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的理由
通常我們做或者不做某件事,要向別人說明時,總得有個理由。中國古話“一把尺子量到底”,意味著衡量事情的尺度應當是一樣的,無論到哪里,大家都認可。來到美國后發(fā)現(xiàn),這里不光衡量長度的尺子跟我們不一樣(我們習慣用公制,他們通用英制),就連衡量事情的標準也和我們有些差別。
住處廚房的水管出水不暢,本來約好了人來修??斓綍r間了,那人突然一個電話說不來了,理由是:“天氣異常,孩子不能去上學,要在家里照看孩子?!闭б宦犝媸欠艘乃?,這理由也太個人化了吧,誰不能編出這樣的借口來搪塞?兒子說,這個理由非常充分,因為這里的法律規(guī)定,未成年人(尤其是幼兒)不能單獨待在家里。而天氣異常是大家都看到的,遇到這種情況,學校會通知學生不要來上學,大人就需要在家監(jiān)護孩子。國內媒體不是常有孩子被鎖在家里自己玩火、爬陽臺、爬窗口出事的報道嗎?在美國,要出這樣的事情,大人就要吃官司了。
早些日子,亞特蘭大下了一場雪,這在美國南方不常見。四望白雪皚皚,但路上積雪不是太厚。天一亮,兒子他們就在網上看到大學停課的通知,其實準確地說是學?!瓣P門”,不僅課停了,連辦公室、實驗室、圖書館……都不開門了,這消息自然引起一片歡騰。后來聽說,除了醫(yī)院,市內的超市、商店、麥當勞之類的餐館,統(tǒng)統(tǒng)關門大吉。問:“這點雪為何造成服務癱瘓?”答曰:“理由主要就一個——不能開車?!卑凑瘴覀兊臉藴?,這場雪不至于不能開車?。●R路上不是還有車在跑嗎?再問:“超市、餐館關門,老板豈不是受到損失嗎?”知情者告知:“老板不傻,他們心里有本賬的。這里的法律規(guī)定,員工在上班路上出了事,老板要負責任。萬一哪個員工雪后開車上班出了事,老板的損失比停業(yè)要大多了。所以,老板寧肯選擇關門?!?/p>
當然,這里雪天不上班有個基本出發(fā)點是,美國南方下雪少,市政部門沒有鏟雪車之類的除雪器械,偶遇下雪天,“不能開車”就成了不上班的響當當的理由。如果在經常下雪的美國北部、東北部,一下雪就出動鏟雪車清理道路,情況就另當別論了。
大熱天的,家里空調壞了。大人還可以湊合,小孩子睡不好覺就要吵鬧。下午4點,修空調的人來了,拉美裔的男人,干活挺麻利,半個多小時修好,開始制冷了。和國內修空調、熱水器的工人很相似,都是抓緊干完就走,可能是計件工資制的刺激。他對兒子說,這幾天特別忙,有時要到晚上10點才干完。前天兒子與他們公司聯(lián)系,問可不可以快點派人來修,可以多給點錢。結果“被咆哮了”,回答是:“你把存折給我也不行,把房子給我也不行,我們就是這樣做生意的,人少,派不過來,只有等?!边@也是美國人的道理。從好處說,是不讓“加塞”,不收“小費”;從壞處說,是人少,缺乏技工。
吃快餐時又聽說了一個狀告麥當勞的事。某人向法院狀告麥當勞讓他得了肥胖癥、高血壓、高血脂……要向麥當勞索賠。理由是:麥當勞快餐比別的快餐便宜,所以吸引他更多到麥當勞消費;而且店鋪開到家門口,讓他不需選擇,一出門就能買到,自然吃麥當勞就最多,所以麥當勞要對他目前的健康狀況負責……這可真是太新鮮了!物價便宜,店鋪普及,我們都把它看作商業(yè)經營的成功,在這里居然成了被控告的理由,這不有點像“刁民講歪理”嗎?據說這個官司現(xiàn)在還沒有結果(美國法院審理程序繁雜,進度很慢),但法院受理了,至少表明他的理由還是能夠被接受的。
還聽說一個白人學生狀告大學的事,是大學課堂上老師講的一個典型案例。這里很多大學(特別是公立大學)為了顯示種族多樣性,招生時往往留出一定名額用于招收拉美裔、非洲裔的學生。有一個白人學生,論成績本可以申請到一所較好的大學,但因為預留名額的原因,只能在白人的圈子里競爭,結果沒有進入,只好退而求其次,到了另一所學校。這樣,他內心就不平衡了:學校照顧了拉美裔、非洲裔學生,實際結果是對白人學生不公平,所以要狀告學?!,F(xiàn)在這位學生快要畢業(yè)了,跟上面的那件事情一樣,官司還沒有結果。不過法院受理了,表明他提出的也是一個可以拿出手的理由,至于這理歪不歪,那就是見仁見智的事了。
我們習慣的邏輯是:小道理服從大道理。大道理注重一般規(guī)律(如,要拿工資就得上班,是學生就得按時上學),用的是“大尺度”;小道理注重人的價值,體現(xiàn)人情、人性,是具體性的“小尺寸”。中國古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薄按蟪叨取笔欠褚灿泻饬坎粶蚀_、不細致、不到位的時候?“小尺寸”是否也有它合理的邏輯呢?看起來,社會對于個人的“小理由”“小尺寸”不能簡單一刀切,而是需要給予應有的理解和尊重。
寫于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