鑰匙
扃門之鎖曰鑰,而啟鎖之器亦曰鑰,一義易混,故又名后者為鑰鍉。鍉音匙,今謂之鑰匙。
大同之世夜不閉戶,當然無需乎鎖,從前人家,白晝都是大門敞開,門洞里兩條懶凳,歡迎過往人等駐足小坐。到夜晚才關大門,門內有上下插關,此外通常還有一根粗壯的門閂,或豎頂,或橫攔,就非常牢靠。只有人口少的小戶人家,白天全家外出,門上才掛四兩鐵。
鎖與鑰匙最初的形式是簡單而粗大,后來逐漸改良,乃有如今精致而小巧的模樣。西洋鎖有悠久歷史,古埃及和希臘都早有發(fā)明,晚近的耶魯鎖風行世界。鎖與鑰匙給人以種種方便,不僅可以扃門,錢柜、衣柜、書柜、貨柜,都可以加鎖。如果不嫌煩,冰箱、電視、抽屜、手提箱也可以加鎖,甚而至于有一種日記本也有鎖,藏情書珠寶的首飾箱也有鎖。這種種方便,對于有意做賊的人卻是不方便,而且對于主人有時也會引起不大不小的不方便。
最尷尬的情形之一是出門忘了帶鑰匙,而“砰”的一聲彈簧鎖把自己關在門外。我平均兩年之內總有一次出這樣的蠢事。我沒有忘記自己健忘,我為自己建立良好的習慣,把一束鑰匙常串著放在褲袋里,自以為萬無一失。有時候換服裝,忘了掏出褲袋里的鑰匙,而家人均已外出,其結果是只好在門口站崗,常是好幾小時。找鎖匠來開門也不是可以立辦之事。費時誤事傷財之外還不能不深自責悔,急出一頭大汗。人孰無過,但是屢犯同樣過失,只好自承為蠢。記得有一回把自己關在家門外,急得團團轉,好不容易請到一位鎖匠,不料他向門上瞄了一眼便掉頭而去,他說:“這樣的鎖,沒法開?!蔽疫@才發(fā)現我們的門鎖有一點古怪,鑰匙是半圓形的,鑰匙孔也是半圓形的,不知是哪一國的新產品。在這尷尬的情況中有一點沾沾自喜,我有一具不容易被人盜開的鎖。
有一種不需鑰匙的鎖,所謂暗碼鎖。掛鎖上面有四排字,四四十六個字,全無意義相聯(lián),轉來轉去把預定的四個字聯(lián)成一排,鎖就可以打開。這種鎖已成古董了。保險箱式的暗碼鎖則是左轉幾下,右轉幾下,再左轉幾下,再右轉幾下,鎖砉然開。我曾有一個鋁質衣柜就有暗鎖,我怕忘了暗號,特把暗號寫在日記本上。其實柜里沒什么貴重東西,暗號鎖的裝置反倒啟人疑竇。如果其中真有什么貴重東西,大力者負之而走,又將奈何?聽說有一種鎖設有電子裝置,不需犬牙參差的鑰匙,只要一個錄有密碼的磁帶,插進去引動了鎖中小小的電子發(fā)動機,鎖自然開。如今西方許多家庭車房大門之遙控電鎖,當是這種鎖之又進一步的發(fā)明,人坐在車里,老遠地一按鈕,車門自然地于隆隆聲中自啟或自閉。最新的發(fā)明是既不用鑰匙亦不用按鈕,只要主人大喊一聲,鎖便能辨出主人的聲音,呀然而啟。想《天方夜譚》四十大盜之“芝麻,開門!芝麻,開門!”亦不過如是。這都是屬于尖端科技之類,一般大眾一時尚無福消受,我們只好安于一束束的鑰匙之纏身的累贅。
我相信每個人抽屜里都有一大把鑰匙,大大小小,奇形怪狀,而且是年代久遠,用途不明。尤其是搬過幾次家的人,必定殘留一些這樣的廢物。這與竹頭木屑不同,保存起來他日未必有用。
把鑰匙分組系在一起不失為良好的辦法。鑰匙圈尚焉。雖說是小玩意兒,但有些個制作巧妙,頗具匠心。我的鑰匙圈十來個都是我的小寵物,還不時地添置新寵。常用的有下述幾個:
(一)照片框 心愛的照相兩幅剪下裝進框內。其中一幅少不得是我和白貓王子的合照。
(二)英文字母 自己的姓氏第一個字L,菁清的姓氏第一個字母H。
(三)銅鈴一對 放在袋內,走路時嘩鈴嘩鈴響。
(四)小刀 折刀很有用,裁紙削水果都用得著它。
(五)指甲刀 指甲隨時需要修剪,不可一日無此君。
(六)小梳 有時候頭發(fā)吹亂,小梳比五根手指有用。
(七)餅干 方方的一塊蘇打餅干,微有烤焦斑痕,秀色可餐。
(八)紅中 一塊紅中麻將牌,可能是真的,角上穿孔系鏈。雖無麻將癮,看了也好玩。
(九)錢包 可以容納硬幣十枚八枚,打電話足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