欺騙齊軍,使齊軍繞道向東,被察覺了。秋天,齊國征討陳國。這年,晉國殺了太子申生。

  三十五年夏天,在葵丘會盟諸侯。周襄王派宰孔將祭過文王武王的祭肉、朱紅色的弓箭、大車賞賜給桓公,還命令不必行跪拜大禮?;腹胝辙k,管仲說:“不可?!饼R桓公就下堂跪拜接受天子的賞賜。秋天,又在葵丘會合諸侯,桓公更加有驕傲的神色。周王室派宰孔參加了盟會。這時諸侯中已經(jīng)有人叛離。晉侯因病晚到,路遇宰孔,宰孔說:“齊侯驕傲了,可不要去了?!睍x侯聽從了他的話。這年,晉獻公去世,里克殺死了奚齊、卓子,秦穆公因為夫人的關系把公子夷吾送回晉國做了國君?;腹谑怯懛x國發(fā)生的變亂,到達高梁,派隰朋立了晉君夷吾,才回國。

  這時周王室衰弱,只有齊國、楚國、秦國、晉國是強大的。晉國剛參加盟會,獻公死后,國內(nèi)混亂。秦穆公處在偏僻邊遠地區(qū),不參加中原各國的會盟。楚成王剛剛收服占有荊蠻地區(qū),自以為夷狄置身會盟之外。只有齊國主持中原各國的會盟,而桓公能夠宣揚周王室的威德,所以諸侯服從。當時齊桓公聲稱說:“我向南征討到了召陵,瞭望熊山;向北征討山戎、離枝、孤竹;向西征討大夏,經(jīng)過流沙;裹了馬腳,鉤掛牢車子,登上太行山,到達卑耳山才回來。諸侯沒人敢違抗我。我先后召集軍事盟會三次,和平盟會六次,九次會合諸侯,一次安定周王室。從前夏、商、周三朝承受天命,和我有什么不同呢?我想到泰山祭天,到梁父山祭地?!惫苤賵詻Q勸阻,不聽;就勸說桓公要等得到遠方的奇珍異寶才能去泰山祭天地,桓公才作罷。

  三十八年,周襄王的弟弟姬帶與戎人、狄人合謀攻打周王,齊國派遣管仲去調(diào)解周王室和戎人的爭端。周王要用接待上卿的禮儀接待管仲,管仲叩頭說:“我只是諸侯的臣子,怎么敢呢!”多次謙讓,才接受了下卿的禮儀去朝見。三十九年,周襄王的弟弟姬帶來投奔齊國。齊侯派仲孫去請求周王,替姬帶請罪。襄王發(fā)怒,沒有允許。

  四十一年,秦穆公俘虜了晉惠公,又放回了他。這年,管仲、隰朋都去世。管仲病時,桓公問道:“眾臣中誰可以輔佐我?”管仲說:“了解臣下的沒有人比得上君主?!被腹f:“易牙怎么樣?”回答說:“他殺了自己的兒子來迎合君主,不近人情,不可任用?!被腹f:“開方怎么樣?”回答說:“他丟棄自己的父母來迎合君主,不近人情,難以親近?!被腹f:“豎刀怎么樣?”回答說:“他自行閹割來迎合君主,不近人情,難以親信?!惫苤偎篮?,桓公不采納管仲的意見,終于親近、任用三人,于是三人便專擅齊國大權。

  四十二年,戎人攻打周王室,周王向齊國告急。齊國命令諸侯各自派兵駐守在周王室的京畿。這年,晉國公子重耳流亡來齊,齊桓公把本族之女嫁給他。

  四十三年,當初,齊桓公的夫人有三位:即王姬、徐姬、蔡姬,都沒有兒子?;腹门性S多寵愛的姬妾,位同夫人的有六個:長衛(wèi)姬,生了無詭;少衛(wèi)姬,生了惠公元;鄭姬,生了孝公昭;葛嬴,生了昭公潘;密姬,生了懿公商人;宋華子,生了公子雍?;腹凸苤侔研⒐懈督o宋襄公,立為太子。雍巫受到衛(wèi)共姬的寵幸,又通過宦官豎刀獻厚禮給桓公,又受到桓公的寵幸,桓公就答應他們立無詭為太子。管仲去世,五位公子都要求繼位。冬季十月乙亥日,齊桓公去世。易牙進入宮中,與豎刀一起借助宮中有權勢的近臣殺死了許多大夫,擁立公子無詭為國君。太子昭逃奔宋國。

  齊桓公生病時,五位公子各自拉幫結黨爭奪君位。等到桓公去世,就相互攻打,因此宮中無人,沒有人敢裝殮。桓公的尸體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尸體上的蛆蟲爬出了門外。十二月乙亥日,無詭繼位,才運棺入宮,發(fā)出報喪的訃告。辛巳日夜間,才裝殮入棺。

  桓公有十多個兒子,總計后來登位的有五人:公子無詭在位三個月死去,沒有謚號;其次是孝公;其次是昭公;其次是懿公;其次是惠公。孝公元年三月,宋襄公率領諸侯軍隊送齊國太子昭回國并攻打齊國。齊國人驚恐,殺死了他們的國君無詭,準備擁立太子昭。四位公子的黨徒攻打太子,太子逃往宋國,宋軍就跟齊國四公子的軍隊交戰(zhàn)。五月,宋軍打敗齊國四公子的軍隊,立太子昭為君,這就是齊孝公。宋君因為桓公和管仲把太子托付給他,所以來討伐四公子。由于政局混亂的緣故,八月才安葬了齊桓公。六年春天,齊國攻打宋國,因為他拒不參加在齊國舉行的盟會。夏季,宋襄公去世。七年,晉文公登位。十年,齊孝公去世,孝公的弟弟潘假手衛(wèi)公子開方殺死孝公的兒子而自立,這就是昭公。昭公是桓公的兒子,他的母親叫葛嬴。昭公元年,晉文公在城濮打敗楚軍,又在踐土會合諸侯,朝見周天子,周天子讓晉文公做霸主。六年,狄人侵犯齊國。晉文公去世。秦軍在崤山被晉軍擊敗。十二年,秦穆公去世。十九年五月,昭公去世,兒子舍繼位作了齊君。舍的母親不受昭公寵愛,齊國沒人怕他。昭公的弟弟商人因為桓公去世爭奪君位未成,暗中結交賢能之士,撫愛老百姓,百姓們很高興。等到昭公去世,兒子舍繼位,勢孤力單,商人就跟眾人一起在十月間在昭公的墓地殺害了齊君舍,自己登位,這就是懿公。懿公是桓公的兒子,他的母親叫密姬。懿公四年春,當初,懿公做公子的時候,和丙戎的父親一起打獵,爭獵物不勝,等到登上君位,砍斷了丙戎父尸的腳,卻讓丙戎為他駕車。庸職的妻子很漂亮,懿公把他納入宮中,讓庸職陪同乘車。五月間,懿公到申池游覽,丙戎和庸職一同邊洗澡,邊開玩笑。庸職說:“斷腳人的兒子!”丙戎說:“被奪妻的人!”兩人都對這話感到恥辱,都怨恨懿公。便策劃和懿公到竹林中游玩,兩人在車上殺害了懿公,把尸體丟在竹林里逃走了。懿公登位后,驕氣十足,百姓不歸附。齊國人廢黜了他的兒子,到衛(wèi)國迎接公子元回來,擁立為君,這就是惠公?;莨腔腹膬鹤?,他的母親是衛(wèi)國女子,稱作少衛(wèi)姬,因為她躲避齊國的內(nèi)亂,所以住在衛(wèi)國。

  惠公二年,長狄人來侵,大夫王子城父殺了其頭領榮如,把他埋在北門附近。晉國趙穿殺害了他的國君靈公。

  十年,惠公去世,兒子頃公無野繼位。當初,崔杼受到惠公的寵愛,惠公去世,高氏、國氏怕受到他的脅逼,就趕走了他,崔杼逃奔衛(wèi)國。

  頃公元年,楚莊王強大,征討陳國;二年,楚又圍攻鄭國,鄭伯投降,不久又讓鄭伯復國。

  六年春天,晉國派遣郤克出使齊國,齊侯讓母夫人在帳幕中偷看,郤郤克上殿,母夫人一見他是個駝子,就哈哈大笑。郤克說:“不洗雪這恥辱,我誓不再過黃河!”回國后,請求攻打齊國,晉君沒有答應。齊國使者來到晉國,郤克在河內(nèi)捉住齊國使者四人,殺了他們。八年晉國攻打齊國,齊君送公子強到晉國作人質(zhì),晉軍撤去。十年春天,齊國征討魯國、衛(wèi)國。魯國、衛(wèi)國的大夫到晉國請求援兵,都是通過郤克。晉國派遣郤克率領戰(zhàn)車八百輛擔任中軍主將,士燮率領上軍,欒書率領下軍,去援救魯國、衛(wèi)國,攻打齊國。六月壬申日,晉軍與齊軍在靡笄山下交戰(zhàn)。癸酉日,兩軍在鞍地擺開陣勢。逄丑父站在車右邊擔任齊頃公的警衛(wèi)。頃公說:“快馬加鞭前進,打敗晉軍會餐。”齊軍射傷郤克,血淌到鞋上。郤克想回身退入營壘,駕車的人說:“我剛進入陣地,兩次受傷,也不敢說自己受了傷,恐怕驚嚇了士兵。希望您忍耐些?!庇谑怯滞度霊?zhàn)斗。戰(zhàn)斗繼續(xù)進行,齊軍危急,逄丑父擔心齊侯被晉軍俘虜,兩人交換了位置,頃公站在右邊,戰(zhàn)車被樹木絆住而停下。晉國小將韓厥伏在齊侯車子的前面,說:“敝國國君派遣我援救魯國、衛(wèi)國。”以戲弄齊侯。逄丑父讓頃公下車取水喝,頃公才得以逃走,脫身離去,回到齊軍中。晉國郤克要殺掉逄丑父,逄丑父說:“我代替國君去死卻被殺,以后做臣子的就沒有忠于國君的人了?!编S克放了他,逄丑父于是得以逃回齊國。當時晉軍追趕齊軍到了馬陵。齊侯請求獻上寶器來謝罪,晉軍不答應,一定要得到訕笑郤克的蕭桐叔子,要求齊國把田壟和干道都改成東西向。齊人回答說:“叔子是齊國國君的母親。齊君的母親猶如晉君的母親,您怎么樣處置她?況且您是打著正義的旗號前來征伐,最后卻施以暴行,難道可以這樣做嗎?”于是就答應了,讓齊國退還魯國、衛(wèi)國被侵占的土地。

  十一年,晉國開始設置六卿,獎賞鞍地戰(zhàn)役有功人員。齊頃公訪問晉國,要用王者之禮晉見晉景公,晉景公不敢接受,就回來了?;貒螅暪烷_放園林,減輕賦稅,救濟孤寡,慰問傷病者,把所有的積蓄都拿出來救濟百姓,百姓也就大為高興。他又厚禮對待諸侯。直到頃公去世,百姓親附,諸侯不敢侵犯。

  十七年,頃公去世,兒子靈公環(huán)繼位。

  靈公九年,晉國欒書殺害了他的國君厲公。十年,晉悼公征討齊國,齊侯派公子光到晉國作人質(zhì)。十九年,立公子光作太子,高厚輔佐他,讓他到鐘離跟諸侯會盟。二十七年,晉國派中行獻子征討齊國。齊軍被打敗,靈公逃進臨淄。晏嬰阻止靈公逃跑,靈公不聽。晏嬰說:“您也太沒有勇氣了!”于是晉軍圍攻臨淄,臨淄軍民據(jù)城防守不敢出戰(zhàn),晉軍燒毀外城后離去。

  二十八年,當初,靈公娶了魯國的女子,生了公子光,把他立為太子。又有仲姬、戎姬。戎姬得寵,仲姬生了公子牙,把他托付給戎姬。戎姬請求把公子牙作太子,靈公答應了。仲姬說:“不行。公子光立為太子,已廁身諸侯之列了,現(xiàn)在無緣無故廢黜他,您一定會后悔的?!膘`公說:“有我來決定?!本桶烟庸膺w到齊國東部,讓高厚輔佐公子牙作太子。靈公病重,崔杼接回原太子光,擁立他為君,這就是莊公。莊公殺了戎姬。五月壬辰日,靈公去世,莊公繼位,在句竇丘上抓獲太子牙,把他殺了。八月,崔杼殺高厚。晉國聽到齊國發(fā)生內(nèi)亂,征討齊國,到達高唐。

  莊公三年,晉國大夫欒盈逃到齊國,莊公用隆重的客禮接待他。晏嬰和田文子勸阻,莊公不聽。四年,齊莊公讓欒盈秘密地進入晉邑曲沃作內(nèi)應,派軍隊尾隨其后,上太行山,進入孟門關。欒盈敗露,齊軍回師,奪取了晉邑朝歌。

  六年,當初,棠公的妻子漂亮,棠公死去,崔杼娶了她。莊公跟她通奸,多次到崔家,拿崔杼的帽子送給別人。侍者說:“不能這么干?!贝掼贪l(fā)怒,趁著莊公攻打晉國之機,想與晉國合謀襲擊齊國而沒有機會。莊公曾經(jīng)鞭打過宦官賈舉,賈舉仍然侍候他,替崔杼暗中窺伺莊公的行動找機會來報復怨恨。五月,莒君朝見齊侯,齊侯在甲戌日設宴款待他。崔杼聲言有病不理政事。乙亥日,莊公來探望崔杼的病情,乘機追求崔杼的妻子。崔杼的妻子進入內(nèi)室,和崔杼竟自閉門不出,莊公倚著屋柱唱起歌來?;鹿儋Z舉攔住莊公隨從官員自己進來,關上大門,崔杼的黨徒拿著武器從里面沖出來。莊公登上高臺請求和解,他們不允許;請求盟誓訂約,他們不允許;請求在祖廟里自殺,他們不允許。都說:“您的臣子崔杼病重,不能親自來聽候你的命令。這里靠近公宮,(可能有人詐稱主上以行淫。)我們這些陪臣只知奮勇捉拿淫亂者,不聽從其他命令?!鼻f公爬上墻頭,他們射中莊公的大腿,莊公翻身掉下來,就殺害了他。晏嬰站在崔杼的大門外,說道:“君主為國家而死,臣子應當隨他死,為國家逃亡,臣子也應跟隨他逃亡。假若君主為私事而死或為私事而逃亡,除非是他的親信,誰肯承擔這種責任呢!”大門開了,他走進去,頭枕在莊公的尸體上痛哭,連連頓足以示悲痛,后走了出來。有人對崔杼說:“一定要殺掉他?!贝掼陶f:“他是眾望所歸的人,放了他可以贏得民心?!?br/>
  丁丑日,崔杼擁立莊公的異母弟弟杵臼,這就是景公。景公的母親是魯國叔孫宣伯的女兒。景公登位,用崔杼為右相,慶封為左相。兩位相國恐怕引起內(nèi)亂,就跟京都人士盟誓,說:“不和崔杼、慶封合作的處死!”晏子抬頭向天說:“我所以對此持否定態(tài)度,就在于只有忠于君主利于國家的人我才肯服從!”他不肯盟誓。慶封要殺死晏子,崔杼說:“是忠臣啊,放了他吧?!饼R國太史寫道:“崔杼殺害了莊公?!贝掼虤⒘怂?。他的弟弟也如此寫,崔杼又殺了他。他的小弟弟又如此寫,崔杼才放過他。

  景公元年,當初,崔杼生了兒子崔成和崔強,他們的母親死后,崔杼娶了東郭家的女兒,生了崔明。東郭女讓她前夫的兒子棠無咎和她的弟弟東郭偃作崔杼的相。崔成犯了罪,無咎與東郭偃二相嚴加懲治,立崔明作太子。崔成請求終老于崔邑,崔杼答應了他,二位家相不聽從,說:“崔邑,是宗廟所在之地,不行。”崔成、崔強大為惱怒,告訴慶封。慶封與崔杼有矛盾,正希望崔家毀敗。崔成、崔強在崔杼家殺死棠無咎和東郭偃,家中人都逃跑了。崔杼發(fā)怒,沒人在身邊,就派一個宦官駕車,自己去見慶封。慶封說:“請允許我替你殺掉他們?!迸纱掼痰某鹑吮R蒲攻打崔家,殺死了崔成、崔強,殺盡了崔家滿門,崔杼的妻子自殺。崔杼無家可歸,也自殺了。慶封做了相國,專攬大權。

  三年十月,慶封出外打獵。當初,慶封已經(jīng)殺了崔杼,更加驕傲,愛喝酒好打獵,不處理政事,由他兒子慶舍當政,不久父子間發(fā)生矛盾。田文子告訴田桓子說:“亂子將要發(fā)生。”田氏、鮑氏、高氏、欒氏共同商討對付慶氏。慶舍派甲兵環(huán)衛(wèi)慶封官邸,四家部眾合力攻破慶封家。慶封回來,進不了家,逃奔魯國。齊國人譴責魯國,慶封又逃奔吳國。吳國把朱方之地給了慶封,他聚集他的族人居住在那里,比在齊國的時候還富裕。那年秋天,齊國人遷葬莊公,把崔杼戮尸街頭,以博取百姓的歡心。

  九年,景公派晏嬰前往晉國,晏嬰與叔向私下說:“齊國政權最后將歸田氏。田氏雖然沒有盛德可言,但是假公權行私惠,對百姓有恩,百姓喜歡他?!笔?,景公前往晉國,會見平公,想跟晉國一起征討燕國。十八年,景公再次往晉國,會見昭公。二十六年,景公到魯國都城的郊外打獵,就便進入魯都,和晏嬰一起詢問魯國的禮制。三十一年,魯昭公躲避季氏的迫害,逃到齊國。齊侯想把二萬五千民戶封給他,子家勸止昭公,昭公就請齊國征討魯國,奪取了鄆邑給昭公居住。

  三十二年,彗星出現(xiàn)。景公坐在柏寢臺上,嘆著氣說:“多么富麗堂皇!會被誰占有它呢?”大臣們都流淚,晏嬰?yún)s發(fā)笑,景公發(fā)怒。晏嬰說:“我笑大臣們太阿諛奉承了?!本肮f:“彗星在東北出現(xiàn),正當齊國的分野,我為此而憂慮?!标虌胝f:“您修筑高臺深池,賦稅唯恐不能到手,刑罰唯恐不重,這樣下去,妖星將要出現(xiàn),彗星有什么可怕的呢?”景公說:“可以祈禱消除災害嗎?”晏嬰說:“如果神靈可以祈禱而來,當然也可以祈禱而去??墒前傩粘羁嘣购薜臄?shù)以萬計,而您讓一個人去祈禱消災,怎么能勝過眾人的詛咒呢?”這時景公喜歡修建宮室,聚集狗馬,生活奢侈,多收賦稅,重施刑罰,所以晏嬰拿這些后來勸諫他。

  四十二年,吳王闔閭攻打楚國,進入郢都。

  四十七年,魯國陽虎攻打他的國君,沒有獲勝,逃到齊國,請求齊國攻打魯國。鮑子勸諫景公,于是囚禁了陽虎。陽虎得機會逃出,投奔晉國。

  四十八年,跟魯定公在夾谷舉行和平友好的會晤。齊臣犂鉏說:“孔丘懂得禮儀,但是膽子小,讓萊人奏樂,趁機逮住魯君,可以達到我們的目的。”景公深忌孔丘輔佐魯國,害怕它稱霸,所以聽從了犂鉏的計謀。正在會晤時,進獻萊夷音樂,孔子就一腳一個臺階奔上壇臺,派有關官吏捉住萊人殺了,并根據(jù)禮儀責備景公。景公感到慚愧,就歸還侵占的魯國土地表示道歉,就離開了。這年,晏嬰去世。

  五十五年,范氏、中行氏在晉國反叛他們的國君,晉國急攻他們,他們派人到齊國請求借貸糧食。田乞想作亂,結交叛臣以樹立私黨,他就勸說景公道:“范氏、中行氏幾次對齊國有恩德,不可以不援救?!庇谑桥商锲蛉ピ炔⑦\送糧食給他們。

  五十八年夏,景公夫人燕姬生的嫡子死了。景公的愛妾芮姬主了兒子荼,荼年幼,他的母親出身卑賤,又品行不好,大夫們恐怕他當繼承人,就上言希望選擇眾子中年長而又賢能的做太子。景公年老,討厭談論繼承人的事,又喜歡荼的母親,想立荼,但難于啟齒,就對大夫們說:“作樂吧,國家還怕沒有君主嗎?”秋天,景公生病,命令國惠子、高昭子立小兒荼作太子,趕走眾公子,把他們遷到萊邑。景公去世,太子荼繼位,這就是晏孺子。冬天,景公還沒有安葬,眾公子怕被殺,都外出逃亡。荼的異母哥哥公子壽、公子駒、公子黔逃奔衛(wèi)國,公子駔、公子陽生逃奔魯國。萊邑人歌唱道:“景公死了不得參與埋葬,三軍大事不得參與商量,公子們的追隨者啊,到哪里去安身呢?”

  晏孺子元年春,田乞假裝服從高氏、國氏,每次朝會,田乞請求為高氏或國氏陪乘,說道:“您得到國君的寵信,群巨人人自危,要謀反作亂?!庇謱θ撼颊f:“高昭子是一個可怕的家伙,趁他還沒有發(fā)難,我們先下手為強吧。”群臣聽從了他。六月,田乞、鮑牧就和群臣帶著士兵進入公宮,攻打高昭子。高昭子聽到這事,和國惠子去救晏孺子。晏孺子的軍隊被打敗了,田乞的黨徒追趕他們,國惠子逃往莒國,他們就返回來殺死了高昭子。晏圉逃奔魯國。八月間,秉意茲也投奔魯國。田乞搞掉了兩個國相,就派人到魯國召回公子陽生。陽生到了齊國,秘密藏在田乞家里。十月戊子日,田乞邀請群臣說:“我家常兒的母親要舉行祭禮,備下簡單菜肴,歡迎各位來共同喝一杯。”開宴時,田乞把公子陽生裝在一個袋子里,擺在座位的中央,把袋子打開,露出了公子陽生,說道:“這就是齊國的君主!”群臣都伏地參拜。田乞準備跟大夫們訂盟擁立他,鮑牧喝醉了,田乞向群臣撤謊說:“我和鮑牧商量共同擁立陽生。”鮑牧發(fā)怒說:“您忘記了景公的命令嗎?”眾大夫面面相覷要反悔,陽生上前,叩頭說:“可以的話就立我,不可以就算了?!滨U牧擔心招來禍患,就又說:“都是景公的兒子,有什么不可以的!”就跟他訂了盟,擁立陽生,這就是悼公。悼公進入宮中,派人把晏孺子遷到駘邑,殺死在帳幕下,并且趕走了晏孺子的母親芮子。芮子原來出身卑賤而晏孺子年幼,所以沒有權力,國中的人都輕視他們。

  悼公元年,齊國征討魯國,奪取了讙邑、闡邑。當初,陽生流亡在魯國,季康子把自己的妹妹嫁了給他?;貒俏缓?,派人去迎接她。季姬與季魴侯通奸,道出了其中隱情,魯國不敢把她送回齊國,所以齊侯攻打魯國,竟接回了季姬。季姬受到寵幸,齊國又歸還所侵占魯國的地方。

  鮑子跟悼公有嫌隙,關系不好。四年,吳國、魯國征討齊國的南方。鮑子殺害了悼公,向吳國報喪。吳王夫差在軍門外哭祭了三天,率兵從海上討伐齊國。齊國人打敗了吳軍,吳軍就撤回去了。晉國趙鞅征討齊國,到達賴邑便回師而去。齊國人共同擁立悼公的兒子壬,這就是簡公。

  簡公四年春天,當初,簡公和父親陽生一起在魯國,監(jiān)止受到寵信。簡公登位之后,讓他管理國政。田成子害怕他,屢屢上朝打探情況。御者田鞅對簡公說:“田、監(jiān)不可同時任用,您應該作出抉擇?!焙喒珱]有聽從。子我(監(jiān)止)晚上上朝,田逆殺了人,正好碰到,就逮住田逆進宮。當時田氏家族正和睦團結,他們讓囚犯田逆假裝有病,又給看守送去酒食,灌醉并殺死看守,田逆便逃走了。子我邀集田氏族人到田氏宗廟訂盟。當初,田豹想作子我的家臣,派公孫去推薦自己,因為田豹有親喪而中止。后來終于用他做了家臣,受到子我的寵信。子我對他說:“我把田氏全趕走而立你作田氏宗長,可以嗎?”田豹回答說:“我是田氏的遠支,況且他們中間違抗你的不過幾個人,何必全部趕走呢!”田豹將此事告訴了田氏。子行(田逆)說:“他得到君主的寵信,我們不先下手,一定會害您?!庇谑亲有凶∵M了公宮(準備作田氏的內(nèi)應)。

  夏五月壬申日,田成子(田常)兄弟共乘四車到簡公處,子我在帳幕中,出外迎接,于是他們一擁而入,關上大門?;鹿俚挚顾麄?,子行殺死了宦官。簡公跟女人正在檀臺上飲酒,田成子逼他移到后殿去。簡公拿起戈要刺他,太史子余說:“不是對您不利,是要替您除害啊?!碧锍勺映鰧m住在武器庫,聽到簡公仍怒氣未息,準備逃走,說:“哪里沒有國君!”子行抽出劍來說:“遲疑,是壞事的禍根。我們這些人誰不是田氏的宗人?我如果不殺死您,就不是田氏族人!”田成子決定不走。子我回去,集合他的黨徒攻打王宮的側門和正門,都沒能取勝,就退出來。田氏追趕他們。豐丘人捉住了子我來報告,把他殺死在郭關。田成子將要殺大陸子方,田逆請求赦免他。子方用簡公的命令在路上要了一輛車,出了雍門。田豹給他一輛車,他不接受,說:“田逆替我求情,田豹又給我車子,那就是我跟你有勾結,我服事子我,竟跟他的仇人有私交,那還有什么臉面去見魯國、衛(wèi)國的人士?”

  庚辰日,田常在嫈州捉住簡公,簡公說:“我若早聽從御者田鞅的話,不致有今天?!奔孜缛?,田常在嫈州把簡公殺害了。田常就擁立簡公的弟弟驁,這就是平公。平公登位,田常輔佐他,專攬齊國的政權,劃齊國安平以東的地方作為田氏的封邑。

  平公八年,越國滅了吳國。二十五年平公去世,兒子宣公積繼位。

  宣公五十一年去世,兒子康公貸繼位。田會在廩丘反叛。

  康公二年,韓、魏、趙開始列為諸侯。十九年,田常的曾孫田和開始列為諸侯,把康公遷到海濱。

  二十六年,康公去世,呂氏就斷絕了祭祀。田氏終于統(tǒng)治了齊國,至齊威王,齊國稱雄于天下。

  太史公說:我到齊國,從泰山山麓直到瑯邪山,北面到了海濱,肥沃的土地有二千里,這里的百姓胸懷豁達、深沉而多智,這是他們的天性??刻氖ッ?,奠定了國家的基礎,桓公時達到極盛,推行善政,主持諸侯會盟,號稱霸主,不也是理所當然嗎?廣闊遠大啊,的確有大國的風度!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