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理語警策亦好詩—讀虞世南《蟬》

蓊齋賞詩 作者:于冠深著


理語警策亦好詩—讀虞世南《蟬》

◆原文

飲清露,流響出疏桐。[1]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 [2]秋風。

◆注釋

[1] (ruí):蟬生于腹下的針喙;古代冠帶在頜下打結(jié)后的下垂部分。流響:傳播響聲。這里指連續(xù)不斷的蟬鳴聲。疏桐:高大的梧桐樹。

[2]藉:憑借。

◆今譯

低垂著針喙飲食清澈的露水,蟬鳴似流水發(fā)自高大梧桐樹。

居身高處聲音自會傳出很遠,不是憑借著秋風的徐徐吹拂。

◆蓊齋語語

該詩作者虞世南,官至秘書監(jiān),封永興縣子。論者有謂,唐太宗曾一再稱贊虞世南的“五絕”(德行、中直、博學、文詞、書翰),故該詩或蘊自況之意。照我想來,這樣的自況是很值得肯定和贊揚的,因為表明了自況者的追求與秉持,而且是心口如一、言出行隨的。另外,我還想到,是否唐太宗的贊揚正是作者作這首詩的緣起呢?

“垂 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兩句,很值得細嚼。“垂 ”一詞語義雙關(guān),用得很巧。明里是在說蟬,又讓人想到那些峨冠博帶的官員,其中當然也包括作者自己。

所謂“飲清露”,用現(xiàn)代科學的觀點去看,當然是站不住腳的,但我們不可以苛求古人。在古人看來,蟬就是飲清露的。小時候我在家鄉(xiāng),鄉(xiāng)親們也都這樣認為。在作者的心目中,正因為蟬飲清露,所以品格高潔。

不說“蟬鳴”,而曰“流響”,一個“流”字用得極好。蟬鳴過耳,確實有如流水在淌。就我所知而言,蟬是什么樹都可以棲止的,作者卻單道梧桐,想來也是為了襯托蟬的高潔而特意做出的選擇。不是說鳳凰非梧桐樹不落嗎?可見梧桐樹的非同一般。由此或可認為,作者是在有意塑造“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性格”。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兩句,在上述鋪墊的基礎(chǔ)上推出,可謂水到渠成。這是兩句警策峭拔的哲理之言,予人以深刻的啟迪。

王國維論詩,有景語、情語之說,我以為景語、情語之外,分明還有理語,譬如這“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有人說,詩是不適于講理的。對此我不反對,但是這并不絕對,關(guān)鍵是看怎么個講法和講成什么樣子。文學是語言的藝術(shù),詩是語言的珍珠,或形象,或含蓄,或凝練,或警策,或奇絕,等等,總而言之,獨出機杼,不落俗套,令人眼前一亮,心中頓生共鳴,無論狀物、抒情還是言理,我以為都是好詩。

居高所以聲遠,非緣秋風吹拂?!白浴笔潜厝恍?,“藉”是依賴性。高與遠之間有著內(nèi)在的因果關(guān)系。訴諸聽覺,曰“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訴諸視覺,曰“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登高望遠;訴諸高潔人品,就是“人的名,樹的影”,格高名傳遠了。

從較比準確的含義上說,高潔之人名氣的傳播,歸根結(jié)底也還是須有所憑借的,就像聲音的傳播不可能離開空氣一樣。所謂不“藉”者,只是自己無須也不屑于去借罷了。高潔的人品是緊缺社會資源,百姓心里有桿秤,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故雖然高潔者自己于名無求,群眾卻視為楷模,口口相傳。在我看來,這就是“居高聲自遠”的內(nèi)在緣由了。不言而喻,也只有這樣的“自遠”才彌足珍貴,正所謂“金杯銀杯不如百姓的口碑”。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