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由怪爬蟲變成的北帝

神魔國探奇 作者:劉逸生 著


由怪爬蟲變成的北帝

由天上的星宿化成大爬蟲,又由大爬蟲變成北方的神;由一個大爬蟲變成兩個大爬蟲,爬蟲又變成兩員神將,而先前的大爬蟲又成為后起的兩個爬蟲的領(lǐng)袖:這許多離奇古怪的變幻,集中在所謂“北方真武玄天上帝”的身上,是中國人歷代制造神靈過程中最富幻想的代表作。

這個北方真武玄天上帝,民間簡稱“北帝”,在中國現(xiàn)代史掀開大規(guī)模廢廟、毀廟運(yùn)動之前,北帝的廟宇,林立于南北各地,到處香火,其數(shù)量之多,僅遜于無處不在的關(guān)帝廟;而歷劫之后,至今佛山市的北帝廟—又稱祖廟,不但巋然獨(dú)存,而且辟為公園,游人不絕,不難從中想象此神在香火極盛時代那種了不起的氣派。

但此神最初的來歷及其形象是怎樣的呢?說來話長,也不易逐一細(xì)說,只能勾劃它的一個大概輪廓。

一、玄武最初是七個星座

原來中國遠(yuǎn)古時代,山海沼澤之中飛潛動植之物,其絕對種類比現(xiàn)在多得多。后來因種種緣故—包括氣候變化、人為捕殺、生存競爭失敗、自然消滅等等,種類才逐漸減少。古人所說的龍、鳳凰、麒麟乃至鴆鳥、白澤之類,當(dāng)時都是實(shí)有的,后來消失于地球之上,于是或以為是古人故神其說,或以為是“頭腦的產(chǎn)物”,至今爭論不休。

四神獸

單說有四種動物,也是古人認(rèn)為頗有神圣色彩而加以崇拜的。這四種動物,一叫蒼龍,二叫白虎,三叫朱雀,四叫玄武。為什么說這四物是古人崇敬的呢?因?yàn)檫@四物在很久以前就被我們的祖先移到天上,變成守衛(wèi)天地四方的保護(hù)神了。

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們的祖先就把天上的星宿按其出沒方位,歸類分等,構(gòu)成一套“天文系列”。到了漢初,即公元前二世紀(jì),這套“天文系列”已經(jīng)基本完成和定型。它大致上是這樣的:

圍繞天北極的星宿,分為紫微、太微、天市三垣,即三個區(qū)域;從外面圍繞這三垣的許多星,都在三垣南面,便分成二十八宿。二十八宿的位置,相當(dāng)于太陽在天上經(jīng)行的黃道帶以及赤道帶的兩側(cè),彼此連接,繞天一圈。因?yàn)榈厍蚶@太陽運(yùn)行和自轉(zhuǎn)的緣故,這二十八宿不能在地球上同時看到,它們或出或沒,或升或降。于是古人把二十八宿索性分成四段,每段又以一種動物作為標(biāo)識,稱為“四象”。四象便是蒼龍、白虎、朱雀、玄武。蒼龍屬下有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玄武屬下有斗、牛、女、虛、危、室、壁七宿,白虎屬下有奎、婁、胃、昴、畢、觜、參七宿,朱雀屬下有井、鬼、柳、星、張、翼、軫七宿。這四象各守四方:蒼龍屬東方,玄武屬北方,白虎屬西方,朱雀屬南方。

二、何謂“玄武”?

龍、虎、雀三種都容易明白,“玄武”是什么東西,卻是個糾纏不清的問題。

1.《楚辭·遠(yuǎn)游》:“召玄武而奔屬?!泵骱榕d祖《補(bǔ)注》:“玄武謂龜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鱗甲,故曰武?!?/p>

2.《禮記·曲禮》:“行,前朱鳥而后玄武?!笨追f達(dá)疏:“玄武,龜也?!?/p>

3.張衡《思玄賦》:“玄武宿于殼中兮,騰蛇蜿而自糾?!崩钌谱ⅲ骸褒斉c蛇交曰玄武?!?/p>

玄武畫像磚

4.《后漢書·王梁傳》:“玄武,水神之名?!崩钯t注:“玄武,北方之神,龜蛇合體。”

共有四種說法:

1.龜蛇:可以解釋為龜、蛇二物,也可以解釋為似龜形或有龜?shù)奶卣鞯纳摺?/p>

2.玄武就是龜。

3.龜與蛇交尾,是玄武。

4.龜與蛇合為一體,即龜蛇相纏的形狀。

許多人都相信玄武是龜與蛇二物的結(jié)合,或云龜與蛇交尾,或云龜與蛇相纏。我卻頗為懷疑。因?yàn)樯n龍、白虎、朱雀都是一物,何以玄武偏生是二物?其理不通,此其一。龜與蛇交尾,何人見過?違反生物常識,此其二。即使古人訛傳龜蛇可以交尾,這交尾形象不雅,豈可作為“四象”之一而升到天上去作為“示范”?此其三。所以我頗傾向于孔穎達(dá)之說,認(rèn)為玄武就是龜。不過,龜有多種,哪些龜可以稱為“玄武”,卻又需要考究。《群譚采余》引朱熹的話說:“玄武即是烏龜之異名。龜,水族也,水屬北,其色黑,故曰玄;龜有甲能捍御,故曰武。其實(shí)只即烏龜一物耳。北方七宿如龜形,其下有騰蛇星,蛇,水屬也,借此以喻身中水火相交,遂繪為龜蛇蟠虬之狀,世俗不知其故,乃以玄武為龜蛇二物。”朱熹這話,與孔穎達(dá)相同,但“水火相交”,乃是道教出現(xiàn)之后的說法,在先秦是沒有的。

三、“蛇龜”的發(fā)現(xiàn)

玄武到底是哪種龜?筆者蓄疑已久。直到1985年,報(bào)紙上忽刊出一則短訊,并附照片,說湖南石門縣發(fā)現(xiàn)一種龜類動物,名叫“蛇龜”,此物的頭極似蛇頭,而更奇怪的是,龜?shù)谋成下∑鹨粭l有蛇形的甲殼,蛇形在殼上盤繞一周,其頭落在龜?shù)挠已g,而其尾卻落在龜頭左側(cè)殼上,蛇形栩栩如生。見此照片之后,筆者猛然想起,這不就是傳說中的“玄武”嗎?古人說的“龜蛇合體”不正是這種東西嗎?這種蛇龜,可能在古代也是罕見之物,故古人用它來配蒼龍、白虎、朱雀,為“四象”之一。至于后來,此物更為罕見,遂生出龜與蛇二物的說法,那是一種誤解,或是想當(dāng)然而已。

蛇龜?shù)陌l(fā)現(xiàn),我以為足夠解決“玄武之謎”的。

四、黑帝與劉邦

中國古代又有“五天帝”的說法。

《周禮·天官·大宰》有“祀五帝”的記載,唐賈公彥疏云:“五帝者,東方青帝靈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黃帝含樞紐,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光紀(jì)?!贝苏f出于古代緯書。這五帝似與古天文家的“四象”無關(guān),而是另外一個系統(tǒng)。但“北帝”二字,卻已露出端倪,說明在古人心目中,天地的東、南、西、北、中各有一位最高天神做主宰,他們又代表青、黃、赤、白、黑五色,而且各有自己的名字。

但值得注意的是《史記·封禪書》這段話:

劉邦

(漢高祖)二年,東擊項(xiàng)籍而還入關(guān),問:“故秦時上帝祠何帝也?”對曰:“四帝,有白、青、黃、赤帝之祠?!备咦嬖唬骸拔崧勌煊形宓?,而有四,何也?”莫知其說。于是高祖曰:“吾知之矣,乃待我而具五也?!蹦肆⒑诘垤簦槐碑?。

按這記載,由四帝增至五帝,乃是漢初的事;最早自稱黑帝的,是漢高祖劉邦;黑帝治北方,亦即北帝,可知第一個北帝也是此人。

五帝的祭祀,是屬于官方的,與老百姓關(guān)系不大;而后來老百姓心目中的北帝,也不是這個劉邦。

五、五斗米道與水神

所謂“北方真武玄天上帝”的原型,其實(shí)是出自道家,具體來說,是出自后漢的五斗米道?!度龂尽堲攤鳌芬兜渎浴氛f,漢靈帝時,張角為太平道,張修為五斗米道。太平道以符水治病,五斗米道又加設(shè)靜室,使病者處其中思過;又有鬼吏,為病者祈禱?!罢埗\之法,書病人姓名,說服罪之意,作三通(封),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謂之《三官手書》”。

這里值得注意的是,五斗米道只奉三個最高的神,即天、地與水。水神的地位,與天地同列。后來,“三官”一方面演化為道教的三元大帝,即上元一品九氣天官紫微大帝,中元二品七氣地官清虛大帝,下元三品五氣水官洞陰大帝(見《三教搜神大全》卷一)。而另一方面,三官中的“水官”又演化為北方的水神,與玄武結(jié)合,又與黑帝結(jié)合,既有“玄武”之名,又是享有天帝地位的最高主宰之一。從此官方欽定的五帝之中,只有這位北方之帝最為煊赫,其余青、黃、赤、白帝,在民間的心目中便逐步暗淡甚至消失了。

六、道士們胡編的北帝來歷

道教興起又分成幾派以后,對玄武之神也就出現(xiàn)許多種說法?!兜啦亍ざ瓷癫俊は略E類》有所謂《真武本傳神咒妙經(jīng)》,說元始上帝見下界紂王淫心失道,遂命金闕玉皇大天帝制詔,降于北極省施行陽助,于是太玄大將皂纛玄旗,被發(fā)跣足,躬披鎧甲,協(xié)助武王伐紂,平治社稷,功成而攝踏龜蛇回天。昊上玉尊遂冊封他為玄武,加號太上紫皇天一真人玄天上帝,遂為福神。

這種說法,從何時開始,弄不清楚,但它沒有滲入佛教的內(nèi)容,可能出現(xiàn)的時間較早。到了道教要乞靈佛教來充實(shí)本教的內(nèi)容時,這個玄武之神便又同佛教發(fā)生關(guān)系?!兜啦亍ざ瓷癫俊び泜黝悺ば焐系蹎⑹ヤ洝酚嘘P(guān)此神的記載,和上述便完全不同。它說“玄帝乃先天始?xì)猓珮O別體。黃帝時,下降托胎凈樂國善勝皇后,孕秀一十四月,歲建甲辰三月初三日午時,玄帝產(chǎn)母左脅,長而勇猛,不統(tǒng)王位,唯務(wù)修行”,然后入山修煉云云。這里所謂“善勝皇后”“凈樂國”,顯然都帶上佛教色彩;“不統(tǒng)王位,唯務(wù)修行”,同釋迦牟尼生平又何其相似。這些正是另一派不學(xué)無術(shù)的道士胡編出來的鬼話。

明人余象斗的《北方真武祖師玄天上帝出身全傳》也是根據(jù)后一種說法。此書開頭說,在隋煬帝時,玉皇在兜率宮中設(shè)宴,忽見一金花樹放光,問知是下界劉天君家中的寶樹,玉帝貪愛此樹,便指一魂化身,投胎于劉天君家,做他兒子。原來寶樹乃是多寶如來、寶勝如來等七位如來寄身之處,故有紫氣毫光。這七位如來見劉天君之子日夕供養(yǎng)寶樹,便上天問三清天尊,三清天尊說出原委,并指定一個如來,將劉天君之子點(diǎn)化出家。這樣一段開頭,便已是佛道混雜,以后更是一派胡說。筆者認(rèn)為,凡是佛道混雜的東西,乃是最低能的瞎編,也是最沒有價(jià)值的。余象斗的《北帝傳》正好陷入這個泥潭,因而此書越編越離奇,也越來越不堪一讀,可以不需在此浪費(fèi)筆墨談它了。

倒是宋代編輯的《方輿勝覽》卷卅三有一條值得注意:“武當(dāng)山:《荊州記》云:在縣南二百里,一名仙室,一名太和。《圖經(jīng)》引道書載,真武(于)開皇三年(583)三月三日生,生而神靈,誓除妖孽,救護(hù)群品,舍俗入道,居武當(dāng)山四十三年功成飛升,遂鎮(zhèn)北方?!彼^“真武”,亦即玄武,宋代避諱“玄”字,將玄武改為真武。此書說武當(dāng)山的北帝,生于隋文帝初年,原是個道士,修煉功成,遂鎮(zhèn)北方。敘述很簡單,但可信程度高些。不過,由一個普通道士變成北帝,其中有何奧妙,還不清楚。從宋代開始,道教在武當(dāng)山已建立了一個中心,宣傳它為名山仙境,來此求仙修行者絡(luò)繹不絕。那么,首先在此修道的人,后來被道士吹噓為“鎮(zhèn)守北方”的天帝,遂與玄武合而為一,這卻是近于情理的。

釋迦降生圖

武當(dāng)山的北帝,在元代已經(jīng)頗為煊赫。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朝廷加封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道士在武當(dāng)山上大興土木,建了許多宮觀?,F(xiàn)在山上還有幾塊元代的碑刻,還有些殘存的元代建筑。

七、明成祖與北帝的人神交往

北帝聲威最盛是從明代開始的。

原來朱元璋死后,傳位于太孫朱允炆,是為建文帝。建文帝害怕分封各地的藩王—許多是他的叔輩—據(jù)地自強(qiáng),不利于中央集權(quán),便接受大臣建議,削減藩王權(quán)力。此時坐鎮(zhèn)北京的朱棣見情勢不妙,便起兵南下,要奪取侄兒的帝位。又怕戰(zhàn)而不勝,于是乞求神靈幫助。北京原有北帝廟宇,朱棣又是從北攻南,因此便乞靈于北方真武玄天上帝。據(jù)李卓吾《續(xù)藏書·姚廣孝傳》載,成祖初起燕,問出師期于姚廣孝。廣孝曰:“未也,俟吾師至?!奔捌冢扉Τ黾吏?,見披發(fā)而旌旗蔽天,問何神。廣孝曰:“吾師,北方之將玄武也?!敝扉t披發(fā)仗劍以應(yīng)之。其后出兵,每到兩軍大戰(zhàn),常見一神,黑旗披發(fā),隱隱扶助。朱棣登位后,遷都北京,于是“普天之下,率土之濱,莫不建廟而祀北帝”。北帝廟遍布國內(nèi),便是在此時開始的。歷經(jīng)二百多年,北帝廟的香火一直興旺不衰,這同明成祖朱棣的加意崇奉,視為輔國之神是有很大關(guān)系的。到了清代,因?yàn)闈M洲開國時已崇奉關(guān)羽,建立全國政權(quán)以后,祀典更隆,北帝的聲威遂被關(guān)帝所凌駕;但在民間,北帝的地位卻未見動搖,依舊供奉唯謹(jǐn)。

道教圣地武當(dāng)山

明成祖朱棣

北方真武玄天上帝

八、龜蛇二將

現(xiàn)在可以轉(zhuǎn)筆談?wù)匌斏叨⒘恕?/p>

上面說過,龜蛇是北方七宿的形象,又名玄武。后來玄武變?yōu)樯耢`,這神靈在一段時間內(nèi),與龜蛇本是一體,亦即龜蛇是玄武的化身。翟灝《通俗編》記此事云:

《酉陽雜俎》:太和中,朱道士者游廬山,見澗石間蟠蛇如堆錦,俄變巨龜。訪之山叟,云是真武現(xiàn)。(筆者按,朱道士看到的,可能便是“蛇龜”,初見似蛇,細(xì)視卻是龜。)《靈應(yīng)錄》:沈仲霄子于竹林見蛇纏一龜,將鋤擊殺之。其家數(shù)十口,旬日內(nèi)相次而殞。有識者曰:玄武神也。《云麓漫鈔》:玄武本北方之神,祥符間,避諱改真武,后興醴泉觀,得龜蛇,道士以為真武現(xiàn),自后奉事益謹(jǐn)。其繪像披發(fā)、黑衣、仗劍、踏龜蛇,從者執(zhí)黑旗焉。按諸說,則龜蛇即真武化現(xiàn),不特為從將也。

《通俗編》引了由唐至宋的三則材料,證明龜蛇是玄武的化身,這是可信的。不過,玄武既是北方大神,卻又有龜蛇的形象,畢竟不雅,而且和大神身份不相稱。于是道士們又制作胡言,說這龜蛇乃是北帝收伏的兩個部將?!稓v代神仙通鑒》就是這樣編的。此書說,紂王時,有六個魔王擾亂天下,元始天尊派太玄元帥收魔蕩穢,玄帝與六魔戰(zhàn)于洞陰之野,四魔大敗而逃,余下二魔,一化為龜,一化為蛇。玄帝施大威力,攝二魔于足下,不能變動。從此龜蛇二將成為玄帝的部將云。這也是道士們曾施于太上老君身上的“一氣化三清”手段的又一運(yùn)用,一個玄武,本是爬蟲,卻化出一神和二將,從此崇奉者、設(shè)教者皆大歡喜,心安理得了。這便是神道的妙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