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向往金頂山

風(fēng)流草 作者:喻莉娟 著


向往金頂山

這次到遵義,一上的士,年輕的駕駛員就問我:“來過遵義沒有?”我說:“來過?我是大半個遵義人呢?!?/p>

我雖然在貴陽出生,卻是在遵義的一個小縣里長大。那時候到遵義一趟,就是我們時常拿來炫耀的事情。那時遵義地區(qū)文藝調(diào)演、中學(xué)生田徑運動會、籃球賽,我都是要來充數(shù)的。雖然拿不到什么好名次,算不上什么臺柱子,但最高興的卻是能到很多有名的地方瞻仰、參觀,回到縣里那是非常的榮耀。遵義會址、紅軍山、婁山關(guān),我都去了好多次。

后來我回到貴陽讀大學(xué),我也沒有少來遵義。自認(rèn)為遵義的大街小巷,名勝古跡都了解;哪家的羊肉粉、豆花面好吃,哪家的雞蛋糕香脆沒有不了解的。

駕駛員說:“既然是這樣,那你就去 ‘金、大、?!B铮俊?/p>

“‘金、大、?!悄臉勇?,你啷個曉得我就沒去過?”我故意用遵義話和他講,顯得親熱,“好多年沒來遵義了,遵義都變得認(rèn)不到了!”

“金、大、海是我們紅花崗區(qū)新開的一條旅游線,就是金頂山、大板水、海龍囤。你去走一趟就知道了?!?/p>

巧得很,這次,會議就安排要去金頂山??上旃蛔髅溃_會的那兩天,天天下雨。眼看計劃要泡湯。但最后組織會議的遵義朋友們決定,下雨也按計劃執(zhí)行,哪怕就是在山腳走一圈,我們也要“到此一游”。

聽了這個決定,我是最高興的了。因為這個金頂山我是多少次與它擦肩而過,早在中學(xué)時,到遵義參加運動會,老師就說帶我們?nèi)ツ抢锿?,結(jié)果,說那里還有好一段路沒有通車,不安全,也就沒去成。后來我先生在遵義海龍壩教育學(xué)院教書,我自然常到那里。海龍壩出去不遠就是金頂山,教育學(xué)院的年輕老師,經(jīng)常約著去玩金頂山。他們也經(jīng)常約我一起游山玩水,不巧的是他們?nèi)ソ痦斏降臅r候我又不在,有一次他們是專門陪我去玩金頂山,走到半路遇大雨,又只好打道回府。

因而,這次去金頂山,對我來說,其重要性,是了還夙愿的問題,難道我與金頂山就這樣無緣?不作美的天公,卻著實好像要作一次美,我們的車出發(fā)后,天卻晴了。因此一路上大家是笑聲不斷。而我看著海龍壩熟悉的路,路邊的山水依舊,草木是那樣的親切。想到以前我先生每次周末到貴陽看我,常常是我送他上返回遵義的火車,卻上了車就不愿下去,又一直送到了海龍壩。那時到了遵義,往往早已沒有到海龍壩的公交車,我們就走路回到海龍壩教育學(xué)院,十多公里的路,我們卻覺得太短,每次都覺得怎么這么快就到了。回想起來,十分懷念那段日子。因之而又增加了對金頂山的向往之情。

誰知車到金頂山腳下,天卻又下起了小雨,黃泥路就像澆上一層油,車輪打滑,七八個農(nóng)民一輛輛推,才把我們的幾輛車推上金頂山門腳下的壩子上。一下車,接到領(lǐng)隊傳來的消息:下雨路滑,原來準(zhǔn)備爬到金頂吃齋飯再返回的安排有所改變,現(xiàn)在只走到第二個廟,給大家兩個小時的時間,十二點上車到金頂鎮(zhèn)上吃飯。本來我們一幫年輕人都希望爬上金頂,只要多給我們兩個小時就行。但也只能聽從安排了。就抓住機會認(rèn)識了解這個多次與我擦肩而過的金頂山罷。

金頂山,佛家文化圣地,山上有8個廟宇,14道景觀,號稱“小峨嵋”。貴州、四川、湖南等地的人常來燒香拜佛。每年的六、七月,金頂山上有“萬燈朝圣”的現(xiàn)象,當(dāng)?shù)乩习傩沼泻芏嗟膫髡f,當(dāng)然那只是傳說,其實是這里產(chǎn)磷,到六、七月,由于大自然各方面的原因,山上熒光閃閃,有如萬盞燈火,故而有“萬燈朝圣之地”之美稱。登臨金頂山,四面郁郁蔥蔥,萬山來朝。這時候有遵義朋友在給大家指點:那邊就是海龍囤,那邊就是大板水,放眼望去,都在視野之中。難怪這里有:“拱海龍屯之磅礴永安斯土,援大板水之天然長富未來”之聯(lián)。

我邁步向前,超過了一個又一個人,走在了最前面。我覺得個人在前,沒有打擾,才能感受這佛門圣地之靜,山清水秀之美。正如徐志摩所說“‘單獨’是一個耐人尋味的現(xiàn)象。我有時想它是任何發(fā)現(xiàn)的第一個條件?!阋l(fā)現(xiàn)一個地方(地方一樣有靈性),你也得有單獨玩的機會?!?(徐志摩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橋》 )我靜靜地在山里走著,感受著這里的靈性。

突然抬頭看到一個殿——靈宮殿,雖不大,看上去卻很有靈氣。它上面的一副對聯(lián),“松聲竹聲鐘聲聲聲自在,山色水色煙霞色色色皆空”,雖是對“風(fēng)聲雨聲讀書聲”名聯(lián)的套用,可用在這里,其情其景都是好的,融入這里的一切是再也恰當(dāng)不過了。

繼續(xù)向前,是一個還在修建的寺廟——招財廟,一高排石梯之頂有一橫一縱兩棟木房,另一邊還在修屋基,有兩個出家人在那里忙。當(dāng)我走近問他們才知道,他們接到通知,說是今天有很多貴客要來,他們正準(zhǔn)備茶水。我告訴他們,貴客因天氣不好,只走到山下的那兩個廟就不來了,我是他們當(dāng)中的最前面的一個,他們邀我進寺里小坐,聽到今天貴客不來了,他們顯得很遺憾。其中一個中年尼姑,她圍著圍腰,戴著袖套,正在忙著。旁邊的一個人向我介紹說:這個廟是她一手新建的,以前就只有這橫的一棟,縱的這一棟是從外面買來的,才把它裝好。我便問那個尼姑這里的具體情況,她說這里以前是道教后來改為佛教,多年不修,已經(jīng)很破了,現(xiàn)在是眾僧集資,花了一萬多塊錢買的這個舊房子來裝的,現(xiàn)在看起來有點樣子了,還要慢慢來。并介紹說她在安順出家,法號禪倫丈。當(dāng)我說給她和她新建的房子照張相時,她很高興,忙著把她的圍裙、袖套解下來,整理好衣服,站在房前。我答應(yīng)回去以后要給她把這張像寄來,讓她做個紀(jì)念。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