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百年中國新詩史略:《中國新詩總系》導言集 作者:謝冕 等著


中國的詩歌變革道路上,存在著很多矛盾。其長遠的、帶有根本性的癥結,即在于前面論及的關于藝術發(fā)展的可能性的困惑。這種困惑是深層次的,屬于審美范疇和藝術本體意義的矛盾。關于這種矛盾的思考由來已久,但是始終沒有成為引發(fā)一場徹底的藝術革命的燃點。若是沒有特殊因素的擊發(fā),它有足夠的耐力可以使自己在因襲的重負下持久地存活。中國藝術、文化的韌性和惰力都表現(xiàn)在這里。而現(xiàn)實的、社會的這些外在的矛盾,則可能是,事實上也是一種最直接的觸發(fā)點。

到了19世紀中葉,從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開始,接連不斷的外國入侵,徹底打消了中央帝國的自尊和自信。中國人在近代的悲劇遭遇中開始了警覺與反省。以往那些關于詩的藝術的綿延與承繼的思考,變得非常地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生存,是內(nèi)憂外患中的救亡圖存。在這樣的實際處境下,關于詩歌本體的那些長遠性的、也有點抽象的思考,讓位于詩歌如何接近中國的苦難現(xiàn)實的、眼前的、比較實際的思考,則是必然的趨勢。

苦難是中國詩歌革命的真正出發(fā)點。近代以來包括詩歌變革在內(nèi)的文學變革,都是把這種變革置放在社會變革的總的格局之中。它從屬于社會變革,成為社會變革的一部分,但又反過來服務于、并推進了社會變革的進程。在一些更為激進的論者那里,文學——詩和小說——在社會變革中的作用簡直就是決定性的。所謂的“欲新一國之民,不可不新一國之小說。欲新道德,必新小說;欲新宗教,必新小說;欲新政治,必新小說;欲新風俗,必新小說;欲新學藝,必新小說;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說”(8)的論斷,就是很有代表性的。

這種把文學的改革和社會的改造緊緊捆在一起的思路,體現(xiàn)了一種明確的意識,那就是把文學定位于經(jīng)世致用的價值觀上。這當然不是近代文學的新發(fā)明,而是植根于深遠的儒家文學理念,諸如“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言說(9),就是此種理念的體現(xiàn)。這就是當日盛行的“文學有用”或“有用文學”的原由,國難當頭,生死存亡,侈談風月,或空言性靈,都是可恥的。立足點在于要用文學或詩歌去喚醒民眾,重鑄民魂,以挽狂瀾于既倒。對比之下,那些傳統(tǒng)的所謂學問或詩歌,就是一種等而下之的事物了。

當時那批先進人士盡管對于詩的改造發(fā)表了很多意見,但他們的看法也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前文援引王韜對于當時詩界競相摹仿的傾向的批評中,他說自己,“余不能詩,而詩亦不盡與古合。正惟不與古合,而我之性情乃足以自見”。(10)他的立論也只在于強調(diào)詩人按照自我的愿望來表現(xiàn),認為詩人“原不必別創(chuàng)一格,號稱始祖,然后翹然殊與眾也”。這種認識與后來出現(xiàn)的詩界革命的主張相去甚遠。即使是詩界革命的領袖人物如黃遵憲,他早先的見解也與此相類。黃遵憲在早年的《與朗山論詩書》中也有類似王韜那樣的“詩已做盡”的想法:“詩之興,自古至今而其變極盡矣,雖有奇才異能之士,率意遠思,無能出其范圍者?!?sup >(11)但還是認為“茍能即身之所遇,目之所見,耳之所聞,而筆之于詩,何必古人?我自有我之詩者在”。言論至此,也還是強調(diào)詩人一般的自我發(fā)現(xiàn)與自我表達的創(chuàng)造特性,并沒有改造舊詩的思想。

明確地對綿延了幾千年的舊詩產(chǎn)生懷疑,就是發(fā)生在前面提及的清末社會危機日益嚴重、社會改革的思想萌興之后的事。由于要改變中國的積弱狀態(tài),想到以詩和文學作為喚醒民眾的工具,而當人們滿懷希望地一旦面對這些“古舊”的“武器”時,卻猛然發(fā)現(xiàn)了它與現(xiàn)實世界之間的間隔是那樣的遙遠——它無法裝載新的知識,它不能表達新的思想,它甚至無法溝通日益復雜的日常生活和普通人的情感。這時,那些敏感的詩人們真正地感到了中國傳統(tǒng)詩歌的痼弊——它成了中國改變現(xiàn)狀的障礙。

這時的舊詩改革的思路,開始觸及傳統(tǒng)詩歌自身存在的問題。這種“觸及”,一是想把詩從遙遠的天邊拉回到普通民眾的身邊來,縮短詩與社會憂患和日常生活的距離。著名的黃遵憲的詩句“我手寫我口,古豈能拘牽?即今流俗語,我若登簡編。五千年后人,驚為古斕斑”(12)即屬于此類。值得特別重視的是“我手寫我口”這五個字,一下子把詩從廟堂的高貴和山林的深幽拉到了現(xiàn)時的和俗世的平凡上面來。它頃刻間消解了古典的神圣,糾纏了多年的古今之爭一下子得到彌平。黃遵憲這些看似平淡的詩句,著實發(fā)出了詩歌新時代的最初的信息。

也許傳遞這一信息的最主要的文獻是黃遵憲為《人境廬詩草》所寫的自序。這是黃遵憲比較全面地闡述他的詩學思想的一篇文章。他說:“仆嘗以為詩之外有事,詩之中有人;今之事異于古,今之人又何必與古人同?嘗于胸中設一詩境:一曰復古人比興之體;一曰以單行之神,運排偶之體;一曰取離騷樂府之神理,而不襲其貌;一曰用古文家伸縮離合之法以入詩?!痹谶@篇文章中,他為擴展詩的表現(xiàn)內(nèi)容提出了建議:“凡事名物名切于今者,皆采取而假借之”;“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耳目所歷,皆筆而書之”;他的明確目標是“不名一格,不專一體,要不失為我之詩”。(13)可以看出,在這篇我們認為的他最重要的詩學文獻中,他依然沒有對傳統(tǒng)詩歌提出根本性的質(zhì)疑,他的基本思路是在不拋棄原有框架的前提下擴展詩的內(nèi)容,使之能夠容納更多的新事物。

黃遵憲上述那篇自序?qū)懹诠饩w十七年,即公元1891年,那時他在倫敦使署任職。盡管詩歌改良的實踐此時已進行多年,但從事的人并不多,實際收效也不大。明確提出“詩界革命”主張的是梁啟超。他在《夏威夷游記》中說:“余雖不能詩,然嘗好論詩,以為詩之境界,被千余年來鸚鵡名士(余嘗戲名詞章家為鸚鵡名士,自覺過于尖刻)占盡矣,雖有佳章佳句,一讀之,似在某集中曾相見者,是最可恨也。故今日不作詩則已,若作詩,必為詩界之哥倫布、瑪賽郎然后可。猶歐洲之地力已盡,生產(chǎn)過度,不能不求新地于阿米利加及太平洋沿岸也。欲為詩界之哥倫布、瑪賽郎,不可不備三長: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語句,又需以古人之風格入之,然后成其為詩?!?sup >(14)

梁啟超無疑有著一種前無古人的氣概。他呼吁的是在詩界發(fā)現(xiàn)并開辟新大陸的哥倫布和麥哲倫。他同樣看到了中國原有詩歌生態(tài)的“滿”,看到了在原有的基礎上已沒有發(fā)展的余地。他這樣熱烈地期待著:“要之支那非有詩界革命,則詩運殆將絕。雖然,詩運無絕之時也,今者革命之機漸熟,而哥倫布、瑪賽郎之出世必不遠矣?!闭缒且慌S新主義者的社會改革思想存在著明顯的缺陷一樣,梁啟超的“詩界革命”的主張也難以擺脫自身的局限。他和清末所有從事詩歌改良的人一樣,共同面對著一個不可逾越的障礙,那就是古典詩歌傳統(tǒng)。梁啟超“詩界革命”的“不可不備”的“三長”的中心理念,不論是“新意境”也好,還是“新語句”也好,都“需以古人之風格入之”。在他們未來的藍圖中,“古人的風格”不僅不可拋棄,而且不可挑戰(zhàn)。

《人境廬詩草》自序和《夏威夷游記》正式提出“詩界革命”,分別是1891年和1899年,都是發(fā)生在19世紀最后十年的事。雖然我們從這兩個文獻中同樣看到了中國傳統(tǒng)詩歌無所不在的強大的影響,但是從黃遵憲所想象的“設一詩境”看,從詩體、取材、述事到煉格,他對于古詩的接納幾乎是全面的。而在梁啟超那里,這種羈絆顯然要少,但他依然要把“新大陸”置于“古人風格”的陰影之下。從這里可以看到中國詩歌改革的艱難步履,19世紀最后十年的“移動”依然是緩慢的。而在實踐上,詩界革命所能有的進展就相當?shù)乜蓱z了,大體上只停留于新名詞對于舊形式的“裝填”上——它幾乎是在原地踏步。其結果連梁啟超也不滿意,他對此有很多的批評:“當時所謂新詩者,頗喜新名詞以自表異。丙申、丁酉間,吾黨數(shù)子皆好作此體”,“此類之詩,當時沾沾自喜,然必非詩之佳者,無俟言也”。(15)

可以看出,清末那些提倡詩歌改革的人們,他們已普遍感到了舊詩對于新事物的阻擋。他們的做法是,急切里要把當時已經(jīng)流行的新語詞裝進舊格式中。梁啟超說過:“過渡時代,必有革命。然革命者,當革其精神,非革其形式。吾黨近好言詩界革命,雖然,若以堆積滿紙新名詞為革命,是又滿洲政府變法維新之類也。能以舊風格含新意境,斯可以舉革命之實矣。茍能爾爾,則雖間雜一二新名詞,亦不為病?!?sup >(16)這主張很清楚,要在保存舊形式的前提下實行詩的改革——“新意境”的加入。

這種不徹底的改革計劃在實施過程中遇到了困難。他們未曾料到的是,舊的形式與新的語詞之間有一種天然的排斥和拒絕。中國已經(jīng)固化的以五、七言為骨架的古典詩歌,對于那些來自西洋和東洋的新名詞,仿佛就是先天的抗體。它們只能是被生硬地“鑲嵌”在舊的框架中,而并沒有、也不能與原有的“風格”融成一體。那么,究竟什么是它們之間的難以逾越的障礙呢?究其實,根源在于與日常口語相脫節(jié)的文言,以及由文言構成的、非常穩(wěn)定的形式,做成了現(xiàn)今這樣的格格不入。一些當日的改革者都想在保留舊有的形式、風格的前提下做出“新”的詩來,結果,他們都落空了。

于是,人們只能以無可補償?shù)你皭澑鎰e了19世紀,而把期望的目光寄托在20世紀的一批更具想象力、也更有實踐的勇氣的人們身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