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尼阿多天梯

走在天地間 作者:楊海蒂 著


尼阿多天梯

在遙遠的滇東南,在奔騰不息的紅河兩岸,在巍峨綿亙的哀牢山中,有一片仿佛被施了魔法的神奇土地,那就是紅河哈尼梯田。

哈尼梯田,是地球上最壯觀的梯田,是華夏神州最壯麗的梯田,是獨具一格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迄今為止,是世界上唯一的活態(tài)文化遺產(chǎn),是唯一以民族命名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是唯一以農(nóng)耕文化為內(nèi)容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

哈尼梯田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使得中國一躍成為第二大世界遺產(chǎn)國(超越了西班牙,僅次于意大利)。遠古的哈尼梯田,既出自造物主之手,也出自哈尼族人之手。

古老而神奇的元陽,為紅河州哈尼族聚居大縣,是哈尼人故鄉(xiāng)和哈尼梯田核心區(qū)。哈尼梯田充滿高山河谷,布滿原野大地;山重水復中,近二十萬畝哈尼梯田蔚為大觀,被譽為“中華風度,世界奇觀”。

經(jīng)由天神的啟示,經(jīng)由靈感的引導,勤勞智慧的哈尼人民,依靠獨特的地理優(yōu)勢,以樸拙而又巧妙的藝術形式,將民族精神表現(xiàn)于梯田之中。

哈尼人墾殖梯田的想象力無比豐富:依山順勢,層層疊疊,小者如簸箕,大則數(shù)畝地;低者幾十層,高則數(shù)千級,連綿向上,直達云海。

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水有多高,哈尼梯田就有多高。

無論登上元陽哪座山頂,眼前洶涌而來的都是梯田。繞著山路轉(zhuǎn)一圈,每個角度都能見到不一樣的梯田。

哈尼梯田是什么樣子,取決于你在什么季節(jié)看到它。春季,微風過處,梯田波光粼粼,像極了木刻年畫;夏季,禾苗生長,梯田青翠欲滴,自是清新水彩畫;秋季,稻浪起伏,梯田金黃燦爛,正是絢麗的版畫;冬季,層林盡染,梯田五彩斑斕,便是濃墨重彩的油畫。

固然四季如畫,然而初春是探訪哈尼梯田的最好時節(jié),也是游客和攝影家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的時候。此時,梯田里一汪一汪的活水,閃爍著神秘的光芒,梯田間一級一級的田埂,集合成磅礴的曲線交響樂。云霧繚繞中,哈尼梯田撲朔迷離、如夢如幻,當陽光穿過云層照耀下來,哈尼梯田美輪美奐、如詩如畫。

群山環(huán)抱的箐口村,是哈尼族聚居村寨,蘑菇房舍錯落有致,五彩梯田宛如織錦。安寧靜謐的村子,民族特色鮮明,純樸本真的村民,保持著對天地的敬畏。《中國國家地理》曾評選出六大“中國最美鄉(xiāng)村古鎮(zhèn)”,紅河哈尼村落排名第二,評語是“萬千明鏡映炊煙”。箐口村,就是這樣一個“萬千明鏡映炊煙”的美麗鄉(xiāng)村。

箐口梯田以梯田、云海、日出三景合一聞名。當旭日東升噴薄而出,當山頂放射出紫紅霞光,當白茫茫的云海盈滿山谷,當水波上面是云朵、云朵旁邊是桃花,當天、地、人融為一體,恍入仙境的我想起一首古詩:“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p>

山勢險峻、氣勢恢宏的老虎嘴梯田,日落時分最為迷人,“看那青山蕩漾水上,看那晚霞吻著夕陽”,令人心醉神迷。壩達梯田,能將天空分割成千萬塊,能把太陽分化成萬千顆,千變?nèi)f化、奇妙莫測,令人目瞪口呆。

隋唐以來,哀牢山上的哈尼人挖筑了近五千條水溝,溝渠如一條條銀色腰帶,將大山一道道緊緊纏繞,被截入溝渠內(nèi)的水流,從根本上解決了梯田稻作的命脈問題。絕美的哈尼梯田,既是舉世矚目的農(nóng)耕景觀,也是世所罕見的水利工程,自然風光與人類藝術,農(nóng)耕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文明,在這兒對接得如此完美。哈尼梯田,以中華民族文化經(jīng)典的方式,呈現(xiàn)出哈尼族人民頑強的意志,展現(xiàn)出哈尼族人民卓越的心靈。

哈尼族人,生命與信仰一致,勞作與藝術一致;動人的哈尼古歌,在這片生生不息的土地上永恒傳唱。

哈尼梯田——哈尼族人民用靈魂歌頌的“尼阿多天梯”,你是天神的恩賜,你是大地的雕塑,你是自然的造化,你是人類的詩篇。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