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韻學(xué)札記
顧炎武《詩本音》分東、支、魚、真、蕭、歌、陽、庚、蒸、侵,凡為十部。
江慎修《古韻標準》分東、支、魚、真、元、宵、歌、陽、庚、蒸、尤、侵、覃,凡為十三部。
段玉裁《六書音韻表》分之、蕭、尤、侯、魚、蒸、侵、覃、東、陽、庚、真、諄、元、脂、支、歌,凡為十七部。(之、支、脂三韻為三部,尤、幽二韻為一部,侯為一部,識極精審。)
張皋文更就十七部分冬於東;王念孫就十七部,分祭於脂,又分入聲十月以下七韻獨為一部,侵之入聲二十六緝合以下三韻,覃之入聲二十七合以下十六韻皆各為部,故就張氏所分可為十八部,就王氏所分可為二十一部。太炎先生云,核實可為二十二部。
《孔雀東南飛》以移為施,儀、離、奇、池入支、微、灰韻。決為漢詩。
韻書始于李登《聲類》,其書今逸,《漢學(xué)堂叢書》中有輯本。
李光地《榕村韻書》論翻切法曰,支、微、齊、魚、虞、歌、麻七韻,乃首攝之字,生天下之萬音者,故可以切他部,而他部不能切七部。蓋七部之字乃天然揚音,非兩聲合成者也。
顧氏《音論》:反切之語自漢以上即已有之,宋沈括謂古語已有二聲合為一字者,如“不可”為“叵”,“何不”為“盍”,“如是”為“爾”,“而已”為“耳”,“之乎”為“諸”。鄭樵謂慢聲為二,急聲為一。慢聲為“者焉”,急聲為“旃”;慢聲為“者歟”,急聲為“諸”;慢聲為“而已”,急聲為“耳”;慢聲為“之矣”,急聲為“只”是也……如“不聿”為“筆”、“於菟”為“虎”之類。
唐寫本《唐韻》,吳縣蔣黼光緒末得之北京廠肆,上海國學(xué)保存會影印行世。據(jù)諸家考證,蓋孫愐以前初唐寫本,可考見陸氏《切韻》面目也。
平水劉淵有《壬子新刊禮部韻略》,并省為一百七韻。
元黃公紹《古今韻會》因之,計上平十五,下平十五,上聲三十,去聲三十,入聲十七。
至陰幼達(中夫)幼禺(時夫)兄弟作《韻府群玉》,又并上聲極部入迥韻,為一百六部。(詳黃虞稷《千頃堂書目》)。刪剩八千八百余字,較丁度《集韻》僅十之二,較《廣韻》僅十之四耳。
明太祖命樂韶鳳等撰《洪武正韻》,斥沈約為吳音。(宋濂序)。以中原之韻更正其失,并平、上、去各為二十二部,入聲為十部,合為七十六韻。其注釋以宋毛晃《增修互注禮部韻略》為藍本,然終明之世竟不通行。
清圣祖乃命儒臣重加增輯,得萬二百三十五字,賜名《佩文詩韻》,迄今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