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故我在”——讀羅伯特·麥克法倫的《古道》
當越來越多的人沉溺于網(wǎng)絡世界,試圖以刷屏、網(wǎng)游、QQ聊天來尋求生命刺激時,也有為數(shù)不少的人選擇了走出家門,以腳丈量大地,通過親近自然來感悟人生,發(fā)現(xiàn)自我。如果他們知道在遙遠的大洋彼岸,有一個英國人不但已經(jīng)先于他們踏上了同樣的征程,而且還讓思想融入大地,腳印匯入古道,將行走的感悟變成了優(yōu)雅的文字,他們是否會有相見恨晚之感,欲一讀而后快,甚至產(chǎn)生一種類似的寫作沖動呢?
在我看來,羅伯特·麥克法倫是當代英國旅行作家中最為年輕,最有活力和最有思想的。翻開他的行走文學三部曲之《古道》,沒讀上幾頁,你就會被他的優(yōu)雅、精準,又極富想象力的文字所吸引,忍不住一口氣讀完。書中的每個描述和比喻——無論是對自然的觀察,還是對身體感覺和心情的描述,都恰到好處,猶如一位訓練有素的護士,摸準靜脈,一針下去,馬上就抽出一管鮮紅的血來。
麥克法倫精準、優(yōu)雅的文字背后其實有著一個強大的旅行寫作傳統(tǒng)。與地球上別的民族相比,英國人似乎特別好動,熱衷于航海、探險、拓疆、殖民。這或許跟其祖先維京海盜的血統(tǒng)不無關(guān)系。對未知空間的探索癖曾造就過一個橫跨歐、亞、非、美的龐大帝國,也塑造了不列顛民族整體的文化人格。盡管帝國的余暉早已淡入歷史,但敢于探索、精于觀察、勤于記錄和樂于表述的傳統(tǒng)卻深入了每個英國人的骨髓,積淀為整個民族的集體無意識。綜觀英國文學史,從公元15世紀曼德維爾爵士寫下他的著名的《游記》算起,幾乎沒有哪位英國作家不曾有過長途旅行的經(jīng)歷,不曾寫過或真實或虛構(gòu),或散文或詩體的游記或歷險記。這些作品,或敘述作者本人孤身踏入陌生異域的見聞;或記錄同行者的言談性格和奇聞軼事,感悟朝圣路上的神跡和啟示;或見證不同民族和族群的風俗,為其后傳教士、旅行家和外交官的進一步探索提供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其中有些至今依然是大英博物館的珍品。
與其前輩作家相比,麥克法倫的《古道》一書自有其特色和亮點。作為一個生活在21世紀的當代人,作家將關(guān)注的重點放在了自然與自我這兩大主題上,將步行視為聯(lián)結(jié)人—地之間獨一無二的中介。正如作者在題注中說——“這是一本關(guān)于人和地的書:關(guān)乎步行作為一種尋訪內(nèi)心世界的方式,關(guān)乎我們走過的風景塑造我們的各種微妙方式”。對生活在全球化時代的人們,這無疑是一個有力的提醒?,F(xiàn)代高科技的迅猛發(fā)展大規(guī)模壓縮了時空,給我們帶來了空前的便利,但也在某種程度上使我們忘記了存在的本根——腳。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我們幾乎無需借助步行,便可實現(xiàn)無縫對接,坐飛機到機場,換乘地鐵,再換乘公交或出租車到家;到旅游景點,選擇方便快捷的自駕游,至多在后備箱里放上一輛折疊自行車。不知不覺間,我們和大地之間隔了一層堅硬的人工制造物。但我們認為這一切皆理所當然,是文明社會的產(chǎn)物。殊不知,就在腳的功能被遺忘的同時,本真的存在也正在陷入沉淪。
讀麥克法倫的第一感覺就是,原來我們還有一個形而下的身體,還有腳——腳底板、腳趾、脛骨、膝蓋、肩膀、小腿、大腿、背脊、肋骨、腰椎。它們與我們的血管、神經(jīng)、大腦緊密相聯(lián);它們會起泡,會疼痛,會淤血,會受傷,會斷裂,會流血,進而會影響我們的感覺、情緒、情感、思維和判斷力。原來,存在并不如笛卡爾所說的只是頭腦中的“思”,而且還有身體中的“感”,并不是純粹的理性,而是微妙的感性;“我思故我在”應改為“我行故我思”。道路不是“思”出來的,而是“行”出來的。腳印就是寫在大地上的文字,一個個道路之名連起來就是一首詩,甚至一部史詩,它敘述的是人類從古至今與大地對抗、妥協(xié)、默契、融合的歷史。由此,麥克法倫抬高了“腳”的地位,完全顛覆了傳統(tǒng)的旅行文學以“頭”為主的傳統(tǒng)。請看這段告白:
從我的腳跟到腳尖是二十九點七厘米,折合十一點七英寸。這是我步伐的單位,也是我思想的單位。
據(jù)我所知,在麥克法倫之前,還沒有哪位旅行作家斗膽將自己的腳提到如此高的地位,給予如此強烈的關(guān)注。但他以自己的行走體驗充分而有力地證明:腳具有這個地位當之無愧。腳給予我們方向感,讓我們在胎兒時就在黑暗的子宮中摸索旋轉(zhuǎn),猶如宇航員在太空中為自己定位;腳給予我們道路,古道就是古人以自己的腳一步步丈量、踏勘出來的;腳給予我們以合作精神,每一條路都是人類默契和團隊協(xié)作的產(chǎn)物,一個人不可能創(chuàng)造出一條道路來。悠遠的古道與城市馬路、鄉(xiāng)村公路、高速公路互相疊加,相交,重合,形成了一張巨大的路網(wǎng),而人類的歷史就存在于這張網(wǎng)絡之中,也必將在這網(wǎng)絡上延伸、擴展,并且不斷繼寫、改寫或重寫自己的歷史。
《古道》中,作家多次強調(diào)了他脫下鞋子和襪子,光腳走在古道上,翻越溝壑,攀登懸崖,觸摸冰雪、淤泥和沼澤時的感覺和記憶?!皩τ谖以?jīng)赤腳走過的地方,我的記憶如果未必是更佳的話,那至少是和我穿鞋走過的地方是不一樣的。我主要能回想起它們的質(zhì)地、對它們的感受、硬度、平整度和坡度——一處風景給人們觸覺上的細節(jié),而這些都經(jīng)常不注意就溜走了。它們才是持久的無法磨滅的記憶,這些腳注,來自于徒步者的肌膚與大地的肌膚的親密接觸……赤腳走路,你能清晰而敏銳地感覺到風景給予你的某種意外收獲?!睆倪@個意義上說,走“出”去也就是“走”進去,走向大地也就是走向自我,感知風景也就是感知生命。于是,通過形而下的身體感知,被遺忘的存在又回來了。
借助麥克法倫的腳步,我們仿佛第一次睜開眼睛,看到了新鮮的、以往不曾見過的自然景物,恢復了因熟知而忽視、因忽視而麻木的聽覺、嗅覺、觸覺、味覺、動覺。全書中隨處可見意象派詩歌式的句子,精準地描述了景觀的樣貌及其對感官、心靈的影響:“雪在街燈圓錐形橙紅色光帶里落下來,像爐火里的火星一般閃耀?!薄翱諝忸w粒粗糙,忽隱忽現(xiàn),仿佛老舊的紀實短片?!薄俺嗄_踩在滑溜溜的黏土上很舒服,而每走一步淤泥都會從腳趾縫里擠出來,油膩如同黃油。”當思想變成了知覺,景觀影響了情感,人的心靈自身的物質(zhì)也被改變了。作家變得更加達觀、強健,活力充沛,知覺敏銳,思維活躍而想象力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