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出版說明

舊時月色——吳小如早年書評集 作者:吳小如 著


出版說明

我們把吳小如先生六十多年來結集的文章(包括三分之一近十多年的新作或尚未收過集子的文章),按類別遴選,編為《莎齋閑覽——吳小如八十后隨筆》、《舊時月色——吳小如早年書評集》、《看戲一得——吳小如戲曲隨筆》、《含英咀華——吳小如古典文學叢札》、《紅樓夢影——吳小如師友回憶錄》五本。其中,《莎齋閑覽》已先期出版,下面談談另外四本書的選編情況。

吳先生自幼養(yǎng)成了愛雜覽的習慣?!杜f時月色——吳小如早年書評集》,都是吳先生一九四九年以前的少作,從中可以看到先生博極群書的影子。一九四七年寫的《讀朱光潛〈談修養(yǎng)〉》,先生就指出當時教育的缺陷:“主要失敗原因,乃在于把作人與讀書分成截然兩途。學校只是知識販賣場所,操行一端,學校當局視若無睹……有些青年,在學校時熱情騰沸,意氣昂揚;及入社會,不是因寒心而墮落,便是同流合污,隨俗浮沉。其所以有些現(xiàn)象,大都在于個人品德方面的修養(yǎng)遠遠不足?!敝锌系脑u語,有助于我們閱讀理解這些作品。

吳先生從一九二五年開始接觸京戲,一九三二年全家遷居北京,開始看京劇名家的演出。四十年代初,正式尋師訪友學唱整出的老生戲,并不斷寫劇評,開始了戲曲的學術研究。聽戲、看戲、評戲,為先生研究戲曲積累了許多的素材和經(jīng)歷。這次,我們選錄了《鳥瞰富連成》及續(xù)、再續(xù)篇,以及吳先生近年來未結集的戲曲方面的文章,編為《看戲一得——吳小如戲曲隨筆》。“看戲一得”乃先生自謙之詞,正如他自己所說,這些文章“篇幅雖短,卻非捧場文字,褒貶取舍,愿略存‘良史’遺風。知我罪我,惟俟來哲”。

《含英咀華——吳小如古典文學叢札》選編了吳先生有關古典詩詞散文的文章,吳先生說:“每立一說,每下一斷語,都是經(jīng)過再三考慮,審慎落筆。因此也就不愿對自己的一得之愚隨波逐流,輕易否定。”另外,書中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是先生未曾結集的文章,尤其對文化學術圈中普遍存在的語文知識的缺點和錯誤憂心忡忡,由此而大聲疾呼,鍥而不舍地糾錯指謬。

《紅樓夢影——吳小如師友回憶錄》所錄,有回憶先生父親吳玉如先生的,從中可以看到玉如老先生書法藝術的幾個階段和特點,也了解到小如先生青少年時期受到的家庭教育。在回憶林宰平(志鈞)先生的《“一代孤高百世師”》一文中,吳先生拳拳于林宰老慧眼提拔沈從文,“以推轂后進為己任,更以忠恕待人,以無言之教啟迪青年”?!督{帳依依四十年》一文里,他總結俞平老的治學特色是:“承曲園公(按,俞樾,號曲園)家學,主要是通過考據(jù)訓詁,以求得對辭章的正確理解和深入欣賞。這樣的治學途徑,正是我所仰止并始終遵循的。”更為可貴的是,“俞老一生,平易沖和,仁藹可親;但出處之間,從不作無原則的遷就。對世俗之毀譽,往往一笑置之?!毙∪缦壬允艿綆熭叺钠髦?,和他能深得前輩學者的學術精髓,又能恪守君子之道顯后凋之姿是密不可分的。

這些文章,典雅端莊,爐火純青,為文漸有潦水盡而寒潭清之意,讀者當能體會。

北京大學出版社

二〇一二年九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