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行疆

游歷歲月 作者:馮燕新 著


津門之行

游歷天津已有三四次,大約在1988年夏季到河北廊坊出差,抽空去了一趟天津。我清楚地記得,當時住在靠近河北路的民園體育場西南側,大理道的新中美里一號院內。

據(jù)說,這是北洋政府時期最后一位大總統(tǒng)曹錕,于1924年“北京政變”下野后,隱居在天津的四處宅邸之一。

前兩年,由江西駐天津辦事處花了不到100萬元人民幣,把四棟樓其中后排左側的曹錕女兒住的樓買下,作為辦公及接待所用。

第一次來天津四下打探,感到好奇,發(fā)現(xiàn)整個城市有一種陳舊零亂的感覺,但一切都百廢待興。

2009年秋天又去了一趟天津,前往河東區(qū)新開路的江西大廈,與大學同學相邀在一起聚會。這次對天津的印象是舊貌換新顏,不過該城市正在全面清理整修主要街道,以及對海河進行美化亮化的整治工程。

現(xiàn)在時隔5年再次重游天津衛(wèi),驚訝地發(fā)現(xiàn)這座城市竟然煥然一新。在現(xiàn)代靚麗之中,仍然依稀可見城市久遠的歷史。城市還沉淀保留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和人文景觀,人們的生活理念及方式卻隨著時代變遷也在悄然改變。

因此,有三處地方從不同角度折射出,該市的發(fā)展變化和優(yōu)勢特點,并給人留下較深刻的印象。

在金秋的一個傍晚,我與家人趁著回老家探親之際,從山東德州乘坐高鐵列車不到1小時就抵達天津站。與朋友會面后,便下榻在市中心和平區(qū)南京路的天津友誼賓館。

次日清晨,我們一行去了位于酒店南面不遠處,目前是天津保留下來清末及民國初期最為集中的名宅洋樓,被譽為“萬國建筑博物館”,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天津“五大道”,去觀賞游覽。

我們閑庭信步進入“五大道”,并選擇了“逆行”旅游線路,從河北路繞過民園體育場,路過大理道、睦南道到達馬場道?!皷|進西出”有所側重地觀賞一些名人故居和風格迥異的建筑。

了解得知,“五大道”是指馬場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另一種說法將常德道改為成都道)、重慶道的統(tǒng)稱。它們都為東西方向,但呈現(xiàn)出稍偏東北至西南走向,區(qū)域范圍是馬場道以北、成都道以南、西康路以東、馬場道和南京路交叉口以西。其中有22條道路縱橫交錯,形成一塊面積約1.8平方公里的長方形地區(qū)。

此地初始并不稱為“五大道”,原來它是一片荒蕪土地和一些低洼水塘,從1860年設立英租界開始,經過多年填洼地修道路不斷地擴展,使得該租界占地共6000多畝。

據(jù)說,1886年英國人首先在今天的佟樓一帶修建賽馬場,后來附近修了一條道路通往賽馬場故得名“馬場道”。然后,在1922年至1929年又先后建成愛丁堡道(重慶道)、倫敦道(成都道)、科倫坡道(常德道)、新加坡道(大理道)、香港道(睦南道)。因此,憑借著在英租界黃金地段的優(yōu)勢,那時候該區(qū)域已經成為天津的富人區(qū)。

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天津政府有關部門對道路先后進行重新編排和統(tǒng)一管理,老城區(qū)以海河為依據(jù),把南北走向的稱為“路”,而東西方向統(tǒng)稱“道”。因此,“五大道”區(qū)域的馬路,逐漸更名為現(xiàn)在的名稱。

馬場道是“五大道”地區(qū)修建最早又最長的馬路。在林蔭整潔的道路兩旁,不時地看到風格不同的古典西洋建筑。如天津外國語大學內,一棟法國羅曼式建筑建于1921年,三層高的紅色主樓建筑,外檐呈現(xiàn)出蘑菇狀石墻面,曼塞爾式的瓦頂中間有一口圓形大鐘,因而它彌漫著一種古樸典雅的豪華氣派;而該道路121號小洋樓,是由一位英國學者名字命名的“達文士樓”,為典型的西班牙花園別墅。

在上世紀初期,國內政局動蕩,軍閥混戰(zhàn),天津的租界一時成了“避風港”?!拔宕蟮馈彼C萃了中國近代的政客督軍、達官顯貴、官僚買辦,還包括一些身份顯赫的遺老遺少。

最有代表性的名人,當屬民國初期北洋政府的袁世凱、黎元洪、馮國璋、徐世昌和曹錕這五位大總統(tǒng)。

坐落在新華南路255號與睦南道、馬場道交匯處,是徐世昌在天津的故居。在這個大院內有一處建筑面積1085平方米,砌有紅磚墻面和紅瓦頂?shù)囊粭澪魇交旌辖Y構的三層豪宅,由他單獨享用。這位清朝舉人和進士出身的總統(tǒng),1922年被迫下野后,舞文弄墨、吟詩作畫和種菜養(yǎng)花,還組織“晚晴詩社”并編輯出書,如《清儒學案》等有一定學術價值的書。因而,他過著閑暇恬靜的生活,與世無爭的態(tài)度也贏得許多人的尊重。

而緊挨著成都道的洛陽道45號,是曹錕在1923年建的另一處西洋別墅。它為紅瓦坡頂?shù)亩訕遣в械叵率?,外墻局部貼有黃色瓷磚,內部裝修得富麗堂皇。曹錕,天津大沽人,是中華民國北洋時期直系軍閥的首領,他因“賄選”名聲不好下臺,因而褒貶不一,斂財不少,議論頗多。但他也有閃光之處,在日偽時期拒絕當漢奸,抗戰(zhàn)勝利后,被追贈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將。

“五大道”還有先后擔任北洋政府財政總長、交通總長,最后一任國務總理潘復的故居,為馬場道2號的一棟西歐風格的花園式宅邸。以盜掘清東陵而聞名,國民革命軍十二軍軍長、冀北民軍司令孫殿英,于1930年在睦南道20—22號建造私人住宅。其采用拱劵窗戶和大型露臺并有裝飾立柱,是一座有著古典西洋式風格的建筑。睦南道50號為張學良二弟張學銘的舊居,紅磚墻坡瓦頂,它具有英國庭院式風格的別墅。最為豪華的要數(shù)重慶道55號,始建于1922年的慶王府,它是清朝慶親王載振的公館,呈現(xiàn)出中西合璧四合院式的建筑風格。

目前,“五大道”匯聚著英、法、德、意、西班牙等多國的文藝復興式、哥特式、希臘式和中西合璧式各種風格的建筑共230多棟,其中名人名宅有50多座,總建筑面積將近100萬平方米。

漫步在幽雅寧靜的道路上,我不時地佇立凝視馬路兩側的各種建筑,腦海中不停地思忖著。此時此刻仿佛是時空交替,欣賞這些各個時期保留下來的建筑,就像走進異彩紛呈的建筑藝術長廊之中。它們是長久以來凝固的藝術,見證了天津昨日的輝煌,又代表著這座城市今天不同特色的地域文化。

通過一棟棟過去遺留下來保存完好的建筑,我們可以看出這些年當?shù)卣鹬貧v史的態(tài)度。他們將這些建筑按照原址原貌修繕一新,或維護保養(yǎng)如初,從而營造出一種典雅秀麗和高貴顯赫的氛圍。

我還沉浸在思考之中,這一座座別具特色又相對私密的建筑,在庭院、街道、綠樹、花草的襯托下,勾勒出過去那種深幽寂靜的街市風景,也不斷地敘述著一段段撫今追昔的故事。

如果說北京二環(huán)以內的四合院、上海老城區(qū)中心里弄的小樓民宅,是“胡同里弄”的城市文化,散發(fā)著“本土氣息”;那么天津“五大道”,保留下來風格各異的建筑就是“陽春白雪”,它們汲取了外來不同文化的精髓。

天津“五大道”別墅

它們所處的特殊位置和表現(xiàn)出的重要性,都從不同側面反映出時代的縮影,以及城市文化所形成的特點。尤其是天津作為當時早期的通商口岸,北方“洋務運動”的中心,“五大道”又能體現(xiàn)出對外開放的時代特征。

“五大道”不僅是天津這座城市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的精華所在,而且最值得大家品味,同時也是天津與其他城市不一樣的地方。在觀賞游覽中,通過一點點發(fā)現(xiàn)挖掘并慢慢地體會,我對天津的過去、今天和未來又有了一個清楚而嶄新的認識。

這趟天津之行慕名去了天津濱海新區(qū),我第一次到這座地處天津東部、渤海灣新崛起的衛(wèi)星城市,主要選擇其中的東疆島去看看,一路上的景象使人感到既新穎又好奇。

2009年11月9日經國務院批準,將塘沽區(qū)、漢沽區(qū)、大港區(qū)調整行政區(qū)劃合并設立為天津市濱海新區(qū)。新區(qū)擁有土地面積2270平方公里,其中重點規(guī)劃開發(fā)的土地面積350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000平方公里。

它位于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交會處的渤海灣頂端,具有獨特的地理優(yōu)勢,海岸線共有153公里。城市常住人口近300萬人,主要集中在塘沽區(qū)、漢沽區(qū)、大港區(qū)3個行政區(qū)和開發(fā)區(qū)、保稅區(qū)、天津港3個功能區(qū)的中心范圍內。

目前,該新區(qū)9大產業(yè)功能區(qū)規(guī)劃明確并趨于成熟,匯集了一批大型央企和有實力的外資企業(yè)。2014年天津港實現(xiàn)貨物吞吐量5.4億噸,集裝箱吞吐量超過1400萬標準箱,前兩年它的貨物吞吐量排名就已經升至世界第四位,現(xiàn)已成為綜合性環(huán)渤海灣經濟圈的中心港口。

因此,天津濱海新區(qū)已經成為中國北方對外開放的門戶、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北方國際物流中心和宜居生態(tài)型新城區(qū)。它被譽為“中國經濟的第三增長極”。

從天津中心城區(qū)到濱海新區(qū)有40多公里的距離。我們驅車駛入津濱大道再進入津濱高速,在1小時后,抵達天津濱海新區(qū)的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

在該區(qū)第一大街與新城西路交會處,可以看到正在興建的101層(地下4層)、建筑面積39萬平方米、建筑高度530米的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它涵蓋甲級寫字樓、五星級酒店等業(yè)態(tài),在2018年交付后將是天津濱海新區(qū)第一高樓。它與坐落在天津西青區(qū)高新技術產業(yè)園區(qū)內,預計在2015年9月封頂,建筑高度為596.5米的天津117大廈一同將成為天津市新的地標性建筑。

沿著海濱大道(又稱海防路)行駛,它是天津的沿海高速公路。看到路邊不遠處有天津港集裝箱物流中心。在路的兩側擺放著一座座堆積如山的貨運集裝箱,連綿數(shù)公里,呈現(xiàn)出波瀾壯闊的氣勢,讓我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心靈震撼。

當汽車轉彎進入天津港新港八號路,接著開進亞洲路沿著海邊駛向觀瀾路。放眼望去,一大片灘涂陸地都是填海造地形成,但在陽光照耀下,這些鹽堿化的土地已寸草不生,還可以看到一些樹木植被掛有吊瓶,進行“營養(yǎng)”輸液維持生長。聽說土壤也要注入化學液體進行改良,幾年后才能慢慢地生長出一些植物。

我們首先到了觀瀾路旁的人工沙灘上的娛樂休閑場所去游玩。它處在天津港東疆港區(qū)東部的最靠近外海的海邊上,正在興建和完善,呈現(xiàn)半弧形。我們看到一些游人光著腳丫,迎著海風在松軟的沙灘上散步,有的在海邊撿貝殼、玩沙灘排球、燒烤,他們在碧海藍天的沙灘中享受人生的樂趣。

然后,到了不遠處的東疆國際商品展銷中心,觀看“老爺車”的展示,但整個大廳因人員稀少顯得十分冷清。當來到進口酒類展柜前卻意外地發(fā)現(xiàn),一些國家生產的紅酒是原裝進口,包括瓶子背標都是原版標簽,它們與洋酒等其他酒類都免稅,價格較便宜。

聽說,凡是到天津港保稅區(qū)購買進口原裝車,要比內地其他地方要節(jié)省近20%的費用。因此,北方周邊一些城市有不少人到此地來購車提貨。

接著去了東疆島南面海岸線,緊靠海岸邊的天津國際郵輪母港,觀看停泊的大型豪華郵輪,整個碼頭的配套設施正在不斷地完善之中。

2013年11月,國務院已同意成立天津濱海新區(qū)東疆自由貿易園區(qū)(2014年12月12日,國務院召開會議正式批準設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qū),并在2015年4月21日掛牌),它的發(fā)展前途將不可限量。

經介紹了解,我們去的是正在建設中的東疆港區(qū)的東疆二島,它是近幾年通過人工圍墾填海造地,由北、中、南三島組成,像一個反“C”的形狀,建成后該島總面積約42平方公里,將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島嶼。

位于東疆二島西側的是東疆一島,它緊貼著二島中的北島并聯(lián)為一體。前些年建成的東疆一島面積共有10平方公里,目前是中國最大的保稅港區(qū),它像一把“7”字形帶手柄的刀,向南面方向直插渤海。

當把東疆人工一、二島合并為一體,從空中俯視如同由一只機械臂支撐的一臺巨大挖掘機的“挖斗”,即將伸入到渤海內挖泥的形狀。這種場面是何等的雄偉壯觀,可以稱其為人類史上又一個偉大的奇跡,使人內心震撼的同時產生無限的遐想。

東疆二島將規(guī)劃形成“一灣、兩廊、三島”的空間結構,在日臻完善后,將形成產業(yè)及港口物流、生活居住、公共服務三個層面功能區(qū)。同時成為東疆一島的功能拓展區(qū),并開展自由貿易相關的產業(yè),如港口物流、加工制造、國際貿易、綜合服務。

東疆二島全部建成后,它與東疆一島保稅港區(qū)的陸地總面積共達到52平方公里,在兩島之間會形成面積為18平方公里的生態(tài)港灣,因而,東疆島將是全球巨無霸的深水港口。憑借著超級人工島嶼的優(yōu)勢,它們將成為天津濱海新區(qū)開發(fā)開放的重要標志。未來十年內,這里將成為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區(qū)的海上新組團、中國北方國際航運中心的核心區(qū)、東北亞國際航運服務樞紐、新型貿易與金融創(chuàng)新基地、外向型海洋研發(fā)與交流展示平臺,以及國際化濱海休閑宜居新城。

我遠眺著這廣袤無垠的灘涂大地,東疆島全景仿佛像人的左手半握著的姿態(tài),將給天津經濟的騰飛帶來強大的動力。它又像即將起錨航行駛出渤海灣的巨輪,揚帆遠航承載著人們美好的希望。

對于天津的海河,我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因為它上游南運河流經我的老家山東德州,從西邊流入天津城區(qū),與子牙河在三岔河口匯聚后注入海河。另外,經過德州寧津縣老家門口的漳衛(wèi)新河,向東奔流也流入海河的流域。

海河水系主要由北運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和南運河五大河流和眾多支流組成。海河不僅是我國七大河流之一,也是華北地區(qū)最大的水系。

天津的海河起始于金剛橋附近的三岔河口,從西北貫穿城區(qū)中心,河水流淌而過,朝著東南方向流到濱海新區(qū)大沽口注入渤海灣。它全長約73公里,被稱為天津的母親河。

在天津的幾天里,我喜歡在臨近黃昏的時候,從河北路到赤峰道沿著路旁漫步走向海河岸邊,沒想到這些年天津對海河治理修飾得這么好。

當華燈初照,夜幕逐漸降臨,明朗的天空中有幾顆星星點綴,我迎著微風站在解放橋下岸邊的觀光帶上,挨著水面近距離地接觸海河。然后沿著水邊的小路漫步,只見水面上漣漪在輕輕地游動,于是在海河該段附近的上下游來回溜達,讓人感到十分愜意舒適。

“九河下梢天津衛(wèi)”是一座不夜城,尤其是海河兩岸的夜景迷人而驚艷。不僅如此,該城至今依舊保留著各國不同樣式的建筑,像哥特式、羅馬式、巴洛克式和中西合璧式等,以及一座座現(xiàn)代化的摩天大廈。它們風格各異的建筑輪廓已被五彩斑斕的燈光裝點得層次分明。這一幅幅過去歷史與現(xiàn)在發(fā)展的燈光景觀,使得海河兩岸的夜景華彩奪目而美不勝收。

而且,在海河上有著各個時期建設的種類繁多的橋梁,同樣增添了水面上多姿多彩的燈光畫卷。比如上世紀20年代建造的歐式鋼結構的解放橋(舊稱萬國橋),它是一座開啟橋,定期從橋梁中間向兩邊打開,能通過較大的游船和貨輪,將會引來眾人的目光。

還有日月同輝的大沽橋、歐風漢韻的北安橋、飛魚形狀的進步橋、斜塔雙索斜拉的赤峰橋等十幾座橋梁。它們一橋一景在燈光的裝飾下,不斷地敘說天津橋的人文史。

據(jù)悉,天津夜景燈光建設,近期將要榮獲中國城市照明建設一等獎,這為今天的海河文化又增添了一頁夜景的篇章。它讓建筑、橋梁、游船和游人,完成了一場在燈光照耀下完美的融合。

獨特的海河夜色在各種燈光的渲染下,兩岸的亮化美化氣度非凡又相得益彰,這風情萬種的美麗夜晚讓人陶醉。

要想盡可能多地游覽海河的夜景,可以在市內多個碼頭,選擇乘坐各種海河的游船,夜游觀賞兩岸流動的風光。燈光與水影變化交融也是一大看點,因而,它已經成為許多到天津的游客首選的一項旅游活動。

在大約15公里的航道兩岸,有二十多處景色風光旖旎,集中了天津各種經典建筑、名勝古跡等特有的旅游資源。游人可以從古文化街碼頭上船,行駛至赤峰橋往返全程游覽約1小時,沿途可以欣賞海河有代表性的“八橋十景”,即:獅子林橋、金湯橋、進步橋、北安橋、大沽橋、解放橋、赤峰橋、金匯橋,以及天津古文化街、望海樓教堂、意大利風情區(qū)、袁世凱宅邸、音樂廣場、天津市規(guī)劃展覽館、津灣廣場、世紀鐘、天津站廣場、白龍戲水。

游覽者也可以從天津站或解放橋碼頭乘坐游船逆流而上,1個多小時后,抵達大悲院碼頭。除了觀看上述景觀外,還可以在大沽橋附近眺望海河第三層次節(jié)點景觀,建筑高度336.9米的天津地標——津塔寫字樓。而建在永樂橋上的摩天輪(天津之眼),直徑為110米,外輪裝掛64個360度透明座艙,像一條精美的珍珠項鏈一般美輪美奐。

海河夜景

同時坐在船上,邊觀看兩岸的美景,邊欣賞船內的相聲表演、天津快板以及薩克斯管、二胡及琵琶的演奏。

整個海河的夜色水景交融,絢麗的燈光營造出魅力四射的場面,它又像一幅幅流動的畫,流光溢彩又充滿著詩情畫意。置身在美景之中,我感到海河的夜景是天津最有魅力的地方之一。兩岸的景觀對比強烈又錯落有致,將周邊的自然、人文景觀結合為一體,具有趣味性和觀賞性,同時展現(xiàn)了城市內涵與旅游文化相融合的特色。

天津海河的夜景與眾不同,寧靜清澈的河水平緩地流淌,很有親和力。它不像素有“東方之珠”之稱的香港,當?shù)巧咸缴剑oL拂面,維多利亞港灣的夜景一覽無遺,俯瞰萬家燈火和岸邊燈光秀美的景色,使人心潮起伏而澎湃激蕩。

它與上海黃浦江迷人的夜色又有不同之處。在浦西外灘邊聳立著眾多歷史上留下的萬國建筑群,它們華燈閃爍又異彩紛呈;而浦東一座座現(xiàn)代化直插云霄的高樓大廈,在晶瑩明亮的燈光透映下,更加顯得現(xiàn)代時尚而風光無限。

兩岸風景體現(xiàn)不同時代的特色,并形成強烈的比較,在它們之間湍急水深的黃浦江水面上,不時地看到萬噸輪船穿梭航行,從而,顯示出整個場面大氣磅礴和繁榮多彩的景象。

當走近烏鎮(zhèn)西柵的西市河夜景,又有不同的感受。燈光映照在河面上勾勒出一幅幅靜態(tài)的畫面,有時候讓人驚嘆恍然,但大多數(shù)時間里,人們在寧靜的水邊,在燈火闌珊處尋覓著,或默默地觀賞小橋流水人家。

還是海河恰到好處,它不寬不窄不深不淺,加上厚重的文化底蘊,似乎很符合人的習性,且營造出一種貼近生活的氛圍。在夜幕中來到海河邊,在各種風情建筑、雕塑、橋梁旁,匯集了劇場影院、餐飲娛樂等業(yè)態(tài),可以看一場津味兒十足的曲藝相聲,在觀賞海河夜景的同時,如同享受一頓有品位的“饕餮盛宴”。

在燈光閃爍的夜色里,我看到有不少市民在海河邊開放式的廣場中跳街舞;有的人在海河拐彎處的親水平臺上,或橋下行人走的木制小道邊借著微光在休閑垂釣。緩緩流動的河水,還吸引了一些游人在淺水石階上嬉戲玩耍,但更多的行人在岸邊橋上與游船上的人互動。放眼四下,整個場景令人恍然間看到了一幅現(xiàn)代版的“清明上河圖”。

國內還沒有哪座城市的江河像海河一樣,將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做到完美的和諧統(tǒng)一。在中國的特大城市中,擁有獨特的海河文化是天津人的驕傲,海河的夜景似人間仙境,特有的魅力使得游人羨慕不已。

天津是一座內斂不張揚的城市,比起北京、上海的生活節(jié)奏或許有些緩慢,但是市民們懂得生活,品位也高。他們就像海河的水一樣舒緩迂回靜靜地流著,有一種放松心情自在享受的獨有的休閑方式和生活理念。

他們繼承了海河流域,包括流經山東、河北運河一帶的傳統(tǒng)文化。天津人喜歡玩古董、聽京劇、看曲藝,天津的泥人張、楊柳青年畫等民間手工藝,以及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武術雜技、養(yǎng)鳥斗蟋蟀等等。這些保留下來的雅俗共賞的愛好、眾多特色小吃和民間傳統(tǒng)技藝,都很接地氣,深受當?shù)匕傩盏南矏邸?/p>

而且,天津人愛起哄、湊熱鬧、逗樂子,說話真“哏兒”(可笑有趣),就是說話的腔調都富有幽默感。

同時,天津一直以來是對外開放的港口城市,它善于吸收外來的文化,通過借鑒、包容和改良,逐步演變?yōu)樽约邯氂械某鞘形幕?/p>

在新常態(tài)下,他們又把這種文化融會貫通,將歷史與現(xiàn)實很好地對接,因此,人的精神面貌在自然祥和之中,透著一種張力和進取心。

天津這座古老又年輕的城市,今天所形成的特點、風貌以及超常規(guī)的建設發(fā)展,與該城市與生俱來的氣度風范,以及深厚的文化內涵都有著直接的關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