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錢神、玄壇和五路財神

神魔國探奇 作者:劉逸生 著


錢神、玄壇和五路財神

晉人魯褒寫過一篇《錢神論》,可謂嘻笑怒罵,皆成文章。其中精采的片段,不妨在此引錄幾句:

錢之為體,有乾有坤。其積如山,其流如川。為世神寶,親愛如兄,字曰孔方。

見我家兄,莫不驚視。錢之所佑,吉無不利。何必讀書,然后富貴。

由是論之,可謂神物,無位而尊,無勢而熱。錢之所在,??墒拱?,死可使活;錢之所去,貴可使賤,生可使殺。

財神

有錢可使鬼,而況于人手!死生無命,富貴在錢。

魯褒把錢尊為神物,可以支配人的生死,連天也奈何不得。在中國歷史上,他算是第一個道破天機,指點迷途,是值得大書一筆的。

一、趙公明怎么變成財神?

但是后來,錢神卻改稱為財神了。這個財神的稱謂,不知最早起于何時,他有名有姓,有形有象,受到民間香火的供養(yǎng),大概至少有千年歷史了。

這個財神爺據(jù)說姓趙,名公明。此神是個黑凜凜大漢,滿腮胡子,身披金甲,手執(zhí)鐵鞭,跨著一頭斑斕猛虎,形容威猛??瓷先ゲ凰剖枪苠X的,倒像是搶錢的。

《封神榜》上此神大大有名。他原是峨嵋山羅浮洞仙,應(yīng)聞太師邀請,下山滅周,初時連場得勝,威風(fēng)十足。后被姜子牙用“釘頭七箭書”蠱術(shù)弄死。此人與錢財并無關(guān)系。

趙公明的名字,最早出現(xiàn)于晉代干寶的《搜神記》,原不是什么財神,而是瘟神。此書說:“初有妖書云:上帝以三將軍趙公明、鐘士季各督數(shù)鬼下取人。”也就是奉上帝之命下凡間散布瘟疫的,為什么又成為招財進(jìn)寶的神呢?

張?zhí)鞄?/p>

有一本《三教搜神大全》,乃是宋人編撰,元人增修,明人刊刻。此書說的趙公明來歷,卻與《封神榜》《搜神記》大有不同。

此書說,趙公明是終南山人,秦始皇時,因世亂避居山中,精修至道。功成以后,奉玉帝旨意,為神霄副元帥。他所居的位,乃是金水合氣之象。他頭戴鐵冠,手執(zhí)鐵鞭,是金生水之氣;黑面長須,是北方水象;跨下猛虎,又是金象。因此此神乃是水中金的代表。

此書又說,漢代天師張道陵,修煉神丹時,奏請玉帝派神吏看守丹爐,禁制妖魔。上帝便加封趙公明為正一玄壇元帥,為張?zhí)鞄熥鍪匦l(wèi)。其后張?zhí)鞄燂w升上天,趙公明便永鎮(zhèn)龍虎山。他手下有猛將八員,應(yīng)著八卦方位;有六毒大神,應(yīng)著天煞、地煞、年煞、月煞、日煞、時煞;又有五方雷神、電神、猖兵,應(yīng)著五行之位;又有二十八將,應(yīng)著上天二十八宿;又有天和、地合二將,應(yīng)著天門、地戶;又有水火二營將,以應(yīng)春生秋殺。由此看來,此神權(quán)力甚大,并不是只管財政或看守金庫的。

不過此書又說,玄壇元帥有廣大法力,既能驅(qū)雷役電,喚雨呼風(fēng),除瘟剪瘧,治病禳災(zāi),又能代人間伸雪冤屈之事;除此之外,世人的買賣求財,他也有權(quán)去管,只要世間的商賈人等向他虔心祈請,他能使人交易暢順,生意得手,招財進(jìn)寶。大抵由于他有這個本領(lǐng),又代表了水中金,所以自宋代開始,他就成為生意人虔心信奉的財神爺了。

財神爺?shù)穆臍v如此,本事又如此,凡是供奉趙玄壇元帥的商戶人家,是不可不知道的。

二、五路財神的來歷

除了玄壇元帥趙公明,民間還有另一財神,叫作“五路財神”。在江、浙一帶,每年的正月初五日就是這個財神的誕日,一大清早,商店里就燒香燃燭,備具牲禮,虔誠地迎接財神。商號也多在此日開市,大放爆仗,以祝一年生意吉利。

清人顧祿《清嘉錄》寫江、浙風(fēng)俗,也記載了此事:

(正月)五日,為路頭神誕辰。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爭先為利市。必早起迎之,謂之接路頭。

路頭神又叫“五路財神”。據(jù)顧祿的考證,明代初年,在江蘇的民間祀神之中,有所謂“五顯靈順廟”。五顯就是顯聰、顯明、顯正、顯直、顯德,又稱為“五圣”。舊時蘇州的上方山就有一座五圣廟,一向香火甚盛。到了清代康熙年間,有個叫湯斌的人,到江蘇任巡撫,說這五圣廟是屬于“淫祠”之列,下命禁止祭祀,連神廟也拆掉了。

湯斌的《奏毀淫祠疏》是這樣羅列罪狀的:

蘇松淫祠,有五通、五顯、五方圣賢諸名號,皆荒誕不經(jīng)。而民間家祀戶祝,飲食必祭。妖邪巫覡創(chuàng)作怪誕之說,愚夫愚婦為其所惑,牢不可破。蘇州府城西十里,有楞伽山,俗名上方山,為五通所踞幾數(shù)百年。遠(yuǎn)近之人,奔走如鶩,牲牢酒醴之饗,歌舞笙簧之聲,晝夜喧鬧,男女雜沓,經(jīng)年無時間歇。歲費金錢,何止數(shù)十百萬?商賈市肆之人,謂稱貸于神可以致富,借直還債,神報必豐。諺謂其山曰玉山,其下石湖曰酒海。蕩民志,耗民財,此為最甚。更可恨者,凡年少婦女有殊色者,偶有寒熱之癥,必曰五通將娶為婦,而其婦女亦仿佛夢與神遇,往往羸瘵而死。家人不以為哀,反艷稱之。每歲常至數(shù)十家,視河伯娶婦而更甚矣。

不過,湯斌禁得了廟,禁不了心。老百姓私下還是照樣崇奉,為了避免官府干涉,又把“五圣”改成“路頭”,稱之為財神。既是財神,官府也不好明令禁止了,只好由他。這是老百姓和官府玩的一場把戲,而“五路財神”即由此而來。

五路財神圖

中國北方也有類似五路財神的。

《北平風(fēng)俗類征》引《春明叢說》云:

彰儀門外有神祠三楹,俗呼“五齊廟”。塑五神列坐,皆擐甲持兵,即南方之五通神也。好事者高其闬閎,廓其廊宇,以紙作金銀錠,大小數(shù)百枚,堆壘幾上,求富者齋戒沐浴,備牲醴而往,計其所求之?dāng)?shù),而懷紙錠以歸,謂之借。數(shù)月后,復(fù)潔牲醴,更制紙錠,倍前所借之?dāng)?shù),納諸廟中,謂之還。或還或借,趾錯于途,由來久矣。

這些或叫五圣,或叫五通、五顯的,其來歷傳說不一,但民間卻不愿去查究,反正都認(rèn)為是“五路財神”,或拜祭,或借錢還錢,無非是為了求財而已。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