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崤之戰(zhàn)

中國散文的24種格調(diào) 作者:楊昊鷗


三、崤之戰(zhàn)

因為有百里奚、蹇叔等一眾賢才的輔弼,加之秦穆公自己銳意進取,秦國的實力與日俱增。秦穆公在稱霸西戎之后漸漸起了東進中原的念頭,但是秦國的東面橫臥著當時的中原強國晉國。說到晉國,那是春秋時期的超級大國,春秋和戰(zhàn)國的分野就在后來公元前403年的三家分晉。晉國因為內(nèi)亂分裂為韓、趙、魏三個國家,而這分裂出的三個國家都能位列戰(zhàn)國七雄,成為三個強國,未分裂的晉國的強大由此可見一斑。

秦穆公要東進中原,就不得不和超級大國晉國爭利。這本來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因為以當時秦國的實力并不足以和晉國一較短長,但是秦穆公在秦國國勢日盛的局面之下有些迫不及待,做出了一個非常沖動和冒進的軍事決定。

公元前628年,和晉國毗鄰的鄭國國君鄭文公去世,同年,晉國的晉文公也去世了。這時,鄭國北門的守衛(wèi)杞子派人密報秦穆公,讓秦穆公派兵襲擊鄭國,而自己屆時將作為內(nèi)應為秦軍打開城門。秦穆公聽到這個消息非常高興,認為這正是東進的良機,于是就征求蹇叔的意見,沒有想到的是蹇叔給他當頭潑了一盆冷水。蹇叔的理由很簡單,他提出突襲他國這種軍事行動必須要行動迅捷才能成功,而秦國和鄭國相隔較遠,長途奔襲很容易走漏消息,也很容易造成將士疲憊,戰(zhàn)斗力下降,成功的概率很低。

應該說蹇叔反對出兵襲鄭的理由雖然簡單,但也很充分,值得秦穆公認真參考。不過此時的秦穆公頭腦發(fā)熱,急于求成,匆匆命令百里奚之子孟明視、蹇叔之子西乞術(shù)、白乙丙率軍襲鄭。蹇叔預感到這次遠征必然失敗,于是在秦軍開拔時跑到軍隊面前大哭,這就是著名的“蹇叔哭師”的故事。秦穆公面對蹇叔的苦苦勸諫并沒有改變決定,反而大罵蹇叔是個老不死的糊涂蛋—我們知道人在頭腦發(fā)熱的時候是很難聽進去反對意見的,賢明如秦穆公這樣的領(lǐng)導者也不例外。

孟明視等人率軍冬天出征,到第二年的春天才到鄭國的鄰國滑國。這時正好有個鄭國的大商人弦高要去周國做生意,看到秦軍大規(guī)模向鄭國靠攏,非常吃驚。弦高是一個愛國商人,他一方面趕緊派人回鄭國報信,另一方面帶著十二頭牛到秦軍的軍營里去,假意告訴秦國人說鄭國人早就知道他們要來了,先派弦高來犒勞秦軍將士,這就是“弦高犒師”的故事。秦軍將領(lǐng)孟明視等人被弦高這么一詐,以為鄭國人真的早已得到消息,做好了戰(zhàn)斗準備,這樣一來襲擊也就失去了意義,只好撤軍。

孟明視等人也許是覺得這樣無功而返不好向秦穆公交代,于是順道把鄭國邊上的小國家滑國滅掉了,之后才撤軍回國。滑國是晉國和鄭國邊境上的一個小國家,是晉國的同姓國,在版圖勢力上屬于晉國的控制范圍。秦軍在晉文公去世不久就滅掉了滑國,這深深觸動了晉國人的神經(jīng),晉國人認為這是秦軍對自己赤裸裸的挑釁。于是晉國集結(jié)軍隊披麻戴孝,在秦軍返程的必經(jīng)之路崤山伏擊秦軍。中國有一句古話叫作“哀兵必勝”,果然,情緒激動的晉軍在崤山大敗秦軍,并且俘虜了孟明視、西乞術(shù)和白乙丙。

這一仗的慘敗,讓秦軍蒙受了重大的恥辱。如果秦穆公是一個平庸的領(lǐng)導者,那么他完全可以把秦軍的這次重大失敗歸罪于孟明視等將領(lǐng),畢竟孟明視等人下令滅滑并不是一個明智的決定。秦穆公曾經(jīng)置蹇叔的忠告于不顧,如果沒有人出來為失敗承擔責任,這對于一國之主來說是有損威信的事情。對于多數(shù)領(lǐng)導者來說,找一個替罪羊來敷衍塞責是再正常不過的選擇。但是秦穆公沒有這樣做。他想盡辦法把孟明視等人從晉國秘密營救回國,并專門到很遠的地方去迎接他們,當眾向孟明視等人沉痛致歉,追悔自己沒有聽從蹇叔的忠告,使得大軍覆滅,主將受辱,把崤之戰(zhàn)失敗的責任完全承擔了下來。之后,秦穆公重新重用孟明視等敗軍之將,率領(lǐng)國人厲兵秣馬,在三年之后率軍攻晉。公元前624年,秦穆公率軍渡過黃河攻入晉國境內(nèi),渡河后燒掉船只表明絕不后退的決心,沿路攻城略地一直打到了崤山。在崤山這個地方,秦穆公命令部下將三年前戰(zhàn)死在此地的秦軍將士的遺骸找出來,隆重地就地掩埋,并為死去的亡將亡軍發(fā)喪,痛哭三日。之后,秦穆公面對部眾發(fā)表了一番講話,講話的講稿被后人整理為《秦誓》。

春秋和戰(zhàn)國的時間分界點歷來有不同的觀點,此處取三家分晉之說。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