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子產(chǎn)論尹何為邑(襄公三十一年《左傳》)

古文觀止全鑒(第2版) 作者:(清)吳楚材,(清)吳調(diào)侯(編選)編; 東籬子 譯


子產(chǎn)論尹何為邑(襄公三十一年《左傳》)

子皮欲使尹何為邑〔1〕

子產(chǎn)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愛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學焉,夫亦愈知治矣?!弊赢a(chǎn)曰:“不可。人之愛人,求利之也。今吾子愛人則以政,猶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傷實多。子之愛人,傷之而已,其誰敢求愛于子?子于鄭國,棟也。棟折榱崩〔2〕,僑將厭焉〔3〕,敢不盡言?子有美錦,不使人學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學者制焉,其為美錦不亦多乎?僑聞學而后入政,未聞以政學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譬如田獵,射御貫,則能獲禽,若未嘗登車射御,則敗績厭覆是懼〔4〕,何暇思獲?”

子皮曰:“善哉!虎不敏〔5〕。吾聞君子務知大者、遠者,小人務知小者、近者。我,小人也。衣服附在吾身,我知而慎之;大官、大邑,所以庇身也,我遠而慢之。微子之言,吾不知也。他日我曰:‘子為鄭國,我為吾家,以庇焉,其可也?!穸笾蛔?。自今請雖吾家,聽子而行?!弊赢a(chǎn)曰:“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吾豈敢謂子面如吾面乎?抑心所謂危,亦以告也?!?/p>

子皮以為忠,故委政焉。子產(chǎn)是以能為鄭國。〔6〕

【注釋】

〔1〕子皮:名罕虎,鄭國的上卿。尹何:子皮的小臣。

〔2〕榱:屋椽。

〔3〕僑:子產(chǎn)自稱其名。子產(chǎn)即公孫僑。厭:同“壓”。

〔4〕敗績:翻車。厭覆:翻車被壓。

〔5〕虎:子皮自稱其名。

〔6〕為:治理。

美文共賞

本文記敘了執(zhí)政元老子皮想讓毫無政治經(jīng)驗的尹何擔任自己家邑的長官,而子產(chǎn)對其進行規(guī)勸的事情。

文章主要闡明的是:“僑聞學而后入政,未聞以政學者也?!奔匆葘W習然后去辦理政事,沒有聽說拿辦理政事作為學習的。因為這樣做的后果是“好比一個人還不會拿刀,就叫他去割肉,多半會剁傷自己”。鄭國的上卿子皮和繼任子產(chǎn)的這一段對話,充分表現(xiàn)了子產(chǎn)的遠見卓識和知無不言的坦誠態(tài)度,而子皮則虛懷若谷、從善如流,在執(zhí)政者當中也屬難能可貴。二人互相信任、互相理解,堪稱是人際關系的楷模。讀罷此文,兩位圣賢的古代政治家,讓人肅然起敬。

本文最大的特色是子產(chǎn)善于分析利害,層層意思都用比喻,例如用“操刀”來比喻使所愛的人受傷,還有“裁剪”“打獵”“棟折榱崩”等比喻都用來說明“以政學者”的弊端,這些比喻用得貼切、生動,把空洞的理念轉(zhuǎn)換為具體生動的形象,既淺顯易懂又感同身受。這種說理的技巧特別值得借鑒。

本篇名句

“僑聞學而后入政,未聞以政學者也。”

要先學習然后去辦理政事,沒有聽說拿辦理政事作為學習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