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

新聞人生:名記者清華演講選 作者:李彬,常江 編


序言


范敬宜


《新聞人生——名記者清華演講選》的編者把這部書的清樣交給我并囑我作序,已經(jīng)半年多了,直到今天才拿起筆來,實在是有我的苦衷。忙與懶固然是原因,但并非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面對這樣一大部豐富精彩的講稿,我突然覺得自己非常渺小,難以承擔這個重任。說句實在話,在過去十多年里,我曾經(jīng)為幾十位新聞工作者(包括非常著名的記者)的著作寫過書序,但是像今天這樣“發(fā)怵”,還確實是第一次。

作為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我首先要代表全體師生向所有為我們的系列講座授過課的名記者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敬意。是你們,把一縷縷清風送進了清華園,把一場場春雨潤進了清華學子求知若渴的心田;同時給學術(shù)氛圍本來就濃厚的清華園注入了更加新鮮芳香的空氣。這種精神營養(yǎng)在莘莘學子身上將會產(chǎn)生怎樣深遠的影響,恐怕不是我們今天所能完全預(yù)計的。

近幾年來,我國新聞界出版了許多名記者的論文集,特別是總結(jié)他們新聞生涯經(jīng)驗的訪談錄,展示了他們新聞實踐和新聞研究的豐碩成果。而《新聞人生——名記者清華演講選》這部書,在林林總總的同類著作中,仍然有著自己鮮明的特色。一是“真”,保持了講授者的“原汁原味”,不修飾加工,沒有虛話、套話。二是“實”,全部是本人的親身經(jīng)歷和實踐,實實在在,非常真切。三是“細”,細致入微地講出了本人策劃、采訪、寫作、修改的具體“過程”及其細節(jié)。四是“神”,透過對自身新聞實踐的敘說,活生生地反映了本人的精神面貌、精神世界。把這幾個特色綜合起來,其效果是使讀者感受到每一篇都令人可信、可學、可敬。如果從長遠看,這些講座帶給同學的不僅是新聞工作的本質(zhì),更重要的是教給他們?nèi)绾巫鋈?,特別是做一名合格的、優(yōu)秀的、時代需要的新型新聞工作者。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創(chuàng)辦伊始,就把培養(yǎng)新時代“新聞高手”的目標明確地寫在自己的“宣言”上。新聞高手,當然首先是優(yōu)秀的名記者。那么,名記者如何培養(yǎng)?要靠課堂教學,要靠社會實踐,還有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把當代的名記者請到清華來,有計劃、有步驟地舉辦系列講座。事實證明,以清華大學的聲望和影響,我們完全有條件、有優(yōu)勢辦好第一流的講座。在新聞與傳播學院內(nèi),我們擁有一支知識淵博、學貫中西、既有經(jīng)驗又富朝氣的教師隊伍,如果和校外的優(yōu)秀新聞人才會合起來,相輔相成,就會使我們新聞教學的理論與實踐得到更加緊密的結(jié)合,從而邁上更高的臺階。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講座曾經(jīng)給我留下過深深的烙印。還是在上海圣約翰大學讀書的時候,我聽過兩次終身難忘的新聞講座。一次是鼎鼎大名的報人徐鑄成講新聞工作者如何積累知識、積累資料;一次是《大公報》“四大才子”之一劉克林講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的寫作特色,當時他才28歲,講得所有的同學少年個個熱血沸騰。如果說徐鑄成教給我的是新聞記者的某種基本功,那么劉克林給予我的是新聞記者的革命品格,從而鼓舞我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走上了新聞工作的道路。名記者對青年學子的影響可以如此巨大,實在難以想象。今天,我們各方面的條件比那時好得多,比起前人,當代的名記者具有更大的優(yōu)勢,名記者在清華播下的種子,一定會結(jié)出豐碩的果實——涌現(xiàn)出一批批從清華園走出的名記者。

因此,我真誠地希望名記者講座能一期期辦下去,而且越辦越好;也希望《新聞人生——名記者清華演講選》一卷卷出下去,而且越出越棒!


2003年3月10日深夜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